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黜龙 > 第九十九章 临流行(2)

第九十九章 临流行(2)

书名:黜龙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9 15:36:49

杜破阵带着几位实际当家和嫡系近卫力量一走,淮右盟总舵大堂这里明显开始止不住骚动起来,很快便卸了原本秩序,众人开始分团分伙聚在一起,却又不敢轻易散场走远,只在总舵大堂内外私下说话。

且说,王雄诞跟杜破阵其实是类似出身,家中原本是小康之家,所以早早筑基,但大约是一征东夷的时候,忽然家破人亡,以至于少年时便做了贼,只在琅琊、东海、徐州一带游荡。那种日子自然不必多言,一直到他浪荡到了涣口,遇到了正在尝试建立自家班底的杜破阵,拜了义父,这才算寻到了落脚处。

也正是为此,如今回到涣口这里,义父和真正的双刀天王阚棱等义兄弟明显隔了一层,便似乎没了去处。

所幸,以他如今在黜龙帮的身份,倒也不至于尴尬。

大量的地方实力派,主要是淮河北面的实力派纷纷来请,王雄诞也不推辞,谁请都过去,有问也必答,而且答必尽言,绝不做任何虚言。

实际上,事到如今,王雄诞也没必要做什么虚言,黜龙帮如今的威势摆在那里,一整个济水流域加登州,居高临下压着整个淮北,这种压力是方方面面的,必然会传达到淮右盟决策核心这里来;态度也格外明确,就是要淮右盟正式起兵,而且要加入黜龙帮体系……当年张行近乎于扯虎皮式的把杜破阵、辅伯石两人加了黜龙帮大头领位置,如今反而成为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

真的是窒息,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在于,如果连杜破阵、辅伯石都只是大头领,其余人算什么?

答案并不是什么几位联席做头领,其余人就都是执事、护法之类的表面话。而是说,这种明显的以济水豪杰为主的联合、甚至是吞并,会让江淮豪杰感到不安和憋弄的——一年前大家都还是江湖上平起平坐的人物,甚至有官方默许有淮水运输业支撑的江淮豪杰还是占上风的,如何一年后你就是可以投票定大事的大头领,我们就要听你们的指挥?

若说是我们晚了一年,可这是自家乐意的吗?还不是朝廷的骨干力量铺陈在这里?

要知道,一直到眼下,淮南东部地区和淮北徐州地区的帮会和大豪们也不赞同起事。

傍晚时分,因为杜破阵始终没有回来,众人无奈散场,而本以繁华著称的涣口镇也瞬间因为淮右盟骨干们的分散变得灯火通明起来。

王雄诞也来到了马平儿家中,并与马氏父女一起用餐。

“没有猪羊倒也罢了,怎么连条大鱼都没有?”甫一落座,王雄诞便诧异来问。

马平儿微微一怔,并未言语,因为她立即意识到,王雄诞这话恐怕并不是在嫌弃饭菜不好。

“涣口虽然繁华,可东西到底是要人送过来的。”不过一年多,就显得老了许多的马胜一面分发筷子一面平静做答。“淮南的东西不许过来你早知道了,涣水上游这半年又被官军糟践的不行,自然猪羊就少了;本地最近也人心惶惶,哪个有心打鱼?至于说东面海货,也已经一个月没见过了……东海郡的那群海商一月前也跟盟主撂了话,他们是生意人,不干造反的买卖,顺势就停了货运。”

“什么生意人?”马平儿一针见血。“一群走私的、贩盐的,哪个手上没人命?哪个手底下没一堆走货的潮客?赚钱归赚钱,但这时候自称生意人,也不怕人笑话……无外乎是隔着徐州,担心一旦造反,自己要被那位司马家的二龙将军给碾碎罢了。”

“不错。”马胜点点头,表示了对女儿的认可。“其实徐州那位何止是震慑了东海,涣口这里也早就直接插手了,苗海浪苗帮主就是他的人,带来的人里面也一多半是徐州大营的精锐。”

“我见过了。”王雄诞也笑着点点头。“淮南也不想反吧?那几个坞堡的主家都跟我聊了,明显更害怕官军,江都那里可是有好几个宗师和一大堆成丹凝丹高手。”

“那是自然。”马胜脱口而对,用餐不停。

“难道起事之事还要有反复?”话到这里,马平儿忽然有些不安起来。

“不会的。”出乎意料,做出明确回答的赫然是马胜,他一面给女儿和王雄诞各自分了只鸭腿,一面言辞果断。“这个局势,由不得三心二意了,东海人分家要反,淮南那几个豪强不敢扯旗也要反,徐州大营立即打过来,还是要反!不反不行!”

王雄诞和马平儿各自用筷子接过鸭腿,同时忍不住对视一眼,然后又一起去看身前之人,很显然,素来保守的马胜此时陡然改了姿态,让两人都有些惊愕。

而马胜也叹了口气,却是放下筷子,认真来言:“伱们不要这般看我,此一时彼一时,若是你们一直也在这里,就早该知道,江淮这边,从官到民,包括我们淮右盟,上上下下,它不是哪个人,哪帮子人,是所有人,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淮南是江都要征徭役……那群关西的王八蛋,到了哪儿都要人伺候,黜龙帮劫了一次宫人,他们就在淮南和江东重新征,不光是征宫人和內侍,征完之后还要收官奴,弄得家家家破人亡。

“淮北这里是战乱,官军像盗匪一样,你们亲眼见过,我就不说了。

“至于咱们淮右盟,或许之前还能有口饭吃……我这人你们也都知道,若真是能有一口饭吃,如何会让你们掺和进造反的事情?只是局势到了眼下,连南阳都要通了,朝廷必然要走汉水,最后一口饭也眼看着没了,不反怎么样?

“所以,肯定会反!不反不行!”

话到最后,反而显得决绝。

马平儿和王雄诞没有点评什么,只是慢慢的啃着鸭腿。

“还有件事情。”马胜自己也夹起一块鸭脖,边啃便说。“我写封信,辞了黜龙帮的头领,你们走时带过去……”

马、王二人齐齐住嘴,当场欲言。

“我心里有谱,听我说完。”马胜继续皱着眉头言道。“不光是我,你们俩也写封文书,辞了淮右盟这里的职务,等你们走了,我就递给盟主。”

马王二人这才稍有醒悟。

但很快,王雄诞便重新皱眉:“马叔这个意思,莫不是觉得淮右盟跟黜龙帮还有说法?可如今局面,一旦起事,淮右盟注定只能仰黜龙帮鼻息,甚至直接被并进去,拿什么与北面掰扯?”

“不是淮右盟跟黜龙帮有说法。”马胜放下鸭脖,看着王雄诞,目光如炬。“是杜盟主和张龙头有说法。”

王雄诞微微一怔,竟不能反驳。

无他,杜破阵可是他义父,有些事情别人不懂,他王雄诞难道还不懂吗?那位义父或许最终可以屈居人下,但性情摆在那里,如果不争一争,也绝不可能轻易俯首。

譬如今日堂上,杜破阵喝问左右,问哪个人可以比得上张三郎,也并非是单纯推崇张行,似乎更像是在提醒所有人,淮右盟这群乌合之众除了团结在他杜破阵身侧,集成一体,否则只能是张行的口中餐。

这一点,王雄诞从一开始便有所觉悟。

一念至此,王雄诞反而捏着鸭腿骨失笑,并在看了一眼尚在惊愕的马平儿一眼后正色出言:“义父大人乃是当世英雄,这一点,我从当日相逢便已经认定,而且一直到现在都未曾改。只是,英雄如他却也注定敌不过北面那位张三叔的,因为后者实在是位超世的英雄,成龙证位都或许是能见到的。所以,义父迟早会诚心服膺。当然,马叔小心一些当然无妨,但与这件事相比,还是要更在意起事后与官军的争斗,乱世中存身第一。”

马胜只是点点头,似乎不置可否:“不管如何,杜盟主那里怕是都已经下了决心,我一把老骨头,生死见惯,尽力而为便是,倒是平儿,日后要多多劳烦小王你了。”

马平儿尚未反应过来,王雄诞怔了征,忽然严肃起身,就在饭桌旁后退数步,直接下拜。

秋风卷动淮水波浪,天气似乎有些阴沉,到晚间后星月都无,和马胜家中多少有些隔岸观火不同,总舵后院这里,却因为牵扯到许多人的身家性命,变得有些累赘和拖沓。

但最终,杜破阵还是做出了最后也是最终的表达。

“必须要反!”

杜破阵看了看身前的几人,平静讲述。“不管是谁不同意,谁要散伙,哪里又给了什么说法,淮右盟都得要反了。因为于外,黜龙帮晚则开春,早则入冬,怕是就要动手,淮右盟的底子在这里,大局也在这里,是不可能跟义军动手的,我不想做张须果,也不想让其他兄弟做樊虎、鱼白枚;于内,世道一日日坏下去,盟里快撑不住了,不反,不光是淮西北的兄弟压不住,更是大家伙快吃不上饭了,吃不上饭就要反,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至尊下凡都不能说我们没有理!”

这一次,近乎于口干舌燥的身前几人并没有再多说了,因为该说不该说的,他们都说了,委实已经尽力了。甚至,其中几位明显反对造反的,表情上也不是什么愤恨和不满,而是满满的茫然和慌张,这是对将来局势的恐慌。

“闻人帮主留下。”杜破阵最后表态结束,立即看向了淮南的闻人寻安。“其余兄弟暂时出去,我要说些你们大概都懂,但必须要避讳其他人的话……”

周围人一起动身,唯独闻人寻安与辅伯石端坐在旁,阚棱立在门槛内,丝毫没有动弹罢了。

“我知道你难处,你不反也行,但咱们心里要有谱,回到淮南,多与咱们通信,不要被朝廷几句话哄了,弄得自家兄弟杀起来、打起来。”人一走,杜破阵就在座中恳切来言。“保存实力为上,守住淮南的地盘,等局势变化。”

“我晓得,我晓得。”闻人寻安也有些苦涩,甚至有些想要落泪。“只是乱世中势不如人,老杜你也得体谅我……”

“你心里明白就好。”杜破阵叹口气。“走吧!连夜走!出门把苗海浪苗帮主叫进来,也有话跟他说。”

闻人寻安点点头,霍然起身,直直走了出去。

须臾,苗海浪也走了进来。

杜破阵看到人来,更加感慨:“老苗,咱们相处时日不多,但委实投契,可我也知道你本就是徐州人,本就是徐州大营的支派……叫你单独来,一个要告别,另一个是请你替我向徐州司马将军转达一句话。”

“说呗。”苗海浪束手立在那里,嘲笑或者自嘲般的笑了一下。

“告诉司马将军,不许杀我,不许突袭涣口,不许针对淮右盟动手,哪怕是我明摆着要造反,要起事。”杜破阵语出惊人。

此言一出,不要说苗海浪怔住,就连辅伯石都抱起了怀,阚棱也忍不住往屋里看了一眼。

“你莫不是在开玩笑?”片刻后,苗海浪终于忍不住来问。

“我没有开玩笑,我说完,你转达给司马将军,他必然会懂。”杜破阵坐在那里平静解释。“现在的局势是,江淮必然要造反,有没有淮右盟都会反,而淮右盟有没有我也都会反……但是,有淮右盟,有我杜破阵,这局势还能操弄在我手里,江淮也还能打着淮右盟的旗号维持自立;可若是没了我,不需要去废了淮右盟,只要没了我,淮西北就会立即整个落入黜龙帮之手,到时候徐州就会立即被包围起来,成为黜龙帮的主攻,甚至是唯一标的。届时,他司马二龙便是天一样的本事,也要被一众江淮、东境豪杰给磨死的!”

屋子里鸦雀无声,只有屋外秋风卷动淮水的波浪声哗啦作响。

苗海浪看着对方,心里早已经醒悟过来……对方还有半句话没说,但已经相当于说了,那就是只要他杜破阵在,黜龙帮就不会轻易吞并掉淮右盟,淮右盟和江淮豪杰就会维持半独立姿态,使得黜龙帮不能轻易南下,从上游包围徐州。

这个政治承诺对于徐州而言当然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但是,对于黜龙帮呢?对于那位张三爷呢?人家不是你杜破阵的至亲兄弟呢?

一念至此,苗海浪终究没忍住,就在屋里抱着怀来问:“老杜,这话我当然可以传,我也觉得徐州上下十之**会答应,但是……你能挡住那位张三爷几日?他真的领军南下了,亲自往这里来了,你拿什么拦他?”

“这就不需要老苗你来关心了。”杜破阵摇头以对。“把话传到,咱们兄弟会感激你的。”

“不是这个意思。”苗海浪继续抱怀来对。“传个话没有任何问题,我现在就可以回徐州传话,我说这个是提醒你……你老杜跟那位张三爷不是一回事,人家本就是朝廷郡守出身,一开始便打了天大的旗号,而且如今已经把大旗立起来了,规矩也讲成了,这才有今日威势,才能做些事情;你呢?你没有那个本事和出身的,也没提过什么说法,你的根本还是江湖上那一套,所以做事得讲一个江湖规矩,而按照江湖规矩,你这盟主怎么来的?你跟张三爷是什么关系?天下人都知道的……这事要是传出去,会散了人心的。”

杜破阵抿了抿嘴,摩挲了下满是茧子的大手,言辞恳切:“所以,我得求求老苗,不要跟别人说。”

苗海浪点点头,看了眼屋内一声不吭的辅伯石与阚棱,直接转身离去了。

人一走,屋内便陷入到了一种压抑的沉默中。

半晌,还是杜破阵自嘲一般看向了自己的双手,又像是在对谁解释一样:“我也不知道这般做是对是错,但委实有些不甘心,生逢乱世,谁愿意屈居人下?”

“小王和小马那儿也早点打发回去吧!”辅伯石忽然出言,却没有回复对方言语。“虽说我们跟李枢之间往来可以归到跟黜龙帮公中去,但这些天委实太多次了,而那个张三当初就智谋过人,专擅利用人心……万一被察觉,按照人家如今的威势,恐怕真就跟老苗说的那般,咱们未必顶的过人家。”

杜破阵连连颔首,却又忽然停下,缓缓摇头:“我还是有点心虚……你说,我那兄弟,真的没有察觉到咱们动作和心思吗?”

“如此大胜,就算没有称王称霸,也该得意的不行吧?或者心思都在下一步扩张和内里夺权上”辅伯石轻声以对。“这是最后的机会,否则真就要成为人家麾下寻常一将了……是你甘心还是我甘心?”

这一次,杜破阵终于重重颔首。

秋风萧瑟,人心乱如麻,且不说杜破阵决意造反,又存了些理所当然的野心,只说苗海浪接了言语,便率众往归徐州大营。

徐州原本是总管州,但实际上,早在之前设立江都为陪都时便已经从区划上拆分为了下邳、彭城、东海等郡,便是徐州大营的总管也都没了,只是挂在江都留守位置上来任事。非要更准确一点,所谓徐州大营,其实是指驻军大约分布在彭城、下邳、宿豫等泗水下游重镇,外加淮口军港的一个淮北方面的军事体系。

而总管这一切的将军,一般驻扎在旧称徐州的彭城郡郡城中。

如今,这个大营主事者不是别人,正是诸卫大将军中最年轻的一位,出身好、品质好、本事好的司马正——他的地位在韩引弓逃走后,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固。

实际上,即便是在江都,司马正父亲和叔叔的地位近来也有明显加强,那位圣人越来越多疑,而司马正父亲做过圣人的东宫侍卫,自然更加受宠信和任用。

转回眼前,苗海浪的帮会原本就是徐州大营退役士卒为核心的帮会,所谓刀在手钱在前,不取不痛快,几乎算是徐州大营外围组织,此番折回,自然轻易见到了这位年轻的徐州主事者,并将涣口事宜汇报妥当。

“他是这般说的?”午后秋风中,刚刚操练完新兵的司马正只在后营空地里坐着听完汇报,虽然面色不变,但语调依然变得有些怪异。

“是。”苗海浪恭恭敬敬来对,并未多言,他晓得对方的本事,也晓得对方的威望。

总有一些人是既有本事又有执行力的,无论是眼前的司马正还是那位杜盟主又或者是北面那位张三郎,都是典型如此,换成别人在他们位置上,很可能只是个傀儡,但这三人却是摸着名便能取得实,甚至无名也有实。

“老苗跟杜破阵算是熟人,你怎么看此事?”司马正反问了一句。

“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既然被问,苗海浪有一说一。“就是一件事……他杜破阵便是有这个心,又如何能真的挡住那位张三爷?人家率大军压过来,再拿当日情分和江湖规矩一挤,他怎么办呢?难道要逃到淮南?黜龙帮之于淮右盟淮西半部,张三爷之于杜盟主,简直就是大宗师之于寻常凝丹一般,如山压顶。”

司马正点点头,然后扔下这个话题,继续来问:“淮西的老百姓果然穷顿到人人欲反吗?”

苗海浪干笑一声,只是不语。

司马正见状也不追究,反而让人取了一把好刀来,外加一些金帛赠与对方,以作辛苦酬谢。

苗海浪自然千恩万谢,但恭敬接过刀后,却也不敢动,只是肃立不语,继续等待吩咐。

果然,司马正递过刀来,复又当场来笑:“一事不烦二主,老苗,我知道你刚回来,但有件事情还需要你来帮忙……也只有你身份合适。”

苗海浪当即肃然:“大将军请吩咐。”

“淮上秋蟹正肥,麻烦替我走一趟北面,给白三娘、张三郎,还有李枢李公,各自送一份秋礼,聊表心意。”司马正平静言道。“见到李公后,告诉他,我是支持他的,有需求,尽管开口。”

苗海浪若有所思,心中稍悟,却无话可说。

而且,回去后只歇息一晚,便让人寻了上好的秋蟹,拿塞了水草的桶子装了车,公然插上淮右盟旗号,便往北去了。走出彭城郡地界,甚至又撞上了折返的马平儿、王雄诞一对,然后得知了张行现在齐郡,更是丝毫不惧,径直来见。

正所谓: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PS:大家晚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