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相与将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相与将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16 01:47:01

虽然皇帝陛下这句话,已经带了明显的送客意味,但是陈相咬了咬牙,并没有离开,而是站了起来,抬头看了看皇帝,又低下了头,开口道:“陛下。”

陈相爷沉声道:“议事堂其他宰相是什么意见,老臣现在不知道,但是老臣反对陛下此时出京祭孔!”

宰相这个职位,跟普通的官员是不太一样的。

其他官员,除了御史台之外的几乎所有官员,基本上都是执行单位,也就是说,他们天然只能执行皇帝的命令,除了极少数脖子硬的人以外,其他人都是不敢违逆皇帝的。

但是宰相不一样。

宰相这个职位,天生就与君权有一些冲突,冲突的这个点就在于,宰相除了日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之外,更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修正皇帝的想法以及做法。

比如说三省之中的门下省,它的天生职权之一就是封驳权,如果皇帝的意见门下省不同意,是可以原路封驳回去的。

到如今,相权集中在议事堂,议事堂也就成了中书门下的融合体,这个权力在事实上也被议事堂继承,议事堂是有权力封驳皇帝圣旨的!

而陈靖这个议事堂首席,天生的职能之一,就是修正皇帝的过失。

对于陈靖的态度,皇帝陛下并不觉得意外,只是淡淡的挑了挑眉,问道:“怎么?陈相觉得朕不应该亲往曲阜祭孔?”

“自然是应该的。”

这个大帽子,无人可以戴得住,陈靖只能同意这种看法,然后低头道:“但不应该是现在。”

他态度很是坚决:“陛下,如今我大陈王师虽然一路取胜,正在把战线往北推,但是据老臣所知,至今连兖州府都还没有完全打下来。”

“也就是说,兖州府还是前线的战场。”

“如今,陛下如果御驾曲阜,便与亲临战场无异。”

“如果陛下公然摆驾前往,则齐人不可能无有察觉,曲阜距离前线战场,只有百多里的距离,齐人如果不惜一切代价,扑向曲阜,老臣恐怕,陛下圣驾堪忧!”

他低着头,继续说道:“若陛下是私访曲阜,则更加不可取,自古白龙鱼服,便是极为危险的事情,大陈如今俨然有中兴之相,正要陛下主持大局,陛下个人安危,便是大陈上下的安危,陛下是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的!”

皇帝挑了挑眉,淡淡的说道:“朕出行,自然不会私访。”

“朕龙驾离京,会有禁军跟随。”

“有禁军伴驾,再有淮安军在左近,如何能有危险?”

皇帝的话说的并没有错,现在淮安军在山东战场上,总体是处于进攻一方的,也就是说,淮安军在山东,目前是优势的一方。

他一旦出门,少说会带着两三万禁军一起同行伴驾,这种规模的卫队,再加上淮安军护持,不会有任何问题。

哪怕齐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真的发了疯,不顾一切的扑向曲阜,想要留下这位大陈皇帝,以大陈现有的情报能力,完全可以在齐军没有扑到曲阜之前,将皇帝陛下向南转移。

见陈靖开口还要说话,皇帝皱了皱眉头,继续说道:“大不了,这一趟禁军出门花费的钱粮,朕从自己的内帑里掏,不用朝廷的就是。”

这几年,市舶司着实替宫里挣了不少钱,哪怕现在市舶司的收入已经暂时移交给了户部,但是皇帝陛下钱包鼓鼓,说起话来也有了不少底气。

陈靖连忙低头:“陛下,这不是谁出钱的问题,此时正是大陈复兴的紧要关头,陛下您…”

“正是因为在这种紧要关头,朕才要去曲阜祭孔。”

“以收拢天下士人之心。”

皇帝说到这里,就有些不耐烦了,开口道:“朕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了,陈相回去,好生筹备筹备此事,朕在一个月之内,就准备离京北上了。”

说罢,见陈靖不愿意离开甘露殿,皇帝陛下径直站了起来,自己离开了甘露殿,回德庆殿去了。

而陈靖,在原地愣神了许久,才迈着步子回到了议事堂。

回到了议事堂之后,他当即召集另外几个宰相开始开会。

把事情说了一遍之后,几个宰相都是面露诧异之色。

陈相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看向赵昌平,开口道:“昌平贤弟,陛下如今乾纲独断,朝廷里几乎没有人能够劝的动他,咱们身为宰辅,却不能一味媚上,需要做些什么。”

赵昌平自然也不太想看到皇帝离开建康,闻言看向陈靖,开口问道:“陈相想让赵某做什么?”

陈靖看向其他几个宰相,开口道:“我们四人,此时进宫去,面见太后娘娘,而昌平贤弟你…”

“则要给你那位北边的门人写信,让他也上书,坚决推拒这件事。”

陈靖沉声道:“你那个门人,是个厉害人物,他自然想的明白,陛下只要一到山东境内,他就要承担推脱不开的莫大责任,这件事情,他必须得出面推拒,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味讨好圣躬了!”

陈靖所说的赵昌平门人,自然不会是指别人,只会是说沈毅。

不过他话里,多多少少带了点刺,暗示沈老爷现在一路升官,是因为一直讨好皇帝陛下,是幸进。

赵昌平先是皱眉,然后开口道:“陈相,沈子恒虽然与我同出一门,但却并非是我的门人。”

“再有,他能有今天这个成就,也不是因为一味讨好陛下。”

赵相看了看其他几位宰相,沉声道:“朝廷里,真正一味讨好陛下的人,如同过江之鲫一般,至今也未见哪个人如他一般,领兵北伐了。”

见赵昌平嘴上不吃亏,陈靖苦笑道:“赵相,就当是老夫说错了话,但是这信,于情于理,你是应该写的。”

赵昌平想了想,然后点头道:“赵某确认了这件事之后,会给子恒写信的。”

有一件事,陈靖说的没有错。

皇帝离京,一旦在山东境内,乃至于在徐州府境内,出了任何问题,沈毅都逃不脱,是要背大责任的。

见赵昌平点头,陈靖松了口气,他站了起来,看向其他几个宰相,开口道:“诸位,咱们一起进宫,面见太后娘娘罢。”

其他几个人站了起来,跟在陈靖身后,宰相岳谦若有所思,开口道:“依我看,陛下未必就是一定要出宫北上,很有可能就是要做个样子,给咱们,给太后娘娘看。”

陈靖深呼吸了一口气,没有否认,但是也没有认同。

“不管怎么说,太后娘娘那里,咱们都是要去一趟的,不然就是咱们这些宰辅失职。”

“传之后世,是要在史书上留坏名声的。”

他扫视了众人一眼,沉声道:“诸位也不想看到,将来百年之后,史书上有什么纸糊宰相,泥塑尚书的说法罢?”

听到这句话,众人不再犹豫,跟在陈靖身后。

赵昌平也站了起来,跟随几人一起进宫。

陈靖看了看他,开口道:“赵相,现在的当务之急是…”

赵昌平缓缓说道:“不碍事,一封信而已,盏茶时间便能写就。”

陈靖闻言一怔,然后哑然一笑:“昌平贤弟,与那位门人,真是亲密无间。”

盏茶时间写一封信出来,就代表着不需要字斟句酌,代表着两人之间关系密切,不需要花心思去遣词造句。

赵相面色平静,没有否认。

他刚进议事堂,话语权并不是很重。

但是,有沈毅这个“门人”在,他的话语权,在无形之中就会抬升很多。

而事实上,宰相的权柄,也的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些门生故吏。

就这样,几位宰相一起进了宫里。

而在当天下午,就有一封书信,以六百里加急,离开了建康,一路送到了兖州城,送到了沈老爷的桌案上。

接到信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沈老爷正在翻看前线送来的战报。

这几天时间,薛威已经跟宁阳齐军,有小规模交手了。

而且不是在宁阳县城,是在宁阳城外。

几场战事下来,双方互有胜负,但是总体是薛威这里占优,稍稍占了点便宜。

薛威的意思是,要继续向宁阳逼进。

沈毅提笔,给他批复了意见,表示同意。

回复完薛威之后,门口响起了敲门声,蒋胜低声道:“公子,赵相公六百里急信。”

沈毅起身,走到门口,接过这封书信,然后立即展开。

从右到左看了一遍之后,沈老爷眉头紧皱,看了看南边。

李二…

在搞什么飞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