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六百六十五章 卖命钱

第六百六十五章 卖命钱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2:12:23

这牌子,其实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皇帝身份的象征,拿着这个牌子就可以得到皇帝的赋权,成为皇帝走出皇宫的权力化身。

但其实,钦差这个身份,在地方上代行王事,已经有一部分这种职能了。

而沈毅,现在这个东南巡海钦差的身份还是在的,所以原本,皇帝没有必要再给他这么一块牌子,有点画蛇添足了。

比起原来那个钦差的身份,充其量也就是多了一点临机决断的权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拿这块牌子去调动地方上的兵丁,或者临时处理几个人。

可是,沈毅本来就可以调动抗倭军,甚至可以调动即将建立的沿海都司两万余人,抗倭军的战斗力要远胜于地方上的兵,又有些没有必要。

皇帝是个聪明的皇帝,他不太可能做这种没有必要的事情。

因此,这块牌子真正的作用,只有两个。

第一是用来施恩,让沈老爷彻底对皇帝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而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来节制李穆!

晋世子李穆这一次南下的职位是沿海都司都指挥使,是沿海都司名义上的统领。

而沈毅这个钦差的职责是巡查沿海,监督协助沿海都司以及沿海五个市舶司建成,名义上是没有直接控制抗倭军以及未来沿海都司将士权力的。

也就是说,按照朝廷的法理来说,李穆才应该是沿海都司这两万多人的实际控制人。

虽然这位晋世子真正掌控沿海都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年轻的皇帝陛下,还是谨慎的给出了这么一块牌子,让沈毅在必要的时候,权柄可以直接盖过包括李穆在内的一切人,控制住局面。

算是皇帝在东南留的一个保险了。

沈毅,李穆,程廷知三个人在城外的十里亭碰面,碰面之后,三个人一起在路边寻了家野店吃了顿中午饭,之后便一起赶路,直奔乐清。

建康距离乐清不算太近,不过三个人南下都有事情要办,因此一路上算是赶路在走,只用了十天左右,就到了乐清。

算起来,差不多每天走一百里出头。

这个速度看起来慢,但是几乎已经是马车的极限了,毕竟这个时代哪怕是官道,也不会特别平整,再加上车厢很重,能够跑出这个速度,已经是三个人在沿途官驿换马的结果了。

三个人赶到乐清,是在二月初九,刚进乐清境内,抗倭军的都指挥使凌肃,便带着薛威等百余个抗倭军将官,在官道上接迎,等到三个人的马车路过,这些抗倭军将领齐刷刷下马,躬身抱拳,声音齐整。

“见过李都帅!”

“见过沈钦差!”

晋世子李穆与沈毅当即下了马车,跟一众抗倭军将领打招呼,这位晋王府的世子,看着这些抗倭军将领,颇有些感慨的说道:“短短两年多时间,便有如此面貌,比我回京之前还要规整得多,子恒真是了不起啊。”

沈毅站在李穆旁边,只微微落后小半个身位,几乎是并肩而行,闻言笑着说道:“影响军队战斗力的,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因素,军纪不明,钱粮不够。”

沈老爷看了看站成两排的抗倭军将领,缓缓说道:“抗倭军建立至今,功必赏过必罚,钱粮从来也没有断过,杀倭寇的赏钱,将士的抚恤也是立刻就发。”

“再加上有几个会练兵的将军。”

沈毅微笑道:“时间长了,自然就不一样了。”

李穆沉默了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说起来容易,可整个大陈,也就只有你沈子恒能够练出这种军队出来,不要说别的,就这支抗倭军,放在乐清,从兵部换个人来带他们,不出三五年,也就烂掉了。”

“都是私欲所致。”

沈老爷也有些感慨:“那些人手上拿了权力,便下来喝兵血,吃空饷,朝廷的钱,十分只能到将士手里两三分乃至于一两分。”

“慢慢的,自然也就烂掉了。”

“不止这些。”

李穆摇头道:“更重要的是缺钱。”

他看了一眼沈毅,开口道:“子恒,你这五千抗倭军,军饷差不多是禁军的两倍左右了,再加上杀倭寇的赏钱,实际上的用度,还不止两倍。”

“这五千人,尚且可以凭借抄家营商来供养,马上就要扩编成两万五千人了。”

世子静静的看着沈毅。

“钱从何来?”

“市舶司。”

沈毅轻声道:“今年我来东南,主要就是把五个市舶司建起来,并且让这几个市舶司正常运转起来,只要能够正常运转,供养一个沿海都司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且,多半还会有不少盈余,能够缴到国库里。”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跟这些将领们打完招呼,在这群抗倭军将领的护送下,重新回到了马车里,这一次,李穆直接坐进了沈毅的车里,然后看了看沈毅。

“怕就怕在国库。”

李穆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一旦户部介入进来,那么市舶司的钱,便不是沿海都司的钱了,到时候这些钱如果直接由户部接管…”

“子恒你想要按照禁军的军饷从户部手里抠出来,都是千难万难,想要按照抗倭军现在的军饷发放,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李穆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如果市舶司的钱,是咱们沿海都司直接接手,把用剩下的钱给户部,那么这远高于其他军队的开支,那些文官就又可以拿来说事了。”

世子缓缓说道:“要知道,建康城里的那些文官老爷傲得很,向来是看不起武官的。”

他看向沈毅,无奈道:“他们说伱沈子恒贪污敛财,倒还是轻的,就怕他们说你有意施恩于地方军队,意图不轨!”

“到时候,不止是子恒你,就连我就都会有麻烦了。”

这的确是摆在两个人面前的最大问题。

因为沿海都司马上就要成立,养活两万五千人跟五千人,可大不一样。

如果市舶司的钱,真的被户部接管,那么李穆说的情况,几乎是一定会出现的。

哪怕户部尚书赵昌平是沈毅的师伯也不成。

这种是文官集团一致的鄙视链,也是文官集团的一致利益,赵昌平一个人,不可能让户部上下心甘情愿的优待武官。

沈毅坐在马车里,摸了摸下巴。

“世子,这五个市舶司,都是宫里的太监下来督建的,具体管事,也是宫里派宦官下来管事经营。”

“暂时,应该不会移交户部罢?”

李穆摇头。

“岁入几十万两的时候,户部不会放在眼里,只当是给陛下零花了,可是市舶司的收入一旦多起来,户部就一定会尽全力去争,按照他们…”

说到这里,李穆对着沈毅笑道:“按照你们读书人的说法,钱只有进了国库,才是天下人的钱,进了内帑,那就是天子私产。”

“他们还会义正言辞的问陛下,是不是要与民争利。”

沈毅闻言,微微摇头道:“说句不足为外人道的话。”

“大陈这些年武力孱弱,乃至于六十多年前的那场大变,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重文抑武太过了。”

晋世子满脸微笑的看着沈毅。

“子恒你可是两榜进士。”

沈老爷目光平静,他看着李穆,问道:“我若非是两榜进士,能在朝廷出头么?”

李穆摇了摇头。

“那恐怕不能。”

沈老爷掀开车帘,看了看外面护送他们的抗倭军将领。

“世子方才说,抗倭军的军饷,远超其他军队,依我看,不是抗倭军的军饷太多…”

“而是其他军队的军饷太少了。”

李穆幽幽的叹了口气:“即便是现在的军饷,已经养出了一个赵阀了。”

他的目光看向沈毅,似乎在想沈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沈阀”。

沈毅微微摇头道:“赵阀起势,跟军饷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朝廷不得不倚着他们。”

“而且淮河水师之中,也不乏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钱发不到将士们手里。”

“依我看。”

“大陈如果要还于旧都。”

李穆深呼吸了一口气:“当如何?”

“卖命的钱要多给。”

沈老爷缓缓说道。

“卖命的人,要多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