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宋女史为何如此 > 第2章 赵国的天(六千)

第2章 赵国的天(六千)

书名:宋女史为何如此 作者:秦晾晾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14:10

宋端从长鲸居回来,素问瞧见,忙上前说道:“姑娘,公子怎么样?”

宋端摇了摇头,往前走了两步,又回头叮嘱道:“你去后厨,看看灶上的安神药怎么样了,待会儿好了我给公子送过去。”

素问点头。

宋端将迈门槛,忽又想起一事,问道:“罗清逸呢?”

昨夜这人回了自家府上,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也该回来一趟。

素问说道:“还没回来,罗府那头也没信儿。”

“知道了。”

宋端说着,进去房内,青凤正在榻上盘腿坐着,他神色冷漠,闻声睁开冰冷的眼睛,问道:“你同韩来说了没有。”

宋端知道他问的是什么,迟疑着没说话。

青凤冷哼一声,也是意料之中,这丫头本身就不想和自己回太丘,这会儿闹出这么大的风波,要带她回去,势必难于登天了。

“罢了。”

宋端本以为青凤会强迫自己,谁知这人只是说了这么一句。

宋端心乱如麻,韩来悲痛,这伤痛便会成倍的加注在自己的身上,就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忍不住说道:“师父,我能不能……”

青凤立刻道:“别说了。”

宋端不肯,又壮着胆子道:“师父,我自有我的……”

“我说罢了!”

青凤忽然扬高声音,宋端吓了一跳,停在原地。

青凤这时的态度并不强硬,而是缓缓着语气:“事出突然,你也不要着急做出什么决定,等你真正想好了,再来和我说就是了。”

宋端略有诧异,瞧着青凤出去,低低道:“知道了。”

青凤打开门,素问随之走了进来,见这师徒二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对,小心翼翼的说道:“姑娘,灶上的药都煮好了,奴这就送去长鲸居。”

“不必。”

宋端说道:“我亲自拿过去。”

长鲸居那边,韩来躺在榻上,他已经昏睡了一个多时辰,梦里,似乎掉进了狼窝里一般,那畜生成群结队的撕咬着他的血肉,老远处,他瞧见川王,那人面无表情,穿着一身素衣,遥望着自己。

“千年。”

川王声音高远,像是从天灵盖劈下来。

韩来目眦欲裂,高呼一声,身边的狼群忽然消失不见了,低下头去,一身的伤口也愈合了,再抬眼,原地的川王不见人影。

“元白!”

韩来心头猛颤,对着漆黑一片几声呼叫:“元白你在哪儿!”

“千年。”

身后再次传来川王的声音。

韩来转过头去,瞳孔微缩。

只见川王雪白的衣裳从胸口处殷出大片的血来,像是化开的红墨,直至将他整件衣裳都染湿,仿佛自躯体里,开出一朵妖艳的花儿来。

“元白!”

韩来大骇,想要奔跑过去,谁知脚下生出无数条毒蛇,像是藤蔓一般将他束缚在原地,使得双腿有千斤沉,寸步不能挪动。

他心急如焚,看着川王的身影在逐渐远处,伸出手去!

“元白!元白等等我!”

来不及了!

再慢点儿就来不及了!

韩来发了狠,拼尽全力的迈出一条腿,却猛地睁开眼睛!

他眼白上斥满了血丝,像是一刀刀割出来的缝隙,大颗的汗水从额头流进眼角,疼的脸上的肉都在颤栗,原来是一场噩梦。

韩来失意的看着榻顶。

赵元白。

满脑子都是死去的川王。

三十余年的竹马之情,怎忍心看他死在自己的眼前。

从前相知相伴的种种,如走马灯一般闪过。

他们一起开蒙,习书,挨打,逃课,直到后来两人一位做人臣,一位做储君,本以为可以太平一生,却不想,突遭此变。

那从前的一切又算什么。

如果早知道结局是这样的,何必要许他们这么多。

韩来已经意识不到自己在流泪了,只是头下的枕头变得湿润,他伸手在脸前摸了一下,掌心全都是水。

——能安于座下为臣者,唯韩千年一人耳。

昔日的誓言犹然在耳。

韩来的心像是被狠狠撕开,咬碎牙关,撑着身子坐起来,只是这一动便觉得头晕目眩,四肢也在颤,又失力的跌倒回去。

不行。

韩来咳嗽两声,肺子里面像是着了火,强坐起身来跌跌撞撞到了书案前,拿起一本空白的折子,拉开木椅,几乎是摔坐上去的。

“咳咳!”

这一摔,只觉得五脏六腑都碎了。

韩来拿起笔来,右手悬在折本上,还在抖。

可恶。

韩来举起右胳膊用力的砸在书案上,疼痛传来,略有清醒,深吸一口气,圣人今日不上朝,明日也必定不会,但他要上奏。

元白不能枉死。

有人诬陷。

就是曹家,就是曹家!

韩来顾不了什么,将这三个月来的所有事情悉数写下,他要给赵元白伸冤,要让这天下间,还有是非公道在。

堂堂的一国皇嫡子,不能就这样自人间消逝!

“公子。”

门外传来宋端的声音,那人不等应声就推开进来,或许以为韩来还在昏睡着,所以瞧见书案前的他,吃惊道:“公子?”

韩来充耳不闻,奋笔疾书着。

宋端看着他的脸色,和那虚浮的气息就知道不好,放下手里的药,伸手在韩来的额头上摸了一下,那人没躲,也没说话。

手心滚烫。

宋端皱眉,立刻道:“公子,您在高热呢。”

韩来只是一应,将写好的折子放在一旁,又掏出一本空白的写起来。

他要连奏。

就算是用逼的,也要让圣人上朝!

“公子!”

宋端心如刀绞,上前拦住他的胳膊,那人抬头,眼里的恨和坚定划成一块无形的石头,她一愣,知道劝阻不了,只得道:“下臣帮您写。”

韩来这才松开手,撑身坐回榻上。

宋端瞧着上面的字,行间尽是悲愤和痛苦,心里叹了口气。

“公子,眼下三殿下过身,能立太子的只有匡王殿下了。”宋端仔细的说道,“曹家虽然倒行逆施,却是下了死棋,圣人并不能破局。”

韩来心里明白。

这是死局。

圣人无论如何,都会维护自己仅剩的一个儿子,至时川王党的一行人都会备受牵连,曹家这个始作俑者,奈何不了什么。

但是。

就算是死,韩来也下定了决心,要给川王伸冤。

“咳咳。”

或许是情绪又激动起来,韩来猛烈的咳嗽几声,宋端连忙放下笔过去瞧他,那人的身子熬的就像是一张纸,浑身滚烫,扶着他躺下。

“下臣这就去请刁御医过来。”

宋端捉急道。

“不行,你现在还是别进宫了。”韩来拉住她,“请个民间郎中过来瞧瞧就是了。”剧烈的呼了几口气,“我没什么事儿。”

宋端打量他两眼,点了下头,转身要出去,手却被韩来攥得死死的,她疑惑的回头查看,那人的手像是虎钳,竟然再次昏死了过去!

“韩来!”

宋端惊呼其名。

-------------------------------------

“曹大夫怎么还不来。”

御史府的正堂里,匡王负手而立,根本也坐不下,对着陪在不远处的曹琦冷凝的质问:“这都半个多时辰了,更衣需要这么久吗?”

张炳文站在身后,匡王不坐他也不敢坐。

“殿下。”

他不安的上前说道:“要不您先歇歇吧。”

“尚书说的是。”

曹琦笑意吟吟的说道:“家父年迈,收拾起来自然慢了些,你二位坐下喝口茶稍等片刻,话说起来,二殿下还是第一次来府上做客呢。”

匡王无言,心里倒是默认了。

从前都是曹琦私闯自己的王府,今时今日,也终于轮到自己登门。

眼下老三死了,朝上就只剩下自己,便不必在和曹家避嫌。

“老爷来了。”

院里有婢女传,张炳文赶紧看过去,果然是换了身素衣的曹燮,那人步态稳健,款款而来时仿佛推进的山脉,让他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几步。

匡王闻言也回头。

只是看到曹燮的一瞬间,他就有些不淡定。

曹琦瞥见他嘴角的踌躇,心头冷笑。

曹行跟在曹燮的身后,瞧着匡王横冲而来,立刻挡在自家父亲身前,嬉笑着说道:“二殿下,好久不见。”

他故意把声音拉得老长,这短短的两秒让匡王冷静了许多,隔着曹行的胳膊和曹燮对视,奋力震袖,重新回到原地。

曹燮呵呵一笑,声音竟然多了一丝和蔼,让人毛骨悚然。

“没想到你们二位这么快就来了,是老夫怠慢了。”他道。

张炳文忙陪笑道:“大人说笑了。”

“坐吧。”

曹燮伸手,张炳文很给面子的准备坐,倒是旁边的匡王积压的愤怒再次席卷了心头,转过身来,劈头盖脸的质问道:“是你杀了元白!”

张炳文的屁股刚要坐在椅子上,闻听此言,又马上站了起来。

气氛一时紧张。

曹燮抬眼,精明的眸子没有光亮。

曹行看了看,这才笑道:“元白?看来殿下很顾惜手足之情啊。”

匡王冷冽,丝毫不理这个纨绔子弟,而是对着曹燮咄咄逼问,那质问犯人的神情和语气,让一旁的张炳文大惊失色。

“殿下!殿下。”

张炳文咬牙笑着劝道:“您先坐下,有什么事咱们坐下说就是了。”

匡王猛地拍案坐下,目视前方,胸口剧烈起伏着。

张炳文回头对着曹燮笑,同他也坐下来。

“元白是皇嫡子,你好大的胆子。”匡王道。

曹燮拿起茶盏来喝了一口,又不紧不慢的放了回去,那茶盖和茶杯发出清脆的声音,在这空荡的堂屋里异常的清晰和突兀。

这让本来就悬心的张炳文更加紧张起来。

他从前只知道,曹家是世家之首,却不知道他有胆子做到如此地步。

“二殿下节哀。”

曹琦忽然出声。

这女子站在不远处,声音轻柔,像是划过的绸缎,只是那绸缎自耳朵里面穿进去,勒紧的,却是自己的脖子。

“节哀?”

匡王强压着怒火,川王死讯传来的时候,他正在吃宵夜,小丫头尖利的声音破空而来,那一口糖饼噎在嗓子里,好悬要了他的命。

随即而来的,则是恐惧,震愕,和最后的愤怒。

脑袋像是要爆炸,发丝也根根的竖立起来。

老三居然死了。

曹燮居然把赵元白杀了!

那个曾经一直挡在自己身前的弟弟,突然就这样暴毙了。

匡王没有惊喜,只有胆寒和暴怒。

也在那一刻才明白,曹琦口中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与其费心劳神的和川王去竞争,还不如,让皇位的人选从始至终,就只有自己一个人。

“是你杀了他,一个杀人凶手,让死去之人的兄长节哀?”

匡王不知道怎样才能抒发心中的悲愤。

曹行瞧着,觉得奇怪。

按理来说,这皇家子弟都是冷血无情的,更何况是在这立储的关键时刻,不互相恨入骨髓就不错了,匡王怎么还替川王打起不平来了。

“二殿下不高兴吗?”

曹行索性问了出来。

匡王看过去,一脸的不可思议。

自己怎么看,都不是高兴的样子吧,可是他心里又明白,曹行何以这样的问,深吸一口气,攥拳道:“为何要这么做?”

曹行无辜的摊了摊手,说道:“三殿下不觉得,这样做最省事吗?”索性把话说的很开,“以您的身份和资质,是没有机会坐上北东宫的,川王是皇嫡子出身,又那样的受百姓爱戴,除非他死,否则……何来你的容身之处呢。”

“我想要的,自会尽力去争取。”

匡王忍不住道:“何曾想过如此卑劣的手段!”

“卑劣?”

曹琦在旁淡淡开口道:“既然是手段,又何来好坏之说呢?”微微扬高了下巴,气态轩昂,“只有成与不成,曹家也向来不做无能之事。”

“你……你们……”

匡王直接站了起来,伸手指过这屋里的每一个人:“蛇鼠一窝,连一国的皇嫡子都能杀,你们一家子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张炳文见势不妙,赶紧攥住匡王的手,无奈道:“殿下您消消火。”虽然心里也胆颤曹燮的做法,却是极其怕被弃,“曹御史这么做,也都是为了殿下您以后的千秋万代啊,咱们有话慢慢说,您先坐。”

说着,把匡王按着坐了回去。

虽然张炳文嘴上说着有话慢慢说,但是根本不敢置喙分毫。

他现在能坐的,就是紧紧的依附着曹家。

做曹家的狗。

“尽力去争取?”

终于,曹燮不紧不慢的开了口,那声音掠过每一个人的耳朵,像是敲钟的响动。

“赵元洲,你真是一点儿自知之明都没有。”

张炳文猛地抬眼。

曹燮竟然直呼匡王的大名。

果不其然,匡王也再次被激怒,骤然起身冲向坐着的曹燮,那人拦住曹行,丝毫不畏惧的直视着匡王的眼睛,犹如睡醒的怒狮。

匡王愣了一下,并没有再往前。

曹燮扶着花桌缓缓的站起身来,逼迫着匡王连连后退,直到最后跌坐回那木椅上,看的曹燮朗笑几声,霎时厉喝道:“你就是个蠢货!”

匡王不解的看着他,心头的怒火也消散了不少。

“赵元白是皇后所出的皇嫡子,又得韩家拥戴,尤氏夫人一事后,天下百姓的心意也全在他身上。”曹燮道,“除非赵皇祖给圣人托梦,要他摒弃赵元白立你为太子,否则,以你的出身和能力,便是再修炼几辈子,也赶不上赵元白的一个手指头。”

匡王咬牙,眼底的恨要蹦出来。

“老夫替你谋划这许多,你非但不心存感激,反倒跑来质问?”

曹燮冷屑道:“过河拆桥,得鱼忘筌,赵元洲,老夫是怎么教你的?”

匡王还想说什么,却见曹燮又道:“少拿你少主子的身份来压老夫,这么多年以来,若没有老夫在身后为你维持,你早就死了,还能有如今的地位去和赵元白争夺太子之位?或者说,你从一开始,就没有和他去争的资格。”

匡王被说到痛处,脸色一白。

“别忘了,行宫还有一位弘王呢。”

曹燮意味深长的说道。

匡王忙道:“老九是外命妇所生,没有资格做太子。”说完,自己猛然反应过来,一股恐惧和不甘涌上心头,“你什么意思?”

“有没有资格做太子,现在是老夫说了算了。”

曹燮语气轻轻。

可是说出来的话却震惊四座。

就连曹行也敛了笑容。

唯有一直在笑着的曹琦,闻听此言,嘴角勾的更加浓烈。

匡王的瞳孔颤抖着,往后仰了仰身子,嗓中干涩:“放肆……放肆,我赵国江山,父皇天子龙威,岂容你……”

“当年要是没有我和韩绥,你父皇早就命丧在高颖的手里了。”

曹燮死死的盯着他,似笑非笑的说道:“赵元洲,你心里高高在山不可攀附的父皇,当初有多狼狈,你不知道吧。”甚是不屑,“你没见过,那躲在龙椅之下,瑟瑟发抖,要一个女人给自己挡剑的……”

“够了!够了!”

匡王再也听不下去。

“二殿下,当日我说了,我父亲并不是朝秦暮楚之人,既然决定辅佐你做这大赵国的新君,势必做得到。”

曹琦说道:“如今事成,这血都沾在了曹家的手上,您不必担心,只要本分的做好自己的事,保准您……心愿得成。”

曹琦说着,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让匡王有些摸不着头脑。

“若是您执迷不悟,净做些妇人之仁来,寒了父亲的心……”

曹琦话说一半,只留下一个笑容。

匡王何尝不明白,自己就是曹家手里的一个傀儡,顺则生,逆则死。

可自己好歹也是赵国的二皇子啊!

匡王痛心疾首。

曹燮斜睨着他,这才又道:“赵元洲,这是你的命数。”

匡王没有抬头。

而始终没有说话的张炳文感觉到,曹燮说完,看向了自己。

他攥了攥满是汗水的冰冷手心,里头的衣服也全都吓得湿透了,终于膝盖一软的跪倒在地,抛却了自己的所有自尊。

——儿子身为文客,如今入仕为人臣,势必上辅君王,下检自身。

昔日出入官场时,跪在亲娘腿下的豪言壮语仍在耳畔。

可是如今,他却跪在曹燮的面前。

“微臣为曹御史马首是瞻。”

张炳文抬起头,腥红的眼底只看得到这一条出路。

哪里还有初心。

世间,就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就算只有川王这一朵。

也被掐碎了。

“你瞧瞧这个。”

曹燮从怀中扔出几个信封来,张炳文捡起来打开一看,赫然一惊!

这不是……

这些都是圣人让秦凯回京的诏书!

怪道那人打了胜仗之后一直没有回京,都以为是违抗皇令,谁知,这诏书根本就没有下到秦凯的手里!

张炳文怕极了。

曹燮居然阻拦皇令。

见其如此,曹燮的眼里露出满意的笑容来,那一刻他站在匡王和张炳文的身前,轻轻的笑出声来,这一刻,也只有自己,才算是赵国的天。

“老大。”

曹燮说着,曹行立刻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来,蹲在张炳文的身前,恭恭敬敬的把它递了过去,笑道:“尚书。”

张炳文接过,捏了捏,里面不仅仅一封信。

“圣人不知道何时才能出席朝会,你且记住,这件事情只能由你发作。”曹燮平静的交代道,“你且放心,这件事情并非是空穴来风,咱们也只是在事实上,在多添几笔罢了,更何况,老夫信得过你。”

张炳文松了口气,忙不迭的答应道:“御史放心,微臣一定会办得妥当。”

“那就好。”

曹燮又瞥了一眼坐在那里,有些目光呆滞的匡王,说道:“赵元洲,剩下的事情只交给老夫和张尚书就是了,你只需要作壁上观,切莫动手,老夫一定会让你名正言顺的,坐上这新太子的宝座。”

匡王没说话,像一只人偶般。

曹燮不去管他,负手往出走,那扑过来的黑影,将匡王罩在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