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宋女史为何如此 > 第6章 彼此(六千)

第6章 彼此(六千)

书名:宋女史为何如此 作者:秦晾晾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14:10

左内监的声音又尖又细,像是跟针一样刺进每个人的耳朵,张炳文率先回头,看着那个苍老的人手持拂尘,一副镇定自持的样子。

他心里有些不安。

圣人不上朝,却单独会见韩来。

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这是什么意思?

张炳文想着,回头看了一眼曹燮,那人目视前方,无动于衷。

似乎出了什么事情,都不会撼动曹燮分毫。

但曹燮如此,不代表张炳文也可以镇定自如,倘若韩来在圣人面前说了些什么,动摇了那人的心思,还不叫他们知道。

处事中,最怕被蒙在鼓里。

再看匡王,那人还紧紧的盯着死去的吴玹。

他不知道,匡王的心里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为什么。

有人愿意为了老三去死。

吴玹这一撞,把他的心撞得七零八落,碎成齑粉。

而左内监看着遥望着自己,眼中也有些疑虑的韩来,说了一句请吧。

韩来至此,回头看了一眼还抱着吴玹的宋端,这才撩衣快步进去建武宫的正殿里,身后的门轰隆一声合上,殿内突然陷入一片昏暗之中。

韩来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漆黑的建武宫。

圣人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韩来见状,立刻跪地道:“微臣给陛下请安。”

“起来吧。”

圣人淡淡道。

那声音似乎是贴着地砖袭来的,偷溜进韩来的袖口,缠绕在他的四肢百骸上,又像是带了尖刺,将那娇嫩的皮肉勾的血流成河。

“谢陛下。”

韩来的声音不卑不亢,拂袖起身。

整整三日,他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圣人,可是这一刻他却没有着急诉说心中的苦楚和冤屈,因为韩来清楚,圣人必定是看了自己呈上的奏折。

如今说多错多。

只是他没有开口,龙椅上的圣人幽幽开口道:“千年,你连上十数道折子给朕,想必是有很多话要说,如今朕给你开口的机会,你怎么不说了。”

韩来闻言,如实答道:“微臣心中所言,都在那奏折之上。”

“朕,没有看那奏折。”

圣人突然道。

韩来猛地抬头,只是视线内昏沉一片,看不清圣人的表情。

没看?

这是何意。

是在诓骗自己吧。

“陛下。”

韩来不能争辩,只是陈情道:“三殿下的过身事出蹊跷,况且身死过后张炳文立刻来横踩一脚,陛下就不觉得奇怪吗?”

“什么奇怪?”

圣人反问。

韩来咬了咬牙,心里的冷意也逐渐凝聚,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圣人这是要摒弃川王,拥立匡王了。

可是正如他昨晚和宋端说的那些,他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给川王申诉,更要紧的是保全他身后的党羽,不叫他们受累于曹家的施威下。

“三殿下的身体素来康健,怎么会无端暴毙,这是其一。”韩来徐徐的说道,“其二,陛下怕是不知道,三殿下过身的当晚,微臣同他一起去了善缘寺的祈福堂,那堂中供奉的青玉观音有异。”

“何异?”

“观音玉损。”

韩来说道:“观音像所用的玉石那极北的青玉,一向是最坚硬的,素有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一说,怎么会轻易有损,除非有人故意为之,而后为了不耽误第二日的册礼,殿下叫微臣取来自己家的那尊调换,谁能想到,等微臣赶回善缘寺的时候,殿下就……已经出事了。”

说到这里,韩来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川王最后的模样,像是被人狠狠的打了一拳,脑袋有些刺痛,还有些嗡鸣的声音。

“陛下……”

韩来强忍着身体的不适,诉说道:“退一万步讲,就算川王当真是突发顽疾暴毙过身,那寺中的住持和那个叫宝来的小僧又为何遭人偷袭,分明是他们看到了事情的真相,险些被人灭口。”

他说完,呆呆的看着圣人。

那人一言不发。

韩来突然觉得有些筋疲力尽,可即便知道说出来都是徒劳,他的心里还是有着最后的希冀,噗通一声再次跪了下来,说道:“陛下!微臣自小和三殿下一同长大,您是他的亲生父亲,他的品性才学……您是知道的,太子之位舍他其谁,可是……可是……他却死在册礼的前一夜,是有人狗急跳墙,是曹……”

“千年啊。”

圣人突然有些语重心长的开口,不叫他继续说下去。

韩来只得住口。

圣人则继续道:“身为人臣,侍奉君主鞠躬尽瘁是常理,你这样为老三辩白朕不甚欣慰。”

韩来听到这话,眼睛微微发亮,呼吸也稍微急促了些。

是有望吗?

“可是。”

圣人用短短的两个字谋杀了他的希望。

“谁又能说得准,朕百年之后,这万里江山就一定会交给老三呢?”他道,“朕只是封了他做太子,太子可立,也可废。”

圣人挥手,左内监将一物呈给韩来,是张炳文搜出来的密信。

韩来接过,打开来看着,殿中昏暗,他不得不凑得很近,瞧着那信上的每一个字的运笔藏锋,的确都是川王的亲笔。

就连那过从亲密的语句,也是。

韩来的瞳孔微颤,他不相信这是川王写的,抬起头来,往前膝行两步:“陛下,不会,就算其余的信都是元白写的,这两封绝对不会,元白不是这样的人,陛下!微臣和他自幼……”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圣人说道:“就连朕从前也不曾想过,朕的这个三儿子,对朕居然有这许多不满。”

韩来知道他说的是上次因尤氏夫人之事,匡王的急切之言,遂道:“陛下误会了,元白对您只有敬畏之心。”

“敬畏?”

圣人冷笑:“可是他言之凿凿的指摘朕的时候,朕怎么看不到丝毫的敬畏,只看得到身为儿子,对老子暴行的不满。”

他这样若即若离,不屑一顾的态度,让韩来的怒火像是溪流一般聚集起来,更因为圣人满口搪塞,不愿为川王伸冤而憎恨非常。

“陛下。”韩来低低道,“可是那些话,不都是您逼得他吗?”

此言一出,始终眯着眼睛的左内监猛地一颤,眼睛瞪大,转头看着韩来,这人是被川王的死刺激的失心疯了吗?

“韩千年,你好大的胆子。”

果不其然,圣人的口气也沉重了起来。

韩来捏着那信,缓缓的站起身来,这一刻他和圣人对视,正如同当日为尤氏分辨的川王一般,抛去恐惧,置之死地而后生。

“匡王不配做太子,您这样逃避维护,九泉下的元白如何安息,他被自己的亲手足害死,就在临死前,还同微臣说,怕做不好来日之主,叫陛下您的百年功绩尽数糟践,可您呢?却还是要维护赵元洲那个蠢货!”

韩来愤怒的喊了出来。

左内监握着拂尘,手心里全是汗水。

龙椅上的圣人久久未言。

“将赵国交给匡王,便是交给了曹家。”

韩来终于说出这句话。

左内监以为圣人会龙威震怒,谁知道这人只是说道:“韩千年,你不是赵元白的属臣,你记住,你是这赵国的臣子,你终身要侍奉的,是这龙椅之上的人,冕鎏戴在谁的头上,谁才是你的君。”

左内监看向韩来。

圣人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也是韩来最后的台阶。

谁知那人冷屑一笑,坚毅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

“微臣韩来,此生侍奉之主,唯川王赵元白一人耳。”

这样的话,让左内监有一瞬的动容,身上的恐惧也褪去,只剩下对韩来的敬佩和对这两人友谊的感慨。

只是韩来说完这话,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到底还是做错了。

“韩千年啊韩千年。”圣人气极反笑,“你这脾气,当真是和你父亲从前一模一样,韩绥……罢了。”

圣人似乎并不想回忆什么,于是道:“既如此,朕就成全你。”

左内监有些不忍:“陛下。”

“鸾台的事情,就先交给底下人去做吧,朕看你是累了。”圣人道,“就先歇一歇吧。”

这是要夺自己的实权。

韩来明白。

圣人是在给匡王铺路,也是让韩家给曹家让路。

“回去吧。”

圣人平静的说道。

韩来无言,将地上的信全都捡起来放进袖中,转身离开。

那建武宫的殿门缓缓打开,一道刺眼的光从缝隙中投射进来,韩来下意识的闭了闭眼睛,随后抬起脚,拖着千万斤的力气,走了出去。

建武宫里没有光了。

这靖安城里,也再无公道可言。

“左世。”

圣人又道。

那老内监忙应。

圣人摩挲着龙椅的扶手,冰冷刺骨,说道:“传朕口谕,安川并脂兴的两道驻兵总督徐宰,即刻回京。”

徐宰是韩来的舅舅。

左内监了然,应声道:“是。”

-------------------------------------

出了建武宫,面前的广场上空无一人,唯独剩下宋端。

“公子。”

那人一脸担忧的看着他。

韩来浑身的力气都散尽了,而看着他的神色,宋端也垂下眼眸。

“吴玹呢?”韩来问道。

“杜大夫他们已经带下去安顿了。”

韩来点了点头。

“吴夫人……”

宋端心酸的别过头去。

韩来知道她在想什么,伸手道:“先回府吧,我有话和你说。”

宋端端详着他,疲惫的颔首。

青凤早就在府里等着了,看着回来怀阁更衣的宋端,在身后问道:“那臭小子怎么样了?”

宋端脱下外衫,由苏合伺候着更换常服,脸色谨慎:“公子被夺了实权,鸾台现在已经不归他管了,百官的奏折以后不会再经他手了。”

青凤也有些诧异,皱眉道:“这臭小子到底在御前和圣人说了些什么。”

“公子和川王手足情深。”

宋端这么说,也是便向的回答了。

“这个臭小子,都什么时候了,学不会虚与委蛇,非要去强辩黑白。”

青凤颇有些责备的意味。

“公子一直都是这样的人。”

宋端将最后的腰带系好,抬头看着青凤,正色的解释道:“不会屈服于这世间不公之事,便是刀山火海,也定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也是徒儿想要一直留在他身边的原因,人若不能秉公理于心,而随波逐流的话,枉为人臣。”

宋端这一席话,倒是让身边的苏合感慨万千。

青凤也没想到,不过他没有表露出来,而是意味深长道:“随心而行,在我看来这想要随心的不是韩来,而是你宋端午吧。”

宋端被说中心事,也不想和师父争辩,便没有言语。

“罢了。”

青凤道:“这臭小子的脾气秉性,当真是和韩绥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姑娘。”

素问从外面进来,说道:“公子让您去长鲸居一趟。”

宋端看了眼青凤,转身去了长鲸居,堂屋里,韩来也换了常服坐着,瞧见推门进来的宋端,淡淡道:“行礼都收拾好了吗?”

宋端一愣,心中微悬:“公子何意?”

“已经三个月了。”韩来道,“我准备将辞呈交给上御司,叫他们准许你致仕了,你可以和青凤先生回太丘了。”

宋端没想到,这前些日子还言辞激烈,不愿放自己离开的人,突然转变了性子,是怕这件事情牵连到自己吗?

可是她转念又是一惊。

都三个月了吗?

狐狸玉佩的事情没有发作。

川王兹事体大,让她把身世能否暴露之事都忘在了脑后。

本以为不会重复上一辈子的祸事,却不曾想,竟然是一难接着一难。

“公子,眼下事情焦灼,下臣不能……”

宋端还未说完,韩来就抢白道:“当初说好了的,你宋端何时成了胡搅蛮缠之人,你自己说过的话,势必要做到才行,这些年我就是这么教你的?”

“可是你当初抱着我,让我别离开你,我也答应了。”

韩来本以为自己的激将法会管用,谁知道宋端根本不上套不说,还换了对彼此的称呼,语气冷静的反问出来,他愣了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韩来,你若是想以如此拙劣的方式保护我,那大可不必。”宋端清亮的眼睛一下不眨的盯着无地自容的韩来,“若论起人前唱戏,我不知要比你强上多少倍,我不会走,更不会在这个时候走。”

“宋端。”

韩来有些无奈的说道:“别这样,你先回去太丘,我会去找你。”

“两情相悦为什么要分开。”

宋端直截了当道。

韩来猛然怔住,抬眼对视着她。

“你不是属意我吗?”宋端干脆道,“韩来,我也属意你,我宁可在刀山火海上和你在一起,也不愿意山水相隔的来信平安,彼此倾心就不要分开。”

宋端的这一行话,说的坚定,不容韩来反驳。

而这诚心的态度,和突如其来的坦白,更让韩来措手不及。

他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缓缓往前。

宋端也没有躲。

“可是。”

韩来伸手扶住宋端的肩膀,漆黑的眼眸缓缓化开,就像是融在水中的墨,蔓延着,无有尽头,只荡漾着激动和复杂,还有随着红意浮出的欢喜。

“若有万劫不复的那一天……”

“若万劫不复。”

宋端的心脏也随着说出来的话剧烈跳动。

她直白道:“我也会陪着你。”

就像吴玹陪着川王一样。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端午,你何苦这样。”

韩来道。

宋端记得,前世斩行的那天,韩来被架在刀下的那时候,看着自己,眼底没有丝毫的怪罪和愤怒,有的只有无尽的怜惜和不舍。

这一世,她一定要保护好韩来。

这世间太多道理都写在了书本上,唯独一个情字,是耗尽天下笔墨,都写不出的万分之一的。

“太傻了。”

韩来将宋端搂在怀里,他将脸埋进那人的发间,泪水细细流出,宋端也伸手搂住他的腰身,轻轻道:“韩来,我陪着你。”

而韩来的力道加紧,顾不得别的,只说出自己的内心深处的表达。

“端午,别离开我,我想与你日日得见。”

“都见了九年了。”

“那就先再许我九年。”

-------------------------------------

出了长鲸居后,宋端的耳朵才烧红起来,想起放在自己在韩来面前的言之凿凿,将情爱说的那样坦然,真是厚脸皮。

比杜薄还厚脸皮。

进了怀阁后,素问忙迎过来,为难道:“姑娘,青凤先生……”

宋端大抵猜到了些,快步进去堂屋,瞧见坐在那里的青凤,他的旁边摆着打包好的行囊,见到这丫头,似笑非笑的说道:“当真不和我走?”

宋端倒吸一口气,随后缓缓吐出来,点了下头。

“罢了。”

青凤故意怅然道:“女大不中留啊,看来我这张老脸,还是赶不上韩绥生的那个好儿子,细皮嫩肉的,叫你花了眼睛,迷了心智。”

“师父。”

宋端有些愠怒。

“你知道徒儿不是那样的人。”她解释道。

青凤当然知道,不过是故意逗弄这丫头罢了,他伸手拽了拽那行礼,目光深远,思绪回到半年前,淡淡道:“那小兔崽子,我实在是不喜欢,可是瞧着他为了匡王奔走的样子,让我想起了……他爹死的时候了。”

宋端微微皱眉。

“韩绥那个老不死的。”青凤失意的笑了笑,“从前在我面前舞刀弄枪的那么起劲儿,说我成日不习武,肯定活不长久,可谁知道,我现在活得好好的,他却去喝阎王赏的茶了,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

“只是啊。”

青凤眼底也微微泛红:“韩绥一死,我也觉得这世道没什么趣儿了,人这一辈子若总是对牛弹琴,自然会对知己惺惺相惜。”啐了一口,“这该死的韩绥,早知道这样,就该把他赶出去,或者放猪拱死他,做什么朋友,可笑。”

“公子和三殿下,必定是如此了。”宋端感慨道。

“是啊。”

青凤拍了拍腿:“臭小子倒是个有情有义的,这一点我高看他。”不紧不慢的站起身来,“虽然脾气臭了一些,但这样的品性,你跟着他,我放心。”

宋端有些不安,往前两步:“师父,你这就要走?”

“当然。”

青凤说道:“那制作狐狸佩的玉佩匠还没有找到,我得再去打听打听,希望老天保佑,这人早就死透了。”又看无可奈何的宋端,伸手指了指,“我真是欠了你爹的,又欠了韩绥的,现在又欠了你的,也不知道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被你们给牵连上,劳累一生。”

宋端瘪了瘪嘴,有些泪目。

“行了,可别再我面前掉金疙瘩。”

青凤道:“从前习武一身的伤都不曾哭,怎么来了这靖安城后,三天两日的没出息,是跟韩来那个小兔崽子学的吧。”

宋端被逗笑,偷偷抹了眼泪:“师父,您说什么呢。”

“罢了罢了。”

青凤拿起行礼,倒也不沉:“这南方的气候和吃食我都不惯,况且你也不跟我回去,我也就不在这里多留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已经不想再操心了。”

宋端道:“师父放心,徒儿会照顾好自己的。”

青凤微微颔首,一步一步的往出走,声音离老远的传来:“端午啊,你既然要随心而行,师父就由着你了,毕竟这人活一世,活得就是一个心,否则就算是再活一辈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宋端闻言,呆愣在原地。

等她反应过来,青凤已经离开了。

师父是知道自己重生的事情吗?

她应该问问的。

可是青凤那样的人,晦测高深,有些事情不明白,要比明白了好很多。

亦或者,是自己想多了。

只是他方才口中的随心而行,宋端是势必要做到的。

重来一世最大的心愿便是护韩来安好,若此刻离开,岂非本末倒置。

更何况,今日证心。

她要和韩来共进退。

还好狐狸佩的事情没有牵扯进来,宋端疲倦的坐了下来,她伸手捂着酸涩的眼睛,已经好几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姑娘。”

素问走进来,说道:“青凤先生已经送出去了。”

宋端点了点头。

素问关切道:“膳堂已经备好了午膳,姑娘要用吗?”

宋端长呼了一口气,起身道:“不了。”

“可是姑娘您已经好几日没有正经吃东西了,再这样下去,身子会扛不住了。”素问说道,“就算是为了郎君,您也吃一些吧。”

“无妨。”

宋端往出走道:“我还要去川王府。”

还要处理吴玹的后事。

她迈出门槛,有清风拂面。

此一行崇山峻岭,千里迢迢,她不能停下。

——————————————

话外:嗯,还算有一点点儿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