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 第二百八十章 想法

第二百八十章 想法

书名: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作者:YTT桃桃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7:12

当当当,敲窗户框的声音传来。

秀花闻声,推开小卖铺朝街的四四方方小窗。

当初成立小卖店的时候,家里想着不乐意谁买东西都进院,倒不是怕人杂、丢什么物什。

是进院儿的话,有的人,她屁股沉,爱站在院子里唠几句嗑。

咱家能陪一个人聊天,能陪买东西的都聊两句吗?那一天下来,不用干别的了。

再加上天冷,打算先这么对付着,让左撇子先制作出一个大窗里套个小窗户的,谁买东西就站在街边敲敲窗户框,然后咱打开小窗,从里面递过去就行了。

“婶子,你家做的熏酱太香了,这不会是你家的又一秘方吧?”

“少忽悠,说买啥。”

“我来给我爹赊两个猪耳朵,两个猪尾巴,能不能先记账?等俺娘回来再给。”

“你娘干啥去啦?”

“这不是快过年了嘛,娶媳妇生孩子的太多,俺娘去三舅姥爷家吃席随礼去了。”

来的小子岁数不大,但和左撇子是同辈,叫秀花一声婶子。

他家里在游寒村不算太富裕,那都没挡住嘴馋买猪耳朵。

秀花接过对方递来的盆,用木夹子在卤汁锅里捞出猪耳朵和猪尾巴。然后拿着小本本划拉两笔记账。

秀花也是到家才知道,最近赶在年前杀猪的多,猪尾巴猪耳朵猪骨头在贱卖。

她闺女玉兰,往年要想挣点儿零花钱,就指望做些熏酱大骨头之类的、做些小咸菜,走两天一宿背到城里去卖。

今年倒没像往年似的指望用它挣钱,但是却比往年做的多出许多。

这不是想着,自家终于有点儿钱了,敞开肚子吃一回,再费事一回下料,多做出一些,还能给人当年节礼、当个好菜送送,就多熏酱出不少。

这可坏菜了,香味儿直飘出二里地。

用村里人的话:“那味儿香的邪乎,比往年还邪乎。”

陆陆续续的,村里好些人家询着味道来找。有让教怎么做的,遇到有关系不错的,咱家还不好意思只教不给,白给出去不少,真是要给不起了。

没招了,白玉兰干脆又多卤了一些,直接放在小卖铺明码标价卖。

卖的吃食,总不能让人还教吧?那属于是吃饭的手艺活。

还别说,才卖几天,算上零卖的,附近村办酒席订了些的,加在一起也纯挣一两多银钱。

就是很麻烦,本村记账的多。

而今日秀花能守着小卖店,大材小用,也是出于这些熏酱。

朱兴德大姨一家人来了,像是来吃大户。

那家的孩子,今早和甜水因为酱猪爪子挠一起去了。

甜水先头和人家打商量说,我太姥姥稀罕啃猪爪,你都吃过饭了,你别吃猪爪。

那家孩子流着大鼻涕,头不抬眼不睁,就跟没听见那话似的,也不嫌弃烫,伸手就捞。

又一把推开甜水,嗷呜就流着鼻涕咬了一口猪爪子。

这可不得了,甜水张开小手就甩了人家一巴掌。能动手,甜水不爱吵吵。

那孩子挨了打,也没惯着甜水,回手就扯住甜水头上的小揪揪,给甜水扯个跟头。

看到甜水头发被揪的乱七八糟,小稻夹在中间面露为难,差些没给秀花心疼死。

秀花瞪一眼白玉兰,也不知是说给谁听的:“一天没事找事,惹来一堆嘴馋的哭鸡尿嚎,卤它作甚。我走之前,说没说,等我回来,咱家人要出门了?”

白玉兰配合着,嘟囔道:“等卖没这些,咱就走。”暗示朱兴德的大姨,至多再给你们两天时间,我们家是真有事儿要离开。

然后赶紧帮忙连锅都端进小卖铺,让娘守着铺子去卖货吧。

这熏酱指定不能再放在屋里,以免孩子们一会儿又因为吃食闹起来。

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德子姥姥家那面的亲戚在左撇子家呢,经常传出去吵吵闹闹声,好像对客人怎么回事似的,。

秀花离开后,朱兴德的大姨脸色很不好看。

知道那话是特意说给她听的,在撵她们走。

她脸色变了又变后,朱兴德的大姨尹氏,选择装作听不懂,她还没有达成目的呢,怎么可能会离开。

却又忍不下这口气。

尹氏忽然扯过孙子就开揍,把那孩子打的,不是好动静的放声嚎哭,躺在地上直蹬腿。

她儿媳妇过来拦着,才叫了一声婆婆,她转手就给儿媳妇一个大嘴巴子,骂道:“都是你没教好,出门丢人现眼。什么好吃的东西,眼皮子浅。想当年,德子就跟诚儿这么大点儿,去咱家吃饭,我端上的那全都是大鱼大肉,那时候德子才多大呀,人家顿顿从来都不抓……”

秀花是骂给尹氏听,尹氏是打孙子打儿媳妇给秀花小稻她们听。

小稻急忙上前拦着,还不敢太上前,怕被踢到肚子:

“大姨,小孩子馋嘴而已,快别打了。”

左小麦在灶房撇撇嘴,对二姐小豆说:

“句句离不开以前对大姐夫如何好。还说咱家没给端好东西吃,那还想吃什么呀?我婆婆那种爱挑理的人,都看不下去眼了。”

昨儿,罗母来给小卖店送冻豆腐,进屋就见到桌上摆着饺子,还啧啧和小麦背后嘀咕说:“那些饺子不是要留着冻起来,过些日带去府城吗?现在就煮。大早上吃饺子,你娘可是对你大姐夫家的亲戚挺舍得。”

现在罗婆子不闲着,在家做的冻豆腐、豆腐皮,有好些都送到小卖铺子来代卖。还学着秀花,在自家那里也挂个牌子支个窗户,再不用林家帮着叫卖了,和林家现在闹的挺生,谁家需要买豆腐就去罗家仓房直接买。

为此,小麦将她调教好的一头野牛,给了罗婆子,怕她婆婆脑子后遗症太挨累受不住,还教会她婆婆赶牛车。

所以说,你看罗婆子见到饺子都嫉妒了,可见家里真就将尹氏一家子,当作重要亲戚那么招待,却一句好没落下。

小麦又掀开帘子看了一眼,继续道:

“大姐这几日本来身子就不爽利,连酒坊那面都去不了,还要挺着肚子伺候这一家子。麻烦就麻烦在,听娘说,姐夫这位大姨对大姐夫的娘不错。当年这位大姨嫁的人家,家里殷实的时候,还借过大姐夫爹娘做买卖银钱。因着这一点,弄得大姐现在说话深了浅了都不行。”

小豆点点头:“现在应是日子不行了,听说她男人没了,儿子当家,又不知从哪里听说咱家日子过起来了,这才找上门要人情。搞不好是来借银钱的。”

“啊?那大姐夫得借给她吧,看在以前的面子上,也不好意思不借啊。”

小豆摇了下头,又迟疑地一会儿,否认了自己的看法:

“也不一定就是借钱,我就是瞎猜。

你看,刚来那会儿,大姐和娘就问过她,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她没提借钱的事儿。

只说来咱家想看大姐夫,然后顺路等着儿子来接再走。

我猜,她要么就是借的数目很大,要么就是所求的事儿和借钱难度不相上下,她认为只有见到大姐夫面儿,才有可能会同意。

可是大姐夫回不来啊,她就不敢随意开口。

不过,那也要等到她儿子登咱家门接她,她才能离开。”

小豆说到这里,顿了下,也跟着小麦一起看向屋里方向,“我还担心,她想将闺女留在咱家干活。我看大姐夫那表妹,带了不少衣裳,连开春的薄衣都带了。”

小豆无意间见着过尹氏的女儿在叠衣裳。

尹氏的女儿,听说十七岁了,还没许人家。

另外,小豆之所以这么猜测,也是因为朱兴德的大姨一家,没去老朱家走亲戚,而是选择来左家。

说是朱兴德的娘没了后,尹氏曾在朱家伯母回娘家时,和朱家伯母打交手过。这才不登老朱家门。

还说,已经听人传言,现在朱兴德在岳父家里忙乎,走亲戚想见外甥,自是来左家串门。

当晚,就在秀花越寻思越来气,恨不得要拎着擀面杖质问尹氏:“你一家子到底是来干啥的,你要是说,真就是串门住住改善改善伙食,就别欲言又止,别口口声声等大德子回来,我看你那样累得慌,喘不过气,而且德子也没空回来。你要是说有事,请立马说出来,我家我做主”,尹氏的儿子终于抵达游寒村。

夜半时分到的。

小稻挺着大肚子,给这位赶路而来的大表哥做热汤面条。

小麦打着哈欠出来,抢过面盆干活。

“我来就行,小妹,你快去睡。”

“不用,大姐,我肚子小,你肚子大,我来,你去进屋和他们说话吧。”

而白玉兰在秀花要去大屋谈话之前,也特意扯着老娘去了偏屋劝道:

“娘,德子是咱家好女婿,他还不在家。咱就不能说话太过分了。你讲话前,要多寻思寻思咱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以前尹娘子帮过德子爹娘的份上,差一不二的,咱家要是能帮忙的,你就应了。我不想小稻和德子因着这事儿吵嘴为难,啊?”

说一千道一万,要是朱兴德在家,左家人倒是能放松一些。

随便朱兴德怎么办,反正是他自己姥姥家那面的亲戚。硬是给撵到朱家去住,也没问题。

可朱兴德不在家啊,左家人只能更客气些的招待。都不好意思提出说:“你们咋不去朱家呢?”毕竟朱家那面,才是正经亲家。

秀花一甩袖子,瞪了眼白玉兰:“我知道,还用你嘱咐?”

她要不是冲这些,怎么会躲在小卖店看铺子,都不在屋里唠嗑?就是怕哪句话不对,说秃噜嘴“你给我出去”。

朱兴德的大表哥姓徐,朱兴德的大姨正确叫法,应是叫徐尹氏,冠夫姓。

秀花算是看出来了,尹氏仗着曾经帮过妹妹家,还放不下过去自己条件不错的架子,想求人,却爱提过去的情分,希望你主动开口。那架势,像是里子面子都想要。

但尹氏的儿子却能说会道。

听说在他们当地做“中人”。就是买个房子了,买个丫鬟了,他是给联系这些事儿的中间人。

“外婆,我表弟看样真没空回来,本来还寻思和他好好喝点儿。那个啥,有点儿事,想和您、和婶子、弟妹,咱们商议商议。完了咱商议完,俺们得了准信儿就不打扰了。”

“你说。”

“就咱家这酿酒坊,真的,在俺们那个镇都有名气。你老信不信,只要在我们那面卖酒,指定不比旁处差。我寻思着,能不能在我们那里开个铺子,卖咱家酒。”

秀花眼神闪了下:“你们那个镇上,我们家没铺子,也没有人手。”

“就赁一个呗,咱家这实力,租个铺子还不跟玩似的。

至于没人手,外婆,那您不用担心,我这不能眼瞅着呀,咱这都属于是实在亲属。

我和德子,这关系谁跟谁,到时候我就守着铺子帮咱家卖酒。

我现在这活计再挣钱也不能干了,头三脚必须踢开,我必须要帮着咱家,把酒这一摊子整明明白白的。

到时候,你老放心。你们啥也不用操心,就擎等着挣钱对半分。”

秀花听明白了,什么都不出,还要对半分,你挺会白日做梦呀。

她没吱声,看了眼白玉兰。

和女儿对视一眼后,又看了眼大外孙女,发现小稻一直在低头。

小稻心想:她要是能做梦给朱兴德传话就好了,让远在府城的朱兴德听听西山镇大姨一家子的真实想法。

当这位表哥又说出“另外”时,秀花心里一乐。

还有另外呢,挺不知足。

“另外,我这不是听说,咱家里酿酒是雇人嘛。

外婆,雇人可不中,谁也不行啊外婆,真的,到真章还得是自家亲属能信得着。

你老不知道,我娘刚听说这事儿时,急的不行,说咱家忙不过来,咋不知道给去信儿呢,埋怨我表弟心里没成算。

我娘说她还能干得动。还有我媳妇、我妹子,这都能酿酒。

我妹子,这回我就不打算带走了,外婆,就让她留在您身边学手艺,或是帮我弟妹干干活,我看我弟妹肚子挺大了。

而且学好了还近便呢,正好在我们镇上开个分支酒铺子,我娘她们在那面酿酒,直接酿好放进铺子里,咱都省了运酒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