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师动静,仇人相见

梅岭关前,山峰险峻,丹崖绝壁,高达百米。

李绚穿一身黑色鱼鳞战甲,手按八面汉剑,缓步行在城墙之上,眼神平静。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李绚突然停步,侧头看向李竹,眼神锐利的说道:“让我们的人,即刻起盯住三河关内外的一切动静,同时向北查看睦州水军的一切动向,本王要知道他们现在在哪儿,每日行进速度如何?”

李竹一言不发,拱手,点头,然后转身前往安排。

李绚转过身,望向远处视线尽头的营寨,眼前这一仗想要获胜,唯一可利用的,就是天阴教的内部倾轧。

如今,天阴教以睦州刺史史叙之名起事,但史叙明显是个傀儡,甚至很有可能已经出事。

军将世家的子弟,关键时刻,并不缺乏自杀的勇气。

“袁晁,你可千万要给力一点。”李绚心里在快速的计算起来。

睦州兵曹参军袁晁,台州人,早先被史叙举荐为检校睦州司马。

然而朝廷的批复还没下来,他就已经是造反的吴越大总管麾下仆射。

这是个很有野心的家伙,根据情报,袁晁已经跟着睦州水军南来。

想要击破这支水军,如何挑拨袁晁和天阴教嫡系内斗,才是破局的关键。

“吱呀吱呀!”一阵阵的响声在李绚的身后响起,他下意识的回头。

赫然就看到两架巨大高大的井阑突兀的出现在城墙后面,被推到距离城墙五米的位置。

周申和燕涛赶紧从城门楼下快步而上,他们一边看着眼前的井阑,一边对着李绚拱手:“王上,下面的人说是王上让人将这两座井阑安置在这里的?!”

“是本王的安排!”李绚点头,平静淡然。

周申抬头看向李绚,有些不确定的说道:“王上,若是真有多余的弓箭手,尽可安置在城墙上,何至于要安排其后的井阑上。”

“防备意外罢了。”李绚摆摆手,说道:“本王从未和方风锦打过交道,也不知其性情如何,不知其攻伐手段如何,总有些不安,故而才略作准备,上面的弓箭手,都是些箭术普通之辈,手上拿上几副弩弓,近距离射击总归不止偏差。另外,还有些其他手段。”

李绚说着,招呼祁光将一筐筐石灰直接搬上了城门,然后才看向周申和燕涛:“若是什么时候不妥,就将这些石灰直接扔下去。”

打架扔石灰,历来不是什么光明的手段。

不过这里是战场,只要能够获胜,倒也没人多说什么。

“好了,二位继续巡逻吧,本王还有其他安排要做。”李绚说完,点点头,然后转身朝城墙下走去。

看着李绚离开的背影,周申和燕涛相互对视一眼,脸色同时凝重起来。

“王爷似乎对这一次的应敌并不乐观。”周申忍不住的说了出来。

燕涛点点头,说道:“王爷之前用的堂皇正大的手段,但是现在,似乎有些不顾一切的味道。”

“我等尽力便是。”周申一句话说完,转身朝城门楼走去。

这一次的他的脸色完全肃穆了起来。

“无非是马革裹尸还,又有什么。”燕涛紧跟着就跟了上去。

……

“这两架井阑就放在这里。”李绚指挥手下人,将两架井阑放在了瓮城城门前五米位置上。

从这个地方,完全能够将整个瓮城覆盖在内。

可后面便是城墙,瓮城城墙完全能将杀入瓮城的敌人全部击杀,根本就用不着这些井阑。

谁也不知道李绚究竟是怎么想的,一下子就将整个城中所有的井阑全部都弄了出来,布置在城中的各个地方。

井阑之上的也并不是什么高手,大多数是从婺州役卒当中挑选出来的,能够精准使用弩弓的军卒。

甚至在很多井阑上,都是空荡荡的。

谁也不知道李绚究竟在想什么,也没有人敢随意去问,实际上大家都没有时间去问。

“把这里的投石车,推出去四架。”李绚看着眼前的十架投石车,略作思索后,立刻做出了决定。

整个梅岭关内,如今可用的投石车已经有十四具,现在放在瓮城里的有十具,还有四具在城墙上。

另外其他的替换部件也做了很多。

看着一下子空旷起来的瓮城,还有放在一侧的一堆滚石,李绚看着一下子就舒服了很多。

李绚知道,现在很多人看他的目光都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他的对外解释是在做优化整合,将整个梅岭关的战力,最大可能的发挥出来。

但只有李绚自己知道,他其实是为最坏状况做准备。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瓮城外响起。

一名黑衣府卫停步在不远处:“王上,婺州兵曹参军和库曹参军来了。”

李绚微微一愣,随即恍然道:“也是,他们也该来了。”

稍微收拾了一下,李绚快步的朝梅岭关南门走去。

……

城门之外,风尘仆仆的徐剑和李元一,带着两队兵卒,还有十几辆大车,一起站在南门之外。

看到李绚带着李竹,还有几名黑衣府卫出现在门口,徐剑和李元一立刻拱手:“见过王爷。”

“二位辛苦了。”李绚亲手搀扶起两个人,神色一松,说道:“二位到来,真的让本王长松一口气。”

“属下知道,睦州这一次来袭大军有三四千之多,使君这才让我等匆匆赶来。”徐剑一句话,说出了更多的事情。

李绚微微一愣,略带诧异的问道:“这消息……”

“是越州都督府传来的。”李元一目光微微一闪。

李绚顿时了然,是睦州百骑司传的消息。

睦州虽然沦陷,但在整个睦州也并非完全没有朝廷的人。

一向隐秘的百骑司,终于探索出了消息。

不过这个消息李绚之前已经从叶绾绾那边得到了。

天阴教往梅岭关调派的人手,比他原本预期的要多了一千。

这下意味着整个梅岭关内外,人数的损伤要倍于之前。

让人不由得感到沉重。

稍微收拾心情,李绚伸手请徐剑和李元一进入,稍微介绍一下情况,然后直接说道:“你们两位的手下,现在先上北城,将北城上的军卒替换一半下来……”

“下官现在就去,必定令他们早日熟悉城墙情状。”徐剑立刻就对着李绚拱手。

他是从西域战场下来的,李绚话音当中的善意,他立刻就听了明白。

看着徐剑离开,李绚这才将李元一引入到了守关校尉府正堂。

“叔父,朝中可有消息,陛下可有圣旨传来?”李绚一句话说出,然后紧紧的盯向李元一。

李元一微微摇头,反问道:“怎么,贤侄很期待圣旨吗?”

“嗯?”李绚认真的点点头,说道:“小侄几番厮杀,杀死的多是死忠的天阴教徒,此番天阴教大军南来,但其中如同之前死忠的那些,恐怕不超过其中的半数,剩下的半数多是被蛊惑裹挟之辈,若是能将其争取过来,则天阴教势力必然大减,倒是一击之下,便可将其击溃。”

听到李绚这么说,李元一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他。

“怎么了,可曾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李绚有些不明所以,下意识的回身看向自己。

“听说王爷在神都之时,曾作诗:平生唯一愿,愿得三秋粮。”李元一拱手,说道:“来到婺州之后,王爷几番辛劳,百姓所得甚厚,虽不至有三秋之粮,但一秋之粮也是有了,这恤民之心,倒乃我辈宗室楷模。”

“叔父过誉了,绚不过是不忍多见杀戮罢了。”李绚微微摇头,目光望向北方,轻声说道:“相信陛下也必然是如此……”

“贤侄,这话你我说说便好。”李元一直接打断了李绚。

他略带担忧的看着李绚,李绚刚才那番话,并不是在指摘皇帝什么,只是万一皇帝最后没有如同他想的那样,一旦被人攻讦起来,他会很麻烦的。

李绚笑了,摆摆手,很是笃定的说道:“叔父放心,陛下必定是如此想法,朝廷征伐吐蕃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正需多方准备粮草,睦州之地多年收粮甚重,之后平叛后,必定会轻徭薄役,安定人心,如此想要让税粮不受影响,这睦州兵丁势必不能死伤太多。”

李元一虽然是宗室,但对朝局知道的并不十分清楚,听到李绚这么解释,他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如此说来,圣旨的到来应该就在这一二日前,只是不知道,究竟是谁会来传旨?”李元一的思绪,莫名的就转到了其他方向。

“王爷!”李竹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他面色凝重的看向李绚,回禀道:“王爷,睦州军来了。”

……

黑色的旗帜下,一个睦字大大的被绣在中央。

黑旗之下,一名穿着金色明光铠的魁梧壮汉站在丛林边缘。

城墙之上,红色的旗帜高挂,上面绣一个大大的唐字。

旗帜之下,李绚面色平静的看着魁梧大汉。

【方风锦,吴越大总管史叙麾下,扬威将军,心思沉稳,玄胎中境】

方风锦,方云秀的兄长,方立勇的父亲,林解的表弟兼妹夫。

这些人都死在了李绚之手,他们双方之间的仇恨早已深如渊海。

越过无限的空间,两个人平静郑重的眼神对在一起。

一瞬间,无数的刀枪剑戟,无数的尸山血海,在两人之间不停的冲击,但却谁都伤害不了谁。

突然,方风锦没有任何预兆的直接调转码头,朝着后方的营寨方向而去。

城墙之上,李绚顺着方风锦离开的方向看去。

整条山道之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天阴士卒的身影。

所有人手里全部刀枪林立,气势肃然,整齐有序的进入到后方山谷的营地当中。

“真稳啊!”徐剑看着没有丝毫混乱的天阴营地,神色已经凝重起来。

这样的一个对手,不管在哪里,都是很不好对付的。

“的确是够稳,面对本王这个杀弟杀子杀亲的敌人,竟然如此的冷漠,真的很令人怀疑,他究竟还是不是人。”李绚一句话,众人的眉头顿时一挑,无意间已经全部放松了下来。

这样的一个人,冷漠无情固然杀伐果断,但其中也不乏可利用的地方。

但看李绚手腕如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