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一百四十六章 道源上清宫法会

竹寮之内,李绚躺在浴盆中,两只冰冷的小手在帮他按着脑袋。

「真的是令人头疼啊!」李绚心里感慨一声。

这两日,他都在和余泽一起研究婺州诸事。

婺州的具体内情如何,到了婺州又给如何行事,铲除天阴教之后,又该如何施政,这些都需一一推敲。

「王爷。」一个略有点苍老的熟悉声音在竹寮外响起,李绚下意识的侧头看去,就见一道身影已立在房门之外。

「胜叔,有事吗?」李绚有些奇怪的看向孟胜。

如今时间已经不早,难不成还有人上门拜访。

「是有件事。」孟胜稍作犹豫,但还是说道:「近日见王爷和余修撰在惦念婺州之事,老奴有件事,觉得还需和王爷讲清楚,免得王爷到了婺州之后有所误会。」

「到了婺州之后?」李绚盯着孟胜,皱眉道:「父王在婺州就任刺史,还是数十年前之事,当初本王甚至还未出生,难不成,王府在婺州,还有什么手尾没完吗?」

「也非是什么手尾。」孟胜沉沉的低头,然后说道:「只是府中在婺州还有几亩田产,一家丝绸铺,仅此而已。」

「府中,南昌王府没这些东西啊,哦,你说的是苏总管手里的东西。」李绚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孟胜是南昌王府的总管太监,同时也是彭王府的副总管太监,而彭王府的总管太监正是老总管苏藏。

李绚这些年来,虽然很早就开始介入彭王府和南昌王的商队事务,但在母妃欧阳氏的手里,还是有着一些不为他知的家底。

不过这些东西并不多,所以他一直以来也没当回事,只当时母亲欧阳氏的私房。

可是现在看来,他还是有些小看了彭王府的底蕴。

当年彭王李元则在婺州,豫州,遂州,澧州等地任刺史和都督等职,多年来虽变故颇多,但还是很有些东西留了下来,李绚之前并不知晓,如今却给了他一个惊喜。

「这些东西不要动,不要大张旗鼓的动,告诉那边的人,不要宣扬和南昌王府的关系,不要走得太亲近。」李绚声音虽不是很严肃,但语气坚定。

「喏!」孟胜即刻应诺,但随即说道:「王爷,此事虽然不提,但婺州知道那些和王府关联的人也不在少数啊。」

「无妨,只要不刻意声张便好。」李绚思索着婺州,豫州,遂州,澧州诸地的位置,同时说道:「明日你也写封信,传回彭州,让苏总管告诉内外产业的管事,除非有事,否则不许他们刻意宣扬和南昌王府的关系,都低调一些。」

「喏!」孟胜知道该怎么做,如今南昌王府如何行事,便让彭王府也如何行事便是了。

孟胜稍作迟疑,但还是问道:「那明日?」

李绚摆摆手,直接说道「明日让李竹随我到上清宫,再准备一些礼品,到时直接送到相府马车上便好。」

「喏!」孟胜应了一声之后,便直接退了下去。Z.br>

「哗啦」一声,李绚突然间就沉入到了浴桶之中,唯恐脸上的笑意直接露了出来。

今天真的是意外之喜呀!

婺州,豫州,遂州,澧州几地,真正令他在意的并不是婺州,豫州,遂州,而是澧州。

当年彭王李元则就是在澧州刺史任上病逝的,他在澧州多年,精励政务,名声显著。

彭王府在澧州的产业应该相当不少,如今,南昌王府跃入到了宫中和朝中的视野当中,可偏偏彭王府像是被人彻底遗忘了一样,根本无人在意那边的情况。

灯下黑!

如果能借助彭王府来做些什么,对李绚来讲,绝对是一大利好。

其实最令他在意是澧州的地形。

澧州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位于长江中游,湘西北部,洞庭湖西岸。

从蜀中沿长江可直入澧州,然后又可直抵九江,扬州,常州,这条线如果深入挖掘……

具体还要看该如何布置。

李绚摇摇头,从浴桶之中站了起来,水花四溅。

李绚转头看向站在一侧穿着单薄等待伺候的七巧,似锦和如玉三人,摆摆手:「你们下去吧,我要修行了。」

「喏!」七巧恭敬的带着似锦和如玉退了出去。

李绚则是一个人来到了竹寮深处,坐在蒲团上闭眼修行。

修行之事,一日不可断,否则便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上清宫,唯位于洛阳城北邙山翠云峰,是天下第一座「宫」命名的道观。

行走在苍天巨树之中,李绚一边走,一边对身边的李竹说道:「传闻当年,太上玄元帝君就曾在此与道教创始人张陵修道,后被尊为「道源」、「祖庭」。」

「祖庭?」李竹有些不解的看着李绚,问道:「郎君,青羊宫和青城山,好像都是道教祖庭吧,还有楼观道,他们好像也自称是道教祖庭,这天下究竟有多少道教祖庭。」

「道源只有眼前这一处了,但祖庭就多了!」李绚在台阶上站稳,看着清晨来往并不多的人说道:「祖庭,乃是指道教祖师出生、常住、弘道或归葬的宫观,这里自然是一处;当年道祖西出函谷关后,曾经青羊宫现身,后来又到青城山,都曾有所讲道,故而称一句道教祖庭也是无疑的。但严格来讲,却只有洛阳上清宫和鹿邑太清宫。」

「这位道友所言甚是。」一个爽朗的声音突然在李绚的背后响起,李绚转过身,就看到一位中年,身穿蓝色道袍,发扎混元髻,面容爽朗,颌下短须飘扬的男性道士。

李绚手掐太极,沉声言道:「蜀中青羊宫灵机子,见过道兄,道兄有礼,无量寿!」

「无量福,见过灵机道友,贫道灵生有礼。」灵生对着李绚郑重还礼,然后看着穿着一身黑色金边道袍的李绚,问道:「道友来此,必是有事,里面请!」

「多谢道兄!」李绚微微松了口气,眼前这一位虽然年纪看起来比他大,但竟然也是灵字辈的。

道门之中,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传承排序,很多时候,只需看一名道士的道号,你就能知道他出自何处。

比如楼观道,茅山,龙虎山,俱是如此。

还有一种,便是太上玄元道君讲道之地。

当年老子著《道德经》,临别时,谓尹喜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

时隔三年,老子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

老子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

此类之地,自有一套传承体系。

灵机,灵生,皆是如此。

行走在静谧的道观中,李绚开口:「道兄,这几日,为太子祈福之人,似是不多。」

「上清宫偏远,加之孝敬皇帝水陆大醮***已开数十日,自然人日渐少。」灵生稍微解释了几句,

李绚默认点头,当初天后将大醮水陆大***定在洛阳城中天宫寺,但可惜天宫寺出事,只能移居偏远一些的上清宫。

站在一处路口,灵生问道:「道友不知可要去拜会诸位真人法师?」

「还是先为太子上香吧。」李绚郑重的拱了拱手。

灵生点头:「善。」

上清宫相比天宫寺要更加的幽静庄肃,李绚跟在灵生之后,前往***所在。

上清大殿之中,李绚庄重的上香,看

着灵位,久久默然不语。

「道友这边请!」灵生一边走,一边说道:「贫道稍后,会和玉泉寺普寂禅师论道参禅,道友可来助贫道一臂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