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四百三十六章 考验皇帝格局

第四百三十六章 考验皇帝格局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2:12:23

虽然朝廷兵部地位尴尬,但是明面上的权力还是有的,兵部掌管全国的武官选用,军籍,军械以及军令。

像抗倭军这种临时建制,本来只是皇帝陛下一时兴起所为,兵部没有给具体的文书,但是抗倭军目前搞得很不错,对倭寇也起到了作用,眼下兵部总算给了个正式的编制了。

有了正经的编制,像是薛威那种抗倭军里的将领,就不至于有职无官了。

这种虽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用处,也就是朝廷承不承认的事情而已,但是国朝毕竟一百多年了,朝廷的认证在有些人心里非常重要,有了朝廷给的正经武官品级,他们也能多一些动力。

沈毅端在手上的酒杯听了听,他看向杜怀,问道:“杜公公,这种事情,在下能听得么?”

“听得听得。”

杜太监微笑道:“临来之前,陛下特意召咱家去甘露殿说了会话,咱家心里也清楚,这一趟晋世子巡海,明面上沈翰林只是个军师,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沈翰林在拿主意。”

他语气平和:“若非如此,咱家便直接去寻晋世子了,也不会到这里来见沈翰林。”

“公公此言差矣。”

沈毅咳嗽了一声,摇头道:“这一趟巡海,还是世子挑大梁,我最多也就是在世子身后给世子出出主意,谈不上拿主意。”

沈毅语气诚恳:“这种话给世子听了去,要不高兴的。”

虽然李穆也说过跟杜怀类似的话,但是人家毕竟是天潢贵胄,有些话别人可以说,沈毅却不能认,万一世子哪天听得不高兴了,这趟巡海的差事也就黄了。

差事黄了不要紧,还有可能闹出一些不愉快。

杜怀在宫里待了几十年,这些人情世故他也是懂得的,见沈毅这个模样,老太监呵呵一笑,开口道:“难怪沈翰林能够在这个年纪中两榜进士,入翰林院,只凭着这股早慧,便不是常人能够比拟的。”

这老太监口中的“早慧”,是说沈毅在这个年纪,有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智慧。

沈毅低头喝了口酒,没有答话。

杜太监吃了口菜,漫不经心的说道:“陛下已经下旨,奉晋世子为抗倭军指挥使了。”

听到指挥使三个字,沈毅挑了挑眉,神色微微有了一些变化。

指挥使,是一个卫的最高军事首领,正三品的武职。

比如说临海卫,满编是五个千户所,也就是五千人左右。

不过指挥使,并不是地方上最高的武职,地方上最高的武职是都指挥使,也就是省级最高的军事长官,是正二品武职,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

朝廷给抗倭军这个级别的建制,是略低于沈毅预期的。

按照沈毅的预估,朝廷既然把皇帝的堂兄都派下来了,不管抗倭军能不能编满,怎么也应该给个都指挥使的名头,不然给堂堂世子一个指挥使的职位,未免有些掉价。

当然了,对于现在的抗倭军来说,五千人的建制是妥妥够用了。

因为现在的抗倭军,也才二百余人,连一个千户所都还没有编满。

见沈毅一副思索的模样,杜太监摸了摸自己下颌上稀疏几不可见的几根胡须,微笑道:“陛下说,如果抗倭军这两年做得好,便在沿海设抗倭都司。”

听到这句话,沈毅心里暗自补充了一句。

等到抗倭军升格成抗倭都司的时候,他沈毅会不会在抗倭军里做事说不准,但是李穆绝不会继续在抗倭军里担任都指挥使了。

皇家内部互相防备的心思,还是很重的,皇帝可以允许李穆做个名义上的指挥使,但是却不可能容忍他做都指挥使,名义上的也不行。

想到这里,沈毅微微低头道:“陛下圣明,沈毅佩服万分。”

杜怀眯着眼睛看向沈毅,继续说道:“陛下还吩咐了,让咱家等询问晋世子和沈翰林,有没有什么需要我等帮忙做的事情。”

沈毅想了想,便开口回答道:“有杜公公帮忙处理赃产,在下已经省力万分了,不过除此之外,还真有一些事情,杜公公能帮上忙自然更好,帮不上忙就只当在下没说。”

杜太监眼睛弯成了月牙儿,挤出了几个鱼尾纹,他笑呵呵的看着沈毅,开口道:“沈翰林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就是。”

沈毅咳嗽了一声,压低了声音。

“杜公公,我想在台州府沿海建造一个船坞,我需要一些大船的图纸,还有一批精通于造船的匠人…”

“造船…”

杜公公想了想,然后抬头看向沈毅,开口道:“这个咱家要跟上面请示一下,朝廷工部有不少能工巧匠,如果陛下同意,可以从工部调一些过来,至于船坞…”

老太监淡淡的说道:“船坞自然没问题,不过户部恐怕不愿意出钱。”

言下之意,就是要从赃款里出钱。

这些赃款,沈毅本来就是要花的,闻言直接点头,然后他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再有就是,兵部武库司是不是有一些专门制造火器的作坊,我想从前兵部抽调一两个作坊到沿海来,给抗倭军提供火器…”

沈毅话还没有说完,杜太监便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老太监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沈毅,这位见惯了风雨的紫衣太监,零散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口口水,然后艰难的说道:“沈翰林想要什么?”

“我想要几个火器作坊。”

沈毅眨了眨眼睛,目光有些无辜:“怎么了杜公公,不好办么?”

“岂止是不好办?”

杜太监坐了下来,没好气的说道:“沈翰林,咱家方才还夸你早慧!你怎么现在就糊涂了,抗倭军现在在沿海大肆征兵,名义上统兵的还是晋世子,你现在开口就想要火器作坊,伱…”

话说到这里,杜太监其实是想说“你还想让陛下安睡否”的。

但是话说到嘴边,他还是咽了下去,没好气的说道:“你简直就是疯了!”

沈毅微微摇头道:“杜公公,正因为沈某没有什么私心,才会跟朝廷跟陛下提这种要求,如果我等真有什么私心,便不是跟朝廷要人,而是自己在沿海建火器作坊了。”

“公公,经过临海一役,小股倭寇短时间内是不敢上岸了,未来一两年时间里,抗倭军慢慢成型之后,相信那些几千人的大股倭寇,也不会敢再登陆我大陈海疆,但是真正想要扫清海上的倭寇,想要靖平海疆,想要…”

“组建沿海水师,就必须要造船出海,在海面上击败倭寇!”

杜太监脸色有些发红,他看向沈毅,叹了口气:“造船倒也罢了,火器是绝对不成的,地方军有火器需要了,给兵部打条子就是,兵部自然会酌情下发,哪里有直接跟兵部要作坊的道理?”

“兵部的火器…”

沈毅微微摇头,开口道:“沈某见识过,能打远的不能上船,能上船的打不远,需要花心思改进一番。”

说到这里,沈毅顿了顿,继续说道:“杜公公,你把我说的话如实上奏陛下就是,陛下如果准了自然是好,如果不准,我也就只提这么一回,以后再也不会提起,就当我没说过。”

杜太监摇头叹了口气:“我们把话传上去,陛下那里就不会当你没说过了。”

他看着沈毅,忍不住问道:“这些要求,沈翰林怎么不写在奏书里?”

沈老爷敬了杜怀一杯。

“我递上去,陛下多半是看不进去的,但是公公这些宫里自己人送东西上去,陛下说不定能看的认真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