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穿成福运小娘子 > 第109章 出人意料的新业务

第109章 出人意料的新业务

书名:穿成福运小娘子 作者:衣布衣出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6:09

诚运投递总号中,临时雇来、负责书写投递信息的人,在固定格式的纸张上,把顾客口述的投递信息写下来。

按照诚运投递的规矩,为了确保投递不出差错,写完之后要给顾客复述一遍,再次确定所写信息的准确性。

接下来的事情,很让这几个常年靠书写信件养家糊口的人惊讶。

他们写好之后,看起来就是一帮粗人、混混的糙汉子,把投递信息拿去粘贴。这些家伙居然能对书写字迹再次复核。

而这并不是装模作样,他们在复核的过程中,居然真的发现了两处错误和疏漏。

这个发现就惊人了。

虽然仔细留意之下,发现这些人并不认识他们书写的所有字。但是,河道沿岸大些城镇的地名、和常用姓氏人名,这些人差不多都能认得,正确度十之**。

看到这个情况的,不止那几个写信的人,寄件人和众多看热闹的,也都亲眼目睹。

直到这时,之前市井间流传的、刘三虎等人走了不多日子,就能识文断字的传闻才落到了实处。

好奇的人颇多,还有人执着的询问,这么快就能有学问,是怎么做到的。

借着这个机会,迎着好多人新奇又艳羡的目光,潘再水和张二柱借机给诚运投递做了个招人广告:

只要在诚运投递做事,就一定有认字的机会。一定要认得包裹和信件上写的是什么,才能顺利投递。

认字认得好的,肯下功夫的,还有练习写字的机会。

等到诚运投递的包裹多了,我们还会开办分号,会招更多投递员。所有投递员都要经过认字培训,起码能达到他们现在的认字标准。

一时间,好多人差点儿把寄件的正事忘了,纷纷加入了热烈的讨论中。

在诚运投递做事,不但有工钱,居然还能免费认字写字?这和天上掉馅饼有什么区别?

“是有工钱的吧?刚才没提这个。”有人表示怀疑,啥时候见过这样的好事?听都没听过的好吗?

“有吧?来这里终究事做事的。你没听到吗?认字只是为了方便做事。”

“这位……那个……大哥,”问话的人面对曾经的混混,感觉有点不好把握尺度,说话很不顺溜,“您这里招的……投递员,给工钱的吧?”

张二柱脾气好,听到问话,忍不住笑了,说道:“当然给工钱,出来做事哪有不领工钱的。没工钱大家吃什么喝什么?”

“是吗是吗?那你这里啥时候招人?”一人急着问。

“是啊,啥时候招人?十几岁的半大小子行不?”另几个人更急。家里小子若是认了字,以后就是给人做伙计,也是工钱高的伙计。做好了,升掌柜都是有的。

“对啊对啊,什么时候?现在来行不?”

“要不,我们先排在这里,您这里记一下行不?”

询问招人的一个比一个急,差点儿把收件的一排桌子掀翻了。

大家这么积极还有另一个原因,诚运投递的人都识文断字,同样做事,在这里一定能高人一等。

能来谁不来?

顾天成、潘再水,再加上刘三虎,好一通维持秩序,才把场面稳住。

诚运投递给出的确切消息是:招人的事现在还不能定,什么时候招人,会在总号张贴消息,大家静候通知。

众人又是期待,又是遗憾,这才各自想起自己都是干什么来的,寄件的寄件,看热闹的继续看热闹,同时,也为自己今天来这里,能得到第一手招人消息感到庆幸。

以后,大家有事没事的,一定要在这条街上多走几趟,千万不要误了这边招投递员的消息。

这样的想法,竟然让这条街意外的繁华起来,这是后话。

…………

中秋前这波宣传做的好,投递又比较多,相较之下,投递总号的人手就显得有些不足。顾天成等人出发前的两天,他们一干人等都算是高强度工作。

连续两天的忙碌,不但让诚运投递收揽了大量包裹业务,也让诚运投递总号真正做到了开门大吉,成为这条街上最引人关注、备受瞩目的一个门店。

出发前一天的傍晚,中秋前的这趟投递业务截止。

接下来,依然有日常投递,门店有规定:

寄往通州境内的信件物品,每日都会收揽,但发送却是每五天一次。

通州相邻州府,每旬发送一次,旬末两天收件。

再远的地方,半月发送一次,发送前两日收件。

还有更让人惊讶的事情,也是明文写出来的:

诚运投递经营代买业务,如有需要当地以外某地的某种物品,又不方便或者不值得走这一趟,诚运投递可以代为购买。

买东西的银钱,诚运投递暂时不收。但买方得拿出来,由双方共同出面,一起存入钱庄。

待到代购物品回来,两方交割之时,从钱庄取出之前存入的银钱,双方钱货两清。

代购事宜,还有诸多细节和制度,专门的细则详细说明。类似于:不接收鲜活物品,不接收难保存、易腐坏物品等等。

即使如此,这种经营方式还是大大出乎人们的认知范围,都是想破脑袋,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经营方式。

这种闻所未闻的事情,又在通州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势头,似乎比诚运投递刚开始宣传揽件送件,更能引起人们的热情。

一起喝酒的几个人提起此事,张某某激动道:“哎呀,我早年去了趟某某地,那地方的山筋菜,泡发之后和肉炒,极其美味。这么多年了,总想再尝一尝,却没机会。诚运投递居然承揽这样的小买卖,咱岂不是能试一试?”

刘某某也是老饕,欣然赞成:“若它真做这种生意,别说咱们品尝过的,只要咱听说了,一样能委托他们买来。”

李某某则说:“是啊,之前有远亲临时落脚,带来一些他们家乡的笋干,味道独特。据说熏干时,用的是一种当地的特别木料。咱虽然稀罕那味道,但不好总向人讨要啊。有了诚运投递,就能时不时买来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