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淮北明月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淮北明月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16 01:47:01

坐在帝辇之上,沈毅还是头一次。

在此之前,沈家只有他的好大儿沈渊,在龙辇上坐过。

龙辇之上,皇帝陛下时不时掀开帘子,看着外面的光景,然后便面露笑容,似乎还深呼吸了一口气。

“这外面,就是比皇城里舒坦。”

他扭头瞥了一眼沈毅,笑着说道:“你不知道,朕花了多少心思,才得以从建康城里出来,光跟那几个老头子吵架,就吵了好几回。”

“朕还跟母后,扯了不少天下大义,才得以从建康脱身。”

说到这里,皇帝看了看沈毅。

“母后心疼朕,放朕出来了,议事堂那几个老头子,却是着实难缠…”

说到这里,皇帝皱了皱眉头,开口道:“其中,竟是你那个师伯最是顽固,朕刚擢他进了议事堂,按照道理,他是最不该逆朕的意思才对,没想到中书五相里,就数他最是强硬。”

沈毅轻声回答道:“赵师伯是难得的君子,从不以利害更易立场。”

“无有这么个刚正不阿的主官,户部这些年也不能相对清明一些,毕竟古书上说过…”

沈毅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皇帝便笑呵呵的接过了话,开口道:“唯无瑕者可以戮人,是不是?”

沈毅微笑点头。

“你呀你,还是给你这个师伯脸上贴金。”

“他这些年,固然是没有贪过,可以说是洁身自好,但在朕看来,多是因为他那个夫人身家雄厚。”

皇帝陛下伸了个懒腰,懒洋洋的说道:“他在京为官不久,夫人家里就在建康给他置了宅子,哪里还需要贪墨?”

说到这里,皇帝笑呵呵的看了看沈毅,开口道:“再说了,他赵治是不贪,但他夫人家里有这么个做大九卿的姑爷,现在更是有了个做宰相的相爷,哪怕赵治不搭手,这么些年,明里暗里,该占了多少好处?”

皇帝笑着说道:“他家里那个小儿子,朕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叫做赵…嗯…赵蓟州。”

“从十三四岁,便在秦淮河混迹,出了名的一掷千金,钱从哪里来的?”

“要是当真没有好处,他母族会这么使钱给他花?”

沈毅语气一滞,咳嗽了一声,无奈道:“可能是舅甥情深。”

“朕不这么觉得。”

皇帝白了一眼沈毅,没好气的说道:“朕又不是没有舅舅,朕那几个舅舅,没事还要进宫里跟朕伸手要赏钱,未曾见过他们掏腰包补贴补贴朕的内帑。”

沈老爷跟着笑了笑:“相信只要陛下开口,国舅与国丈是愿意慷慨解囊的。”

“得了罢。”

皇帝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显然,他对于自己的母族,并不是如何满意。

君臣二人随意聊了几句之后,皇帝陛下忽然笑呵呵的看着沈毅,开口问道:“沈卿藏在东南的那位美娇娘,现在何处啊?”

沈毅连忙说道:“现在兖州。”

皇帝眯着眼睛,微笑道:“她在东南弄得那个福州商会,很是不错,让朕的腰包鼓了不少,什么时候带回建康去,朕让人赏她些东西。”

沈毅沉默了一会儿,低头道:“今年过年如果返京,便带回建康去。”

皇帝笑着说道:“当真舍得带回去么?”

“你这一带回去,明年要是再出征,可就不好再带出来了。”

如果叶婵一直在外面,那么跟在沈毅身边也就跟在沈毅身边了,但是如果带回家里进了门,要是再想带出来,家里的那位正宫娘娘,心里该不是滋味了。

沈毅一怔,随即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伸手挠了挠头:“臣…倒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皇帝哈哈一笑。

“看罢,你沈子恒也要被这闺中之事,弄得左支右绌!”

“倒是朕,已经久病成良医了。”

皇帝自嘲一笑:“一眼就能瞧出,你家里的症结。”

见沈老爷沉思不语,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好了,不必想了,等过年回了建康,朕再替你想想办法。”

沈老爷无奈摇头,叹了口气。

“只好如此了。”

君臣二人说了几句闲话,皇帝才开始问起正经事。

“山东现在的局势如何?”

皇帝看着沈毅,问道:“是不是不太好打了?”

沈毅想了想,回答道:“现在说不好打,那倒也不至于,臣今年离开建康之前,就跟陛下提过山东的情势,说今年在山东将有一场大的决战。”

“如今,兖州战事已经结束,历时半年之后,北齐新朝的局势,也慢慢稳定下来…”

“齐人的援兵,这会儿已然抵达山东,齐人大将图远也跟着到了。”

“这场决战已经越来越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起来。”

皇帝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琢磨了一会儿,开口问道:“朕如今,大张旗鼓的北上祭孔,只要齐人不聋不瞎,这会儿应该已经传到他们耳中了。”

“沈卿你说,齐人会不会因为朕的到来,改变原有的方略,开始猛攻兖州。”

“如果齐人大军会因为朕而有所动作。”

皇帝轻声道:“朕倒是可以多留一段时间,替你做这个饵。”

他回头看了看沈毅,微笑道:“朕随身带着的三万禁军,也可以临时借给你调用。”

“要是能够以此狠狠地咬上齐人一口,山东大战的形势,说不定能够明朗一些。”

听到了皇帝这番话,沈老爷脸色大变,着实是被李二的猪言猪语吓了一大跳。

他甚至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剧烈的咳嗽了几声。

“陛下,这万万不可!”

沈老爷终于缓了过来,义正辞严的沉声道:“陛下您是大陈天子,江山社稷都系在您一个人身上,哪怕是丢掉已经占下的兖州府,撤回南直隶,也不能拿您的安危冒险!”

皇帝哑然一笑:“这有什么不行,朕身边只要留个几千人,便安全得很,实在不行朕还可以先往南撤一撤嘛。”

沈毅摇头。

“陛下,风险与收益,是要相等的,这么做,太不对等了。”

皇帝有些诧异:“能让山东战局明朗,收益还不够大?”

沈毅摇头,他看了看皇帝,面色严肃道:“陛下,臣说一句不太好听的话。”

“在这山东地界乃至于徐州地界上,要是您出了一点事情,臣还有整个淮安军,都会被朝廷问罪。”

“哪怕是撇开朝廷的罪责不谈,北伐这种大事情,也需要陛下您在朝廷里,给予支持。”

沈老爷沉声道:“无有陛下的支持,这种耗费国力而且可能血本无归的事情,很有可能被朝堂诸公们否了,到时候北伐大业戛然而止,再也没有复起的希望。”

皇帝闻言,伸手摸了摸自己新蓄的胡须,只不过他的胡须还短,现在只能用手去抓胡须,远远做不到捋的程度。

“沈卿这话,却有几分道理。”

皇帝打了个呵欠:“那么朕也就不刻意北上了,这一次朕的行程就到曲阜为止。”

他有些可惜的说道:“原本,朕还想亲自去前线,看一看齐人大军是个什么模样的。”

沈老爷只觉得皇帝说的话越来越离谱,他连忙说道:“陛下如果一定要去前线,臣这个东路军主帅立马挂印返乡,再不北伐了!”

皇帝瞥了一眼沈毅:“朕不是说不去了吗?”

“不过。”

皇帝想了想,继续说道:“不过朕去兖州的事情,瞒不过那些齐人,如果齐人真要不计死活的硬攻进来,沈卿倒也不必忌讳,可以以此做局。”

“争取多留下一些齐人,以在山东大战之中,占取上风。”

沈毅连忙低头:“陛下放心,臣明白的。”

君臣二人说话的功夫,龙辇已经靠近泗水县城。

这会儿,外面已经夜色降临,月光铺洒下来,燥热消散了不少。

此时临近月中,月盘渐满。

皇帝陛下掀开帘子,抬头看向天上的明月,感慨不止。

“朕…终于见到淮北的明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