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穿成福运小娘子 > 第79章 目的地二

第79章 目的地二

书名:穿成福运小娘子 作者:衣布衣出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6:09

顾天成连货运赔钱的事都不提,只这点要求,两货主哪里会不答应?

一人忙赔笑回礼:“那是那是,顾小哥说的是。这一趟河运,咱们承顾小哥的情,遇到那样的事,还能把咱的货平安运到目的地,说起来还是顾小哥能力卓著。没说的,这一趟绝对是一路顺畅,平安抵达。”

另一个也是麻溜的表态:“顾小哥尽管放心,咱们行商多年,最是懂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否则,谁还敢跟咱做生意。”

这话说的没错,谁若长了个大嘴巴,怕是拿不到低价货的。若是被哪个大嘴巴商人把底价嚷嚷出去,以后再难做起高价来。

对于两位的诚意,顾天成很承情,连连拱手道谢:“那就多谢二位。以后我们诚运南北做大了,遇到二位的货,都给二位折扣。”

二人自然是千恩万谢,更是暗道顾天成知情识趣。

这里许给两人的,也是日后河运行做大了,才会再运他们两人的货物。

若是过两天返回牧良镇,顾天成找他们揽活儿,他们应还是不应呢?

这下好了,有风险的时候,他们可以避开。诚运南北做大了,他们有好处。

有了顾天成这个话,两人竟是一心盼着诚运南北以后能风光无限。

不说别的,他们做的就是来往运货的差价,若他们的货物运输一直有这个折扣,长年累月来下,那得省不少银子?

光是想想,都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当然前提是,顾天成的河运船队真能如他们希望的那样,做成大船队,翼阳码头的赵博财不敢为难诚运南北才好。

当下,两货主和顾天成三人殷殷道别。

不知内情的人,看着这情形,一准儿以为两方的交情很深,钱货两清之后,还能依依不舍的聊好长时间。

诚字一号船于午后停靠通州码头,待到卸了货,一切整理妥当,已经是申时末。

已经偏西的斜阳照在河面,洒下粼粼金色波光。

夕照下的码头,在粼粼波光映照下的大小船只,轮廓有些嶙峋。诚字一号在其中很不出奇,如果不是很熟悉,一时之间都不怎么容易找到。

如今,船上运载的货物已经卸下大宗,上面还有的,是诚运投递承揽的包裹和信件,数量不少,正在等待接下来的派送。

袁冬初早就站在船舷处,身边是厨房一个负责做饭的婶子,姓刘,儿子也在这趟船上,是顾天成挑出来跑船的兄弟之一。

待到货主道别离开,她才和刘婶下了船,走到顾天成三人旁边,笑问道:“说了好多话啊,难道那两位也是被你们的气宇轩昂所折服,约了回程再租用咱们的船吗?”

潘再水哪里敢搭话,这种不要脸的话,全天下,大概也只有顾天成这个厚脸皮的敢说。但人家就有说这种话、别人还无奈的资本。

奈何?!

于是,他只能不吱声,眼风不住的往顾天成这边瞄。

刘三虎则是一副看好戏的姿态,他知道自己什么模样,也从来没说过自己气宇轩昂……其实吧,主要是他有底线、脸皮不像某人那么厚。

顾天成瞪两人一眼,看看袁冬初和刘婶,很是收敛了肆意的神情。

冬初还好,就算他装的出格些,冬初顶多给他个不屑的白眼。

而那样一个白眼看过来,他是绝对的通体舒坦。别人想让冬初那样看一眼,冬初都不乐意呢。

起码他目力所及范围,除了未来的老丈人,冬初从未对旁人丢过白眼。

可现在,刘婶在呢。这就不好办了,他顾天成是个有长辈缘的人,决不能让长辈觉得他轻浮、不着调。

“哪有?”顾天成语气委屈的不行不行的,“我是跟他们两人打个商量。翼阳码头出了那档子事儿,这两人短时间怕是不敢用咱的船了。我拜托他们,不要给人详细说翼阳码头发生的事。事关咱们河运行的声誉,就多叮嘱了几句。”

一本正经的解释完了,顾天成又瞪了潘再水两人一眼。

要不说损友呢?这帮孙子,就是欠收拾!

袁冬初想想也是,无论做什么事,开头真的很难。

尤其河运,一旦货物上了船,货主的身家性命就托付到了船上。

找个不靠谱、是非多的船家,其中风险又多了几分。

人家找船,自然愿意找大船队,相互有照应,保险系数也高些。

他们这种刚起步,只是一条船跑远途的,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保险。

“明日去鸿江船厂试试,或者我们真能让卓大官人再投两条船进来,他那里不是还有修复的沙船吗。”这是他们来通州之前就有的打算,只看卓远图对他们有多少信心了。

多一条船随行,所受到的风险自然会小很多。

所以这次来通州,他们船上的船工,比同样型号船只的船工多些。

“嗯,明日我和你一同去鸿江船厂。”顾天成说着,转头看向潘再水和刘三虎,“走了,咱还有不少包裹和信件要送呢。诚运投递开工了,趁着傍晚这段时间,咱先送一波。”

顾天成的船工都是多面手,送包裹信件的人,是通州收拢的兄弟,所以对通州各街巷甚是熟悉。

在牧良镇、易水县、以及延浦镇开始针对街道巷子认字时,通州招来的人,用的是另一套识字卡。

卡片上面的书写,当然是通州以及周边地区的名称,他们同样也在认字,在熟悉通州各处地名的字迹。

另外,认字范围还包括常见的姓氏和名字。无论负责什么地方的投递,姓名常用字都是大家需要熟悉的。

其实,这个识字量还是比较大的,只不过人们初接触时,头脑里对这方面的知识还处于空白期,比较容易灌输,接受也比较快。

经过一段之间的强化,识字效果非常好,甚至连快件的分拣工作,都不用袁冬初亲自做。

通州兄弟中,有个叫张二柱的,在认字方面尤其突出,由他按通州街道片区分拣出来的快件,有九成以上的正确率。

袁冬初只是把分拣之后的包裹复核一遍,特别捡出错误的部分,让二柱加强复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