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穿成福运小娘子 > 第557章 学子们的状况

第557章 学子们的状况

书名:穿成福运小娘子 作者:衣布衣出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6:09

投递行这边的门板刚卸下,张掌柜就满脸堆笑的过来了。

他瞅准了袁冬初从卓静兰那儿带来的二笙,一看这位就和那几个小的不一样,看举止言行,很有可能以后便是这里的掌柜了。

眼见这位小哥和两个半大小子把门板放下,他连忙上前,笑呵呵的拱手:“敢问这位小哥……”

二笙回头一看,知道这位是谁,也是拱了拱手笑道:“原来是张掌柜,不知张掌柜要问什么?”

张掌柜先探头瞄一眼门店里面,问道:“不知贵号几时开业,什么时候就能邮递信件了?”

二笙说道:“我们投递行的牌匾三日后便能做好,那时我们便开始收揽信件和包裹。”

张掌柜一听就有点着急:“你们不是还要招写单、分拣和投递的人吗?人还没招来,怎能开业?”

就这么几句话的时间,街上好几家店铺门前都有人冲着这边探头探脑。

二笙心下明了,大约是昨日文家那个唐管事过来,很多人都瞧见了。

文家人都派人过来,还是毕恭毕敬的,想来街坊邻里的看到,都有了些猜测,这时便不怕被连累了啊。

只是这位张掌柜,怎么如此着急投递行的事情?

二生耐心解释:“我们原本就是带着人过来的。通常情况下,刚开业主顾不会太多,且短时间没有别地送来津州的投递物品。事情少一些,我们现有的人便能支应。”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说,咱们招的都是能读会写的人,上手很快的,晚一些来人也赶得及。”

张掌柜看起来放心了点,但问话时依然小心翼翼:“敢问小哥,贵号只收在读学子吗?有读过几年学堂,现在不读书了,还能来投递行吗?”

“这个啊?”二笙有点明白了,他笑道,“我们投递行招人,要求能读能写,并非一定要收正在学堂读书的学子。咱不能耽误人家学业是不?”

他顿了顿,问道:“张掌柜有好的介绍吗?”

张掌柜不自在的笑了笑:“我是帮人问的,具体要不要来,等我给了回话,还得看那人考量之后的结果。”

他家有个侄子,早年读过几年书。因家中日子紧巴,也只是让他认得几个字,算是睁了睁眼。待到年龄稍大一些,便出去做事了。

要说这种做法其实也很明智,读过书能识文断字的,不但找活计容易,不受累,工钱也好。

只是一直没机会找个大商号的差事,很是遗憾。

这次听说诚运投递要招读过书的,便有些动心。

诚运投递在大河沿岸已经有不少分号,整体看起来,投递行的确是个很大的字号了。

能进这样的字号做事,没准儿就能奔出个好前程。

在大商号做事时间长了,论资排辈也能当个小管事什么的。若再做的好些,或者直接升了掌柜也不是没可能。

他唯一担忧的是,文家和诚运的关系是真的缓和,还是文家的权宜之计,留后手等机会收拾诚运投递。

那可是文家,文家的姑奶奶是皇帝的爱妃,不敢等闲视之。

二笙见他这犹犹豫豫的样子,便不再多说什么,当下客气的笑了笑,借口做事,便进店里去了。

还要考量?呵,以二笙的经验,投递行那张很有煽动力的招聘启事一旦宣传开,有的是贫家学子上门。

通常情况下,学子们补贴家用和学资的路径,基本上都是抄书。

抄书的要求挺高,字迹要好,还要保证不手误。

写字潦草的,书铺和金主压根不会雇佣。

就算字迹出色,也得发挥很稳定。若时不时的就会写错一个字,抄三页、毁一页的,抄书的人怕是得赔钱。

而且抄书一坐就是一天,也是很累人的。

来投递行做事就不一样了,即使是写单,也比抄书容易、要求也低。

更重要的是比抄书赚钱多。

以前做跑腿营生怕不好听,但现在不一样了,那份招聘启事便是给了打工学子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只要勤奋,只要能体谅家人艰难、肯吃苦,来诚运做事那都是有意义、有理由的。

到那时,就是投递行选人,在应招的正经学子中,选取更好的。

而张掌柜说的那个不知什么人,在这其中能不能脱颖而出,还真不好说。

因为昨日唐管事的高调来访,不但杂货铺掌柜对投递行态度不一样。这条街不少人都借机来这边搭讪询问,就是路过的人,也有几个询问投递行何时开业。

其中也有上来亲眼看招聘启事的,询问招聘细节,例如工作时间,工钱多少等等。

这时候,就轮到卓家调来的二笙几人出面了。因为有之前的系统培训,加上庆州投递行的经验,这几个人的回答详细清楚。

他们回答问题期间,还依照袁冬初的吩咐,对招聘启示做了进一步讲解。

几番言语下来,硬是把来诚运投递做事,讲成了学子应该具备的一种品德。

这样忙碌了半日,还真有学子自己上门询问的。

有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相携而来,详加询问之后,当即便报了名。

一众观望的见有人行动,当下便有动心的人寻了两个年轻人套话,询问他们是否已经不在学堂读书,或者已经放弃了科举。

一问之下才知,这两人自小读书,十余载寒窗,已经参加过两次县试,都是连童生试的那道门槛都没迈过。

近两年都是在家闭门读书,却不见有多少进益。

正巧昨日听说诚运投递的招人告示,心有所感,所以前来应招。希望能像招聘启事中所说,通过做些实在事务,冲破如今的困局。

当然,两人也做了达不到效果的准备。但家中供他们读书已经穷尽财力,出来做事好歹能补贴些家用。

古代能进学堂读书的人很少,但真正考取功名的,不要说进士,即使考个秀才也是难上加难。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面临这两个年轻人目前的状况,更有三十岁、四十岁、乃至五十的童生,多少年在科考这条艰难的路上挣扎,却不见寸进。

前来诚运投递围观的人,主要是询问招收条件、工作时间和收入。

二笙和另两个人力资源培训的班底,干脆在还未完成修缮的门店里摆了三张桌子,分别给询问的人做详细解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