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反掌阴阳,坑蒙拐骗

后花亭中,李绚走在最前,和陆元明相谈甚欢。

之后跟着杭州司马袁谊,和杭州兵曹参军张淳,两个人的脸上满是无奈。

只有十岁的陆象先,跟着只比自己大四岁的虞永走在最后,好奇的看向李绚。

「表兄,伯父已经很久未曾如此开怀了,他是真的高兴吗?」陆象先拉了虞永的袖子,目光则是转移到了陆元明的身上,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虞永有些无奈的缓下脚步,看着陆象先有些无奈的点点头。

虞永是陆象先母亲贺氏的妹妹之子,也就是贺知章的族姑,贺知章同时是两人的表兄。

张淳的母亲是陆象先的姑姑,来来回回都是亲戚关系。

虞永下意识的看了张淳一眼,之后又看向了袁谊,杭州司马袁谊。

袁谊和陆家,张家没有多少关系,他是虞永姑母之子,也是虞永祖父虞世南的外孙。

简单点,就是贺家的女儿嫁入陆家和虞家,虞家的女儿嫁入了袁家,陆家的女儿则嫁入了张家。

当然,这只是一个片面,吴中世家婚姻往来数百年,相互之间的姻亲无算,不能简单论之。

「陆伯父行事光明正大,南昌王行事也颇有其风,故而相谈投缘。」虞永凑近了陆象先,低声说道:「南昌王曾有诗句「鹰击长空三千里」,可见其行事正派,堂皇大气。」

行事正派,堂皇大气,李绚不知道年轻的虞永究竟是怎么想的,但在李绚看来,却是事事紧扣朝中法度,绝不轻易因私人之事,怪人,怨人,乃至于罚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世叔请坐上首。」李绚扶着陆元明,硬生生的将其按在了后花亭饭桌上首。

虽然他是当朝郡王,但行事之时,尊老爱幼之行却从来不断。

李绚坐好之后,其他人才相继落座。

这个时候,李绚眼睛一跳,下一刻,他的眼前已经出现了一排词条。

【袁谊,杭州刺史府司马,雍州万年人,父袁振,秘书少监,祖父袁朗,外祖父虞世南】

【张淳,杭州兵曹参军,苏州人,父张珪,前永州刺史,妻陆氏(子张旭)】

【虞永,十四岁,朝散郎,永兴县子,父虞畅,先工部侍郎,母贺氏,祖父虞世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陆象先,十岁,扬州都督府司马陆元方,祖父,前豫章县尉陆玄之之孙,母贺氏,祖母虞氏,有宰相之才(表兄贺知章,表弟张旭)】

李绚的目光从陆象先身上掠过,可惜了,现在陆象先不过才十岁,将来能有大用,起码得在十几二十多年后了。

贺知章四明狂客,年纪虽长,但成熟也得几年,至于张旭,现在还没影呢。

就过三巡之后,虞永率先举起酒杯,看向李绚:「王爷诗才惊人,才华盖世,学生仰慕至极,多年来亦曾有所诗作,不知可否请王爷指点一二。」

说着,虞永直接从袖子里拿出几张厚纸,朝着李绚便递了过来。

虞永竟然就这么当众向李绚行卷,在场众人脸上尽皆愕然。

大家这才刚刚开始喝酒,你怎么就来上这一手了,有些不大妥当吧,可一时之间,大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绚笑了笑,顺手接过虞永递过来的纸张,然后仔细的看了一遍上面的文章,最后才沉吟的说道:「贤弟这些诗的诗风婉转细腻,但颇有些熟悉之感……」

「你又在学贺八郎了。」陆象先低着头,一句话,就道破了虞永诗作当中的机密,让李绚不由得一时莞尔。

虞永更是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一时间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

「不然,诗作虽然婉

转细腻,也颇有清丽之风,和季真贤弟虽有所相仿,但差别甚大,是另外一条诗路。」李绚感慨一声,说道:「如今我朝文风鼎盛,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季真贤弟虽是少年奇才,但年纪尚轻,视野不广,学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别学成了他就行。」

听到李绚这么说,虞永瞬间抬起了头,脸上满是欣喜。

「多谢王爷指点,」虞永立刻拱手,看向李绚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感激。

这就是个孩子啊,李绚心里叹息一声,虽然相比于虞永,他也大不了几岁,但心理成熟也远不是他能比的。

李绚看向手上的厚纸,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别的不说,光是这字,你就比本王不知道强了多少倍,本王虽然是学的外祖传承,但却天生没有灵性,不像贤弟……」

虞永祖父虞世南,和李绚的外祖父欧阳询一起被称之为初唐四家。

欧阳询故去之后,便有李绚的舅父欧阳通继承才学;虞世南故去之后,反而是陆柬之承继其名。

故而听到李绚这么说,虞永立刻神色一喜,然后就听李绚说道:「贤弟若是不嫌弃,你我倒是可是时常切磋。」

李绚笑的很诚恳,也很温和,虞永立刻忍不住的点头:「多谢王爷,在下叨扰了。」

「来来,为这难得的文采风流盛世,大家举杯。」李绚举起手里的酒杯,看向众人。

其他人多少都有些文采在身,感慨之下,也同时举起酒杯。

「不知王爷从扬州一路而来,可有新作,不知老夫能够一睹为快。」陆元明有些好奇的看着李绚。

李绚是新崛起的天下文才,只不过一直以来都不为人知。

如果不是他在洛阳之时,就写下了「平生唯一愿,人皆三秋粮」,这样宏愿感人的诗句,否则真的会令人怀疑,他在扬州的诗是不是他自己写的。Z.br>

毕竟在李绚身边还有一个王勃在。

不过虽然有部分人腹诽,但更多的还是认可。

毕竟李绚的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欧阳询,舅父是同样大名鼎鼎的欧阳通。

他自幼接受欧阳家的教导,再加上他的文风虽有险峻,但更多以朴实真挚取胜,和王勃的诗风完全不同。

「有倒是有一点,倒是现在有些不大合乎情景。」李绚有些为难。

他之所以不愿意太抄诗,就是因为你很难百分之百完全的契合诗人写作之时的情景和心情。

「无妨,王爷所做之诗,如同美餐一样,颇为让人感到畅快,如今老夫就倚老卖老一番,王爷,请!」陆元明放下酒杯,脸上带着希冀的看着李绚。

「敢不遵长者之命。」李绚诚挚的拱手,然后看向桌上的纸张,拿起来,递给虞永说道:「如此,就麻烦贤弟给愚兄执笔了。」

「敢不从命!」虞永非常利索的接过纸张,翻过来,然后又从怀里拿出毛笔和墨盒。

真难相信,竟然还有人随身带着毛笔和墨盒,而且还是个孩子。

李绚对此倒是心下了然,因为上一个这样的人正是他的表兄欧阳幼明。

看到虞永做好准备,李绚微微点头,然后略作思索,随意轻松的念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前半句一出,画面立刻铺陈而来,在场的众人皆都赞叹的点头。

陆元明更是端起了酒杯,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喝。

李绚神色淡淡的,接着念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烟雨中!」

酒杯停在半空,笔也悬在了那里,在场的众人,脸上不由得同时一变。

「诗是好诗,

文采也足见风流。」袁谊率先开口,然后微微苦笑说到:「王爷此诗若是传扬出去,怕是有碍王爷贤明。」

「无妨。」李绚微微摆手,说道:「若是文学交流,自然一切无碍,若不是文学交流……」

李绚轻轻的笑了,笑容之间深意满满,一旁的陆元明,袁谊和张淳,都能感受到一阵冷肃之意从身上扫过,

李绚可从来不是什么良善人家,佛教亦是江南一大势力,又怎能轻易忽视。

目光从在场众人脸上扫过,李绚轻声说道:「传闻,在天阴教之中,有一位西域王,不知道袁司马对于这位西域王有多少了解?」

天阴教之中,李绚接触过东海王手下几乎所有的高手,甚至就连媱后手下的四大长老之一的安荣祥都死在了他的手里。

还有边章,千面佛,鹤老,甚至文复之这个大总管,多多少少都有触及。

唯独让他半点头脑也摸不着的,就是这位西域王。

「王爷是怀疑,这西域王?」袁朗立刻就捕捉到了李绚话语当中的未尽之意,

一切若是真的如他所说,那么整个杭州的麻烦就大了。

「王爷过虑了。」陆元明微微摆手,面色难得清正的说道:「若说期待天下和平,佛门众人比道门中人更甚。

毕竟历来也只有在天下太平之时,佛门才有最好的发展时机,一旦到了天下动乱之时,佛门更多的只会紧闭山门,这种事情他们不会轻易参与的。」

「那就是道门了!」李绚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在场众人不由得面色一变。

茅山,更准确的讲是北茅山。

天阴教的背后有道门支持,这一点虽然极少有人知晓,但也还是有的。

「天阴教内中秘事隐秘甚重,非是一般人轻易可以窥探的,王爷若是有想法,不妨到百骑司杭州分院去看一看,那边有足够的信息让王爷探查。」

「算了吧,本王对于那里面的东西敬谢不敏。」李绚笑着摆摆手,说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王倒是希望能够对天阴教有更深的了解,但也不希望有人对本王的**窥探过深。想来在场的诸位应该和本王是同样的想法吧。」

「王爷若是有需,在下一定竭力配合。」袁谊对李绚认真的拱手。

他现在着实有些怕了李绚这阴阳不定的手段了。

一会佛门,一会道门,如今天阴教的麻烦已经足够深重了,若是再带起道门和佛门的争斗,那大家还要不要过了。

「如此甚好,如今的确有一件事需要司马的协助。」李绚看着袁谊,嘴角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陆元明在一旁看着,心里一阵感慨,南昌王这手段,如此的精明,看样子以后这杭州城有热闹看了。

陆元明心里清楚,别看李绚是婺州别驾,可是以杭州和婺州距离之近,他随时可以用各种手段来影响杭州,想起刺史袁嘉祚,陆元明突然有一种杭州的最大把柄被李绚握住了的感觉。

就在此时,一阵快速脚步声从外厅传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