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七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

第七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3 11:32:31

“撇清干系?”

张相终于抬起头,认真的看了一眼沉毅。

“我与朱玉章,虽然无师徒之实,但却有师徒之名,这些年他一直以师待我,如何能撇清干系?”

沉毅站在书房里,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一眼旁边的张简,张易安露出了一个不可置信的眼神。

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的眼神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我也听不得?

张三少爷看了看沉毅,又看了看自己的祖父。

张敬挥了挥手,没有说话。

张简这才苦着个脸,离开了这间书房。

等张简离开之后,沉毅便不再顾忌,直接站了起来,对着张敬拱了拱手:“老相国,朱圭的事情起因是一个误会,晚辈并没有在天子那里参奏朱圭,不过事已至此,晚辈没有办法证明这件事,因此老相国怎么想,便怎么是。”

“但是晚辈以为,这的确是一个机会。”

沉毅沉声道:“相国可能知道朱圭在地方上贪腐,但是却不知道他到底贪了多少。”

说到这里,沉毅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或许老相国也知道,这一点晚辈就不继续说下去了。”

“晚辈想说的是,广东省广州府里,哪怕是小民百姓,都知道他们的巡抚老爷在京城里很有人脉,有宰相高官做后台,因此无人敢得罪这位朱半城住老爷。”

说到这里,沉毅看向张敬,问道:“老相国,如今中书五位宰相,哪一位是他朱圭的后台?”

张敬面无表情,没有说话。

沉毅又接着说道:“晚辈查过这位朱抚台的履历,此人原先是在四川为官,做的是按察使,洪德六年之时,他一任按察使都没有做满,便突然被调任到广东任巡抚去了。”

沉毅低声道:“没记错的话,洪德六年,您老人家刚刚致仕。”

这种情况很明显,是老张在退下来之前,为了让自己的影响力继续下去,尽量在一些缺位上安插自己人。

不止他这么干,杨敬宗杨相,也一定会这么干,而且会干的更加过分。

张敬终于皱起了眉头:“你想说什么?”

“晚辈想说,您不知道朱圭这个人,到底在外面打着您的名声,做了多少事情。”

“是好事还是坏事,您现在恐怕都不清楚了。”

“更要命的是…”

沉毅无奈的说出了一句话:“您现在,甚至不知道外面还有多少个朱圭这样的人,在做朱圭这样的事。”

张敬的已经耷拉的眼皮子跳了跳,满脸皱纹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些表情,他看向沉毅,默默说道:“后生,你想要说话就尽管说,不必拐弯抹角。”

沉老爷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老相国,您…是时候离开朝堂了。”

到今天,张敬离开朝堂,已经四年多了。

确切地说,过了年关进了洪德十一年,就整整五年了。

五年时间里,老头虽然退了下来,但是暗中的影响力依旧还在,他甚至想要用自己的影响力,再去做一些事情。

比如说,他给沉毅写“介绍信”,这就完全是政治操作,不是一个退休老头应该干的事情。

沉毅低声道:“五年了。”

“且不说您这碗茶到底凉了没有,即便没凉,现在的张家,也未必端得动了,晚辈说一句得罪的话。”

“张党…”

沉毅咬了咬牙,开口道:“已经不复存在了。”

“现在还认所谓“张党”的人,您的那些门生故吏,大多都是朱圭那种人,打着您的名头在外面作恶的人。”

沉毅这番话,说的不怎么客气。

但是他其实已经是收着说了。

两个老头人老心不老,虽然退了下来,但是凭借着巨大的影响力,依旧可以在暗中做事情。

正因为如此,皇帝至今不肯放他们离开建康。

而且,五年时间了,连中书宰相都换了一批了,两个老头的余威犹在,且不说皇帝陛下心里会如何想,中书那五位宰相的心里,肯定是会多少有些不爽的。

老头愣神了半晌,然后自嘲一笑:“让你说你还真说了,一点面子都没给老夫留下。”

他抬头看了看沉毅,问道:“是陛下让你来做这个说客的?”

沉毅摇头。

他回头看了一眼门外,低声道:“跟老相爷说一句实话。”

“因为朱圭的事情,晚辈逆了圣意,广州府的事情因此没有做完,陛下现在正在恼我。”

“不过晚辈觉得,不能平白受人冤枉,因此刚从宫里出来,就来见老相国了,想要跟老相国分说清楚。”

“刚才那些话…”

沉毅缓缓开口道:“本来晚辈是不该说的,但是晚辈与易安师兄乃是知交,因此才跟老相国多说了一些。”

张敬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依你说,怎么跟朱圭他们撇清干系?”

“上书乞骸骨归乡…”

“归乡之后,闭门谢客。”

沉毅低声道:“您只要离开建康,张党不仅实不存,名也要亡了,没有人能把事情,推到归养的老相国头上。”

老头默默叹了口气:“去岁老夫曾经上书乞骸骨过…”

“今时不同往日。”

沉毅很笃定的说道:“陛下既然动了朱圭,老相国再一次乞骸骨,陛下九成会准。”

张敬沉默了。

老人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半天没有说话,良久之后,他才长叹了一口气:“暮年返乡,一直是老夫心中夙愿,只是…”

沉毅面色平静,开口道:“只是您放不下易安师兄。”

老头默默点头。

“他性子太跳脱,老夫总是放心不下他,想着多给他指两年路…”

“老相国。”

沉毅开口提醒道:“没有哪一位宰相,是被别人铺路铺进中书省的。”

“您已经给易安师兄做了太多了,您有没有问过,他想不想在太常寺做太常寺丞?”

老头再一次沉默,没有接话。

沉毅继续说道:“而且您回了故土之后,也可以凭借书信给师兄引路,只不过不用您亲自去铺路而已。”

张简这几年的官途,完全是张敬一手安排的。

这不是指路,而是铺路,是老头用自己的隐性权力,直接给自家孙子安排的路。

但是等他真的归乡退休之后,便不存在这份隐性权力了,到时候他想要找谁帮忙,就只能修书一份,卖一卖自己的面子。

到时候才是指路,给张简指一条路,然后让张简自己去走。

满脸皱纹的老相国先是点了点头,然后他抬头看了看沉毅,开口问道:“子恒当真没有弹劾朱圭?”

沉毅摇头。

“晚辈不做不义之事。”

“我把奏报默出来给老相国看,老相国也是不信的。”

“似乎说的通了…”

老相国闭上眼睛,吐出了一口浊气:“若你真的弹劾了朱圭,陛下便不会把老夫请进宫里去,特意跟老夫说这件事了。”

老人家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失落。

“老了…”

“老夫早应该想到的。”

张敬半天没有说话,良久之后,他抬头看了一眼沉毅,问道:“子恒,你查到朱圭,贪了多少?”

沉毅面色平静,低声道:“朱圭在其故乡,人称半城,晚辈特意派人去查过,朱家在当地,良田万顷。”

“按一亩田三十两银子算。”

沉毅低头道:“单单田产,便已逾千万!”

一顷地是五十亩,如果按照市价,这位朱抚台的不动产,就已经在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左右。

当然了,这是理论上的数据。

而事实上…谁家官老爷会按照市价买你的田?

土地兼并的过程中,充满了暴力,血腥,以及穷苦人家的血泪,地方上为了几亩田打死人的大有人在,朱圭是二品大员,他的家人在县城,自然更加肆无忌惮。

这些田产的来路…

能有两成是市价买来的,就算朱抚台良心了。

不过即便是两成,也是数百万两的收入了。

朱圭做官至今,也就二十年出头,以平均年收入来算,这位朱抚台也是一把捞钱的好手了。

听到这组数字,张敬眼皮子再一次跳了跳。

老人家沉默半晌,开口吐出了四个字。

“匪夷所思…”

听到这四个字,沉毅心里有些不以为然。

他明白得很,眼前这个老头,是官场上的终极老油条,这么多年见过的官恐怕比沉毅见过的人还多,他可能不知道朱圭贪墨的具体数目,但是心里多半是有个大概的。

而且,朱圭这些年,未必没有孝敬过他这个老师。

这个时代的官场就是这样,清白如水的人太少了。

这老头,肯定也不会特别干净。

不过这种话,明面上肯定是不能说的,沉毅对着老头拱了拱手,开口道:“相国日理万机,被奸人蒙蔽也不出奇,这其中利害,相国慢慢考量,晚辈还有事情…”

“就先告辞了。”

老头默默点头,开口道:“三儿。”

一直在门外院子里候着的张简,推开房门,恭敬低头:“大父。”

“替大父送送沉公子。”

张简连忙低头,然后领着沉毅,离开了张敬的书房。

沉毅从这间书房里走出来的时候,特意回头看了一眼这间不起眼的书房。

然后他在心里默默低语。

“张党如果没了…”

此时,沉毅走出了院子,阳光铺洒在他脸上,让他不由自主的眯了眯眼睛。

“那杨党也活不了几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