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安侯 > 第九百六十七章 李二沈七

第九百六十七章 李二沈七

书名:靖安侯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6:41:28

征南军大营。

大将军周世忠,正在翻看一本杂书,忽然有人在外面,急匆匆的说道:“大将军,紧急军情!”

周大将军听到了这个声音之后,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开口道:“进来。”

很快,一个看起来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低头走了进来,对着周世忠躬身抱拳:“爹!”

这个年轻人自然也姓周,名叫周元朗,也是周世忠的儿子。

准确来说,是周元护的弟弟。

本来,周家是周元护一直陪着老爹驻守淮河,算是周家默认的接班人,但是淮河边上打了许多次败仗,周元护又犯了很多次蠢,于是被周世忠放弃,把他赶回燕都请罪去了。

周元护离开之后,周家就没有派人过来,直到去年年底,周大将军因为“大败”南朝军队,被朝廷封赏,过了年之后,周家才又派了个年轻人过来。

一方面是要在军中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自然也是要给家里培养接班人,毕竟征南军的这块大饼,已经被周家视为禁脔,将来周世忠老了之后,还是要有周家的年轻人来接班的。

不过相比较于来说,周大将军心里,肯定还是更喜欢那个自小习武,跟了他很多年的儿子周元护的。

因为眼前这个儿子周元朗,身体就不是特别壮实,偏瘦。

周世忠抬头,看了看这个儿子,微微皱眉道:“什么事情,这么大惊小怪的?”

周元朗低着头,开口道:“爹,紧急军情,南人在响水,涟水,都有大量的船只集结,儿子…儿子怀疑…”

说到这里,周元朗本人也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声道:“南人可能要北上了!”

周大将军皱了皱眉头,看向周元朗,问道:“有事说事,不需要你来怀疑。”

因为大将军闷哼了一声,开口道:“要怀疑,也应该是我来怀疑。”

“是。”

周元朗慌忙低头道:“爹,斥候回报,南岸响水,涟水有大量船只集结,而且最近两个大营,都动作频频。”

周世忠静静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开口道:“这两个大营,不是一直都有船只集结么?”

现在,淮安军的船只多了,不像以前那样,有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时候,就要集中船只。

现在,两个大营附近的淮水河面上,常年都有船只,或者说有水师集结。

周元朗抱拳道:“爹,平日里虽然也有大量船只,但是平日里,那些南人可不会往船上搬运火药,火炮!”

周世忠这才皱起了眉头,开口道:“看见了?”

周元朗低头道:“是,有一个斥候营的百户,拿着望远镜,亲眼瞧见的。”

周世忠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默默开口道:“传令下去,备战罢。”

见老父亲情绪低落,周元朗犹豫了一下,问道:“爹,您有心事?”

“我没事。”

周世忠挥手道:“传令去罢。”

他当然有心事。

去年,征南军大败亏输,在妖道玉真子的建议之下,他厚着脸皮向朝廷报功。

结果是,报功的文书很快批复了下来,朝廷对他大加赏赐,给钱给地,还准备给周家未婚的儿子指婚一个郡主,可以说是一时风光无两。

但是周世忠心里,却胆战心惊。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去年并没有打胜仗。

更重要的是,他也知道,自家的皇帝陛下也知道他没有打胜仗。

因此,整个嘉奖的过程,都是通过朝廷来嘉奖,皇帝陛下全程都没有参与。

如今,在朝廷那里,大齐王师去年刚刚越过淮水,痛打了一顿南人,而今年才刚开年,如果南人就越过淮水打回来…

那去年大肆宣扬的胜仗,还有几分可信度?

朝廷里,会不会有人追究这件事?

更要命的是,已经有些生气的皇帝陛下,会不会追究这件事?

周世忠心里,愈发觉得忐忑不安。

忐忑不安的同时,也是恨煞了南岸的沉某人。

周元朗见老父亲如此,只能低头抱拳:“那儿子下去传令了。”

他刚要转身下去,便被周世忠叫住。

周大将军闭上眼睛,吐出一口浊气。

“朗儿,你自幼与家里人都不太一样,喜欢读书一些,为父有一封奏书,要交给你来写。”

周世忠声音沙哑:“上报朝廷,南人来攻。”

周元朗闻言,坐在了老父亲对面,低着头说道:“爹,去年征南军吃了败仗是不是?”

周世忠勐地抬头看向周元朗。

“为什么这么说?”

“儿子到征南军里,也有一段时间了,多少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周元朗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尚未开春,南人就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打过来,说明咱们征南军,去年肯定是吃了点亏的。”

周世忠先是默默点头,然后开口道:“你有什么想说的,直说就是。”

“爹。”

周元朗低头道:“儿子以为,如果去年真的吃了亏,又给朝廷报了功劳,那么这一次南人来袭,便不能直接报朝廷了。”

周大将军看向这个因为身上带了几分书卷气,被自己不喜的儿子,问道:“那应该如何?”

“给陛下写密奏罢。”

周元朗低声道:“事情走向,应该交给陛下来决断。”

周大将军沉默了许久,然后默默起身,开口道:“你坐在这里写,为父去淮水边上,巡视战场。”

周元朗恭敬低头:“是。”

…………………

三日之后,这封出自周元朗之手的书信,被送到了燕都皇城,送到了皇帝陛下手里。

今年,皇帝陛下的身体更加不好了。

除了除夕夜的晚上露了一次面之外,其他时间都把自己关在深宫里,除了几位宰相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见得到。

这天,永平帝收到了前线的密信之后,拆开看了一遍,然后就一个人默坐许久,半晌没有说话。

过了不知道多久,这位皇帝陛下才缓缓说道:“去召严礼进宫。”

底下的太监立刻躬身应是,小半个时辰之后,汉相严礼便进了宫里。

北齐的一切制度,都是彷造大陈来的,因此他们也有一个类似于议事堂的地方,名叫议事处。

在北齐朝廷里,只有加大学士三个字,才能进议事处议事,加大学士,就等同于拜相了。

现在,北齐朝廷里的宰相,一共有三个。

三个人里,只有一个汉人,那就是严礼。

而且严礼并非是首席。

按照大齐的规矩,议事处的首相,必须是朱里真人,哪怕是后入议事处,朱里真人的排位,也要比汉相高一头。

但是耐不住严礼能干活。

因此,严相虽然没有首相的名头,但是议事处的大小事情,已经大部分都是他在处理了。

至于那位挂着首相名头的朱里真宰相…

目前也就挂着名字了。

严礼进了宫里之后,很快见到了永平帝,他跪伏在地上,恭敬叩首道:“老臣严礼,拜见陛下…”

皇帝陛下畏冷,因此房间里点满了火炉,他看着眼前这个头发有些花白的宰相,默默叹了口气:“严相起身罢。”

严礼这才站了起来,垂手而立。

皇帝陛下向旁边的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立刻把周元朗的信,递给了严礼。

等到严礼看完,皇帝陛

严礼小心翼翼的看了看皇帝,然后微微低下头,声音低沉:“陛下,事到如今…”

“事到如今…”

老宰相叹了口气,开口道:“似乎,只能先守一守了。”

皇帝咳嗽了两声,没有说话。

严礼低头道:“一来是国库没有钱再继续打仗了,二来即便国库挤出钱来,增兵淮河,无非就是重复去年故事。”

永平帝再一次沉默不语。

愤满之气,在他心中始终难以平息。

大齐立国六七十年,何曾吃过这种亏?受过这种气?!

他又咳嗽了几声,擦了擦嘴之后,开口道:“朕需要严相筹些钱,以备军事。”

严礼立刻会意,他低头道:“陛下圣寿将近,臣愿带头,孝敬陛下十万两银子…”

这话的意思是,薅官员的羊毛。

“不能拿朕过寿,来做筹钱的幌子。”

皇帝挥了挥手,沉声道:“这个法子不成,你且回去,慢慢想罢。”

“想好了再来见朕。”

“是。”

严礼恭敬低头,退了下去。

这位严相爷离开之后,永平帝再一次剧烈的咳嗽了起来,咳嗽了一阵之后,他用白方帕擦了擦嘴,入目的是一片猩红。

永平帝看着方帕上咳出来的鲜血,紧紧握紧拳头。

“李二!”

他声音沙哑,气的浑身发抖,又低声怒吼。

“沉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