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穿成福运小娘子 > 第346章 不值钱了啊

第346章 不值钱了啊

书名:穿成福运小娘子 作者:衣布衣出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6:09

事实果然没让廖清溪失望。

接下来,便是两家蘸水笔的介绍和展示。

廖清溪特意带了一个颇有书写功底管事。

这个管事写字又快又好,对几种不同的笔体都有涉猎。虽称不上有多深的书法造诣,却也称得上一流的字体。

就是这位管事,在双方阐述了自己制作蘸水笔的优点之后,他便当仁不让的出面,用自己的书法,展示廖家蘸水笔在文字书写上的优势。

在场几个人,除了袁冬初和潘再水,其他人都是在毛笔字上花了大力气的。

袁冬初虽然上学时间挺长,可以说,不输给现场任何一个人。但若论书写功夫,是真没有太高的要求,和古人没法比。

管事一页纸写下来,自己看着都觉着得意,这种奇怪的书写工具,他只练了不多几日,就写的有模有样,很不错了呢。

在场诸人呢,除了廖家这两个管事和工匠,其余人都面面相觑。

若说字形,管事的功底还真不是盖的。人家那文字形状,拿捏的极好。文字结构和笔画也没的说。

但是……一言难尽啊。

大约是怕用力太过,金属笔尖会把纸划破,这位写出的、看起来很漂亮的字形,却有种软绵绵、飘忽不定、却又生硬的感觉。

现代,人们都说硬笔写出来的字软,没有骨力。但那种软是意境上的,不是这位管事的硬笔字,他是写字时不敢用力造成的、真正意义上的软。

接着,就是袁冬初展现她二十多年如一日,使用硬笔的优势了。

她就着廖家的墨汁,拿起自家很朴实的蘸水笔……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说了,秦向儒做出来的金属笔尖,在接触纸面的尖端部分,像现代的钢笔一样,有一个圆度的细微突出,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金属尖端对纸面的划痕。

而袁冬初使用钢笔,说玄乎点儿,比吃饭睡觉都简单。吃饭有时还会不顺口,睡觉也有辗转难眠的时候。

写字,尤其在古代些钢笔字,太顺手了。

很短的时间,就像廖清溪预感的那样,袁冬初堪称完美的展示了己方蘸水笔在实用上的优势。

卓远图是见识过袁冬初写字的,对眼前状况并不惊异。

廖清溪和卓远图聊天时便有不好的预感,这时只是有点懊丧,其他也还好。

但廖家其他几个人就不一样了,之前有多少信心,现在就有多少不敢相信。

即使是廖家拿来的蘸水笔,也是合他们多人的技艺,在那支羽毛笔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良。

之后才出的成品。

怎么可能不如那支粗糙无比的玩意儿。

不用多看,单单铜制的笔尖都没做抛光,就知道制作蘸水笔的人手艺有多不讲究。

这种手艺人做出来的东西,没理由比他们好啊。

几个人的视线落在袁冬初身上,据说这位就是最初使用羽毛笔的人。难道是她用习惯了这种东西,胜在熟练?

廖清溪和诚运打过的几次交道,就没占过上风,他可不会有这种侥幸。

技不如人,那就干脆大方点儿好了。

他示意身边的管家,“把咱们两家的蘸水笔拿给他们,看看有何差别。”他说的“他们”是指己方的两个工匠和那个负责书写的管事。

凡事嘛,有对比才有伤……咳咳,才能有进步。

无论什么东西,进步都是有过程的,有时这个过程还很漫长。

之前几个工匠闭门造车,除了袁冬初给的那支羽毛笔,再没有其它可借鉴的同类物品,更没有时间长河让他们去推敲和钻研。

做成现在这样,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袁冬初一方的蘸水笔,借鉴了经过历史检验的实物,当然不能等同视之。

这几个拿着两方的笔,先做外观上的对照,之后蘸墨水再作比较。

没用多少时间,便面色惨淡的得出答案:的确是人家的好,而且好的很巧妙,他们自己绝对想不到的巧妙。

人家那东西,虽然外观粗糙些,但关键地方却是下了大工夫的。

就拿笔尖部分来所,只是比针尖大些的尖端部位,做了小小的突出,而且打磨的极其圆滑,最大程度保证了不会剐蹭纸张。

还有不同于羽毛笔之处的,是笔尖往上两翼的处理,不但能蘸取更多墨水,而且笔尖用墨也更流畅……

廖清溪是一方大族的掌门人,当然不至于因为这么点事就掉脸子。

工匠们在那儿做对比,在窃窃私语。他则和卓远图聊着天,不时会瞟那个方向两眼。

就是这瞟过去的几眼,心里仅存的一点侥幸也没了。

不等那几个期期艾艾的家伙说什么,廖清溪便转向袁冬初,旧事重提:

“袁姑娘上次说过,会做一份计划,阐明做蘸水笔,初期需要多少投入。不知这份计划可写好了?”

袁冬初一笑,廖清溪的态度,差不多等于认可两家的合作,会照着她那次的提议了。

她打开手边一个扁扁的小藤箱,他们的三只蘸水笔和几个金属笔尖,便是从这个箱子里拿出的。

这时取出的,则是两本薄薄的册子。

“一式两份,请廖大老爷过目。”袁冬初把两本册子递过去。

廖清溪一言不发,把两份文书接过去,顺手给了身旁廖家大管事一份。

卓远图这一趟是省事了,不用他从中和一下稀泥什么的,廖清溪似乎已经妥协了。

秦向儒和潘再水两人互看一眼,也是不敢相信:不是吧?这就成了?

他们还带了另一种笔尖,作图也可以用的蘸水笔。

按计划,为了忽悠廖大老爷出银子,必要时,再拿出那个铜制笔尖,显示他们有更大潜力。

看现在的情况,用不着了呢。

他俩就是进门时,和几个人略作寒暄。其余时候,很懂事的充当了看客。

计划书没什么问题,处在全民文盲的时代,蘸水笔做不成太大的生意。尤其前期,蘸水笔没得到推广的情况下,销售量很有限。

另一方面,用蘸水笔代替毛笔,主要原因是实用、节约书写成本。在这个基础上,蘸水笔的原材料,只有铜制笔尖还算值钱,用量却很少。

所以,袁冬初的计划书,初期并不需要太多银子。

袁冬初给她和秦向儒估算了蘸水笔的技术股,不多,两人加起来三百两银子。

初期投入银子二百两,其中包括建一个小作坊、雇佣工匠、购买原材料等等。之后随着制作过程的深入,再追加一百两,就能和技术股持平。

至于店铺……蘸水笔这么单调的物品,袁冬初没打算专门弄个门面。计划书中提议,先由自己的伙计去大商号推销。

待到打开蘸水笔的销路,市场有了需求之后。由自家作坊制作,往经营笔墨纸砚的铺子供货。

计划书看过,尤其廖家那位大管事再看袁冬初,感觉就不一样了:这姑娘,天生的生意人呐。看了这个所谓的计划书,生意的前前后后差不多就理顺了。无论谁接手,照着这个思路做下去就成。

但是,大管事瞄一眼放回桌上的那三支蘸水笔。

在场的有廖家雇来的工匠,看过诚运蘸水笔的实物,金属笔尖的各个细节展示的明明白白……不值钱了啊,还提什么技术股?

这个不单单是针对的廖家,蘸水笔一旦出现在市面,这么简单的东西,很容易仿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