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四百五十二章 睦州袁氏,诈降之疑

雾气弥漫,船影稀薄。

巨大的黑影隐隐出现在婺江之上。

下一刻,一艘搭载数百人的官船轰然撞破迷雾,跃入眼帘。

船首之上,两名绯袍对视而坐,中间的矮几上摆着炭炉温茶。

四周数十名红衣金甲千牛卫站立两侧,恭然宿卫。

“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

李绚侧身看向远处的迷雾尽头,看不见数里之外睦州水军的阵势。

姚志放下手中的茶杯,脸上带起一丝疑惑:“王爷似乎并不看好袁氏归降?”

李绚侧过头,看向姚志,回道:“自从本王抵达三河关以来,其人,其属下,未曾有一人踏足在三河关岸之上,可见其戒备之重,且非是一人,整个睦州水师怕皆是如此。”

“正是因为如此,才更显其投诚之重。”姚志正色的看向李绚,说道:“如今已可以断定,越州境内,并无天阴黑卒存在,其人要么北上杭州,要么南下台州,南下还好,北上,则杭州危矣。”

“的确,舟山海寇一旦与此呼应,杭州局面立刻就会无比艰难。”李绚点点头。

如今越州都督府虽已能抽出手来,但大队的前来支援婺州也不可能,他们首先要保证杭州沿海一带的安全。

“此外,还有歙州。“姚志抬头看向西方,沉声说道:“歙州王都督屯兵北野,一旦北野被破,贼兵立刻就至歙州城下,据说,那里是媱后领兵万余亲自攻城,天阴教中精锐多集中于歙州,王都督甚至将丘长史也召了回去……”

歙州都督王大礼,出身乌丸王氏,贞观之时,便跟随太宗皇帝讨伐辽东,累有功勋。

其后更是迎娶遂安公主,被授驸马都尉,多年镇守边疆,后迁歙州都督。

其人战将出身,但手腕老辣。

丘神積抵达之后,王大礼便托于重权,然而丘神積处事手低,最后导致官民怨愤,不得不率众进入群山探查天阴教踪迹。

看似一切是丘神積咎由自取,但王大礼一开始便托于重权,让不熟悉地方政务的丘神積跌了一个大跟头的手段,已经让李绚窥见他的一丝老辣。

以王大礼之能,甚至都要召回丘神積,可见局面艰难。

“丘中郎将军战场杀伐,的确是一名好手。”李绚点点头,苦笑一声:“即便本王对丘中郎将颇多信心,但面对媱后……”

说着,李绚忍不住无奈的摇摇头。

他所遇到的天阴教年轻一辈,几乎全部都是媱后一手培养出来的,她本人能力如何一窥而知。

更何况,她真正的根底,在于信徒。

谁知道她什么时候就会击破北野县,一旦歙州有危,他们这些婺州之人,也一样难以安坐。

“故而才需要早日抵定睦州,前后夹击,杀破逆贼。”姚志一番话,杀意凛然。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任其狮子大张口。”李绚拿起桌上的茶杯,轻声说道:“段都督虽然节钺,但有些东西,也不在他的权责之内,另外,还必须小心其诈降。”

“所以,这才有了我等这一行!”姚志将桌上的茶杯轻轻往前一推。

……

前方雾气突然蒸腾,滚滚之中,一艘同样巨大的官船瞬间撞破迷雾而出。

船首站立一人,四旬年纪,穿一身绯色官袍,身形挺拔,面色肃穆,赫然正是睦州兵曹参军袁晁。

停船,落锚。

两艘巨大的官船之间,两艘小型的乌篷船出现在婺江之上。

袁晁带着一甲士,李绚和姚志两人带一名千牛卫,各自乘船赴岸边古亭所在而来。

站立岸边,袁晁率先行礼:“罪官袁晁,见过南昌郡王千秋,见过姚司马。”

“见过袁先生!”李绚和姚志同时还礼,但皆不称呼其官职。

听到李绚和姚志如此称呼自己,袁晁反而松了口气。

“二位上官请!”姚志伸手李绚和姚志进入古亭,古亭之内早已经被打扫的一干二净。

石桌上放着一壶清酒,三只酒盅,还有一缕清风相伴。

“二位上官请坐。”袁晁诚恳的请李绚和和姚志坐下,李绚温和的笑笑,说道:“袁先生也请坐。”

“不敢。”袁晁突然后退一步,沉沉拱手说道:“罪官身虽在贼,但日夜期盼官军能收服睦州,还睦州百姓朗朗乾坤,今日见到二位上官,如同雨后雏菊终见阳光,如同舟行日久终见路岸,心中激荡,一时愧不能言,失礼之处,还望二位上官体谅。”

“此乃人之常情,先生不必介怀。”李绚伸手虚托,然后看着袁晁,单刀直入:“睦州水师如今是何情况,何时可以弃械归正?”

“随时可以!”袁晁立刻斩钉截铁的答应,十分肯定的说道:“待罪官返回,便立刻命他们将大船开往三河关,听候王爷处置。”

“是听候朝廷处置。”李绚脸上微微一笑,声音同时温和了起来,他迈步走到石桌坐下,然后看向袁晁:“袁先生也坐,此种关节非是你我三言两语就能定的,还需详谈。”

“下官遵令!”袁晁直起身,看着李绚和姚志都已坐下,然后才走到两人对面,小心的坐了下来。

“下官冒昧,睦州军卒足够四千五百人之多,不知三河关是否已经准备妥当。”袁晁看向李绚和姚志,眼神凝重的拱手。

四千五百人,李绚心里冷然一笑:这是在威胁啊!

“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只要睦州水军抵达三河关,放下兵械,之后不管是愿意从军,还是归田务农,都督府都会安置妥当。”李绚侧头看向姚志,姚志跟着点头。

袁晁微微低头,李绚的保证并没有让他感到放心,他抬起头,有些不安的问道:“曾经在睦州军中任职的军将,他们之后,会任何职?”

“先生是否保证他们官任原职?”李绚一句话,直接戳穿了袁晁脸上不安的来源。

“不错。”袁晁点点头,面色担忧的看向李绚,说道:“下官自从被迫从贼以来,一直都无有实权,后来几番争取,才将舍弟和一些亲朋收拢过来,他们之后又胁迫下官前赴婺州。

下官无奈,只得同意,所幸王爷在梅岭关几番破贼,下官才能劝说朱泚等人缓行,到了前日……

王爷大展神威,朱泚等人才最终选择投诚,其中就有下官保证他们官任原职之言。”

李绚思索着看着袁晁,对于袁晁的话,他只信其中不到一成,但不管原因过程如何,如今都已经走到了这里,自然不能让自己再退步。

李绚看着袁晁,缓缓的开口:“先生也是久历宦海之人,本王若是随意答应,便是欺骗先生,但是若说能完全保证,恐怕就是段都督来了,也无这等本事。”

“的确如此。”姚志接话过去,看向袁晁,沉声说道:“官职原职绝不可行,都督能做的,最多就是在越州各州,选空缺相待,而且多是虚职……若想任实职,只有去往西域和东岛,除此之外,再无他途。”

袁晁的手下,那些原本的朝廷官吏还好说,朝廷的规矩他们比谁都懂。

朝廷不追究他们的失地从贼之罪便算不错,哪里还会让他们官复原职。

减官一等,贬去他州任职,便已经是天大的恩典。

真正想要官任原职的,其实就是那些天阴教的军卒。

他们对朝廷官制一无所知,才会有如此妄想。

“他们提出,不仅要官任原职,还要求都在睦州任职,相互之间各不离开。”袁晁的神色越发的艰难。

“他们这是要割据睦州啊!”李绚的脸色彻底的冷了下来,他死死的盯着袁晁,突然,李绚一笑,说道:“袁先生,不妨如此告知,就说此事本王答应了。”

“答应了?”袁晁微微一愣,一抬头,就看到了李绚充满杀意的眼神,他整个人一个激灵,赶紧拱手道:“王爷恕罪,其人不通朝廷规制,只知胡乱闹出笑话,下官回去之后,必定严厉约束他们。”

朝廷有制,本州之人,不能在本州任职,甚至南人北任,北人南任都是常有之事。

如果那些天阴教军卒真的要坚持到底的话,那么朝廷诸军就算是屠了他们,也要维持朝廷法度。

李绚的神色稍微和缓,然后看向袁晁说道:“袁先生,本王相信你能将这番道理说通的,他们留任睦州绝不可行,要么弃官为民,要么,朝廷赏赐散官爵位,要么到他州任职。若是真要聚集一处,也不是不行,本王可上奏朝廷,将其调至西域,西域战事颇多,不缺立功之处。”

“王爷贤明,下官必定将此事告予诸人,他等必定欣然接受。”袁晁俯首躬身,但是低头的瞬间,眼中却闪过一丝凛然。

送到西域去立功,开玩笑,这些人被送到西域,恐怕不久之后,便会被当成炮灰,全部送死。

这种手段,袁晁又如何不清楚,他本人就是善于使用这种手段的人。

不过李绚的这番话,也让他知道了朝廷的底线,那就是按照法度来,没有任何特殊。

还是因为他们没有造成足够的威胁,如果他们先一步拿下三河关,就好谈了。

但是,袁晁看了李绚一眼,三河关好拿下,但是这位南昌王可就不好惹了。

而且也不能无止尽的拖延下去,杭州和越州方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解除一切隐患,杀奔而来……

刚刚抬头,袁晁就看到了李绚似笑非笑的神情,他的心中顿时就是一凛,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意。

李绚左手放在石桌上,看着袁晁,轻声问道:“袁先生,不知可还有他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