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八百八十九章 杨党之死

第八百八十九章 杨党之死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8 05:53:27

不出孙太后意料。

齐使哈曼到来之后,大陈朝廷的风向,又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在最初的几天时间里,没有人敢去劝皇帝陛下什么,但是随着皇帝并没有驱赶哈曼等使者,朝廷里的一些官员,便开始上书朝廷,劝谏天子,与民休息,以和为贵。

话术很简单,总结起来无非是四个字。

天下苍生!

只要带天下苍生四个字,仿佛就占了天底下所有的道理,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连皇帝也可以批判。

这些奏书,最早只是六七品的小官上书朝廷,被皇帝陛下一概留中不发,进行冷处理。

但是随着时间推进,这股风气开始愈演愈烈,到了四月中的时候,已经有四位三品以上的官员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以天下苍生为重,以斯民性命为重,与北齐罢兵言和。

还有人直接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沉毅以及沉毅下属的淮安守军,仍以淮河水师驻守淮河,这样一来,两国罢兵言和,则大陈江山千秋万代。

面对这些风向,皇帝陛下一直缄默不语。

不过到了四月下旬,随着这股风气愈演愈烈,皇帝陛下也没有了好脾气,他在甘露殿里,约见了已经垂垂老矣的老宰相杨敬宗。

张相离开建康之后,杨敬宗便心心念念的想要离开建康,回老家养老,不过皇帝陛下一直死活不允许他离开,导致这位杨相,至今滞留建康。

老头洪德六年退休的时候,就已经年近七十,今年已经七十六岁,接近七十七岁了,走进甘露殿的时候,还需要高明搀扶他进来。

老人家进了甘露殿之后,看到皇帝陛下,就准备拜倒在地,对着皇帝叩首行礼。

皇帝陛下面色平静,抬手道:“杨相不必行礼了,坐下说话。”

这一次,高明没有搬小墩子过来,而是给老人家搬来了一把带靠背的椅子,让杨老头坐下。

等到杨敬宗落座之后,皇帝才放下毛笔,看向杨敬宗,咳嗽了一声之后,缓缓说道:“杨相当初要离开建康的时候,朕之所以执意挽留,是因为杨相老成持国,朕处理国事的时候,若有拿捏不准的地方,还可以问过杨相。”

皇帝神色平静,缓缓说道:“眼下,朕心中有一事情犹豫不定,还请杨相指教。”

杨老头这会儿,已经有些老迈昏聩了,不过听到了皇帝这句话之后,他还是努力抬起头,看了看皇帝,问道:“陛下心中所忧,可是朝中劝和之势,愈演愈烈?”

皇帝缓缓点头。

杨相见状,缓缓闭上眼睛,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努力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又缓缓跪倒在地上,开口道:“陛下,以老臣父子项上人头,可暂平息此事…”

没有人比这些上位者想的更明白。

事实上,当初皇帝放张敬离开,却没有放杨敬宗离开的时候,这位杨相就已经预想到了自己将来的下场。

他会成为一面旗帜,一面皇帝北伐的旗帜。

因为他杨敬宗,执掌国家那么多年,主打的就是一个龟字,不仅自己龟,他的门生故吏们,大多也是都是龟派传人。

而现在,杨敬宗虽然退下来已经许多年了,但是影响力其实依旧还在的,如果他被皇帝给砍了头,朝廷里的那些人,一定会闭嘴很长一段时间,再没有人敢上书天子,让天子求和。

皇帝盯着杨敬宗,沉默了片刻。

片刻之后,他问道:“老相国倒是坦荡。”

“七年多了。”

杨敬宗抬头,看着皇帝,露出释然的微笑:“七年前,老朽从中书退下来的那天,便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了。”

“只不过七年来,老朽心中一直有一些妄念,这个妄念无非是陛下若是北伐失利,或者是在齐人那里吃了亏,老朽一家或有一条生路。”

“不过现在,那位姓沉的小朋友,捷报频传。”

杨老头吐出一口浊气,开口道:“老朽心里,便已经有准备了。”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着皇帝,笑了笑:“不过,七年多来,看着陛下一点一点长大,到如今已然有宪宗皇帝中兴之相,老朽心中大慰。”

“此时身死,已然无憾了。”

皇帝默默的站了起来,两只手拢在袖子里,认真打量眼前这个须发尽白的老者,片刻之后,他挥了挥手,道:“高明。”

高太监立刻捧着一份文书,递在的杨敬宗面前,低头道:“老相国请看。”

杨敬宗接过文书,只扫了一眼,便眼皮子直跳。

因为这份文书的标题很带劲。

“劾杨氏父子二**罪!”

杨敬宗一点一点看下去,看到最后的署名,是洪德六年。

这是洪德六年,也就是六年前的文书,洪德皇帝刚亲政的那年。

杨敬宗看完之后,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才看向天子,苦笑道:“难得陛下,保存的如此完好。”

“这份文书,朕留中未发。”

皇帝背着手,澹澹的说道:“但是,朕这些年,已经派内卫一一查实,这二十七桩大罪,桩桩属实,无一是假。”

杨敬宗点头,看向天子,有些欣慰:“要是陛下少年时候,早就与我父子不共戴天了,如今陛下能够不动声色的数年没有动静,真是长大了…”

老头入中书的时候,当今的洪德天子才刚刚出世没有多久,洪德皇帝十岁登基,杨敬宗也是那个时候,正式执掌中枢。

说洪德皇帝是他看着长大的,一点没有错。

如今,洪德天子已经真正“长大”,杨老头心情复杂。

他跪在地上,对着天子叩首道:“由此二**罪,我父子死有余辜,不止如此…”

“我杨氏一门,也当统统抄家问罪。”

老头额头触碰在地上,开口道:“只是,我父子之死,大约只能让那些人三年之内不敢说话,治标不治本,陛下如果向彻底改动朝廷风向,当另寻一个治本的法子。”

皇帝给高太监使了个眼色,高明立刻会意,上前把老人家扶了起来,重新把他扶到了椅子上落座。

皇帝闭上眼睛,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老相国持国多年,稳固朝政,辅左新朝,功不可没,朕…”

“不杀你。”

皇帝静静的看着杨敬宗,面无表情。

“只是这些大罪,需要有人扛下,不然我大陈帝尊不再,国法不存。”

杨敬宗一下子瘫在地上,泪流满面:“陛下,老朽愿替犬子一死…”

皇帝背过身去,面无表情,没有说话。

………………

次日,一直在建康享受宰相待遇的老相国杨敬宗一家,被朝廷捉拿问罪,朝廷张贴告示,列出了一共二十七桩大罪,桩桩件件,骇人听闻。

其中,以工部侍郎杨蕃罪行为甚,经三法司议罪之后,处斩刑。

杨家被罚没一切家产。

老杨相,因持国有功,没有刀斧加身,只是革去职位,驱逐出建康,遣回故乡养老。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在朝廷里风光了几十年的杨相爷,到最后只落得一人一马车,和一个同样老迈不堪的随从,沿着官道返回故乡。

这一路是生是死,尚未可知。

而在杨家父子落马的同时,一份来自于内廷的书信,悄咪咪的送到了淮安府钦差行辕。

此时的沉老爷,正在火器作坊,与西洋匠人与大陈兵丈局的匠人一起,研究他提出的燧发枪。

准确来说,是沉老爷提出概念,让这些匠人去研究。

不过概念沉毅虽然已经提出来了,但是这些匠人什么时候能彻底搞出来,还是个未知之数。

他正看着这些匠人画图纸的时候,蒋胜匆匆赶来,把宫里的书信,递到了沉毅手里。

沉老爷看了看自己满手黑灰,没好气的瞥了蒋胜一眼,洗了手之后,才接过了这封书信。

这是皇帝写给他的亲笔信。

沉老爷看了一遍之后,把信收进怀里,默默叹了口气。

“蒋胜。”

他把信收好,吐出一口浊气。

“去通知凌肃,薛威,苏定…”

“张勐,刘明远,万钟。”

“到淮安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