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四百三十九章 铁面无私

第四百三十九章 铁面无私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2:12:23

甘露殿里,一身绯红官服的赵尚书,向天子行礼之后,得了天子赐座,坐在了皇帝陛下对面。

年轻的皇帝看着已经不再年轻的户部尚书,颇有些感慨的说道:“赵卿近年来,白发渐多了。”

赵昌平当年,是朝廷里最年轻的六部侍郎,几乎没有之一,那时候户部尚书刘纪章老迈,整个户部都是他这个四十多岁的侍郎在打理,另一位右侍郎被他压的喘不过来气,几乎成了下属,何等意气风发。

但是现在,赵昌平也已经五十多岁了。

虽然这个年纪对于二品大员来说,政治生命还非常漫长,但是赵昌平这种操心的性格,这些年主持户部,的确让他增了不少白发。

听到皇帝带着些关心的话语,赵昌平微微低头,笑着说道:“臣渐渐老去,陛下也渐渐长成了,看着陛下英姿勃勃,同时愈发沉稳,臣心中开心不已。”

这句话虽然带了点扇情,但是却是发自真心的话,皇帝到今天登基八年,他初登基的时候只有十岁,还是个孩童,赵昌平这一代臣工,可以说是看着他一点一点长起来的。

皇帝陛下只是感伤了一会儿,很快想起了正事,他对着高明挥了挥手,示意高明把杜怀送回来的文书送到赵尚书手上,高明会意,捧着奏书就送到了赵昌平面前。

皇帝缓缓说道:“这是朕宫里的宫人,刚从台州府送回来的奏报,里面记述了沉毅跟朝廷的一些要求,赵卿既是户部尚书,又是沉毅的师长,因此朕请赵卿过来商量商量此事。”

赵昌平站了起来,也是双手接过这份奏书,展开之后,他几乎一目十行,很快把整篇奏书看了一遍,越看他的眉头便皱得越深。

等到一篇奏书看完,他已经眉头紧锁,这位户部侍郎抬头看向皇帝,沉声道:“陛下,沉毅说要在沿海造船坞,造火器,这笔开销从何而来?户部并未见到这笔账…”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如果是造大船,陛下的内帑似乎也开销不起…”

听到他这番话,小皇帝的神色立刻变得有些尴尬。

因为这件事,程序上是有问题的。

按照朝廷的规矩,朝廷查抄了赃产,应该充入国库,也就是归入户部,即便不归入户部,归入内廷私库,也要跟户部打招呼才对。

而现在,皇帝让李沉二人南下巡海,就地花销查抄的钱产,中间是跳过户部的。

这很不符合朝廷的程序。

皇帝陛下咳嗽了一声,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这个…沉毅离京前,没有跟赵卿说么?”

赵昌平摇头道:“陛下,臣与沉七虽然私交不错,私下里他也称呼臣为师伯,但是私交不涉及公事,平日里臣也只跟他说一些学问上的事情,与公事无干。”

“他离京之前,的确到臣家里告别,但是只说奉命南下办差,没有说办什么差事。”

赵尚书这番话,就有些睁眼说瞎话了,因为他跟沉毅,乃至于整个甘泉书院出身的官员,都是一定意义上的政治同盟。

很多事情,他不可能不知道。

不过现在,这番话说出来,的确有点铁面无私的感觉,一下子就站在了道德高地。

小皇帝微微皱眉,他认真想了一会之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于是皇帝陛下叹了口气,开口道:“赵卿主持户部,对很多海疆的事情可能不太清楚,近二十年来,沿海倭寇愈发猖獗,杀伤朕之子民不计其数,朕决意清理沿海倭寇,还沿海诸州府百姓一个靖平世界。”

“沿海贼寇动作迅捷,朕也不得不以快打快,很多事情只能事急从权,赵卿也知道,朕那个堂兄在台州府发现了通倭的王家,因此朕准许他们就地动用赃产,建立抗倭军。”

王家通倭的事情,在朝廷里闹得沸沸扬扬的,罪证确凿之前,很多文官还上书给王家辩解,这件事情,赵昌平自然是知道的。

只不过他这会儿选择性不知情而已。

此时此刻,这位户部尚书微微低头道:“原来如此,那臣就没什么问题了。”

见他没有在这件事情穷追勐打,皇帝陛下也松了口气。

他毕竟年纪小,对于朝廷的掌控力不可能太足,如果户部真拿这件事情说事,说他胡来,那么他这个皇帝,还真要面对不小的压力。

毕竟他头上还有个娘,太后娘娘说话,可比他这个皇帝的份量要重。

皇帝松了口气之后,才勐然回过神来,自己找赵昌平过来问话的原因。

他心里忍不住暗暗感慨。

这些朝堂里的重臣,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比如说这位户部尚书,几句话就让自己这个皇帝,陷入到了他的节奏之中。

皇帝冷静了一会儿之后,整理了一下思绪,才缓缓说道:“赵卿,朕今天找你来是想问你,对于沉毅的要求如何看?”

赵昌平直接站了起来,对着皇帝拱手,沉声道:“陛下,这种事情想也不用想!”

“造船是工部的事情,火器是兵部武库司的事情,无论怎么样,都跟他邸报司没有任何干系!”

“况且,陛下是派晋世子为钦差南下巡海,沉七只是沿途随行,如果是要东西,也应该是晋世子上书跟陛下要东西,跟他沉七有什么干系?”

赵尚书面色冷峻,沉声道:“这两个要求,一不合理,二不合法,实在是无稽之谈,臣请陛下不要理会…”

“沉子恒去年才中进士,今年便南下出差事,在此之前,他只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对于实事一窍不通,臣请陛下下旨申饬于他,如果可以…”

“臣请把他调回建康,先在邸报司磨练几年,再派出去办事!”

“对于实事一窍不通…”

皇帝重复了一遍这句话,然后看向赵昌平,默默的说道:“可是沉毅前不久,在台州府创制了一种新式兵器,然后带着不到二百抗倭军新兵,重创一路倭贼,杀敌近百。”

他看向赵昌平,问道:“这也叫对实事一窍不通么?”

赵尚书语气坚定:“陛下,孤证不证,一件事情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侥幸而已。”

他对皇帝躬身道:“无论如何,火器军械,不能交由地方,如果沿海抗倭需要船炮,可以交由工部兵部督造之后送交地方,决不能按照沉七所说,从工部兵部派人去地方!”

皇帝摸了摸自己已经有了一些细软胡须的下颌,若有所思:“赵卿怎么对自家后辈如此抵触?”

“此公事也。”

赵昌平面色严肃:“与私事无关。”

“即便是以私论,臣私下里也会给沉七写信,痛斥其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