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旋风卷浮云 > 第八十三章 东夷覆灭

第八十三章 东夷覆灭

书名:旋风卷浮云 作者:古凌云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27:48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三皇子坐在昏暗的大殿,看着来自东海的情报,整个人的申请恍恍惚惚,下意识看向坐在对面的皇后,心里担忧,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母后,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古凌风这个人不仅狡猾,现在还接连做出这么多事情,他手里的遗诏和双龙玉璧对我们威胁太大了,现在京城和其他地方谣言四起,说什么假凤虚凰轩辕亡,斗转星移新风尚,这不就是说轩辕王朝要改头换面了吗?现在东海就是他的据点,连魏清云也叛变了,和他狼狈为奸,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脸色极为难看的皇后坐在那里,看着手中的情报,想到太子被杀的一幕,心中的仇恨一点点漫开,滋生出的藤蔓缠绕着心脏,听到三皇子的话之后,她看了看他,“有什么好害怕的,京城是我们的,轩辕朝也是我们的,不管他再厉害,也不可能马上打过来,你还有御林军和舅舅,我会让大哥和父亲召集全国兵马,守住京城,不过——古凌风现在这么做,你必须要马上登基,这样才可以名正言顺的铲除乱党,不过你说得对,他手里有遗诏和双龙玉璧,这是我们没有的,但也不能被他这样牵制,我已经安排好了,接下来你只管登基的事,只要你登基为帝,不会有人再说什么,哀家是堂堂的太后,难道我还没有权利决定谁来当这个皇帝吗?”

听到自己可以登基,三皇子多年以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他看着皇后心中大喜,尽管古凌风是一个大麻烦,但对于他而言,多年来只有二皇子和太子在斗,他好像只是作为一个工具一样存在,被太子利用去跟二皇子斗得死去活来,最后还是为太子做嫁衣。现在不一样了,太子和二皇子都死了,既然机会到了,那他就不会放过,“母后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做的,而且有母后在,轩辕朝就不可能倒下,我们母子联手,怎么可能会让轩辕朝步上历朝历代来那些被推翻的王朝的后尘。”

“那个古凌风我迟早要让他血债血偿,就他这样的人,竟然也敢和我们轩辕朝为敌,我们绝对不能让他这样子下去。”皇后心中怨恨,她从未想到皇帝竟然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且能够忍耐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才给她重重的一击,如果不是皇帝知道这些事情,那她的计划是完美的,想不到竟然是被皇帝给耍了,她真的想不到皇帝竟然会留了这么一招,难怪这么多年来对太子并未有过其他的念头,甚至从来没有觉得太子做得不对,也没有想过去更换太子之位的人选,原来是在皇帝心里压根就没有想过把皇位传给太子,双龙玉璧都可以交给古凌风,是早就做好打算,那个老不死的在死之前做好了决定。

三日后,尽管朝中大臣不服,但在皇后的力保下和皇后娘家的势力逼迫下,三皇子古千帆登基。

皇后成了太后,可以垂帘听政。登基大典上,看着这对母子还有赵家得意的嘴脸,那些保持中立的人想到了近来从东海那边传来的风声,想不到之前那个只能挨打的宣王府世子竟然组建了一支军队,而且兵力强盛、武器极强,看上去来势汹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攻打到京城。看着三皇子坐在龙椅上,大臣们纷纷跪下高呼陛下万岁,再不情愿,如今也只剩下这样的一个三皇子,能够登基做皇帝。

可大臣们万万想不到,三皇子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选妃,而且还是从民间征选,连北方大旱和南方夏季水患都置之不理,开仓放粮更是克扣,甚至连国库都不愿意打开。每次从地方上快马加鞭送来的急奏,被古千帆放到一边,完全不理,上朝时问起来就只知道交给其余大臣去办,平时稍有不顺就会大发雷霆,朝廷里的大臣们苦不堪言,连一向仁善的柳丞相也受不了,抱恙在家中,每日被那些大臣们抱怨的话弄得不知如何是好,但又劝说不了皇帝和太后,只能闭门不见客。

短短数月的时间,轩辕朝各地民怨四起,还有良知的官吏只差把自己的家底掏空帮助百姓,但是贪官污吏,却眼睁睁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却也无动于衷,甚至还花天酒地。

正在东海筹备攻打东夷的古凌风等人听闻消息,刚组建的核心团队围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帮助那些正在受苦的百姓。

北方有黑云城可以作为据点,那大旱的话,最缺的就是粮食还有水,只要这些物资充足的话,可以开仓放粮,至于南边的水患,也是缺粮食和一些草药,最重要的是防止瘟疫,也急需大量的物资。

古凌风是个有行动力的人,在这个关头,他不可能不挺身而出,如果能不开战就换回几座城池,只是用粮食和药材去换,那是值得的。和其余人商量了一下后,古凌风立即让东海城原先的旧部,当初留在东海城多年的江传洪父子带着人去支援南方水患。

当初东海城守军有倭人的细作,勾结外贼,多亏了江传洪潜伏多年拿到的证据才能被魏清连根拔起,现在,江传洪父子不必再隐姓埋名,已经正式划为他王朝的开朝功臣之中,自然是可以委派去做一些任务。

不止东海城原先的官吏对古凌风恩威并施的作风感到佩服,连城内百姓知道古凌风后都纷纷称赞,说天下百姓才是一家,要是没有百姓,那做再大的官又有什么用,就像是书上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才可以真正的统治天下。

很快,轩辕朝皇帝不作为,荒淫暴戾的消息在各地传开,百姓们越来越不服从官府的镇压,四处激起民愤,还有一些百姓甚至联合起来,反抗官府,天下大乱之势初现,而东海这边对东夷人的制裁也已经提上了日程,在得到北方大旱和南方水灾得到救助后,古凌风的目标指向了东海外的东夷国,他对东夷国本就没有什么好感,一个只知道小礼而忘了大义的国家,四处侵略骚扰海边列国,不把这些东夷人赶出去,誓不罢休。

三皇子登基后的所作所为,让东海这边原本还指望朝廷来救援他们的一些守军彻底心寒,从而完全被古凌风收编。而古凌风和魏清云制定的雄图霸业才刚刚开始,只不过在古凌风向魏清云坦白当初隐瞒的皇室秘密后,魏清云一笑了之。

魏清云是武将,在他眼里,江山都是马背上打下来的,他很认同古凌风的观点,枪杆子里出政权,对于现在新帝的执政无能,就是得把他废了才是对百姓的负责。只是他有些意外,想不到皇帝那么多年来隐忍,竟然是为了在死后的算计,太子、二皇子、三皇子都不是皇室血脉,如今真正有资格一统天下的,也的确只有古凌风了,他才是轩辕朝的龙运所在,即便是起兵造反,那也还是真正的古家江山。

三皇子背后的皇后娘家赵家,如今正在四处招兵买马,求助支援,战事必然会吃紧,魏清云也加快了练兵的计划,防止日后新兵们上阵杀敌时经验不足,伤亡过多。

站在舰船的甲板上,古凌风放下望远镜,理了一下身上被吹乱的衣服,转过头微笑看着魏清云。古凌风一缕发丝被海风吹起,拂过魏清云的脸庞,让他不由得浑身战栗了一下。从南蛮来东海已经过去三个月,东海建设的进度比他想的要快,而且海上作战队已经出具规模,就差一战证明自己。“阿云,这几日东风正好,而且天气也不错,正好是我们攻打东夷据点的好机会,依你看,什么时机最为合适?”

尽管古凌风从前也看了不少兵书,但对于实践作战的经验还是太少,身边有一个身经百战的人,他也不想班门弄斧,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他知道怎么用人就好。

“我想了想,这件事情还是交给韩叔那边去办,希望赤焰军重新再树旗,不止是名声承接下来,战力也可以延续下去,他曾经是父王的左膀右臂,很了解东夷人的作战风格,只要我们接下来的舰船操作不出问题,交给他之后,我想他应该可以轻松解决到东夷人,只要东夷百年间不敢再来骚扰渔民们,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接下来就可以专心地入主江南。”古凌风伸出手掌,指点江山。

魏清云定了定神,把思绪收了回来,负手而立,甲板上还有忙碌的工匠和一些巡逻的士兵,“三日后,发兵东夷。”魏清云有自己的担心,还需要三天的时间来刺探东夷目前的情况,尤其是对方现在太过于安静,就算是武藏野死了,信阳一族也不该这么镇定或者安静,除非在策划什么阴谋,“你不觉得东夷太过平静了吗?以他们的作风,越是安静越要小心,不会叫的狗才咬人。如果我们贸然进攻的话,我担心可能会中了他们的圈套。”

“嗯,必须要小心。”

不出魏清云所料,他们派去的探子果然打听到了东夷人打算来一出空城计,然后联络附近水域的海盗一起出兵包抄围剿他们。古凌风心中不免庆幸,幸好想的周全,如今可以将计就计,直接将东夷武装力量一网打尽,于是改变了作战计划,提前了两日,趁夜行进,悄悄靠近东夷的据点,在夜色中将他们包围,然后出动火器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出战的那个晚上,古凌风整个人都很兴奋,一直在等待前方的战报,一边制定着接下来的计划一边盘算着出兵江南的事。

后半夜,所有人都待在会议室里,听着远处传来的炮火声,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每个人脸上立即浮现出期盼的表情,可一看进来的人是之前随江传洪父子去往江南的亲信,不免失望。

韩城那边看来还没有结束,不过炮火声这么激烈,天亮前也不知道能不能结束。古凌风看向进来的小卒,点了一下头,示意其余人继续探讨刚才没说完的事情,各自再想一想要怎么做,尤其是在官员选拔和科举这一点上,必须要重视。

“江南那边什么情况?”

“回禀世子,湖州附近的几座城的守城将士已经向我们投诚,这就是他们的印信,有一半交给了我们,让我们转交给世子,代表他们向世子投诚的决心,世子请看!”

竟然都选择了投诚?古凌风心下震惊,但这也只是一部分,附近还有许多被新帝和太后掌握的城镇,他们想要完全收复,就必须要对外扩张,用武力解决问题。相比之下,呼延刚已经打到了京城之外的第二座城,马上就要打入京城了,时不时佯攻一次,也不打进城内,京城百姓苦不堪言,每日生活在惶恐中,山西河北等地的商人见状,纷纷带着家财逃出京城,谁都不想被北匈的铁骑踏破,收拾行囊纷纷离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京城内的富商一哄而散。加上孙家在北方的势力和声望,作为山西大户,孙家修书去往各家道明原委,消息口耳相传,让更多人离开了京城,导致显得天下的局面十分混乱,不仅城中的商家跑了很多,连百姓也开始外迁。

“孙掌柜,你现在再去筹备一批物资,送往江南各地,不过只给向我们投诚的人,半个月后,我们前往湖州,日后湖州便是我们的都城。”古凌风看着桌上的地图,用红色的朱笔圈出来几个地方,“目前这些地方是我们的,到了湖州之后,就需要将这几座城收回,然后形成南北对立,划河而治的局面,等休整好之后,再一举北上,拿下京城。”

魏清云坐在一旁,敲了敲桌面,手指指到一个位置,“这一条线已经被呼延刚打通,给我们铺好了路,我们现在只需要把中路打通,其余的就不在话下,最难的是这里,有一道峡谷,地势复杂,等到了湖州后,我们再做细致的方案作战。”

旁边参与的吕梁栋点点头,看着手里的记录,“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帝和太后手里的兵马也不少,御林军还有京城守军、赵家手下的三十万兵马都是阻碍,我们必须要扩大征兵的力度。”

“嗯,你先下去休息,这些印信我收下了,不日就会修书前往各个地方。”古凌风吩咐人带过来的士兵去休息,看向在座的其余人,心里明朗,尤其是胜券在握的时候,他自然觉得高兴。

刚才这几个守城将领的投诚让古凌风松了口气,就算到了今天其实古凌风也不愿意大动干戈,让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过既然已经决心起兵,他自然不可能走回头路。盯着地图,古凌风恍然想起了第一次到东海城的情形,那个时候的自己意气风发,一片雄心,如今还是一样的心情,不过多了些沧桑,也幸好那时身边的人,现在还在。

天色将明,海潮的声音越来越响,不少人都已经回去休息,只有古凌风和魏清云、吕梁栋还坐在一起讨论,旁边江芪参跟美绮困得不行,但又不愿意轻易离开,就在天色逐渐发白时,忽然一声号角吹响,所有人都惊醒,不约而同往外面看去,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

回来了,韩城率领的赤焰军回来了。

“世子,将军,我们胜了!”门外一个将士激动地跑进来,看着几人,“胜了!大获全胜,咱们一艘船都没有被毁,而且伤亡人数不足百,比起以前,完全是大胜!”

古凌风猛地一下站起来,双目放光,尽管已经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但此刻古凌风睡意全无,拿上一边的衣服,“走,我们去接他们回家!立即吩咐下去,设宴三日,犒赏三军!”

古鸣点头领命,“是!属下这就去办。”

这场战役,是古凌风第一次亲手策划,而且用上了改良的舰船,对他而言意义很重要。东夷人的狡诈在古凌风他们的面前变得没有意义,尤其是这一次经过改良之后的海上作战部队,不管是军舰还是将士,早已经受过训练,不会轻易地落入圈套之中,不管是武藏野还是信阳,都是他的手下败将,东海城终于可以恢复和平和自由了。

众人赶到码头时,看到远处航行的舰船,心头一热,不少人已经振臂欢呼起来,古凌风站在其中,衣袂飞扬,心中的豪情快要从胸口钻出,拉住魏清云的手臂,转头看着他,“阿云,我们赢了!”

魏清云小心护着他,免得摔下去,点头道:“是,我们赢了,而且是大获全胜。”

回想大战前夜,古凌风坐在书房之中,看着即将出发的韩城,想起他以前随宣王出战,心有敬佩。他相信韩城,但也很担心,接下来的战役事关重大,不管怎么样,这场仗一定要赢,只有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出发,也是给其余人一枚定心丸,打了一个漂亮的开局,才会令人信服他们的军事储备。

“韩叔,我知道你的为难,不过请您明天一定要做到,必须把东夷人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后不敢再来骚扰渔民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征战天下,东海才能永享太平。”

韩城看着古凌风,心中不免觉得沉甸甸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应该妇人之仁,现在的古凌风就是最好的统帅,他已经有了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冷静,果敢和坚定,只有这样才能心无旁骛代的去治理天下。“世子请放心,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我了,我曾随宣王征战多年,一定不辱使命。”

收回心思,古凌风看着放下梯子,那些将士从船上一个个下来,韩城走在中间,见到古凌风后,脸色变了变,热泪盈眶地走上前。“世子,我等幸不辱命,将东夷人彻底打残了,也把将士们都带了回来!”

“韩叔!”古凌风走上前,看着韩城,安抚着情绪激动的他,看向那些将士鲜活的脸庞,“你们都是功臣,是双龙国的功臣,今日一战,是双龙国的第一战,你们完成了,你们都是人民的英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