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一千零三章 大开四门

第一千零三章 大开四门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6:41:28

赵昌平这会儿还在户部办公,收到皇帝的召唤之后,也不敢怠慢,便整理了一番官服,进了宫里。

见到了皇帝之后,赵尚书拱手行礼。

“老臣赵治,拜见陛下。”

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笑着说道:“如今朝廷的大九卿当中,恐怕就是赵卿你最为年轻,你怎么也开始自称老臣了?”

沉毅刚刚到建康,也就是洪德六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赵昌平还是户部侍郎,四十多接近五十岁,算是壮年派。

如今一转眼,七年时间过去,这位户部尚书,已经五十六岁了,两鬓多了不少白头发。

他微微低头,笑着说道:“陛下取笑了,老臣今年已经五十有六,头发都白了小半了。”

皇帝闻言一愣,随即叹了口气,开口道:“记得朕初即位的时候,赵卿还是壮年,一转眼,已经十几年时间过去了。”

赵尚书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臣这一批人,是看着陛下一天天长起来的,如今陛下已经成为明君圣主,臣等倍觉欣慰。”

“什么明君圣主。”

洪德皇帝微微摇头,笑着说道:“熘须拍马,可不符赵尚书的脾性。”

赵昌平笑了笑,开口道:“老臣诚心实意的觉得,只要陛下能够始终如一,将来史书上,谁也涂抹不掉明君二字。”

皇帝闻言,心里也有些感触,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长叹了一口气:“做一个明君,着实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皇帝这个职业…有其特殊性在。

想干好这份工作,当一个“明君”,首先必须得是一个工作狂才行。

因为想要把握住朝廷的权力,不至于被底下的人架空,那么每天要处理的事情,要见的人,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而一旦稍有懈怠,权力就会从手中失落掉一部分。

持续摆烂,沉迷享乐的话,那么在很多层面上,就只能是个吉祥物了。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如此。

少年继位,锐意进取,都是雄心壮志,想要干好这个职业,当一个名垂青史的圣君。

可是,大多数也就是维持了前十年而已。

好一点的,也就二十年。

因为当所谓的明君,着实太辛苦,人到中年之后,精力跟不上去,稍稍懈怠摆烂那么一两次,就会尝到摆烂的乐趣所在。

后面,可能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比较典型的就是李老三跟康老三。

所以,赵昌平才会强调“始终如一”。

不过,真正能够做到的始终如一的皇帝,很少很少。

皇帝感慨了一句之后,让高明上茶,然后笑着说道:“好了财神爷,咱们说正事。”

“朕今天找你来,是要跟你算算账。”

赵尚书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开口道:“陛下…要起国战了?”

洪德皇帝用手指敲着扶手,静静地说道:“现在还不确定,不过看情况,今年不打,明年后年也一定会打。”

他看着赵昌平,笑着说道:“有可能今年就要打,既然有这个可能,朝廷这里,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毕竟到时候真打起来了,总不能还像现在这样,连军粮都要沉七自己去筹。”

赵昌平默默低头,开口道:“陛下,老臣许久以前就说过,户部余出来的钱粮,可以支撑两年左右的国战。”

“今年上半年,臣主持了一次采买,花钱将各地方的粮库都填满了,又派了人到各州府县去巡查,确定各库房的粮食…”

“一直到上个月为止,各地方的库房,加上建康的粮库,能够余出来的粮食,在三百万石左右。”

“按照每个军户每人每天一斤口粮来算,再加上随军的民夫等等所有人加在一起,这些粮食也够三十万大军吃个一年以上。”

“如果打起来,户部还能从其他地方,挤出来一些粮食,再紧急筹买一些,维持两年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皇帝想了想,然后静静的说道:“这些地方上的粮库,只怕未必全是满的,可能户部的官员前脚走,后脚粮库就空了。”

贪婪是人的本性之一,无从改变。

赵尚书闻言,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回陛下,老臣已经考虑过这一点,报给您的数目,已经折算过了,如果按照户部的账目来看,各地粮仓的余粮加在一起,应该有四百五十万石。”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声音低沉道:“真打起仗来,这些粮食就是军粮,谁敢动立时就是夷三族的罪过!调动粮食的时候,即便是空库,那些蠹虫也会想方设法的补齐这些粮库!”

“要钱不要命的,朕见了太多了。”

皇帝眯着眼睛,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笑着说道:“从这个月开始,户部开始调粮食罢,送建康一部分,再送淮安府一部分,交给张…嗯…”

皇帝揉了揉脑袋,开口道:“想起来了,交给淮安知府张简看管。”

说着,他看向赵尚书,微笑道:“朕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淮安知府,是张相的嫡孙,赵卿的学生罢?”

“是。”

赵尚书低头道:“张易安是臣的学生,他性子虽然算不上特别沉稳,但是做事情的时候,很有韧劲,将粮食调到淮安府去,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好,那就这么办。”

皇帝轻声道:“事情做的不要太张扬,就当作户部例行调粮,再有…”

“议事堂如果问起来…”

赵昌平会意,低头道:“陛下,淮安军成军以来,户部没有给他们发放过多少粮食,一年多来已经缺了不少,此时调粮食过去,正是为了补齐这个缺口。”

皇帝闻言,拍掌笑道:“还是赵卿你想的周全,那就用这个由头罢。”

赵昌平被皇帝夸奖了一句之后。面色依旧恭谨,不悲不喜。

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问道:“陛下,兵部侍郎沉毅,乃是臣的子侄,臣能不能问一问,他近况如何?”

皇帝有些诧异:“他没有与你通…”

说到这里,皇帝的话戛然而止,他一拍脑袋,哑然失笑:“是了,他现在被围在徐州城里,没有法子跟外面通信,往朕这里送的信,还是靠着出城拼杀一阵,才能送得出来。”

说到这里,皇帝看向赵尚书,笑着说道:“赵卿你放心,沉七他现在好得很,快要在徐州占地为王了,齐人奈何不了他。”

说到这里,皇帝看了看北边,微笑道:“现在,他被围在了徐州城里,都不踏实,偶尔还要派兵出城,去寻齐人的晦气。”

赵尚书低着头,开口道:“多谢陛下相告。”

皇帝起身,走到这位财神爷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

“你们甘泉书院,出了个了不起的人物。”

“朕的洪德中兴,说不定就要应在他的身上。”

………………

徐州城,东城门城楼上。

沉老爷正拿着望远镜,看着东边的敌人。

皇帝说的不错,他的确要去寻齐人的晦气。

本来,他占了徐州之后,按照道理来说,齐人为了他们皇帝的脸面,一定会强攻徐州城,哪怕用人命去填,也在所不惜。

但是现在,一个月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事情的进展,有些出乎沉毅的意料之外。

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征南军都是对徐州城围而不打,到现在为止,攻城战虽然打了不少次,但是每一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不成规模。

沉老爷看了一会北边的齐人营帐之后,微微皱眉道:“齐人素来骄狂,怎么现在转性了,这种亏也咽得下去!”

东城墙是东路军在负责,这会儿苏定就站在沉毅身后,微微低头道:“他们是被沉公您给打怕了,知道来攻徐州就是送死,因此才畏畏缩缩,围而不打。”

说到这里,苏定咬了咬牙,开口道:“恨只恨,咱们南边的淮河水师,至今都没有动弹过,现在,征南军大部分兵力都在徐州城外围着,如果淮河水师能够北上,攻城略地,便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沉老爷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你说的也太轻松了一些,赵禄可没有咱们淮安军这么自由,我有便宜行事的圣旨,可以随时渡河攻齐,他却没有。”

“擅自调兵,要论谋逆的。”

说到这里,沉老爷的目光,依旧看向东边。

那里是周世忠的大帐所在。

沉毅看了一会儿,摇头道:“这姓周的,不知什么时候跟赵禄,学了一手乌龟神功。”

“不过,他犯了这么大的过错,这会儿北齐朝廷还能容许他这样龟着,真是奇了…”

小声滴咕了几句之后,沉毅回头看了看苏定,问道:“在徐州也一个多月了,这四面的敌人,哪一边弱一些?”

“北边。”

苏定回答的毫不犹豫。

他微微低头道:“北边虽然不是属下负责,但是属下与凌将军他们沟通过,北边的齐人,应该不是归属征南军的…”

“而是从北齐地方上,调来的援兵。”

“战斗力,比征南军差上不少。”

沉毅闻言,再一次皱眉。

“向北去突围没有用处…”

“不妥…”

他在心里否决了这个念头,然后突然心头一动,回头看向苏定。

“苏将军,我突然有个想法。”

苏定微微低头:“沉公您说。”

沉毅抬头看向东边,然后笑了笑:“苏将军,你说如果从今天开始,徐州城四门全开…”

“情况会变得怎么样?”

苏定先是一愣,随即目光一亮,看向沉毅:“沉公,这是个好办法,能激得齐人不得不来攻城,就是多少有些凶险…”

“我觉得没什么凶险的。”

沉老爷目光幽幽。

“正好,借此看一看,北齐朝廷能容忍周世忠到什么程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