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杀人真相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杀人真相

书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作者:太清妖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2 23:34:17

「贤弟棋力雄劲,愚兄自愧不如。」余泽将手里的棋子一把放在了棋盘上,投棋认负。

「兄长的棋路俊奇,只是目的太过明确,容易被人所趁。」穿着一身灰袍的王勃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平静的抬头,看向不知何时站在一侧的李绚:「王爷,可是要到扬州了?」

「是,外面到了扬州城外的三湾水道,河道狭窄,有些拥挤,需要等一点时间。」李绚抬头看了眼外面的河面,河道拥挤,近的几乎能看到对面的船舱内的陈设。

反之亦然。

「王爷,要不,你来陪子安贤弟下两局。」余泽突然开口,有些希冀的看向李绚。

余泽和王勃下棋到现在,连一局都没有赢过。

「叔父又不是不知,绚棋力薄弱,甚至不到叔父之半,如何是子安先生的对手。」李绚挥挥手拒绝,怎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想要看他下棋。

「王爷谦逊了,观王爷在洛阳行事,手段虽然稚嫩,但行事堂皇大气,一旦出手,对手莫能匹敌,如今想必又有进步。」王勃一双利眼落在李绚身上,仿佛一眼就要看透他心中所想。

「先生目光如炬。」李绚诚恳的点点头,说道:「洛阳一行之后,小王回顾所作所为,的确多有不足之处,如今也在对往后行事,小心斟酌。」

「善于自省,王爷比子安要强,若是子安能早日想明白这一点,也就不用遭受往昔之难,甚至还牵累家父。」王勃忍不住的一声感慨,神色之间全是痛苦。

李绚刚要开口劝解,但他又突然间停了下来。

在洛阳的时候,他虽然先后向皇帝和天后为王勃的父亲求情,但不管是谁都没有答应。

现在贸贸然给王勃希望,并未必是好事。

「非是小王多嘴,当年之事……」稍作停顿,李绚认真的看着王勃,索性直接问道:「小王早先虽未亲见先生,但对先生还是有几份听闻的,传言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先生写下无数壮丽诗篇,又怎么会是那种蝇营狗苟,畏惧杀人之辈,请恕小王冒昧,还请先生一解当年之惑。」

王勃在任弘农参军时,一日,有一位自称是恩师曹元的亲戚来投奔他,但问题是这个叫曹达是个逃奴。

曹元是王勃年少时的医学老师,曹元的亲戚成了逃奴,王勃一时间也感到为难。

不过在没有弄清楚事情来龙去脉之前,王勃先让曹元在自己家住下,然而准备去找人解决问题,但就在此时,官差上门。

按照朝中工部的公文,王勃是在惊慌之下,害怕包庇事情泄露,这才杀了曹达。

这种说法当时是能立住脚的,毕竟那时距离第二年春闱已近,王勃若是因为窝藏逃奴而被免职,自然无法再参加第二年的制举,所以他才悍然动手杀人。

关键是,王勃还在认罪书上签字画押了。

这几乎让所有想帮他的人失去了替他翻案的想法和动力。

这能说服其他人,但绝对说服不了李绚。

一个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此壮阔诗句的人,你说他会因为惊慌而杀人,这是何等荒唐。

之后的数年里,陆陆续续也传出不少王勃因为杀人而后悔的诗句来,但仔细研读就能发现,那更多是因为牵累到自己的父亲,害他贬谪交趾,这才无比悔恨。

对于杀人之悔,王勃根本没提,就像是那事根本不是他做的一样。

虽然心中懊悔,但从诗句当中,也能听出王勃心中的坦荡。

「风惊雨骤,烟洄电烁,娲皇召巨野之龙,庄叟命雕陵之鹊。」王勃神色黯淡的摇摇头,说道:「当年之事,早已过去,早有定论,又何必再提。」

一句话,仿佛当年之事对于王勃来讲,早已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

李绚早就猜到王勃是这样一副态度,从洛阳到扬州一路以来,他不止一次的旁敲侧击试图弄清楚当年的真相,但全部都被王勃轻描淡写的带了过去。

「当年,邀请先生去弘农任职的是弘农司法参军凌季友,不若小王向太子殿下恳求,向全天下发布对凌季友的海捕文书,相信总能有些收获的。」李绚一番话说的十分坚定。

当年就是凌季友邀请王勃去弘农任职的,但在王勃出事之后,凌季友却消失的无影无踪,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何处,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死是活。

凌季友当年所任乃是弘农司法参军,一个逃犯,不管什么原因,凌季友都能说的上话。

一个逃奴罢了,王勃就算被当场抓住,就算受到了牵累,作为司法参军的凌季友绝对有办法将案子按下去。

大唐虽然讲究法治,但依旧是人情社会。

在蜀中当了几年小官的王勃这点阅历还是有的,所以就算被发现,他也根本没必要杀人。

更何况,当时距离春闱已近,只要过了春闱,王勃制举得过,这样的事情,就更不会是问题了。

但杀了人,性质就变了。

但无论如何,作为邀请王勃来弘农任职的朋友,作为司法参军的凌季友绝对能查出事情真相。

尤其,负责带队寻找逃奴的还是狄仁杰。

弘农司法参军凌季友和并州法曹狄仁杰联手,王勃被冤枉杀人之事,怎么都能查清楚。

但还是出了问题。

这样,问题就只能是出在了凌季友的身上。

只有作为弘农司法参军凌季友,才能阻止作为并州法曹的狄仁杰继续查下去,只有他才能将王勃最后置于死地而无法自拔。

最关键的是,凌季友这时候突然消失了,最后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不关凌兄的事。」王勃摆摆手,示意李绚压下,但李绚却注意到王勃的反应并没有那么激烈。

「如果说当年的整件事情都是一个局,那么先生自从抵达弘农,就已经完全落入了他人彀中。」李绚轻叹一声,只有如此,才最合理。

王勃,一介书生,他能有多少能力堪破别人早就已经布置好的陷阱。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王勃突然开口,一旁的李绚和余泽顿时肃然起来。

「有一日,一人穿着整齐,衣冠华丽的登门拜访,而且还是恩师亲眷,况且他谈吐文雅,出口成章,你自然要留他多住,多做畅谈。」

王勃脸上露出一丝凄笑,轻声说道:「然而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官差突然上门,言辞客气,说是有逃犯逃入四周,未免危及安危,希望入内检查,你一无所知,客气迎入,然后就在此时,你的仆役突然大叫……」

稍作停顿,王勃开始变得面无表情起来:「官差找到了一具上吊的尸体,而且尸体的脖子上,还有交错的勒痕。」

杀了人,还假装成上吊自杀的模样。

「你的朋友竭力为你争辩,然而就在当日,他就被彻底免职,然后你就再也没见过这个朋友,其他人也不知道这个人究竟去了何处,不知他究竟是生是死,」王勃说到这里,看向李绚:「王爷懂了吗?」

「懂了,是有人不希望先生返回长安,参加制举。」李绚死死的盯着王勃,说道:「这些人,深知先生之才,也深知先生和太子的关系,所以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视先生为眼中钉肉中刺,而这个人,先生必然非常熟悉,凌季友也必然熟悉,弘农刺史也同样熟悉。」

太子李弘身体不好,这是一贯的事。

虽然对于李弘详细病情难有人知,但只要足够的神通广大,不仅可以轻易的弄到这些东西,还可以提前推断李弘剩下几年寿命。

所以这些人很早就开始盯上了李贤,他们必须要从李贤的身边着手,但又不能太突兀。

李贤身边的位置不多,所以他们盯上了王勃。

甚至当年的斗鸡赋,都很有可能是这些人的杰作。

这些人对王勃的性格,秉性,交际圈,甚至于对雍王李贤的性格都有很深的了解。

「看样子,下次回到神都以后,得提醒太子殿下,该好好清理一下身边的从人了。」

李绚整个人突然一下停顿,因为一道人影猛的闪过李绚的脑海。

薛曜,正谏大夫薛元超和巢刺王李元吉之女、曹王李明之妹和静公主的儿子。

他同样是王勃儿时的玩伴,可到如今,王勃一句都没提到过他。

看样子,得想办法查一查这个薛曜了。..

曹王李明,太子宫薛曜,东海王真的只是一个人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