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家王爷真稳健!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征粮

第二百八十八章 征粮

书名:我家王爷真稳健! 作者:火红大辣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28 22:38:01

虽然有世家门阀的阻拦,但来到凉学宫的贵族子弟,也并不止只有赵芷若一个。

有些是不想与李怀为敌的,有些是派些子孙来试探的,还有是自愿来的。

他们每个人在家都是土皇子,心高气傲习惯了,哪受的了这种委屈。

当即就有人负气离开,不仅仅是贵族子弟,离开的人中,普通白衣反而占大多数。

李怀也早就跟导训宫的人打过招呼,如果有谁要走,千万不要拦,只需留下身份信息,永不录用!

卢青风看着离开的学子越来越多,几乎成一窝蜂了,难免有些着急,便找上李怀说情。

“院长,再这样下去,恐怕都要跑完了。”

李怀轻蔑一笑,“卢宫主,你真以为他们离开,只是因为受不了气,或者说跑不了三圈?”

卢青风一怔,“难道还有别的缘由。”

“凉学宫不是当官的捷径,难免会让一些人失望而已,这些人留之何用?白白浪费资源。”李怀淡漠的说道。

还一些人,则是接受不了凉学宫的教育模式,他们认为李怀分的那些学宫,多数都入不了流,故而清高的离开。

这种人也不需要挽留,接受不了新鲜事物,自然也无法创造新鲜事物。

都让他们去吧。

卢青风这才恍然大悟,不由得叹了口气,“当下年轻人,太过于浮躁了。”

也就不再说什么。

台下还有一些人,并没有第一时间走,然而见李怀态度不该,也跟着离开了。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离开的人数上升到将近千人,留下的还有约两千学子。

两千人跑完了三圈,随后李怀便请出了一位道家学士,教习他们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类似于前世的体操,不过和体操有本质的区别。

毕竟这是一个有灵气的世界,道家的养生功法,那效果绝对是立竿见影的。

此后。

除休息日外,每日清晨统一锻炼,成为了凉学宫的传统。锻炼完后再早读,早读完就开早饭,休息过后上课,中午准时开午饭,休息一个时辰后再上课,酉时过后晚饭,晚饭过后自学,天黑就可以睡觉了,没有夜课。

李怀除了第一天是亲自点卯,此后基本都由导训宫负责,他也不经常和学子见面。

有事没事就来学宫逛一圈,看看成效,渐渐步入正轨,他来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

就这都让上官可可很是称奇,以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性格,能坚持这么久,简直是奇迹。

朝圣路的石墙上,有了第一张告示,是一篇招聘信息,钱比较少,但工时很短,而且离学宫很近,有些工位甚至就在学宫里头。

这些是李怀特意吩咐人安排的,便是为了照顾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让他们有谋生之路,才能坚持下去。

这天。

李怀悠闲的躺在家里恢复元气,近来凉州无事,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上官可可拿着一把蒲扇进来,刚进门的就感觉一股热气铺面而来,如同靠近一个火炉子一样。

初夏不是最热,最热还是要数三伏天,尤其是秋伏,老人又管叫秋老虎,那太阳大的能洒熟鸡蛋。

“叫你盖一个院子你不听,这帐篷能住一辈子吗?我待一会都感觉喘不过气来了。”

上官可可一顿埋怨,然而满满都是心疼。

“没事,习惯了。”

李怀每次都这么说,他顺手从上官可可手里拿过蒲扇,给她扇风。

\b他并不是不怕热,而是需要这样一个环境,因为他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自己的心境和修为,都有显着的提升。

难怪圣人说,要想成大事,就要忍常人不能忍,受常人不能受,强者都是苦水中泡出来的。

上官可可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他,还是说正事,她拿出一封金丝信函,递给李怀。

“朝廷派人来征粮了,要从凉州征粮五十万石,可以用银子抵二十万石,基本和市场价相当。”

李怀眉头一挑,这就是皇帝的权利,纵然他是亲王,纵然这是他的凉州。

名义上,凉州的一切都是他的。

然而,李乾只需要一封金丝信,要什么就得给什么。

“五十万石。”

李怀歪头想了一会,问道:“赵王,辽王他们给多少?”

上官可可摇头,“这旨意才刚到凉州,这谁知道他们给多少,你说咱们给多少?”

凉州经过三年多的农业改革,开垦了无数的荒地,早在前年就能填饱肚子了。

这几年,李怀不止没有出口一粒粮食,还时不时从外面收购一些粮食。

建了几个大粮仓。

拿出五十万石粮食,对于他来说,并不算什么问题,然而要是这么爽快的给了,岂不是告诉李乾,自己是一个大款,你就拿着刀来割吧。

他囤积这么多粮食,可不是给李乾准备的。

“跟朝廷的人说,我凉州缺粮,现在一粒米也拿不出来,等到今年秋收之后,再看能拿得出多少。”李怀淡淡的说道。

上官可可有些担忧,“这么回复,有些不太好吧,多少还是给点,省的人说闲话。”

李怀轻蔑了一笑,“你以为李乾征粮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要跟北荒搞一场,你看现在虞国的形势,搞的起来吗?至少还要等个三五年。”

“李乾现在征粮,一来是表明决心,二来则是为了检验一下虞国当下的国力。”

“所以不能给他太多,我怕他飘。”

上官可可马上瞪了他一眼,自打长安之事后,李怀对李乾的怨气,几乎都写在脸上了。

但话也不能乱说,就算不念爷孙血脉,李乾那也是当今圣上,这话要传出去,还不知道会引起多大风波。

但也情有可原,那可是李怀的姑姑啊,要是李箐龙真有个三长两短,她都怀疑李怀会……算了。

“那我就照你说的办。”上官可可说完,就从李怀手里把蒲扇夺了回来。

表示她要走了,这鬼帐篷,她是一刻都待不下去。

忽然她想起一件事。

“王爷,近来怎么没见你吟诗作赋?”她试探的问了问,也算是替赵芷若问。

李怀听她这么说,灵机一动,一拍大腿,“是应该给凉学宫增加些书籍。”

于是。

李怀又找到新的娱乐,且一不小心,就创造了一传奇。

但在这之前,他先吩咐人把夜莺叫了过来。

“你去挑选一些心灵手巧的婢女和护卫,以后王妃出门,要有车架,不能被洒着,不能被渴着,否则,本王首先拿你是问。”

“谢王爷!”

夜莺开开心心的,马上就去办了。

……

京城秋闱在即,李乾找上孙明山,试问这批考生如何,也是找他诉苦。

“这次征粮可谓大有收获,天佑我虞国,你猜征得粮食多少?”

孙明山一笑,“怕是一粒都没有。”

李乾立即收起了笑容,“还真被你说对了,全都拖着,都要等秋收之后再发粮,倒也至少答应了给粮,你知道最气人的是谁吗?”

“不知。”孙明山果断的摇头。

李乾也不想跟他卖关子,“李怀那小子,现在手握十万重兵,四个郡都富的流油,到处赚钱,百万耕地,他竟然跟我说,一粒米都拿不出来,你说这气不气人。”

孙明山叹了口气,往西看了一眼,说道:“以他的性格,这也算是正常,但他总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李乾也往西看了一眼,李箐龙死没死,到现在,他也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王纯阳肯定不在太华山了。

提起这件事,李乾心里纵然有些怨气,也不好再说下去,这是逼着他转移话题。

“他好像在暗中调查,太子之死,爪牙都散布在了我的眼皮子底下了。”

“这三年多,他成长确实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