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六百三十六章 强势的皇帝

第六百三十六章 强势的皇帝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2:12:23

老实说,这种在饭桌上,谈笑间决定两位地方大员,乃至于是两省官员命运走向的感觉,非常不错。

甚至于让沈毅有了一种自己已经是宰辅,并且宰执天下的感觉。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飘”了。

不过这种“飘”,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沈毅的理智给压制了下去,他的理智告诉他,之所以会有这种效果,并不是因为他沈毅在这里跟皇帝吃了这顿饭。

而是皇帝跟他沈毅吃了这顿饭。

归根结底,决定一切的是眼前这位皇帝陛下。

虽然在他与自己同龄…

但是人家投胎技术明显更加出色。

一顿饭吃完之后,皇帝挥手让宫人把两个饭桌撤了下去,然后他领着沈毅,回到了自己办公的地方,望着桌子上还有厚厚一堆等待批复的奏书,他揉了揉自己的脑门,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今天,估计又要过子夜才能弄完了。”

沈毅垂手而立,开口道:“那臣就不打扰陛下处理政事了…”

“臣告退。”

“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皇帝坐了下来,对着沈毅笑了笑:“相比较来说,还是跟沈卿你说的事,要重要一些。”

沈毅有些诧异。

他看了看桌子上的奏书,问道:“陛下,既然不是什么重要的奏书,交给中书几位宰辅处理就是,陛下何必亲力亲为?”

皇帝低眉,翻开手边的一本文书,低哼道:“因为中书的那些相公们,心里不踏实,有几个至今还觉得朕年轻可欺。”

他抬头看了一眼沈毅,笑着说道:“本来这种话,不该跟臣子说,但是你我君臣同龄,跟那些老家伙不太一样,朕也就跟你随口诉诉苦,伱听了就是,不要多想。”

听到这里,沈毅已经听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君权与相权之争。

君权固然至高无上,但是皇帝并不是神明,不能全知全能,因此需要宰相辅佐处理政事。

而君权具有排他性,因此君权与相权之争,古已有之。

就拿另一个世界的历史进程来举例子,汉初时,宰相可以说是一国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度威胁君权,随后武帝重用内廷近臣,削弱相权。

到了唐朝,更是演进成了群相制度,以一群宰相来分割宰相的职能。

明时,洪武皇帝也是忌惮相权,因此废了宰相制度,不过因为皇帝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宰相这个职能,在王朝之中天然存在,因此到了明朝中期,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了内阁这种变相的宰相制度。

大陈也是如此。

从皇帝即位到洪德六年,整整六年时间里,朝廷基本上都是中书首相杨敬宗杨相一个人说了算,这六年时间里,相权远远的盖过了君权。

以至于到了如今洪德九年的年末,皇帝已经亲政四年,甚至中书宰相都换了两拨人的情况下,那几位宰相明里暗里,依旧有与皇帝分治天下的念头。

这就看皇帝是否强势了。

皇帝如果不够强势,就会将大部分朝政大权,让渡给宰相以及朝臣们,自己只承担一个“裁判员”的角色,用所谓帝王心术的平衡手段,来平衡朝局。

而强势一些的皇帝,不一定会亲力亲为,但是一定想要乾纲独断,让所有的宰相对自己俯首帖耳。

很明显,现在的这个年轻的皇帝陛下,属于后者。

不过君权与相权之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即便君权彻底压过相权,在皇帝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只要稍有懈怠,那些奸滑的读书人,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偷摸的把权力攫取在手上。

而皇帝,可能需要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里,一直保持着警惕。

这很难。

因此,除了开国之君之外,后世的皇帝,大多数是与宰相们或者说士大夫们,分治天下的。

而现在,陈国的这位皇帝陛下,已经想要尽可能的盖过相权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认为这位皇帝就是个雄图壮志的明君,事实上很多皇帝年轻的时候都会争上一争,等人到中年,也就慢慢开始懈怠乃至于摆烂了。

小皇帝翻了几篇奏书之后,随手批复了几句,然后丢在一边,缓缓说道:“朕辛苦几年,中书那帮老家伙做事情就不敢懈怠,等过几年…”

现在皇帝这么辛苦,是因为他要让中书的宰相们知道,他每一封文书都会亲自过目。

等再过几年,洪德朝的中生代成长起来,先帝朝的老臣们慢慢退下去,皇帝也就不用这么事必躬亲了。

不过听到这里,沈毅已经很不想听了。

因为这很诡异。

他也是文官。

而且是两榜出身的进士,纯到不能再纯的文官,有朝一日,他也可能进入中书,成为正经的“沈相”!

可皇帝现在跟他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是想跟他拉近关系,还是想让他沈毅成为洪德朝的孤臣?

虽然皇帝说让他不要多想,但是面对这种局面,由不得他不去多想。

正当沈毅胡思乱想的时候,皇帝又批复完了一封奏书,他看向沈毅,笑着说道:“奏书太多了,沈卿帮朕看一看?”

任何一个文官听到这句话,可能已经激动的跳起来了。

因为协助天子处理政事!

就已经是事实上的宰相了!

不过沈毅很清醒,他后退半步,低头道:“陛下,臣万万不敢…”

皇帝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眼沈毅,微笑道:“知道朕最喜欢沈卿什么么?”

沈毅低头,没有回答。

皇帝淡淡的说道:“就是又能干,又懂规矩。”

说到这里,皇帝似乎写累了,放下毛笔揉了揉手腕,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事,对着沈毅微微一笑:“对了,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朕要说给沈卿听听。”

沈毅连忙低头:“臣洗耳恭听。”

“你去南边办事的这半年,淮河水师,已经打了两个胜仗了。”

皇帝意味深长的说道:“分别是八月,以及十一月。”

“根据赵大将军上报,他们两次一共歼灭北齐的斥候近五百人,差不多灭了北齐的一整个斥候营。”

陈国与北齐,正面停战已经很久了。

但是边境的局部冲突,始终没有停过,双方打起来非常常见,不过在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打掉对方五百人,的确非常了不起。

沈老爷拱手道:“淮河水师两次挫败北齐,此乃本朝幸事,臣…恭喜陛下。”

皇帝嗤笑了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你在南边的差事办的再漂亮一些,淮河水师说不定还能再打几个胜仗逗朕开心开心。”

说到这里,皇帝停顿了一下,脸上的笑意收敛,变得严肃了起来。

他看向沈毅,淡淡的说道:“沈卿,明年朕的沿海都指挥使司一定要建起来,你那里可有这个都指挥使的人选?”

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似乎觉得自己话说的有些隐晦,于是不等沈毅回答,他便直接问道:“你麾下那两个武官,可有人能胜任?”

皇帝说的是凌肃与薛威两个人。

沈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默默摇头。

“陛下,他二人…资历是远远不够的,不过沿海都司下辖的五卫,可以让他们两人到各地去筹建,至于都指挥使的位置…”

沈毅实话实说:“还请陛下另择人选。”

皇帝闻言,默默点头。

“难得你有这份公心。”

“不过这朝中武将。”

皇帝皱起了眉头,低眉道:“一时半会,朕还真不好选一个合适的人选出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