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世子妃她是朵黑心莲 > 224、托孤

224、托孤

书名:世子妃她是朵黑心莲 作者:石向晚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8:40

太后这回可是动了真格儿的了。

才十余日没见,看着竟瘦了十几斤,脸颊凹陷,形销骨立。

姜翎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为了唬弄世人装出来的,可见到太后这般模样,依旧忍不住红了眼眶。

根本不需要演,她的伤心看起来真真切切。

几位御医已经轮番来替太后请过脉了,都摇头叹气,表示无能为力,如今太后一口气全靠百年老参吊着,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了。

皇帝和皇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孝心,隔三差五也会来慈宁宫探望一番,凭白给太后和姜翎的“演艺”事业增加了不少难度。

这个时间点上,漠北传回来的战报终于有了下文,皇帝下诏封赏有功之臣。

龚远发得偿所望,官职虽然没有变化,依旧是漠北节度使,但是附加了一项职能:代行知州之职。

并且,漠北诸府都归他辖制。管辖范围一下子增长了一倍不止。

护国公洪定涛本人没有得到封赏,他已是国公了,再往上就该封王了,而此役的功劳,还不足以封王。

于是皇帝给护国公的二儿子洪世贤封了个正四品的闲职,另赏金银若干。

唐维谦升职了,与他兄长唐维远平级。

至于萧观澜和姜翎,皇帝不知是出于节约还是其他什么心思,竟把两份奖赏并做了一份。

除了赏银三千两外,还附送了一道赐婚圣旨。

最烦人的是,传旨的太监居然径直把赏赐送去了镇南王府!

好在萧观澜颇为自觉,趁着陪母妃进宫来探望太后的机会,把三千两银票一股脑儿塞给了姜翎。

因姜翎正在“侍疾”,两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草草寒暄两句了事。

太后全程扮演着“昏迷不醒”的病号,唯独安亲王夫妻二人来探望时,她“回光返照”了,把姜翎支使出去后,太后开启了影帝模式。

太后瘦削的面颊呈不正常的潮红,拉着安亲王妃的手,断断续续地道:“文秀……你我妯娌三十余年,情投意合,从未有过嫌隙,哀家心里……将你当做亲妹妹似的,哀家一生要强,从未求过人,临了,却想托你件事儿……”

安亲王妃的眼眶霎时就红了,哽咽道:“太后娘娘您说,只要是臣妇做得到的,定不推辞。”

太后叹了口气,“十三年前……不,已经过去十四年了,先太子一家横死渡口……只剩了遗玉这一根独苗苗,哀家原想护她平安顺遂一生,谁成想才只护了两年就……”

安亲王妃见太后说话吃力,忙应道:“太后娘娘您放心,从今往后,遗玉便是臣妇的亲孙女儿,谁要敢欺负她,除非从臣妇的尸体上踏过去!臣妇替您护着她!”

太后一脸欣慰,又将目光转向立在不远处的安亲王。

安亲王叹了口气,不得不应承道:“文秀的承诺,亦是臣弟的承诺,皇嫂您就放心吧。”

太后这才真的放下心来,继续“昏迷不醒”。

二月初五,缠绵病榻六七日的太后最后一次醒来,将皇帝皇后和姜翎昭阳长公主等人叫到床前,交代了一番后事,也同样托孤了一番。

皇帝皇后自是毫不迟疑地点头答应。

一个多时辰后,太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当春兰站在寝宫门口,声嘶力竭地喊出那句“太后娘娘驾崩”时,慈宁宫立时响起一片痛哭声。

姜翎受这样的氛围感染,也跟着哭得稀里哗啦,但暗地里又莫名想笑:春兰这丫头如果穿越到我那个世界去,倒是可以做个专业的哭灵师,哭得实在太惨了!简直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啊!

料理太后的后事自然用不着姜翎亲力亲为,她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跪在灵堂里哭灵。

姜翎在灵堂里头跪着哭,文武百官和诰命夫人们在灵堂外头跪着哭。

第一天要跪六次哭六次,第二天起降到一日跪三次哭三次,每次都得跪满半个小时,哭满半个小时,如此这般停灵七天后,方才封棺入葬。

这七天里,跪晕了不少命妇与文武大臣,这些人有强壮的也有虚弱的,也不知是真晕还是假晕。

姜翎倒是一直比较坚挺,硬生生坚持到出殡。

太后本人是在停灵的第二天换出去的。

跪在灵堂里的姜翎在烧纸的时候顺便烧了点儿**烟,迷晕了灵堂里的宫女和太监们。

然后,太后便自己从棺材里爬了出来,两名凤卫抬了一具病逝多日、打扮得与太后别无二致的老宫女的尸体放进棺材里。

除非有人敢顶着大不敬的罪名验尸,否则没人能发现,棺材里躺着的人,已经不是太后了。

停灵七日后,孝子贤孙们最后一次瞻仰“太后”遗容,确定无误后,由几名方士用银钉将棺材钉死,并在缝隙处抹热蜡密封。

第二天凌晨,“太后”出殡。

从午门广场到京都东门,这一路站满了披麻戴孝的老百姓,要说老百姓有多爱戴太后?

那不能。

毕竟掌权的人是皇帝,他怎么可能为太后歌功颂德?

太后在大乾百姓的心目中,一直是个存在感很低、可有可无的人,这些老百姓能自发地来送葬,完全是图个热闹。

太后也是凑热闹的其中一员,她穿着青色棉布夹袄,肩上披着白麻,发髻上缠着白布,脸上抹着蜡黄的药水,看上去与普通农妇并无多大区别。

她来得迟了些,没能占据到有利地形,只得频频垫起脚尖往街上望。

不一会儿,一队举着丈许高白幡的太监出现在长街那头,每四名举幡太监的后面,便有四名撒纸钱的太监,所过之处,纸钱飞满天。

这一队太监约莫有百十人。

再后面是举着白底黑字“肃静”和“奠”字木牌的太监,这一队也是百十人。

再后面才是十八人抬的巨大棺椁,棺椁后面跟着一众官员。

老百姓们没见着皇帝,有些失望。

“不说皇上是个大孝子吗?怎地出殡不见人呢?”

“你知道个啥,我听说皇上伤心过度,病倒了,原想让人抬着送太后娘娘出殡,大臣们却说抬着送葬不吉利,死谏才把皇上劝回去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

赵琳听了一耳朵,基本都是在说皇帝的好话,她嘴角一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