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方向与小成果

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方向与小成果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3:23:02

见沉毅这个表情,程廷知这个做了几十年官的老油条,如何不知道他心中所想,这位巡抚老爷微微摇头道:“子恒贤弟,内人刚到福州的时候,摆弄了一些花草,现下已经全开了,昨天老夫去看了一眼,开的颇为漂亮,咱们去后院赏赏花如何?”

沉老爷正在喝水,摆出一副云澹风轻的模样,听到这句话,嘴里的这口茶水差点就喷了出来,他抬头看了看程廷知,眨了眨眼睛:“中丞怎么突然要去赏花了?”

“令弟不是没有考好么?”

程抚台叹了口气:“老夫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早年也是考学过来的,知道在科场求功名是个什么滋味,既然没有考好,那子恒心里一定是不好受的。”

程巡抚微笑道:“不过也不妨事,令弟想来还很年轻,再等三年也就是了,我带子恒去后院赏赏花,散散心。”

沉老爷心中郁闷,起身对着程抚台拱了拱手道:“中丞,小弟一宿没睡,现在困的厉害,就不打扰了,等老哥哥寿宴那天,小弟再来。”

说罢,他就要起身离开,却被程廷知一把捉住衣袖,这位福建巡抚笑呵呵的看着沉毅:“听你的语气,便知道你要卖弄了,说罢,令弟会试到底考的如何?”

沉毅这才停下脚步,回头看着程廷知,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也不是很好,会试第五而已。”

“第五…”

即便连这位封疆大吏,此时也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他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满脸笑容的沉毅,低头抿了口茶之后,才缓缓说出了一句话。

“了不得。”

程抚台抚掌感叹道:“江都沉家,要一门兄弟双翰林了。”

沉毅也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摆手道:“会试而已,殿试还没有考,未必就能进翰林院。”

按照往年的规矩,翰林一般是取前十名,也就是从一甲第一名到二甲第七名。

说到这里,沉毅也忍不住笑出声音:“不过我家弟弟很是争气,这一次即便进不了翰林院,一个二甲进士还是稳稳的。”

会试前五名,殿试只要不发挥失常,名次最少也会在前二十,在二甲进士里名列前茅。

程抚台看了看沉毅,笑着说道:“子恒你圣卷正隆,殿试的时候,令弟说不定能取个三鼎甲。”

听到这句话,沉毅有些不高兴了。

他皱眉道:“中丞,你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说这种话,既看小了陛下,也看小了舍弟!”

见沉毅不高兴了,程廷知连忙摆手,苦笑道:“老夫失言了。”

“老夫没有看轻令弟的意思,令弟学问自然是够的,到时候陛下说不定会成人之美。”

沉毅也只是反驳一句,没有真的生气,闻言低声道:“这都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不过会试能有这个名次,我这个做兄长的很替他高兴。”

沉老爷喝了口茶,感慨道:“想起洪德七年放榜的时候,我会试是中的一百三十五名,我这个弟弟,在做学问上,比我强的多。”

程廷知闻言,笑着给沉毅添了杯茶水,微笑道:“做学问孰强孰弱,老夫没有见过令弟,暂时不好下结论,不过论起做官,令弟绝对是不如子恒你的。”

沉毅哑然一笑:“中丞又捧杀于我。”

“这绝非是捧杀。”

程廷知澹澹的说道:“子恒不妨想一想,跟你同科同榜的进士们,不要说别人,就说洪德七年的状元郎,现今在何处?”

沉毅想了想,说道:“应该是还在翰林院做修撰,不过算算时间,明年洪德七年的那批庶吉士,应该就要补缺做官了。”

他看向程抚台,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这批翰林入仕,跟我同科的状元说不定就会入中书行走,成为储相,前程可比我远大得多。”

洪德七年的那一批进士,是当今皇帝亲政之后的第一批进士,皇帝本人对这批进士,也是格外看重的,因为这一批进士,将会成为未来洪德朝的基石。

因此,那一批进士的头十名,是很有机会拜相的。

程抚台微微摇头道:“状元郎出翰林院之后,的确有机会进入中书,成为所谓的储相,不过那要中书的宰相跟陛下推荐才行。”

换源app】

“且不说你那一科的状元有没有这种人脉,就算有,他在中书待个四五年之后,才有机会升为翰林院的侍读或者侍讲,接下来还要进六部,六部衙门都轮上一遍之后…”

“如果做得好,便有机会成为六部侍郎,然后再以六部侍郎的身份擢入中书拜相。”

程抚台笑呵呵的看着沉毅:“子恒你算一算,这需要多少年?”

沉老爷毕竟没有太多官场经验,微微摇头:“不太清楚。”

“一切顺利,步步高升,并且被圣上当做宰相培养的情况下,他想升入中书拜相,也需要近二十年的时间。”

“然而历代状元之中,能够走完这条路拜相的并没有几个。”

程廷知看向沉毅,语气感慨之中又带了一些羡慕:“而子恒你,中进士还未满三年,就已经官拜翰林院侍读学士了!”

“再加上你在兵部的资历,今年年底你回到建康之后,就有可能进入六部历练,如果陛下看中你,把你擢入吏部,到时候你同科的那位状元郎,去吏部求官的时候,说不定还要求到你的头上!”

沉毅听完这番话之后,对于这个时代的官场认知,又清晰了一些。

不过他在心里,还是否定了程廷知的看法。

因为他比程廷知,更了解洪德皇帝。

当今皇帝,之所以如此重用沉毅,甚至屡屡破格提拔,绝不是把沉毅当成宰相来培养的,而是因为他看中了沉毅办实事的能力。

又恰好皇帝当时刚刚亲政,身边没有什么可用的“亲信”,沉毅是洪德朝的进士,还跟皇帝同龄,办差又办的漂亮,自然而然,就被皇帝提拔重用了。

而对于皇帝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都只会干一件事!

北伐!

不是北伐,就是在准备北伐!

洪德朝的第一次北伐,在面对北齐的时候,不需要什么大胜,不需要收复多少土地,只要一场小胜,哪怕是吃了点小亏,只要能收服两三个府县,得点小便宜。

那么,北伐就不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了。

整个洪德一朝,说不定都会去干这么一件事情。

因此,沉老爷的前程,并不在中书省那五张宰相的椅子上。

而在北边,在事功二字上。

所以他今年回到建康之后,也不会像程廷知说的那样,进入六部历练,他在六部…只可能是在兵部。

未来升官,大概率也是在兵部升官。

沉毅自己琢磨了一番之后,对着程廷知摇了摇头:“中丞一番教导,让我受益良多,不过中丞还是有些想当然了,当今陛下的想法,与中丞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样…”

说到这里,沉毅忍不住打了个呵欠,他揉了揉自己通红的眼睛,开口道:“本来还能跟中丞多聊一会的,昨天一夜没有睡,实在是有些熬不住了。”

程抚台站了起来,微笑道:“那咱们就改天再继续闲聊,我送子恒出去。”

“可不敢。”

沉老爷摇头笑道:“哪里有二品大员送五品官出门的道理?让别人看到了,说不定还要在背后说中丞的坏话。”

“我自己出去就是。”

程抚台摇头道:“你我忘年之交,送一送朋友有什么稀奇?”

他顿了顿之后,问道:“对了子恒,令弟可曾婚配?老夫家里有个小女儿,你是见过的…”

沉老爷哑然一笑:“我家弟弟至今虽然没有婚配,不过婚姻之事,他恐怕有自己的想法。”

“至于令爱。”

沉老爷微笑道:“我在建康,也认识不少人,今年过年回去,要是碰着合适的,我可以当个媒人。”

程廷知也只是随口一问,当即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笑着说道:“江都府甘泉书院名不虚传,我家二子还在读书考学,等明年让他也去甘泉书院求学去。”

“这没问题。”

沉老爷爽快点头:“书院是我岳父在做山长,我还能给二公子走走后门。”

“这倒不必。”

程廷知笑着说道:“他早早的中了举人了,进书院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两个人一边走路,一边说闲话,程抚台一路把沉毅送出了巡抚衙门大门,一直到沉毅上了马车之后,他才背着手,回到了巡抚衙门里。

而沉老爷坐着马车,回到杏园之后,也是困的实在不行,便回到卧房里,补了个觉。

一觉睡醒,已经是下午了。

他伸了个懒腰起身,蒋胜已经等在了门口。

“又有信?”

沉毅问道。

一般蒋胜等在卧房门口的时候,就是有一些书信要递给他。

蒋胜点了点头,两只手把一封信递在了沉毅面前。

“公子,薛将军来信。”

昨天晚上,薛威已经来了一封信了。

信里的内容是,他们在广东剿灭了一支三百多人的倭寇,并且发现了几个倭寇的聚集地。

沉毅又拆开这封信看了一眼。

这封信…字迹不太好看。

应该是薛威自己写的。

内容并不长,大概是说薛威所部已经从两千人扩编到了三千五百人左右,并且基本确定了几支倭寇的窝点。

薛威在信的末尾,用不太工整的字迹,写了这么一句话。

“六月之前,当能剿灭大部分倭寇,至于小股倭寇,见到我抗倭军大旗,立时便逃的无影无踪…”

“需要常驻广东,随时剿灭…”

沉老爷放下书信,长松了一口气。

他对于广东的剿倭形势,心里是一直有些担心了,倒不是不相信薛威打仗的本事,就是担心薛威经验不够,可能会出什么岔子。

现在,广东剿倭进展顺利,终于让他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广东倭寇肃清之后,我这趟东南之行,就差不多功德圆满了…”

在心里滴咕了这么一句之后,他看了一眼蒋胜,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我现在去写一封信,你立刻派人送到乐清去。”

是时候请那位都司都指挥使到福州来了。

蒋胜恭恭敬敬的低头道。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