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八百八十八章 争个不休

第八百八十八章 争个不休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8 05:28:10

大朝会之后,北齐礼部侍郎哈曼,留在了德庆宫之中没有离开。

中午,他们就在德庆宫里吃了饭,到了下午的时候,后宫才有太监过来,将哈曼等北齐使者,带到了坤德宫,面见太后娘娘。

此时的哈侍郎,已经没有洪德七年之时,那些齐人的傲气。

洪德七年的时候,北齐一个礼部的司官,便敢在朝堂上直视大陈皇帝,并且出言冒犯。

而此时的哈侍郎,应该是被北齐朝廷授意,表现的颇为温良恭俭。

他被带到坤德宫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这会儿太后娘娘刚刚午睡醒来,而皇帝陛下就坐在她身边,与太后娘娘聊天。

这会儿,母慈子孝,相当和谐。

哈曼走到太后娘娘面前,恭敬的跪在了地上,开口道:“外臣哈曼,拜见太后娘娘。”

孙太后此时,也就将将四十岁,因为保养得当,再加上养尊处优,这会儿看起来还相当年轻,如同三十岁出头的妇人一般。

自从这位太后娘娘开始慢慢让渡权力之后,母子俩的关系就慢慢好了起来,到了现在,皇帝陛下已经基本上全盘接手了国政,因此变得格外孝顺。

毕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他这个皇帝,要以身作则。

正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孙太后现在已经基本上放权了,但是在朝廷里依旧有一定的话语权,而且…身位皇帝嫡母,又是皇帝生母,她…

地位奇高。

孙太后方才,正在与皇帝说关于大皇子李望的趣事,说这位大孙子昨天在御花园摔了,惠妃要重责领着大皇子的太监以及宫女,谁知这位才三岁的皇长子,竟然开口替那些太监宫女说情,说是自家摔倒的。

这件事很快在宫里传开,大家都说这位皇长子仁慈。

太后娘娘正跟皇帝说起这件事,她拉着自己儿子的袖子,笑着说道:“人说三岁看老,哀家这个长孙,长大之后也坏不了。”

皇帝笑了笑。

“这却是不好说,还是要看后天的雕琢,才能成为璞玉。”

皇帝心里明白,后宫的弯弯绕绕多了去了。

不管自己那个大儿子,究竟是不是真的仁德,真的主动赦免了宫女太监,亦或是有人教他,或者干脆这件事情是杜撰的…

这些都不要紧。

要紧的是,这本是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情,本不应该传遍禁宫,更不应该传到自己母后这里。

既然已经传到了这里,那么这件事本身,就已经透着古怪了。

不过皇帝宠幸惠妃,也很喜欢自己那个大儿子,即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自然也不会跟自己的母亲提起,他笑着应付了一句,然后开口道:“母后,今天北齐派使者来朝,北齐使者代北齐的皇后,送了您一支千年年份的白山人参,这会儿正在坤德宫外面候见。”

孙太后看了皇帝一眼,点头笑道:“那北齐的皇帝皇后,与哀家是同辈,既然送了东西,不好不见,皇帝让他齐使进来就是。”

于是乎,哈曼才得以进了坤德宫,跪着向孙太后问安。

孙太后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齐使,淡淡的挥抬了抬手:“贵使起身罢。”

哈侍郎恭敬起身,将手里捧着的礼盒,捧到了面前:“娘娘,这是我大齐皇后娘娘,送给您的礼物。”

孙太后微微点头,看向自己坤德宫伺候的太监,淡淡的说道:“既然是贵使不远千里送来的,哀家不好不收,郭檀,你将这礼物收下,再去哀家库房之中,将哀家那颗夜明珠取出来,交给齐使,让齐使带去燕都,赠予北齐的皇后。”

这个郭檀,便是坤德宫的掌事太监了,他闻言立刻点头,先是收下了哈曼的礼物,又去库房里把一颗硕大的夜明珠取了出来,转交给了哈曼。

哈侍郎这会儿,已经站了起来。对着太后娘娘躬身道:“多谢太后娘娘厚赐,我朝皇后娘娘说,与太后娘娘送礼,是为了两国交好,从此约为兄弟…”

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皇帝便皱了皱眉头,冷声道:“哈侍郎,这是朕母亲的寝宫,朝廷政事,不该在这里说!”

哈曼一愣,咬了咬牙,就要把话说完。

“太后娘娘,两国互相征伐,已有数十年之久,以至于两国百姓每日里战战兢兢,征夫庶民,俱裹入战事之中,以至于民生艰苦…”

皇帝生气了。

他正要站起来说话,太后娘娘轻轻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冲动。

皇帝于是深呼吸了一口气,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闭目不语。

哈侍郎松了口气,终于抬起头,把话说完。

“娘娘,如今我朝愿与贵国,结为兄弟之邦,永不相犯…”

孙太后面带微笑,看着眼前这个北齐的礼部侍郎。

“贵使,若是你们皇帝又要嫁女儿过来,你倒是可以来问一问哀家,这两国邦交,乃是朝事,哀家已经多年不问了。”

孙太后看了一眼儿子,又看向哈曼,轻声道:“这些朝廷的事情,还是交给皇帝决断,贵使有什么事情,问过皇帝就是。”

哈曼抬头看着孙太后,眨了眨眼睛。

孙太后轻声道:“郭檀,代哀家送贵使出去。”

郭太监不敢怠慢,起身走到哈曼面前,将这位北齐使者给请出了坤德宫。

哈侍郎离开之后,孙太后才转身看向自己的儿子,轻声笑道:“我儿方才在担心,哀家会插手国政,逼着你与北齐和谈言好,是不是?”

皇帝叹了口气,硬着头皮说道:“母后明察秋毫。”

孙太后低头,抿了口茶水,然后静静的看向皇帝。

“你我母子一体,没有什么可相瞒的,娘若是真的有心插手政事,你也不会十六岁,就真的能够亲政。”

一个孝字,可以压过太多东西了。

另一个世界的秦昭襄王,一直到六十岁,老母亲病逝之后,才开始真正独掌大权。

强如孝武皇帝,也是在窦太后去世之后,才开始掌权。

这其中,固然是因为这两位老母亲背后,都有强大的政治势力,但是这个孝字,还是占了大半因素的。

诚然,大陈的孝字并没有另一个世界的秦汉约束那么大,但当年皇帝年幼,孙太后当国那几年,只要这个女子愿意,她完全是可以在朝廷里建立起自己的政治班底,继续话事的。

皇帝恭敬低头道:“母亲说的是,儿子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想让母亲为了朝事烦忧。”

孙太后拉着自己儿子的手,微微叹了口气:“母后是在后宫不怎么出去,但也不是聋了瞎了,你在淮河边上打了胜仗,这些事情母后都是知晓的。”

“不过,如果让母后来做主,母后还是希望你能签下这份盟书。”

孙太后目光平静,她轻声叹道:“哀家说这话,与朝事无关,只是身为母亲,不想让皇儿这辈子活的太累。”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还是低头道:“母后,儿子不累。”

孙太后再一次摇头,她放开皇帝的手,开口道:“哀家是你娘,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哀家都是支持你的,但是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们呢?”

“他们就未必会这么想。”

“你北伐继续打下去,能不能赢且不说,想要出结果,少说也是十几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在这些年里,我儿要跟那些大臣们,争个不休了。”

孙太后理了理皇帝的头发,有些怜惜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儿子。

“你瞧瞧你,亲政才几年啊,便已经一脸疲态了。”

“娘实在不忍心,你一辈子都活的这么累。”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抬头,看向自己的母亲。

“娘,前线已经死了很多人了。”

“即便是现在,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死。”

皇帝大袖底下的拳头,缓缓握紧。

“我大陈子民能为国效死,儿子累一些又算什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