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三百零七章 郡王降临,威势凌人

宽阔的婺江上,水师的战船率先而行,后面跟着一艘隗家两桅商船,三艘洛阳官船随后而行,最后又是一艘隗家两桅商船垫底。

一行船队之中,又夹杂着大大小小数十艘快船,同时朝西而行。

一座巨大巍峨的城市,逐渐的出现在视线尽头,那里便是婺州州城。

李绚此行的终点。

隐隐约约能够看到在南岸码头上,无数的人影在窜动,中间还有不少的旗帜在招展。

这声势,看上去远远要比东阳浩大热闹的多。

最中央的官船之内,身穿五蟒五章紫色圆领袍,头戴七梁冠,脚踩黄色如玉纹黑皮靴,红色带銙金玉带,鱼符,缕绳全部系在腰间,全身上下充满了贵气的李绚,透过船帘看着远处的热闹,还有后方巨大的城市,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半月时间,从洛阳赶至婺州,说起来,本王这行动,还是有些慢了!」李绚转过头,看向船舱内的余泽,王勃,杜必兴和丘贞沐等人。

奇怪的是,几人对于李绚今日这幅过去庄重的打扮全都没有异议。

李绚本应到任正五品下婺州别驾,可是临到婺州,他却换上了从一品郡王服色,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王爷自洛阳起,到扬州,再到杭州,一路不知道清洗了多少天阴逆贼,如今婺州城虽然风险犹存,但也比最初之时,已经令人安心许多了!」余泽有些感慨的站了出来,此时抵达婺州,可比早一些抵达,但却心中惶恐要强的多。

「在洛阳时,我等不知道天阴教在婺州究竟有多大的势力,竟然敢刺官杀驾,心中自然不免有所担忧,如今随着逐渐与其交手,我等对天阴教的势力已经有了直观的了解,自然不用再过多担心。」

李绚站了起来,对着众人点点头,说道:「走吧,如今的婺州,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待着本王的到来,这一次可不要让他们失望啊!」

李绚迈步走出船舱,一出门,立刻两侧数十名千牛卫同时轰然喊道:「见过王上!」

「嗯!」李绚微微点头,然后穿过众人,直接走到了前舱甲板的最前方。

迎着劲风,李绚直接看向了前方不远处的婺州码头上。

此刻的码头之上,旌旗招展,锣鼓之声虽然低沉,但李绚依旧能听的非常真切。

数十人竟然有序的站在码头之上,穿着青绿各色官服的婺州官吏在码头上等待李绚。

码头上的一切清晰的映入李绚的眼中,同时身穿五蟒五章紫色圆领袍,头戴七梁冠的李绚同时也映入众人的眼中。

一时间众皆哗然。

站在众人最前面的,是一名年近四旬,穿着深绿色官袍,面目肃正的中年官吏,远远的看到李绚身穿一身郡王服色,在他的身后,还站立着数十名红衣金甲的千牛卫,他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身影从后方凑了过来,低声说道:「参军!」

「好了,闭嘴!」中年参军对着后面冷喝一声,然后直接吩咐道:「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一切按照朝廷规制,既然南昌郡王是以郡王身份降临婺州,我等便以郡王身份见礼便是。」

「喏!」身后的同僚立刻退了下去,中年参***过头,看着快要抵达码头的李绚,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南昌王这是要做什么,他来这里,是就任婺州别驾,又不是就任南昌郡王的……难道说,他又在算计什么?」

身后的窃窃私语声很快就彻底的停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i,巨大的官船终于停靠在码头之上。

李绚站在船头,并没有直接下船,而是目光炯炯的看着眼前的一众东阳官吏,士绅,脸色冷肃。

见船板久久

不放下,中年参军心里暗骂一声,然后上前拱手说道:「下官录事参军张益,见过南昌郡王,郡王千秋。」

一众东阳官吏立刻同时躬身,齐声高喝:「下官见过南昌郡王,郡王千秋。」

一瞬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远处不知道多少民众在远远的眺望着这一切。

「砰」的一声,船板直接搭在了码头之上,随即,两队千牛卫立刻从两侧冲了下来,直接冲到了众多婺州官吏的两侧,威气昭然!

李绚这个时候,一步步缓缓的从船板上走下,目光冷厉的看着在场众人。

在他的身后,余泽,王勃,杜必兴等人,相继走了下来。

看到这三个人的同时,在场的众人,同时面色微微一变。

之前东阳被封锁了好几天,相关的消息传出来的极少,现在,东阳解封虽然已经有大半天,但传来的消息并不准确。

对李绚的一些信息,传言和他们现在看到的更是差别极大。

在东阳那个小地方,知道王勃跟在李绚身边的,根本就没有几个,但是在婺州,不仅知道王勃跟在李绚身边有不少,甚至有好几个曾经还认识王勃。

当然,他们认识王勃是一回事,王勃认不认识他们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仅是王勃,对于余泽和杜必兴,认识的也有不少。

余泽就算了,他早年间跟随彭王李元则前来婺州任职,最多不过一文吏罢了,认识他的人只有寥寥几个!

但是认识杜必兴的人就不少了,毕竟他曾经就任婺州司马,现在离杜必兴辞官离去,也不过只有十几年,相互之间的老面孔还是很多的。

这一下子,即便是没有李绚在东阳所做那些事情的传闻,也足够他们对李绚充满警惕。

「秦司马呢,怎么没有见秦司马?」李绚看着在场众人,目光直接扫了一圈,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

如今的婺州,以刺史王方鳞为尊,之下便是李绚这个婺州别驾,再过来是婺州长史。

不过自前任长史李蔼遇刺身故之后,朝廷至今也没有任命新的长史。

在王方鳞受伤,李绚还未有抵达婺州之前,婺州的一切全部都有司马秦明负责。

可是今天,在码头之上,根本就没有看到司马秦明。

「回禀王爷,秦司马今日一早便已经出城去查找一条关于刺杀案的线索去了,至今未归。」说到这里,录事参军张益脸上带出一丝苦笑,拱手说道:「下官已经竭力的派人去寻找了,可是依旧未曾找到司马的踪迹。」

「胡闹!」李绚立刻不豫的斥责一声,看着张益,面色阴沉的说道:「如今是什么时候,他不懂吗,万一出事怎么办,今年的夏收,还有秋收,难不成让本王一肩挑起吗?」

李绚这一句,直接让赵益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是录事参军,在整个婺州州衙的地位,仅在刺史,别驾,长史和司马之下,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

这一职司,在州为录事参军,到县便为主簿职司。

别驾和长史的职权,放在县衙,也就等同于县丞。

司马放到县衙,职权也和县尉几乎等同。

李绚这番话,明摆着就是在说,在他的眼里,完全没有他这个录事参军。

不过张益毕竟是为官多年,面色沉稳的可怕,甚至脸上还挤出了一丝谄笑,说道:「以后婺州诸事,还要多劳烦王爷!」

李绚直接不客气的一摆手,冷冷的喝道:「本王此来婺州,所为不过两样,其一是赋税,其二便是刺史大人的遇刺案,圣人特意叮嘱,本王必须保证今年的秋收,这里面究竟何意,

诸位听得懂吧?」

李绚一句话说出,在场的众人微微有些变色。

这些说是两件事,但实际上还是一件事,婺州城的平稳。

只有婺州平稳,秋收才能不出问题,夏收的影响也必须降到极点。

看着站立在两侧的千牛卫,在场的众人心里全都明白,刺史王方鳞的被刺,已经在皇帝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他们这些人的前途命运,同样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看到在场众人的脸色,李绚心里立刻就是一阵冷笑。

随即他上前一步,直接越过录事参军张益,看向跟在身后的六曹参军,直接喝道:「户曹参军何在?」

一名三旬出头,身材略显肥硕,面色普通,身穿一身浅绿色官袍的中年人立刻走了出来,对着李绚一拱手,带着古怪的口音说道:「下官户曹参军韩江见过别驾!」

李绚微微一愣,他一下子就听出了韩江的口音,下意识的问道:「韩参军是汾州人?」

「回禀别驾,下官正是汾州人。」韩江面色凝重的躬身,说道:「还要多谢王爷替郝渊查明真相,下官在这里,替家乡父老多谢王爷了。」

「这是本王该做的。」李绚点点头,他现在已经大体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王方鳞想要在婺州清查田亩,那么这里面就需要动用大量的人手,但是他一个河东人,想要完成这样一件复杂的事情,必须要掌控一些关键位置。Z.br>

清查田亩,户曹参军无疑是最重要的位置,出身汾州的韩江正是他的同乡。

王方鳞是王皇后的同族,出身祁县王氏,祁县虽然隶属并州,但紧邻汾州文水平遥,几步之遥。

出身汾州的韩江是婺州户曹参军,同样出身汾州的郝渊,是司户参军。

如此布置,可见王方鳞的用心良苦。

或许天阴教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朝郝渊悍然刺杀的。

顾潭也正是因为顾忌到韩江,这才将郝渊的尸体送到婺州检查,才查出了他的真正死因。

「好了,不闲话了。」李绚的脸色一肃,面色严肃的说道:「明日辰时,本王要检查婺州所有的田亩白簿和黄册,还请韩户曹提前准备。」

「下官遵令!」韩江没有丝毫犹豫就应了下来,同时他的心里也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在场的众人,看到这一幕,眼神也不由得微微一变。

就在此时,李绚突然低喝一声:「功曹参军何在。」

「下官功曹参军王勤,见过别驾。」一个二十七八岁,年纪很轻,穿着浅绿色官袍的年轻人站了出来。

王勤一水的祁县口音,他正是来自于祁县王氏,同时也是王皇后和王此时的同族。

李绚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冷冷的说道:「本王明日要查看诸官考课之事,王功曹做好准备。」

「下官遵令!」

功曹参军,掌纠驳献替,掌文官簿书、考课、陈设。

在场众多官吏,一时间神色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