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心平气和

第三百二十六章 心平气和

书名: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作者:YTT桃桃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7:12

“姥姥,那我爹什么时候回来啊,他能瞧见我抓阄吗?”

“应是瞧不见,你爹要忙完那头才会回来。”

甜水小大人一般叹气:“这怎么平日里吃住在姥姥这面,到了需要他时却没了影子。”

不等白玉兰回话,甜水又一拍巴掌道:

“也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朱字。

我爹和我姓朱,那面需要人手能不回去吗?太爷爷在那里,姥姥你多理解吧。

还怨我家多、房多、地多。游寒村一个家,杏林村一个家。

也是难为我爹要两面跑,他很辛苦的,按住葫芦起了瓢。”

这给附近几个年轻妇人乐的,这该是五岁孩子说的话吗?她们家里五岁的都在傻玩。

笑的同时,几位妇人看向左小稻眼中又带着羡慕。

小孩子懂什么叫故意显摆,只是在不经意间说出了大实话而已,人家可不就是家里房多地多。

朱家一份、左家一份,那套大新房还戳在那里空着呢。左家大闺女的日子,眼下看来比起她二妹三妹还好。

话赶话提起新房和酒坊,年轻妇人们想起正事,急忙凑到左小稻面前,小声细打听道:

“大伙要忙着开荒,那你家酿酒那一摊儿,还有房子听说也没盖完呢吧,那些人还会接着干活吗?别再撂下挑子去放荒白种菜,到时候你家就抓瞎了,没人干活。”

“对,你家要是人手不足,我们家是有闲人的,实在不行和我们说。”

小稻笑着解释道:

“酒窖只剩下内里没修好,需要再细细修一遍晾一晾,房屋是差两家仓房没建完,等仓房建完就没什么大活了。边边角角我们自家就能干。不过这些活计包括酿酒和垦荒并不冲突,我家都是现给结算工钱,刚才来之前也问过他们了,应是会继续干。即便忙着开荒,暂时也不会缺人。”

回答很详细,语气很低调。

年轻妇人们却听得一哽,左家雇的那些人手不会走。

看来开垦白种菜得来的便宜,就算是回头将菜全卖了换成银钱,依旧大不过工钱。所以那些人这才舍不得扔下活计。

也不知道左家具体给开多少钱。

那些干活的人,包括左家人嘴巴一直可紧了。

她们想让自家男人去帮忙盖房子挣钱,或是自己趁此机会捡漏,想拿下酿酒活计的心思,算是没了指望。

等到这些话传到石九嫂子和葛老抠媳妇等人耳中,使得这些人又是大骂怎么还有截胡的呢,臭不要脸。又很是心暖一番,和家里人没少念叨左家人的好。

左家待她们不薄,那他们更是不能耽搁正经活计。宁可将开荒往后放,少开几拢地。

……

与此同时。

“啊切!”朱兴德打了个大喷嚏,他已经赶车快到杏林村。

朱兴德不知道,他家甜水又想他啦,正在嘀嘀咕咕念他不帮姥姥家干活,不长心。不知亲眼看看亲闺女抓阄,又错过了亲闺女人生里的小插曲。

甜水那话扣在她亲爹脑袋上,却也不冤枉。

朱兴德本人确实顾不上老丈人家。

毕竟他和小稻名义上属于杏林村人,要在杏林村占荒地份额。

家里二堂哥、三堂哥不在家,干活他得是主力军。

这种时候就不能计较那么多了。要不然荒地分到手,到最后却干不过来,他爷该上火了。

不过,朱兴德也是精心安排一番才放心离开的。

岳父岳母那里,朱兴德将二柱子留下了,没带走。

让柱子和满山、李二一家帮着岳父岳母忙乎。

罗家那面,朱兴德是安排六子去了。

其实罗家才是最难的。

小妹大着肚子,罗峻熙不咋会种地,罗峻熙连半个庄稼把式都算不上。

罗婆子一个妇人家,又要照顾自家已有田地、又要伺候那么多只鸭子,这回又要加上开荒,想一想就能猜到够罗婆子喝一壶的。

朱兴德叮嘱六子,干脆别回来,就住在罗家帮忙放荒、犁地,直到他和满山等人忙完各自一头去接应再说。

所以说,六子身上担子才是最重的,还不能指望外人来帮忙。

因为在这种时候,人家要是有力气,会给自家多开垦荒地,要忙着多种点儿菜存下当口粮。

不像是往常种地,那都是自家田地有数的,谁家地少,忙完喊上一嗓子,人家就能来帮忙。

再说在这个节骨眼,咱也不好意思让人不开垦荒地,反过头来帮咱家做事啊,那成了啥事儿。

朱兴德感叹,看着吧,这回不限制开荒,够大伙累秃噜皮的。

到了岔路口,朱兴德特意放慢车速,问他二嫂。

“二嫂,你不回娘家告诉一声么?”

要是回娘家,他就此停车。

向左走是孙家庄,向右走是杏林村。

孙氏催促着朱兴德:“还告诉啥呀,反正各村都要等着抓阄,他们早知晓晚知晓意义不大,等着天意吧。倒是我们要赶紧回家,咱家那里有一大摊子事儿呐,得好好安排怎么个种法。这时候真是发现孩子生少了,要是……”

孙氏没说完,被李氏推了一把。

李氏无奈,二嫂你那嘴咋当着小叔子面前啥话都敢说,生孩子都唠了出来。男女有别的。

孙氏却不领情:“你推我作甚,我是说上一辈人孩子生少了。不对,其实也不少,要怪只能怪咱两家的壮劳力指望不上。没招了,只能咱们这些人可着劲儿的干活吧。我这不是和德子唠唠嗑嘛。”

从孙氏的语气里能听出来,这功夫她又将娘家排在第二位,婆家成了第一位。

很是着急回家垦荒,一副想可着劲儿往家多划拉的模样。

朱兴德挥着鞭子,故意问道:“二嫂,那你又不着急分家了。”

“分家,那也得先将白菜种完的,那都是白得的。回头就算分家时,各房头不也能多分一些菜嘛。咱们这可都是自己家人,多得菜是好事儿。这种外面的便宜必须要占。”

咱可是正经过日子人。

还别说,这话让朱兴德也难得露出些笑脸。

他还是比较愿意听到嫂子偏向老朱家的。

“爷,爷?”

朱老爷子此时还不知道咋回事儿呢,见到朱兴德张嘴就问道:“你怎的又回来了。”

一个时辰后。

杏林村由于朱兴德的归来和出谋划策,又招呼村里一帮人帮忙组织纪律,居然比游寒村先一步开始抓阄了。

这玩意儿纯靠运气,在结果揭晓时,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谢婆子高兴的直转圈圈:“啊呀,呀呀呀呀,我的天爷啊,我抓到了离咱村最近的那块荒地!”

这给谢家人乐的,手气真旺。

不知道的以为她家会长期占用那片地呢。

抓阄现场那叫一片欢腾,就像发生了什么新鲜事,要集体过年似的。连朱老爷子一大把年纪都跟着笑出了声。

不过,他老人家是笑骂出声:“完蛋玩意儿,老大,你咋抓出那么老远。”

朱兴昌脸通红懊恼道:“我早就说了,别让我抓,让德子抓,或是爷,您亲自抓。我这人一向运气不行,你们非得让我上。”

没错,朱家是朱兴昌作为代表抓的阄。

虽然结果很不好,臭手气。

但是之前不止朱兴德,包括孙氏和李氏都笑呵呵凑热闹说:“大哥,你是老大,你抓,抓哪里都没关系。放松心情。真抓不好,咱家人不挑,反正地多就行啊。”

孙氏和李氏心态很平衡。

要知道小叔子可是带两头大牲口回来的。

刚才里正喊话,谁家有能力除了份额外还想多耕的,举手。

小叔子的手毫不犹豫就举了起来。

附近挨着老朱家人站着的村民,孙氏和李氏看的真亮,那些人全都情不自禁扫向小叔子身后拴着的牛,然后默默动了动嘴没吱声,没敢质疑你家干不过来。

瞧瞧,就是这么的牛。

所以一场抓阄,李氏和孙氏从最开始恨不得处处斤斤计较,毕竟是自家人带回来的消息,那时感觉要是得不到最好的位置是吃亏。

直到眼下,即使抓到不好的荒地,也全都乐呵呵。

再着,孙氏和李氏心明镜的,她俩也就是咋呼得欢,真正会受累的还得是朱兴昌和朱兴德兄弟。

只要一想到这点,就觉得没啥可斤斤计较的,毕竟咱多少理亏,朱老二和朱老三在县里帮不上忙,回头分菜却不会少得。

这不嘛,回到老朱家要开个家庭会议,简单聊一聊怎么个干法时,孙氏率先发言道:“

说起来这回要让大哥和四弟受累,按理我不该再酿酒,应该代表孩子他爹去地里干活。

可是,咱说心里话,都是自家人也知道,我一天酿酒挣钱不少,也是不能耽搁亲家买卖。

我这几个月下来,过年都没咋休息,只今儿休息一天,我都闹心。

这么的,除了白日酿酒,我会起早贪黑干,尽量多往地头跑。还会一天两顿饭都由我来做。

另外,我和三弟妹……”

孙氏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没有提前商量,却打算拖李氏一起下水,继续道:“我们俩会做饭多做些荤腥,给出大力的大哥和四弟多补一补,甭管是炖鸡炖鸭的,这银钱由我们俩出,就算是一个心意了。”

孙氏还看向朱家伯母:“打比方,我俩要是抓了家里的鸡,或是摸了多少个鸡蛋煮给大哥和四弟吃,娘,你可以记个账,回头我和三弟妹一家一半补给你。”

反正买谁的都是买。

李氏被孙氏架到那了,她能反驳吗?

急忙跟着点头应是,看起来态度极好。

李氏想的清楚,她可以掏点钱给干活的人补充些营养,又不会顿顿吃肉,咱农家人哪里舍得那么吃?不过是三两天炖只鸡,熬出鸡汤下点面条之类的,买肉的钱又有二嫂帮着分摊,分到她头上要花的银钱,比起酿酒挣的钱差不少呢。只要别耽搁她干活就行。

孙氏和李氏开了个好头。

朱兴昌和朱兴德哥俩有没有欣慰不可知,反正朱老爷子却是肉眼可见的变得高兴起来。

对,一家人就应该这样。

当哥哥弟弟的别去计较多干少干。

当嫂子弟妹的,心里更要有个谢字。别应当应分的像谁欠你似的。

在朱老爷子看来,只要有那个态度在,一切都好商量。

所以,他喊了声:“老大媳妇啊?”

朱家伯母立马应道:“是,爹,哪里用得着她俩从我手里买鸡鸭,那成了啥事儿?咱家养那玩意儿不就是为了自己家人吃的吗。你老放心,我会比照着春耕的伙食张罗。不会让孩子们肚里亏了油水。而且她俩要酿酒,让她俩在家换班做饭再去地头送饭洗洗涮涮,我却能下地干活。我放荒还是把好手呢。”

朱老爷子嗯一声,没想到这个态度也是相当不错。难得的有了当长辈的样儿。

大旺二旺等半大孩子们直喊:“太爷爷,我们更能干得动,我们帮爹和四叔干活。”

兰草头回心里很是敞亮,娘家好久没这么心齐了,听大伙坐在一起全都是好态度唠嗑,感觉再累都值得,接过话道:“大哥,四哥,那还等啥呢,咱扒拉口饭后就去看看抓阄那片地呗。等着,我这就去热口饭。”

就在大伙说的正热闹时,有一个不太受欢迎的人出了屋。

汪氏憨着脸,赔笑道:“其实我也能干,我好差不多了。你们要是不放心,我可以在家挖坑。”

挖啥坑呀?

挖地窖焖子。

靠她一人挖深地窖那是吹牛逼呢,她指定干不动,三四个大老爷们想挖口深窖还需要两三天呢,更不用说她下面还见着血。但挖浅地窖焖子却是没问题。

为此,汪氏连忙解释:“别小看那浅地窖。人家我娘家以前菜多时为多存些新鲜菜,到了秋后会连秧子带菜稍稍在外面晾一晾,风吹一吹,然后一起放在地窖焖子里,上面放一层干草,带着秧子存放能一直吃新鲜菜吃到入冬里,真不会烂。这事儿我记得真亮的,有回我娘家弟弟寻思试试,入冬背了些带秧子的菜去了趟城里,你们猜咋的?那个月份太少见,妈呀,他还误打误撞卖了挣到钱了呢。”

大伙:“……”你这一副像没事人似的和我们唠嗑,心态是真好,搞得你不觉得咋地,我们却有点儿尴尬。

打破尴尬的气氛的是朱老爷子,“那行,那你愿意挖就在家后院挖吧,正好今年菜多,地窖放不下。”

朱老爷子说完就起身收拾东西去了。

大家都误会了,还以为老爷子是不想等吃饭,先要去地头看看。

却不想,老爷子夹着他的小包,拄着他的小棍,边走边道:“我看咱家这面安排的挺好,那我就放心走了。我去德子岳父家看孩子去,想必那面会挺忙。没人看我曾孙女和满山家小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