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穿成福运小娘子 > 第405章 独家买卖好做

第405章 独家买卖好做

书名:穿成福运小娘子 作者:衣布衣出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6:09

大家一起议论,见那人着急,另一人给他出主意:“现在知道也不晚啊,听说诚运投递每家分号都有代写书信的人。你这是捎个口信,不用准备什么,带张嘴过去就能往出送信,简单的很。”

“对的对的,我这就去。”那人对身边几人拱拱手,立即就要迈步。

临走时心念一动,再看那边交接的三个人,一个天青色坎肩的人扛包上了一条船。

这是完成了交接,那俩投递小子要返回了吧?

那人当即就转了方向,“我和投递小子一起过去,就不用沿路打听那么麻烦了。”

在大家看来,只要是穿天青色坎肩儿的人,那就没有投递、转运和其他伙计的区别,统称运投递小子就对了。

他这儿还没走到投递小子身边呢,已经另有人凑过去打听事情了。

庆州开业第一天,需要转运的包裹不多,码头送包裹却来了两个人。

一个是庆州投递行的伙计,也就是经过培训的卓家小厮。

另一个则是张二柱带来的、通州总号的兄弟。算是投递行的熟练工,负责带徒弟,以防新手在交接过程出现差错。

这时有人上来问事情,两个人回答起来倒是从容的很,你答一句、我答一句的,把好多人的问题都解答了。

回答包括:投递行什么时候开业的?投递行的店面在哪条街上、什么位置?邮寄东西有什么保障、收费几何等等……

人们想起什么问什么,两人一一回答,竟是在这人群密集之地,妥妥的做了一轮广告。

那个着急寄信的人,好不容易能插上话,说明他要和两人一起回投递行,有寄信需求时,诚运两人这才脱离人群。

他们身后却没消停,在这处人流密集、往来频繁之地,庆州设有投递行的消息算是个新闻,不疾不徐的往各处传递着。

送包裹的这两人返回,除了码头上跟回来的那人,沿路又捎了一个寄信的人。

眼看时辰不早,投递行陆陆续续又来了好几个人。

这些人中,寄信的多一些。毕竟捎信方便,只要有意向,信又不是自己写,身上带有十几个铜板便可。

邮寄物品却是麻烦一些,总得把自家东西准备一番,才能来投递行。

“照着这个情况,投递行明日的客人或许比今日多一些。”卓静兰在后院,一边看伙计们收工忙碌,一边说道。

袁冬初站在她身边,赞成道:“应该能多点。挺好,邮寄物品每天多一点,这样的递增,能让伙计们有一个熟练的过程,出错率小,还不影响生意。”

毕竟,有投递需求的人,不会因为今天没找到投递行,明天就改主意不往外寄信寄东西了。

独家的买卖就是好做啊!袁冬初很不厚道的想着,要是一直没有竞争对手就好了。

投递行一天的工作结束,孙掌柜和充当伙计的一众卓家小厮仆从留在投递行。现在,庆州投递行后院便是他们的住处,也算是前店后居,顺带的看店了。

卓静兰和袁冬初一直到投递行关店,上了门板,这才坐马车返回曾家。

她两人在二门下了车,先回了客院。

距离晚饭时间不远了,留在院里的丫鬟告知,方大太太在曾家上房,和赵太太说话呢。

两人省了见长辈的时间,各自回了房间。简单梳洗之后,换了家常衣服,一起去赵太太房里问安。

在人家家里做客,外出前后都得和主家打招呼,这是最起码的规矩和礼数。

两人进了主院,这个时候的院子有了点忙碌,几个丫鬟婆子进出着。见到两人,都是屈膝见礼。

上房丫头一边替她们打起帘子,一边往里面传了一声:“二小姐和袁姑娘来了。”

几乎同时,里面响起赵太太的声音:“快进来。”

两人进门,赵太太和方大太太一边一个坐在矮塌上,正抬眼看向她们。

赵太太那边的下首位置,段氏和曾家姐妹坐在三张锦凳上,也是不错眼的看着她俩。

两人给长辈见礼,赵太太忙往前伸手,虚扶一下,说道:“快不要多礼,都忙一天了,赶紧坐下歇歇。”

这是主家长辈客气,袁冬初两人依然把礼数做全了,谢过赵太太,又和段氏姑嫂见过,这才在方大太太一侧的锦凳上坐下。

古代人的礼数,真的好多啊……袁冬初微笑坐着,看起来仪态端庄。

赵太太看过两人,忙着询问:“开张的生意怎么样?我派管事远远的看过,好像不太热闹。”语气很是关切。

紧接着,就是曾茹略显埋怨的说道:“好多店家开张都会吹吹打打、鼓乐喧天的热闹,卓姐姐就是在这上面吃亏了。”

言语间的遗憾,好像失去了本应到手的好东西一样。

方大太太倒是挺镇定,出于对自家女儿的了解,只看卓静兰进门时的神色,便知道店开的不错。起码在自家闺女眼里,她对今日的生意感到满意。

果然,卓静兰听到赵太太母女的说话,很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我们的生意还好啊。寄信寄包裹的,收了三十多个邮件呢。”

赵太太很不解:“生意还好吗?怎么三拨人回来给我回话,都说投递行不怎么热闹,一点没有开业的红火景象?”

原来赵姨母不止派了一拨人查看,卓静兰有点感动。

她笑着说道:“他们那些店家开业的热闹,不是他家生意做得多,而是他家请的戏班子和杂耍出色,看热闹的人更开心,所以才显得红火。”

“……”赵太太和段氏几人很是愣了一下,这话听着……怎么很有道理的样子呢?

卓静兰这两句花不过是玩笑,玩笑过后自然要说入正题:“所做生意不一样嘛,其实现在就挺好。咱们投递行不吹不打的开业,还接了三十多个邮件。

“若我们提前便弄出大动静,说不定开业这天店里会挤上一大群人。到时候,就是收件收到手软,也不能把所有主顾都照顾周到。如果再出点错,那才更糟糕了。”

抽调人手能解决这种状况,主要是犯不着。

为了两三天的生意暴增,调集更各投递行、各工序的人来庆州支援,忙过之后再各自返回。

人来人往的盘缠花销,还有各处人员调配引起的不便,算下来得不偿失。

总的来说,投递业不但是独家买卖,还是人们颇有需求的独家买卖,经营的余地会大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