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五百四十章 举手之劳

第五百四十章 举手之劳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2:12:23

李穆在甘露殿待了约莫小半个时辰,才被大太监高明亲自送出了宫,高太监送走了李穆之后,便立刻回到了甘露殿,此时皇帝陛下依旧在书案前写着什么。

高明近前,飞快的瞥了一眼。

白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心字。

高明连忙垂手,站在皇帝陛下身侧,微微低头道:“陛下,晋世子已经送出宫去了。”

“嗯…”

皇帝说话的功夫,手上的毛笔狠狠一刀,在心上拉出了漂亮的一撇。

这个心字,也就变成了个必字。

皇帝写完这个字,把毛笔放在了笔架上,然后意兴阑珊的回到了软榻上,抬头看了看高明,问道:“李穆的话,你怎么看?”

高明深深低头,犹豫了片刻之后,他才缓缓说道:“陛下,奴婢见识浅薄,不敢有什么看法,不过晋世子这一路南下,十分循规蹈矩,不曾做过任何出格的事情,甚至有些不太像是一个钦差,有关于抗倭军的事情,他统统都是丢给沈毅去做…”

“可以说是谨小慎微了。”

“朕知道。”

皇帝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朕的意思是,朕这个堂兄与沈毅之间的关系,你怎么看?”

高明低眉道:“陛下,晋世子如何想的,奴婢不敢妄言,但是沈毅这个人,也是十分谨慎的人,他绝不至于头脑发昏,放着朝廷的官不做,去做晋王府的官…”

“嗯…”

皇帝低眉道:“朕也是这么想的,现在的沈七,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会对朕有什么二心,不过将来有一天…”

说到这里,皇帝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他瞥了高明一眼,然后伸了个懒腰:“抗倭军这一两年的确干的不错,李穆给的建议不无道理,朕没有理由再给沈七派个上司过去拿捏他。”

皇帝陛下自言自语道:“那抗倭军的事情,就可以先放在一边,让沈七自己去折腾折腾。”

说到这里,皇帝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继续说道:“前些日子,抗倭军递上来的捷报,其中竟然有给乐清县令应昭请功的内容…”

“这个沈七什么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文官出身,而且是甘泉书院出身,朕幼年时已经吃够了文官的苦头,现在甘泉书院的那帮人越来越权重,这沈七将来越爬越高…”

皇帝这番话,完全是自己跟自己说的,在场的任何人,包括高明在内,都没有插话的资格,不过高明这种人精,在这种时候,当然也不会插话。

皇帝一个人小声嘀咕了一番后,又回到了软榻上半躺着,懒洋洋的问道:“今天有没有谁要来见朕?”

高明连忙低头道:“回陛下,还没有安排,不过您年初派去出使北齐裴元裴郎中,上午已经回建康了,不出意外的话,他下午应该会进宫面圣。”

皇帝皱了皱眉头,有些厌恶的说道:“他要是来了,就让他直接去中书,朕不想见他。”

高太监连忙低头:“奴婢遵命。”

皇帝低头想了想,然后开口道:“下午,把兵部的三个堂官召来,朕有一些事情要跟他们商议。”

高太监缓缓低头:“奴婢遵命…”

………………

傍晚时分,秦淮河畔的闭月楼上,一身华服锦衣的工部侍郎杨蕃,两只手一手搂着一个妙龄女子,看向身边的中年男子,微笑道:“博之兄这一趟出使北齐辛苦,这里我都打点好了,博之兄今晚就在这里好生歇息一晚上,养足精神。”

裴元裴博之对着杨蕃道了声谢,然后长叹了一口气:“公子取笑了。”

“公子也知道当今的性子,我这一趟出使北齐,又是给齐人送钱去的,可谓是出力不讨好,这不,今天回建康来,去宫里求见陛下,陛下都不肯见我,只让我去中书交差。”

说到这里,裴元长又叹了一口气。

“早知如此,当初便不应该进礼部做官,更不应该去学什么胡语,与那些齐人打交道。”

杨蕃笑了笑,然后挥手屏退了几个女子,雅间里顿时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杨公子对着裴元淡淡的说道:“咱们这位陛下,也就是嘴硬一些而已,博之兄你当初被贬官,崔煜被罢相,结果如何?”

“博之兄如今虽然没有恢复礼部侍郎的职位,但是也依旧掌着主客司,而崔煜…”

“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廷议,老宰相王儋也要告老致仕,连带着还要带着卢相一起归养,到时候便要一下子空出两个宰相的位置,崔煜大概率要重回相位了。”

杨蕃拍了拍裴元的肩膀,笑着说道:“博之兄伱看,陛下虽然嘴上不说,但现在是越当家越知道柴米贵了,总有一天,陛下还是要重用你裴博之的。”

裴元被这番话说的一愣一愣的,他抬头看向杨蕃,微微低头道:“杨公子,我听说陛下在沿海搞了一个什么抗倭军,弄得有声有色的…”

“我在北齐的时候,就有不少齐人问过我这件事,问我…”

“是不是陛下用来准备北伐的军队…”

说到这里,裴元苦笑道:“老实说,不是齐人提起来,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个抗倭军,不过齐人既然提起这件事,那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未知公子…”

“您知道多少?”

“北伐?”

杨蕃微微冷笑:“先帝朝十几万大军,在两淮打了一年出头,便灰飞烟灭了,这个抗倭军才多少人?”

“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千人而已。”

杨蕃眯着眼睛说道:“便是这个抗倭军人人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有北伐的本事,不过说起来,那姓沈的还真有本事。”

“一两年功夫,不知道从哪里鼓捣出一支军队,竟然能引起齐人的注意。”

裴元微微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声道:“是啊,英雄出少年。”

“听说陛下,也很看重此人,此人洪德七年中进士,如今才是洪德九年,便已经两年三迁了…”

“而且这个人,还是甘泉书院出身,是赵昌平的门人…”

“管他是不是赵昌平的门人。”

杨公子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淡淡的说道:“总之,他碰了军队,就不用你我来操心了,自然有淮河边上那群人来替你操心,不过…”

他抬头看了裴元一眼,笑呵呵的说道:“不过博之兄你哪天如果再碰到齐人,不妨有意无意的告诉他们,抗倭军确有北伐之意…”

“这样说不定用不着咱们的人动手,哪天齐人就把这抗倭军给按死了。”

裴元脸色微变。

“公子…这不好罢?”

“你主掌主客司,只要跟齐人虚虚实实一番,没有人能拿住你的把柄。”

“而且有没有效果,对于咱们来说都不要紧。”

杨蕃微笑道:“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裴元脸色微变,然后默默低头。

“公子…说的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