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仙侠 > 高武大明:穿成朝廷鹰犬 > 第一百章 圣公宝藏(4.4k)

第一百章 圣公宝藏(4.4k)

书名:高武大明:穿成朝廷鹰犬 作者:狐妖九千岁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3-02-13 19:46:34

秘库是镇抚司中央的六层阁楼,神兵阁正好与它镜像对称,同样六层,却是藏于地下。

和秘库一样,神兵阁内藏着各种千奇百怪的神兵利器。

但曹谨行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神兵利器。

绣春刀、雪魄剑、万石弓甚至蛟鲨骨笛……常人拥有一件已是难得,他却发愁往哪放。

曹谨行想用换神兵的机会再换一部五品功法,刘振远却笑道:先去看看,

看完不想要,再说。

走在廊道上。

曹谨行一直很纳闷:“老沈,你说……”

沈襄翻个白眼:“叫我十二哥!都诈了我一瓶灵丹了,搁这跟谁俩呢?还想不想要了?”

曹谨行一乐:“想要,想要。十二哥,你说大哥是啥意思?”

沈襄哼了一声,想了想道:“估计是想让你长长见识吧,

我对神兵阁了解不多,我的剑是宗门之物,

对其他武器又不感兴趣,没怎么进去过。”

两人说话间,走进秘库大门,龙虎山那位老道士正在喝酒,喝的还是曹谨行上次从苗疆带回来的梅子酒。

“回来了?”

看到曹谨行,老道士打了个招呼。

曹谨行挥手道:“前辈等着啊,我从辽东带回来不少异兽肉,得空带过来涮锅子。”

正一派的道士是可以吃荤的。

老道士顿时喜笑颜开:“那感情好。”

沈襄奇怪道:“你们怎么还有交情?这位在龙虎山的地位可不低。”

“来的勤就认识了。”

曹谨行随口道:“他跟大哥平辈?”

“不。”

沈襄道:“他是龙虎山天师府高功,按辈分算,比大哥还长一辈!”

“是吗?”

曹谨行有点没看出来:“那他是为了什么进来的……一般的东西应该也入不了他的眼吧。”

沈襄神秘道:“听说过……五雷天师令吗?”

天师府传承信物?

曹谨行吃了一惊:“我靠……那东西在镇抚司?!”

沈襄道:“算是吧,

五雷天师令在隋朝末年失落江湖,分成阴令和阳令,其中阳令辗转流入镇抚司,他也是为了天师府得回阳令,

才进秘库镇守。”

“那这种级别的东西得守多少年?”

“这個不一定。”

沈襄解释道:“跟人,还有镇抚司的需求都有关系。实力高加上镇抚司缺人,

那就时间短点,

十多年吧;实力高但镇抚司不缺人,

那就得二十年往上;实力不够的就算了,镇抚司不要,就算他能守一百年也没意义。”

“嗯,那他……”

“有大哥的关系,加上他的实力,再有个六七年,应该差不多了。”

来到秘库大门,进入一层,沈襄取钥匙下地下神兵阁。

“地上地下相对,五品神兵也在第四层,下去看看。”

沈襄在前面领路。

曹谨行在后面紧跟。

两人下了第四层。

烛光掩映下,曹谨行看到一排排和地上建筑相似的铁柜,不同的是,铁柜并非封闭,里面陈列着寒光闪烁的神兵,柜壁边还有文字介绍。

曹谨行大开眼界。

鸦九剑:唐代铸剑师张鸦九所造之剑,唐白居易著《鸦九剑》,诗云:“欧治子死千年后,

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

天与日时神借功。”

冷月刀:三国刀匠浦元特取云花钢混以白金铸就。刀纹层层若密云排布,锋刃则于层云之中如铁骑匝出,直射月华。

四公面:宋朝巨盗宋四公秘宝,以其覆面,可随意变换脸庞,遮蔽气机,号称:“百变千幻,以假乱真。”

麒麟臂:墨家上品机关造物,十八种机关手行五,冷热不忌,刀枪不入,可变形为刀、剑、钩、抓、斧。

除了常见的刀剑,还有甲胄、饰品,诸如凤钗、戒指、耳环、护腕等,无一不是来历久远,身具奇能。

“这是套装啊……”

曹谨行心想,要是游戏上线,从这里搞一套神装出去,估计会有不少氪金玩家砸钱买!

两人在第四层挨个儿看,别说,还真长了不少见识。

沈襄最后选了一把短剑,名叫碧血照丹青。

此剑乃上古神兵,削铁如泥,而且仅长一尺三寸,用来施展《以气驭剑》防不胜防。

沈襄还算满意,选完看向曹谨行,发现他瞄上了一件东西,半天没挪步。

“看什么呢?”

沈襄走过去一瞧,原来是个钱袋模样的小袋子,看着其貌不扬,名字和来历却非同小可,名叫乾坤一气袋。

又名巴蛇袋。

“这是……布袋和尚的宝物?”

沈襄听过这个名字。

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时期高僧,因武学禅法高深,背负布袋而闻名天下,据说他的袋子就叫乾坤一气袋。

世传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常用竹杖挑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因此得名乾坤一气袋,取“袋中有乾坤”之意。

难道这个小袋子也另有乾坤?

沈襄凑近细看。

乾坤一气袋:魏文帝时期,针神薛灵芸以“夜来神针”缝合巴蛇之皮制成子母袋,此为子袋,内藏一立方丈空间。

巴蛇是传说中的上古异兽。

它的身体可大可小,腹内另有乾坤,据说能吞食巨象而行动自如。

它的皮同样可以随意变换大小。

更神奇的是,倘若能缝合封闭,还能自成空间。

但巴蛇之皮坚硬如铁,一般只能用做甲胄,没办法缝合……当然,针神出手,肯定另当别论。

“原来如此。”

沈襄笑了,拍拍曹谨行的肩:“看来你身上那堆东西有地方放了。这袋子对别人来说很鸡肋,对你倒是正合适。”

乾坤一气袋确实神奇,小小一个布袋能装很多东西,但它的总负重是不变的,这就有点费力不讨好的意味了。

对一般人来说,节省的那点儿空间,还不如套个车拉货省劲。

但曹谨行不一样,他有足够的力气,也有节省空间的需要,这玩意能帮他省不少事。

“我也是这么想的。”

曹谨行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传说中的“储物袋”,武器本身不重,又能节省空间,可太值了!

他拿出那个袋子,尝试灌注真气,袋口随之变大,像个张开的大嘴,雪魄放进去随取随拿,很是方便。

“不错不错。”

曹谨行很满意。

两人出了神兵阁。

曹谨行当即把万石角弓、鲸鲨骨笛还有随身的丹药都放进去,没了这些瓶瓶罐罐,整个人轻松舒爽不少。

然后去选五品秘籍。

他早就想好了,这次选轻功。

翻来翻去,最后选了一本很适合自己的五品上阶秘籍。

它叫《分身魔影》。

一种可以利用极快速度制作分身迷惑对手的武功,算是轻功和身法的结合,速度无与伦比。

之后几天,曹谨行开始了每天逗猫练功的看诏狱生活。

这天中午。

陆嘉明从鬼市搞来一套火锅用具,几人围着桌子吃火锅,馋的一众犯人哭爹喊娘。

主要是肉太好,焰翎雕和金焰蛇的肉,一下锅飘香数里,谁能顶得住?

其实大夏天的吃火锅属于找罪,但有曹谨行在,夏天也成了冬天。

“我的肉,完了我还放真气给你们驱热,我有病啊!”

曹谨行很不满。

“哪能呢?来来来,快给大人上肉!”陆嘉明一招呼,顾砚竹、孙朗、苏云升赶紧挑肉送过去。

“这还差不多……”

曹谨行挑眉,又给十四分了几块,这大猫就卧在曹谨行旁边的长凳上,紧挨着他。

“还有酒。”

陆嘉明又启了一坛葡萄酒,先给曹谨行满上:“西域上好的葡萄酒,进鬼市还没等卖呢,就让黄家给高价收了,大人尝尝滋味。”

曹谨行喝了一口:“挺香的。”

陆嘉明道:“酿酒的是西域名家,可惜昨天刚到,沈大人没喝到。”

山东太平宗煽动叛乱,已经到了扫尾阶段,越到这时越不能掉以轻心,刘振远特意让沈襄跑趟腿过去看看,昨天上午已经出发。

“没事。”

曹谨行道:“他到山东肯定也是好吃好喝,我不在,他就是最小的,肯定受照顾。”

几人一笑,这倒是,这几天沈大人可没少开玩笑,说来了老十三他就失宠了。

顾砚竹挑了一筷子肉,道:“眼下山东叛乱已平,仇鸾将军出马,北方鞑靼也已熄了战火,应该能安稳了,咱们也能多守一阵。”

“我看未必。”

陆嘉明狼吞虎咽道:“蒙古那边很蹊跷,打来孙和俺答汗联合绝不会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八成是有什么阴谋。”

“这倒是。”

这道理孙朗都明白,道:“不过,马市都开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的?”

“贪心不足啊。”

苏云升道:“多简单的道理。在他们看来,既然能逼着我们开市,自然也能做出更多让步……此前边境有过小范围厮杀,我军大败,或许就是因为这个让他们野心暴涨……毕竟,西北,已经不是王琼大人主导的西北了……”

几人略微沉默。

话里话外都是仇鸾没用。这个事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清。

尤其上次马市贪污案爆发,时义虽死,但所有人都知道幕后根源是谁。

仇鸾敢以劣马充良马,削弱的是整个军队的战斗力!这人绝不像他表现的那么忠肝义胆。

“对了,大人。”

顾砚竹筷子一停,脸色严肃下来:“你上次跟沈大人揭发马市贪污,间接杀了时义,也断了仇鸾的财路,已经让他记恨,要小心一点。他在西北称王称霸几年了,还是有些底蕴的。我一个朋友曾说,他麾下养着不少死士,这些人目无王法,只听仇鸾命令,他们可不会管咱们是不是锦衣卫……”

而且因为是死士的关系,就算抓到了也是死无对证。

“无妨。”

曹谨行随意夹了一筷子肉,喂给十四:“西北荒僻,宗门寥落,高手屈指可数,除非他勾结西域魔教,不然,就凭那些土鸡瓦狗,来多少宰多少!”

“是。”

这种话听着就是提气!

他们最佩服的就是自家大人自信骄傲的那股劲儿,偏偏他还有骄傲的实力。

二十岁的先天七层,刀剑掌三绝,实则还有轻功做为第四绝,这种实力,放眼整个武林也是独一份。

“说起西域魔教……”

陆嘉明忽然想到一个好玩的事:“大人,最近明宗又有动作了,你知道吗?”

“我上哪知道去?”

曹谨行翻个白眼,夹了口菜:“这几天光顾着招猫逗狗了。那狗屁圣女又搞出了什么幺蛾子?”

“呃……”

陆嘉明心道那圣女在大人这儿就这么不堪吗?不过也是,她栽大人手里好几回了……

“她们好像在找宝藏。”

“哦?”

曹谨行一顿,冷笑道:“什么宝藏?这女人也是有意思,连着两次送了多少功劳,明宗宗主居然还让她活动……这是亲女儿吧?有多少高手经得起她这么折腾。”

“哈哈,可能吧。”

陆嘉明笑道:“这消息还是琅琊阁传出来,前几天听一个外地来的客商说的。大人知道圣火令吗?”

“知道。”

曹谨行随口道:“跟天师府的五雷天师令一样,都是传承信物,听说令上记载着明宗最高武功。”

“是。”

陆嘉明道:“圣火令共有十二枚,其中六枚记载着《圣火典》,就是如今明宗传承下来的至尊功法,还有六枚是一部叫做《乾坤大挪移》的武功,同样是五品顶尖武功,但传到北宋第八代教主方腊手上时,随方腊一起消失了。”

乾坤大挪移……

曹谨行面不改色吃了口肉,他已经习惯了。

陆嘉明继续道:“琅琊阁声名鹊起,号称无所不知,明宗之人就问了另外六枚圣火令的下落,没想到琅琊阁真的报了价!明宗交钱之后,得到了一个消息——圣公宝藏。”

“圣公?”

苏云升突然道:“方腊不是自号‘圣公’?”

“是。”

陆嘉明道:“要找圣火令,先找圣公宝藏。琅琊阁称此宝藏就在杭州,但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明宗为了这六枚圣火令找了几百年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其他门派高手一听也动了心。

方腊当年可是统率数十万起义军,攻占两浙六州及附近数十个县的一代枭雄,搜刮金银财宝、神功秘籍无数,麾下还有不少高人。

如果留下传承,必将轰动江湖,现在杭州那边已经热闹起来了,每天都有不少江湖人赶过去,万一先找到,可就功成名就,扬名立万了!”

“呵呵……”

曹谨行放下酒杯,嗤笑道:“他们就那么信琅琊阁?万一只是信口胡说呢?”

“试试嘛。”

陆嘉明无所谓道:“如果是假的,明宗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可万一是真的呢?很多人都是抱着侥幸去的。以琅琊阁的做派看,也不像是假。他们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招牌,如果就这么砸了,也太短视了。”

“这倒是……”

曹谨行沉吟道:“就是奇怪,这方位是他们‘算’出来的,还是本来就知道……如果本来就知道,那为什么不自己找呢?是看不上,还是故意用它……引发江湖动乱……”

就在这时。

诏狱外进来一个锦衣校尉,走到曹谨行几人桌前,对满桌酒肉视而不见,恭谨弯腰道:“曹大人,镇抚使大人请您去一趟镇抚司,有要事相商。”

无弹窗相关

第一百章圣公宝藏(4.4k)_

ap.99xs.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