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宋女史为何如此 > 第11章 一模一样的狐狸佩(六千三)

第11章 一模一样的狐狸佩(六千三)

书名:宋女史为何如此 作者:秦晾晾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14:10

“就这样结束了?”

遥监殿的上阁里,川王有些疑惑的问道。

杜薄坐在旁边,手里抚摩着那柄折扇,语气平稳的应了一声。

“胡诌。”

川王扬声道:“你若是能和那个平年断了联系。”左右看了看,一把夺过韩来手里面的茶杯,“我把这茶杯生吃了。”

韩来皱眉,伸手抢了回来。

川王不屑,正巧程听走了进来,对杜薄说道:“大夫,春意楼那边下臣都打点好了,平年姑娘已经出城去了。”

杜薄颔首:“辛苦你了。”

程听回以淡笑,转身出去。

川王愣了愣。

韩来把手里的茶杯又递到他面前。

杜薄也盯着他。

川王脸色有些讪意,清了清嗓子,想要装作看不见。

“吃啊。”

韩来看好戏的说道。

“我记着,殿下从不食言。”杜薄也坏笑道。

川王瞧了瞧,一把推开,冷声道:“我乃新朝太子,你们两个胆敢对我不敬,真是好大的胆子。”

“还可以这样胁迫?”杜薄不可思议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到底是真才实学的韩来把这话也噎了回去。

川王装聋。

“话说回来,北东宫那边都布置的差不多了,你不在宫里监工,跑我这儿来做什么。”韩来问道。

“今日是母后会见命妇的日子。”川王说起来就头痛,“我可不想被一群莺莺燕燕缠着,到你这里来躲个清闲,也要被嫌弃吗?”

“选太子妃,你个太子不在,不还合适吧。”杜薄道。

“我有吴玹就够了。”

川王得意洋洋地说着,满脸写着幸福。

韩来和杜薄脸色一沉。

这两人的感情生活都不太顺利。

这人是来臭显摆的吗?

“对了千年。”川王想起一事,说道,“听说今天徐夫人和宋端也去了。”

他说完,那人狐疑的抬头。

杜薄多嘴道:“不是给殿下选妃吗?难不成咱家夫人手里还有什么未出阁的好姑娘?”旋即摆手,“只怕是去凑个热闹。”

“我娘一向不爱凑这种热闹。”

韩来说完,似乎反应过来什么,徐氏不但去了,还带了宋端,怪异的看了一眼川王,那人也猜到一二,促狭道:“要不要给你备马车?”

“不用。”

韩来直接拒绝,别扭的拿起面前的毛笔转了转,又啧了啧嘴。

川王只觉得好笑,对着外面喊道:“程听!”

那人闻声而来。

川王道:“备车,回宫。”

-------------------------------------

“娘娘瞧着都瘦了。”

长杨宫的正殿里,一众命妇早就离开了,只剩下皇后和徐氏,这两人从前闺中关系就不错,这会儿没有外人,说起话来也更家常些。

“还不是那些官眷闹得,本宫这长杨宫里就没消停过。”

皇后抿了口茶,脸上露出些疲惫的神色。

“那恰恰说明三殿下才貌双全,满城谁不欣悦之啊。”徐氏笑道。

“他们到底冲着什么来的,你还不知道吗,何苦来笑本宫。”

皇后道:“尤氏夫人的事,怎么不见她们一个个跳出来,这会儿册太子的消息传来,又一窝蜂的扑过来,真是让人头疼。”

“呵呵——”

徐氏捂嘴笑了笑,瞥眼一旁的宋端,那人也淡笑。

“宋女史。”皇后看着她,吩咐道,“你也坐吧。”

宋端并没有推拒,撩衣坐了下来:“多谢娘娘。”

“是本宫要谢你们呢,说起来,也是该好好谢谢你和千年。”皇后颇有些推心置腹的说道,“若不是你们四处奔走,尤氏夫人之事哪能得成,还有那位杜大夫,本宫听说,他夫人有喜了?”

“是。”

宋端道:“已经一月有余了。”

“那还真是好事。”皇后道,“本宫可得好好赏一赏,待会儿你走的时候将东西替本宫带过去,叫她好好养着,等孩子下生,也带到本宫面前来瞧瞧。”

“娘娘厚爱。”

宋端起身揖礼道:“下臣替罗夫人谢过娘娘。”

“坐吧坐吧。”

罗衣的娇悍在靖安城无人不知,皇后自有耳闻,所以说了这么一句:“他们两口子安好比什么都强。”

“娘娘很喜欢孩子吧。”

徐氏温和道。

说到这个,皇后点了下头,话中有深意:“本宫喜欢,更何况……皇家儿女本就不如寻常家的孩子可以承欢膝下。”

“娘娘风华正茂,何愁没有子孙满堂的时候呢。”

宋端适时说道:“想必川王殿下很快就能圆了娘娘的心愿的。”

“那就借宋女史吉言了。”

皇后说着摇了摇头,颇有些怪罪的说道:“只是元白不上心,得了一个吴玹就不要别的了,这不,今日人也不来,躲去遥监殿了。”

宋端闻言,神色微动。

“儿孙自有儿孙福。”

徐氏也喝了口茶,不疾不徐的说道:“娘娘看我,早已经想开了,三殿下还肯收一个吴玹在府上,我那个逆子,都三十二岁了,还是独身一人,这么大的人说也不是打也不是,久而久之也就由着去了。”

皇后听这话,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宋端,那人发现,礼貌微笑,却在错开视线的一刹那心头微紧,小心翼翼的挪了挪身子。

皇后了然一笑,她知道徐氏对宋端是满意的,刚才的那些话,从前也没听徐氏说过,此刻挂在嘴边,自然知道是说给谁的。

“千年那样的好模样好品行,何愁将来没有一位温良淑德的妻子呢。”皇后开解道,“你也别担心了,都是顺其自然。”

“如此说来,那一行好姑娘,娘娘可有中意的?”徐氏问道。

“倒是有几个看着不错,大方得体。”皇后回答道,“只不过最后还要元白自己选,到头来好与坏都怪不到本宫的头上。”

徐氏笑出声来。

“对了。”皇后眼珠明亮,一一字一顿道,“工部侍郎家的那对女儿,你可知道?”

徐氏恍然:“知道知道,一对双生胎。”惊喜道,“怎么?她们两个也在备选之中吗?”

“她们不在。”

皇后瞥了一眼宋端,说道:“这两位都是嫡出的姑娘,又都是一模一样的容貌身段,当初产婆弄错,竟然连谁是姐姐谁是妹妹都分不出来,这便如同两片一模一样的云彩,选谁都会得罪另外一个的。”

“那娘娘的意思是?”

徐氏说着,心里已然有数。

“工部侍郎这些年在朝清流,也是个本分的好人家,虽说和韩家比是差了一点儿,但好在干干净净。”皇后终于说出心里话来,“本宫想着,可以给千年打量打量,做不得正妻,便是两个姨娘,也是抬举了啊。”

“这倒是个好主意。”

徐氏和她几乎一拍即合。

“千年也老大不小了,也该张罗起来了。”皇后淡淡道,“你也别怕那孩子不同意,妻妾这种事,娶回家养着就是了,绵延子嗣才是最要紧,谁又在乎能否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呢。”

说罢,见宋端若有所思,又想了想说道:“况且话说回来,这世间诸多太难圆满,这有时候真情切意的两个人,未必会在一起。”

话音刚落,突然听到咯拉一声。

徐氏回头,是宋端弄洒了手里的茶,忙起身道:“下臣失宜。”

“无妨无妨。”

皇后温声道:“宋女史平日辛苦,只怕是有些累了。”

徐氏和她像是心有灵犀般,忙说道:“端午啊,不如你就先回上御司休息休息吧,不用担心,到时候娘娘自会派人送我回去的。”

“去吧。”皇后也道。

宋端觉得奇怪,但是不好反驳,便依言离开。

瞧着这丫头失魂落魄的样子,徐氏噗嗤笑出声来,瞧着同样满脸含笑的皇后,有些怪罪的说道:“娘娘您也真是的,不怕吓到宋端。”

“这都九年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人的心都是石头做的。”皇后嗔笑。

“也是。”

提到这个,徐氏叹了口气,有些无奈道:“宋端要回太丘了。”

“千年肯放人?”

皇后听说了这人致仕的事,蹙眉问道。

徐氏颔首。

“这个韩千年。”皇后若有所思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怕是真的要走啦。”徐氏道,“青凤先生都来了,还有几天,这师徒二人就要回太丘去了。”

“罢了,别心急。”皇后纾解道,“儿孙自有儿孙福。”

徐氏反应过来,哈哈一笑。

-------------------------------------

“姑娘。”

贤庆门外,素问和阿满瞧着宋端走出来,忙问道:“夫人呢?”

“夫人和娘娘还有话要说,我就先出来了。”宋端揉了揉眼睛,眼角有些细微的红意,低声道,“眼睛……好酸。”

素问和阿满觉得有些不对,但是没敢问。

“那姑娘要回府休息吗?”素问关切道。

“不用了,先回上御司吧。”

宋端说完,正要踩阿满放置好的矮凳,忽然听到官道上传来一阵车轮声,瞥眼过去,是遥监殿的马车,愣了愣,说道:“公子?”

马车停在不远处,车窗里探出头来,果然是韩来。

那人瞧见宋端,察觉到这人眼中的红,猛地皱眉,随即道:“娘呢?”

宋端如实答了。

车夫见状,问韩来要不要下车。

“不必。”

韩来对着宋端说道:“素问和阿满留给阿娘,你快上车,我带你去一趟善缘寺,杜薄这几日忙活罗衣,根本没去监工。”

宋端依言上车。

一路上,两人对坐无声。

宋端始终是低着头。

韩来瞥眼窗外,听着那车轮骨碌碌的声音,良久才道:“皇后娘娘和阿娘都说什么了?”

宋端回忆起来,有些头痛,却还是如实说道:“娘娘说……为公子看好了工部侍郎家的两位姑娘。”

“李清怡和李清莲吗?”

韩来不假所思道。

宋端一愣,抬头瞪眼看着他。

韩来只觉得这人目光灼热,似乎要在自己的脸上烧个洞,扭捏道:“李尚书家的这对双生胎,靖安城人尽皆知。”

只是这解释说服不了宋端,那人的脸色仍旧古怪。

“娘娘说,她二人身份不做妻,做一对侍妾也是抬举。”她道,“夫人已经同意了,公子若是点头的话,李尚书可是有福气了。”

“我……”

韩来伸出手指划过鼻尖,低低道:“不着急。”

宋端不知如何作答。

三十二了还不着急。

自己二十四了都觉得火烧眉毛。

“夫人挺急的。”

宋端道。

“公子难道要不孝吗?”

韩来闻言转头,上下打量她一番,所问非所答。

“你就是因为这个含泪的?”

这问的唐突。

可是宋端还是猛地脸红,直接扭过头去。

韩来瞧着她紧抿着的嘴,霎时失笑。

宋端只觉得脸皮都要烧化了,连着衣服都要焚成灰烬,意识到自己被韩来戏弄了,愤怒压过羞耻,恨不得要了他的命。

可是深吸一口气,又全都泄尽了。

心里有些失落和烦躁。

那夜的话还做不做数。

她也不敢问,也不知道怎么问。

韩来瞧着,这人短短几秒脸色多变,心头好笑又好奇,用膝盖碰了碰她的膝盖,问道:“我问你话呢?怎么不答?”

“公子说笑了,下臣是眯了眼睛。”宋端嘴硬道。

“原是如此。”

韩来往后走了坐,似笑非笑的说道:“以后要小心才是。”

“多谢公子叮咛。”

宋端不快的瘪嘴。

韩来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让宋端吃醋,他很高兴。

终于,马车出了城北,到了善缘寺前。

有扫地的小僧相迎,互相道礼后去通知住持,不多时太蝉住持走了出来,瞧见韩来,淡然着脸色说道:“韩郎君,宋女史。”

“住持。”

韩来揖礼道。

“郎君多礼了。”太蝉住持了然道,“郎君是来看那青玉观音的吧。”

韩来点头:“不知是否方便。”

“郎君不知,观音像拿去保养了,还没有请回来。”太蝉住持如实说,“祈福堂倒是都重修好了,郎君自便,老衲叫人在南院备好了茶水,若是口渴,取来饮了就是。”

“好。”

韩来点头道:“那我们也不扰您清修。”

太蝉住持双手合十,点了下头,转身离开。

善缘寺的院身很大,听着那远处的细念之音,宋端也压低声音,说道:“公子,请吧。”

韩来轻应,一路来到祈福堂,赵国的太子在册封之前,都要来这里进行拜礼,两百年前的规矩,一直都这样遵守着。

进了屋子,倒是庄肃,让人不由得沉下心来,感受着心灵的洗涤。

而那供桌之上空着,青玉观音像还没有请回来。

上面只有两个香炉,是乳羊的模样。

那是赵国的吉祥物。

不知为何,宋端有些不敢直视,这是守护赵国之地,可是她的出身,却是不耻的,是失忠信孝义于赵国的。

韩来察觉到,淡淡道:“宋端,你先出去吧。”

那人抬头,颔首出去。

韩来抬起头来,轻轻闭上眼睛,四下寂静,他能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声,回想起一个月前的种种惊险,沉呼了口气,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只要拜礼过后,川王就是赵国的新太子了。

从此北宫东便有了主人。

他十二岁那年立下的心愿也可达成了。

赵元白。

你做一国君主。

我便做肱股之臣,倾尽一生之才,辅佐你千秋万代。

韩来缓缓睁开眼睛,再次端详了一下堂内,确保没有差错,放下心来,转身出去门槛,宋端正站在院角落的柳树下。

只见她折下一小节柳枝,在手里摆弄片刻,往后站了站,对着那树干比划了两下,眼神一凛,猛地甩腕!

韩来就眼睁睁的瞧着,那柳枝扎进了树身。

这力道……

他张了张嘴,好几次才出声。

“宋端。”

那人赶紧回头,往左边挪了一下身子企图挡住,丝毫不知刚才的一幕早就被韩来尽收眼底,忙道:“公子,要回去了吗?”

韩来看了一眼天色,点了点头。

茶未动,拜别了太蝉住持后,马车原路返回。

韩来瞧着宋端偷偷的转动着手腕,知道这人刚才怕是扭伤了,有些嫌弃在心头,伸手道:“给我看看。”

宋端一愣,停顿三秒,将手里的东西放在韩来的掌心上。

那人看着手上的柳枝,脸色铁青。

“不是这个。”

韩来将柳枝扔在一旁:“我说你的手。”

宋端古怪的递过去,韩来一把攥住,那人皱眉,他小心的放轻,缓缓的揉捏着,低冷道:“我记得那个泼妇说过,你的体质不适合习武,看来是真的。”

宋端花了两秒的时间才反应过来,那个泼妇说的是青凤。

“是。”她应声道。

“武功练成这样,吃了不少苦头吧。”韩来盯着她。

宋端回想起曾经浑身缠满纱布,泡在药桶里挨骂的日子,平静的摇了摇头。

只是这样的无所谓,让韩来的心微微刺痛。

手上的力道不自居的加重。

宋端吃痛,想要抽回自己的手,但没想到韩来的手劲儿也不小,他刚要出言提醒,忽然听到那人说道。

“宋端,那日我说属意你,你还记得?”

宋端心里一跳,抬头看他。

蒙愣之际没有回答。

韩来的目光极其深沉,有着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就算你回去太丘,我也会再带你回来的。”

他道。

“就算你不回来,我也会去找你的。”

宋端诧异的眨了眨眼睛。

“李家的两个姑娘我一个不要。”

韩来轻声。

宋端睫毛微颤,却见这人低下头,继续给她揉捏着手腕。

她往前探了探头。

然后呢?

这就没了?

这人怎么回事。

但是刚才没回答,这会儿也不知道如何开口,气氛有些诡异。

她也只好看向窗外。

还好,刚刚路过方庄,她忙抽回自己的手,拍了拍车板,马车停了下来。

韩来发问。

“上次公子让我去方庄做的玉怕是好了。”

宋端说着,不顾这人下车去,边说着:“公子先回去吧,等下下臣自己回府就行。”

说完,回了一个素日常见的笑容。

韩来没有阻止,点了下头。

宋端见马车走远,大松了口气,心里乱糟糟的,瞧着远处玩闹的孩子,嘴上还悬着鼻涕,轻笑一下,进去方庄。

伙计瞧见她,忙迎上来道:“女史是来取玉石的?”

“这都一个多月了,你家老板也该出成品了吧。”

宋端说道。

“那是自然。”伙计笑道,“东西早就做出来了,只是老板回老家了,把东西交给了小的,这就给您取来。”一拍巴掌,“保准您喜欢。”

宋端应声,瞧着他进去里屋,就在殿中随意瞧了瞧。

“女史。”

伙计倒是麻利,抱着一个锦盒,放在台面上打开,说道:“老板还说呢,舅爷送来的玉石真是好东西,他丁点儿都舍不得浪费,就都赶出来了。”

宋端拿起其中一个珠串,精细圆润,透着光亮。

“女史好眼力,这可是我家老板最喜欢的一个了。”伙计道,“老板一边做一边夸,说这玉石极好,打磨起来一点儿不费劲儿。”

“还有这个。”

伙计又取出一对耳饰来:“这个最配女史了。”

说着,伸手在宋端的耳边比划了一下。

宋端接过,在手里揉搓一番,化开一抹满意的笑来。

伙计是个会察言观色的,嘻嘻道:“小的就知道女史喜欢。”

宋端将东西收回锦盒里,忽然瞧见一块粉佩,有些眼熟,拨开其余的露出全貌来,瞳孔骤缩,脑袋嗡的一下。

伙计见状,忙哎呦一声,想要去拿。

宋端抢先一步夺在手里。

是狐狸佩!

宋端汗毛乍起,眼神凌厉的很。

是自己的那块狐狸佩!

不对!

不对。

这狐狸佩未雕眼珠。

不是自己的那个。

可是这样式,和这手艺,与自己的狐狸佩一般无二。

“这是?”

宋端浑身紧绷着,举起来问伙计。

伙计刚要作答,身后有人轻笑道:“这是我的。”

宋端听出这个声音,回头看去,坐实了自己的想法。

曹行。

宋端面无表情,垂眸着那枚玉佩,疑窦横生。

“女史喜欢?”

曹行倒也大方:“那就送给女史,还望您笑纳。”

宋端递出去:“不必。”

曹行接过,摸了摸,摇头感慨道:“我还以为你家老板做不出来,没想到。”他笑着看宋端,漆黑的眼珠像是棋子,“还真做出一模一样的来了。”

宋端谨慎的不留痕迹:“一模一样?”

“自然。”

曹行说道:“从前收到过一个狐狸佩,就是坏了,这方庄老板说修不好,我就特地找了一块粉玉,重新做了一块。”

“看来这方庄老板的手艺,也算的上是巧夺天工了。”宋端道,“曹公子看事最有独见,能让你满意,可见技术高超。”

“是啊,否则也不会放心交给他了。”曹行道,“这粉玉很是少见呢。”

“曹公子很喜欢这狐狸佩?”

“样式少见,自然喜欢。”

曹行心平气和,又语气悠长。

“玉佩如此,人亦如此。”

宋端闻言,心里悄然擂鼓,声音不大,却极其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