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随身空间:农门福妃富可敌国 > 第437章 北境耕种(二)

第437章 北境耕种(二)

书名:随身空间:农门福妃富可敌国 作者:知小世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32:38

金陵与隋北之间,隔着千山万水,道路漫漫。

不过十日之后,陆菱带着阿宽和林山就脱离了大队伍,要提前一步要到隋北,把陛下交代的事情,做好初步的部署和安排。

再加上陆菱答应了霍心玉一定会在十月中旬赶回来。

所以时间就变得有些紧张。

好在这里的路,阿宽等人也都是走惯了的,哪里的道路比较平淡顺畅,或者哪里有近路可抄,都是如数家珍。

因而他们到达隋北的时间,要比计划中提前了十来天。

隋北新任知府言惊鹊早就接到了朝廷发来的诏令,所以待陆菱等人进入隋北境内之后,言惊鹊就率先汇入了他们的队伍。

为了节省时间,大家作伴一同前往西白村。

沿路走来,大片大片的棉花种植田,在方方正正的田埂里迎风招展。

**月份正是棉花的吐絮期,一颗颗饱满的棉铃挂在枝头,从顶端分裂,内里雪白柔软的絮子会一点一点膨胀起来,直到外壳渐渐变得干枯,内里的棉絮也就彻底成了型。

言惊鹊望着外面即将迎来丰收的棉花,忍不住朝着陆菱感叹道:“自我上任以来,陆掌柜的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今日一见,实乃我之荣幸。”

陆菱来此之前,依旧用的是过去糖铺老板的名义,所以言惊鹊并不清楚,眼前的她除了是陆掌柜之外,还是北辰王府的儿媳妇。

当然陆菱也没打算张扬,只是笑着道了句:“知府大人客气,我只是一个普通商人而已,也没做什么。”

“陆掌柜太过谦虚!说实话,我来隋北上任之初,早就听说了北地的贫瘠之处,还曾与手下幕僚多番思索,到底应该如何帮助当地的百姓脱贫致富,可是不曾想,这里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

言惊鹊放眼望去,脸上是满足的笑意,“看着百姓们安居乐业,我这个知府大人心中同样感沐恩泽,这都多亏了陆掌柜的耕种宝典,才能让这些棉花田,出现在隋北的田埂之上。”

这位言知府的清廉爱民之名,陆菱也早有耳闻。

听说他曾数次往返西白村,更是带着手下和其他几个村镇的种地能手,前来观摩西白村周边的耕种情况,更是不耻下问,并亲自参与到民间地头,切身的体会了一番。

所以,陆菱对这位言知府的印象也很好。

她把提起准备好的书册,全都放进了匣子里,用包袱裹着严严实实的。

眼下她把东西拿出来,并交给了言惊鹊。

“知府大人,这是我重新整合的耕种宝典,里面不仅有关于棉花种植,还有其他的农作物,包括玉米、水稻,还有一些蔬菜瓜果的防虫、防病变的基本操作,想来你们也用得到。”

闻言,言惊鹊面露欣喜,小心翼翼的接过陆菱递来的匣子。

他摊开掌心,往身上蹭了蹭,确保掌心干燥没有汗液,还轻轻的拿起了里面的书册。

这本宝典记录的耕种之事不仅详细,而且图文并茂,甚至旁边还写有注释,非常容易理解。

言惊鹊看着上面精致工整的簪花小楷,忍不住朝着陆菱问道:“这是陆掌柜亲自写的吗?”

“是我写的。”

陆菱想了想,又解释道:“之前在西白村流传的那些图文画册,都是一张一张零散的,这次既然答应帮忙指导北境耕种之事,自然要尽心尽力,大人可以找人将这本画册上的内容誊抄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这些知识,庄稼自然也就能越种越好。”

言惊鹊满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陆掌柜看起来年纪轻轻,不承想竟这般精于耕种之事,将来北境的农业种植,定然会更上一层楼。”

“知府大人客气了,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且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然后进行了内容整合,说起来也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多谢陆掌柜。”

北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质呈碱性,夏季温差大,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生长时间长,所以种植出来的棉花绒长、品质好、产量高。

而且病变情况也会有所缓解。

当初陆菱在西白村实验种植棉花的时候,就是就这样的考虑。

不成想短短两年过去,从西白村开始,北境渐渐真的发展出了一片棉花王国。

足以可见,一人之力,太过渺小。

若想致富,毕得通过所有人的努力,大家齐头并进,如今有所收获,也是理所应当。

陆菱带着领先于这个世界的百姓几千年的头脑,也见证了那么多的繁华奇迹,如今也终于留下了一点,属于她自己的东西。

不知道以前的末世,有没有在她离开之后,开辟新纪元。

但是陆菱已经在这个世界,开启了自己的新纪元。

现在的陆菱还没有意识到,她此时此刻做的这些事情,将来会被北境百姓带来多少收益。

贫瘠落后,酷热与严寒极度交错的季节,造就了北境独一无二的生存环境。

也正因如此,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宝藏。

或者也不能用发现这个词,而是看到了记忆中熟悉的东西,然后融会贯通的结果。

后来的后来。

北境的西白棉,享誉全国,甚至远销风云大陆的任何一个国家,为大周也带来了无限收益。

除此之外,北境的糖货与水果,也不落其后。

很多东西甚至成了贡品,引得各处皇商争相抢夺库存,每年到了秋收的时候,都是北境最热闹的时候。

数不清的商队,来自四面八方,与此同时又将北境的棉花、糖货与水果,分销至各国各处。

不过陆菱的甜鹿家,从来都不需要为这种事情发愁。

不管是各地的哪处分店,都能拿到最新鲜的头等货,凭着口碑,陆菱的糖铺的知名度,差不多也成了国民品牌。

虽然风头日盛,制糖技术的逐渐成熟。

陆菱的糖铺不仅没涨价,反而越来越平民化。

人人都能喝上糖水的时代,正在陆菱的努力下,一点一点实现。

后来青云学院的崛起,更是让大周国境内掀起了一番全民求学的狂热势头。

陆菱编写的耕种宝典,更是经过多番修改与注释,又重新整合内容编纂,已经成了大周国境内最为畅销的名家学说。

坊间经常流行一段话。

送娃娃,入学堂,读书识字通宝典;

勤耕种,齐致富,百姓安乐早富贵。

事后还曾有人提议为陆菱修建庙堂,享受香火供奉,这件事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了,但陆菱还经常被人拿来调侃。

大家都很好奇,陆菱究竟为什么会拒绝这件事。

毕竟当时陛下特意为她在朝堂设了司农一职,请她入朝为官,指导百姓耕种。

但陆菱同样表示推辞。

写给陛下的请辞陈情书上面,也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愿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耕种宝典,并不是她的著作,而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智慧精华。

它从不属于谁,甚至从不属于哪一代人。

经过时间流逝,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详实。

也有随着时代发展,渐渐变得落后的办法,被更有效的办法或者技巧取而代之。

直到很久以后,这本书上面也没有任何一个署名。

这是无私的馈赠,同样也是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共同期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