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七百零三章 挑拨离间

第七百零三章 挑拨离间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9 17:49:26

是夜,皇帝陛下终于从昭德宫,回到了甘露殿。

甘露殿里,已经堆起了厚厚的一沓文书,不过今天的文书相比较平时要少了许多。

平时最少要有四五沓文书。

之所以今天的工作量减少,是因为皇帝提前给中书打了招呼,说自己身体不适,让中书只送报大事要事过来。

因为工作量减少,皇帝陛下今天只花了一个多时辰,就把这些文书处理完,然后他才从书桌的桌角,拿来了高明已经准备的,有关朱圭的资料。

皇帝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把朱圭的资料看完,然后抬头看了一眼高明,问道:“你怎么看?”

高太监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是问如何看待广东的事情?”

皇帝“嗯”了一声,淡淡的说道:“事关一省的巡抚,不是小事,朕不能凭借沈七的一封信,就去动朝廷的二品大员。”

朱圭贪污的事情,并不难查。

很显然,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位封疆大吏贪墨的事情,不过相比较于朝局稳定来说,贪污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更不是扳倒一位封疆大吏的理由。

如果真要如此较真,那朝廷上下没有谁的屁股能是安全干净的。

高太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陛下,按照时间推算,这封信是沈学士刚到广东不久写的,按照常理,应该…”

“不是私怨。”

“那就是为了公事。”

皇帝淡淡的看了一眼高明,微笑道:“你的意思是,要朕支持沈毅,是不是?”

高明连忙摇头,低头道:“陛下,沈学士所为,可能不是为了私怨,但是为了一些贪腐的事情,就想要调换一省的封疆,这种想法未免有些太过幼稚,奴婢据实回话,并没有支持沈学士的想法…”

皇帝揉了揉眉心,然后淡淡的说道:“他并没有让朕调换广东巡抚,他只是向朕建议,沿海五个市舶司,今后与地方衙门完全脱开干系,市舶司由宫里的人派去主导,至于缉捕走私,则有都司五卫负责。”

“这是要限制地方衙门的权柄…”

皇帝打了个哈欠,有些困了:“可谁又去限制沿海都司的权柄呢?”

高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陛下,如果按照沈学士所说的去办,地方衙门在里面,捞不到一点好处,将来难免会阳奉阴违,暗中支持商船走私,甚至…诋毁王政。”

“奴婢以为,沈学士有些太年轻了…”

皇帝挑了挑眉头,看向高明:“朕也很年轻。”

高太监立刻低头:“奴婢失言…”

“你说的话,朕都明白。”

皇帝陛下放下了手里的朱圭卷宗,瞥了高明一眼:“沈七也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然他在浙江就不会想法子捉到周义山的把柄,在福建就不会捧出一个愣头青程廷知。”

“他这是把问题丢给了朕。”

皇帝缓缓开口道:“朕如果要处理广东,那么他便依言照办,朕如果将就过去,过几年广东市舶司乃至于其他几个市舶司办砸了,也跟他沈七没关系了,”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语气也充满了无奈:“归根结底,是官场风气不正。”

大陈朝廷,已经一百多年了,哪怕是按照南渡之后的历史算,也已经六十多年,六十多年,已经有了稳固的既得利益群体,各种既得利益者盘根错节,官场上很多贪污**,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这种就是“风气不正”。

皇帝可以杀一两个官员乃至于几十个官员的人头,可以罢免几百个官员的官职,但是新来的上来,老实个一两年之后,将来多半还会是这个模样。

很难从根子上扭转。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然后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缓缓说道:“今天天色太晚了。”

“这样罢,明天…”

他看向高明,淡淡的说道:“明天没有朝会,伱去一趟张府,把张敬给朕请来,就说朕有事情请教他。”

高明目光流转,微微低头道:“陛下圣明。”

…………

次日上午,已经致仕四年多的宰相张敬,又重新被请进了皇宫里,在高明的陪同下,一路来到了甘露殿门口。

高太监一边在头前领路,一边笑着说道:“老相国精神矍铄,风采不减当年啊。”

“老了…”

头发已经白了大半的张敬叹了口气,无奈摇头:“脖子都已经入土,高公公莫要取笑老夫了。”

“老相国玩笑。”

高太监微微侧身,笑着说道:“陛下一直很惦记老相国。”

张敬微微低头,笑着说道:“老夫也很思念陛下,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向陛下辞行还乡。”

高明微微低头,没有接话。

很快,张敬就到了甘露殿里,见到了正在看书的皇帝陛下,老相国作势行礼,皇帝陛下连忙上前,把老头扶了起来,笑着说道:“相国莫要多礼,坐着说话罢。”

张敬低头谢恩。

君臣二人在这个时候,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目光之中,都看到了一些感慨。

洪德皇帝是张敬看着长大的,当初皇帝刚登基的时候,才刚满十岁,还是个孩童,是孙太后和中书省的几位宰相,努力维持住了朝局。

现在,当年那个稚嫩的童儿,已经长成一个年轻的帝王了。

而皇帝也感慨万千。

当年,他有些畏惧的两位宰相之一,如今已经满头白发了。

君臣两个人寒暄了一会儿之后,皇帝让高明给老头奉了茶,这才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笑着说道:“老相国年迈,本来朕不应该打扰老相国清净,只是昨天碰到了一件事情,不好做出决断,因此请老相国进宫问政。”

张敬微微低头道:“陛下如果不嫌老臣年迈昏聩,老臣愿意为陛下分忧。”

皇帝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后,缓缓说道:“朕前些日子,收到了密奏,有人弹劾广东巡抚朱圭,贪赃枉法,为祸地方…”

皇帝静静的看着张敬,开口道:“相国如何看?”

“自然是派人查实。”

张敬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一旦查实,以国法追究,决不轻饶!”

“朕也是这么想的。”

皇帝微微摇头,叹了口气道:“可是,朕现在正在广东弄广州市舶司,需要广东政局稳定,朱圭在广东多年,这个时候,是不是不宜动他?”

张敬想了想,然后抬头看了看皇帝,开口道:“若是如此,不妨先派人接任广东巡抚一职,将朱圭调换下来,暂不办他,等将来广东局势稳定了,再寻个理由处理他不迟。”

“一省的封疆…”

皇帝紧紧的盯着张敬的表情,缓缓问道:“说换就换?”

朱圭是张敬的门生,也是所谓“张党”的一份子,而一省首宪这种位置,不管是对于哪个势力来说,都是非常要紧的。

“陛下乃是九五至尊,天下臣民的君父,这朝廷上下官员,陛下想要换谁,就可以换谁。”

老头微微低头道:“只要保证广东的局势稳定,这朱圭尽可以换得。”

皇帝呵呵一笑,看向张敬:“老相国不妨猜一猜,是谁密奏举发了朱圭。”

老头面色平静,他缓缓开口道:“臣猜是翰林院侍读学士沈毅。”

见张简脸色古井无波,皇帝笑着问道:“老相国不生气?”

沈毅与张家交好,建康城人尽皆知。

而朱圭是张敬的学生,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按理说,张敬多少会因为这件事气愤不已,甚至雷霆大怒。

“回陛下。”

张敬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开口道:“老臣已经离开朝堂多年,朝堂上的事情早已经跟老臣无关了,至于陛下问这件事老臣气不气…”

“若是生气,也是气老臣自己教导无方,有了朱圭这么个门生。”

皇帝闻言,抚掌感慨。

“老相国一心为公,朕深感佩服。”

他笑着说道。

“那这件事,就按老相国说的去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