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四百五十三章 识天时,顺天变

石亭之内,李绚似笑非笑的一句话,让亭内的气氛再度紧张起来。

袁晁稍微站直身体,神色和缓的说道:“大体之事没有了,其他的多是个人之事,只要之前那些天阴教诸将官同意,接下来便是投诚之行……”

说到这里,袁晁看向李绚,拱手问道:“如果投诚事成,不知朝廷是否可以下旨不再追究百姓的从贼之罪,毕竟当中陈硕真事后,睦州百姓生活多又艰难,他们有些担心……”

李绚直接摆手,十分笃定的说道:“当年之事不会再发生,毕竟当年之事,真正作主的,还是赵国公和河南郡公,陛下仁德爱民,效法尧舜,必不至于当年之事再度发生。”

袁晁眉头立刻就是一挑。

赵国公自然是长孙无忌,河南郡公是褚遂良,当年事发之时,正是他二人主政。

李绚一句话,就将所有一切的责任推到了两个死人的身上。

可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么为什么在之后的十数年时间里,朝廷对睦州的苛政,都不曾改变。

“陛下宽宏,”袁晁对着神都的方向稍微拱手,然后才看向李绚,无奈的说道:“下官自然知道陛下之心,只是天阴教愚民愚妇,对此事终究耿耿于怀,不知朝廷可否安抚百姓,断去其忧,毕竟天阴教在睦州数量极多,否则今日平定,明日又复叛,如此反复,哪有终日。”

李绚看了袁晁一眼,然后又转头去看向姚志,他们不明白袁晁为什么始终强调这一点。

袁晁可从来不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官员,相反,他的私心很重。

稍作思量,李绚开口道:“天阴教的处置,中枢有通盘考虑,本王会尽量劝说段都督和本王一起上奏,请陛下和中枢宽恕百姓的从贼之举,然后下明昭昭告天下。”

“如此便多谢王爷了,若是他等在此其中的从贼之罪,全部都能被宽恕,那么下官想来,他们也不会有再坚持什么了。”袁晁一句话说完,长长的松了口气。

李绚和姚志相互对视一眼,他们现在总算明白袁晁究竟在说什么呢。

“先生可有想过自己?”李绚缓缓的坐正了身体,如今的谈判,终于触及到了最核心的问题。

袁晁自己的处理结果。

在睦州事变之前,袁晁是睦州兵曹参军,史叙被天阴教控制州,袁晁就投了天阴教。

天阴教为了拉了袁晁,还以史叙之名,举荐他为检校睦州司马,朝廷也允许了。

只可惜,还没有等朝廷的任命下来,天阴教已然起事。

看着李绚和姚志两个人郑重的眼神,袁晁苦笑着摇摇头,说道:“下官并非无知之人,下官有罪,罪在不赦,俯惟陛下天恩,方能侥幸,其他实在不敢期望太多。”

整个石亭之中,风声瞬间为之骤停。

李绚低眉垂目,别看袁晁一番话说的可怜兮兮,但谁都明白,眼前这些水军,真正的难关就在袁晁的身上。

一旦袁晁的事情没有解决,那么之前关于那两千水军,两千步卒的一切,都是空谈。

如今杭州水师还抽不出手来,李绚手下的人手,也最多只能守住三河关。

想要最快的平定睦州,宽恕袁晁的罪责,甚至对他有多封赏,都在情理之中。

李绚抬头,轻笑一声说道:“袁先生不必如此担心,陛下心胸宽广,厚载万物,先生在关键之刻拨乱反正,陛下必定不吝封赏,到时,一个伯肯定是少不了的……至于说具体职位,别说是我等了,就是陛下也未必能定不了,那是中枢三省和吏部的权责。”

袁晁点点头,他知道李绚所说为真,但有些事情,现在如果不定下来,那么以后就更难了。

略作犹豫,袁晁开口说道:“下官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不敢有太多妄想,只希望在此事之后,下官能够安然的在吴越养老便可,其他不想。”

“本王会和段都督共同上奏的。”说到这里,李绚忍不住的笑了,看着袁晁说道:“其实,只有先生带着众人,一路杀到睦州城,然后又击破天阴逆贼,别说是安然养老了,就是州司马,州刺史,也未必没有可能,先生要抓住机会啊。”

“王爷所言极是!”袁晁立刻肃然起来。

如今的天阴教,虽然在李绚的手下损失惨重,但也并非到了绝地。

天阴教主媱后还带着一万大军攻伐歙州,即便是李绚现在已经分兵前往睦州,但媱后依旧没回头。

睦州是天阴教根基不假,但现在,天阴教在睦州调动的兵力已经尽数调动,他们根本不指望睦州能有多大的后援,哪怕是粮草。

媱后大军出发时已经带足了足够的粮草辎重,想的就是要在这些粮草辎重耗尽之前,拿下歙州。

想要彻底平定睦州,最终必须要彻底击败媱后大军。

若是这个时候,袁晁能够率领起事的水军从背后狠狠的朝媱后捅上一刀,那么对她,对整个天阴教都是巨大的打击。

有了这个,袁晁不管曾经犯过多大的过错都会被原谅,甚至加官进爵也未尝不可。

……

“先生不妨带话回去,给其余诸位,若是真的能拿下睦州城,攻破天阴教老巢,活捉天阴媱后,便说是让他们永镇睦州了,就是封公封侯,世袭罔替,也未尝不可!”李绚一句话说出,袁晁顿时眼前一亮。

一旁的姚志忍不住的皱了皱眉头,这话多少有些过了。

他并没有开口反驳李绚,毕竟这话,李绚这个当朝郡王是有资格说的。

“有王爷此言,在下便安心许多。”袁晁神色抖擞,他对着李绚再度躬身拱手,沉声说道:“下官这就回去与众人商量,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很快便会所有结果,还望王爷耐心等候。”

袁晁神色十分的振奋,似乎对那样的未来十分的期待。

“先生,请!”李绚和姚志同时站了起来,所有人都同时长松一气,事情总算是有了眉目。

……

乌篷船从江上驶来,带着袁晁缓缓的朝远处而去。

此时,大日已经高挂,江上的薄雾开始迅速的稀薄起来。

一艘巨大的三桅大船出现在云雾之上,乌篷船迅速的接近三桅大船。

袁晁刚刚站定,一名穿着银色鱼鳞甲的年轻将领就已经走了过来:“二兄,情形如何?”

“还好,不是很差。”袁晁转过身,看向远处依旧在石亭里的李绚和姚志,面色郑重的说道:“南昌王已准备妥当,若是我等肯降,自然一连串的好处奉上,若我等不降,他也做好了准备应对我等。”

“二兄,南昌王真的如同传闻中有呼风唤雨之能吗?”年轻将领神色中闪过一丝担忧。

袁晁有些好笑的看着九弟袁琳,说道:“那都是传闻,南昌王如果真的有呼风唤雨之能,你觉得圣人还会将他派往婺州来吗?”

“原来是没有。”袁琳不由得有些失望。

“也未必尽然。”袁晁的脸色严肃起来,看着袁琳说道:“南昌王虽无呼风唤雨之能,但识天时,顺天变却是必然的,再加上了个人谋略惊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会落入他的彀中。”

“小弟记住了!”袁琳郑重的拱手。

袁晁摆摆手,然后紧跟着问道:“军中一切如常吗?”

“是!朱泚虽然被囚禁,但无有所动,他手下的那些人也很安分,反倒是白氏三兄弟的人,四处活跃,似乎别有所想。”袁琳将袁晁离开这段时间的事情,一一禀明。

袁晁听完之后,脸色不由自主的冷了下来:“看样子,南昌王说的没错,有些事情真的得好好商量一下了。”

“喏!”

袁晁深吸一口气,看到远处,李绚和姚志都已经上船,他赶紧拱手。

李绚和姚志站在乌篷船上,对着袁晁拱手还礼。

站直身体,李绚侧身对着姚志问道:“司马,你说这位袁参军,他究竟想要什么?”

“还能是什么,司马一职呗,还有手下的两千水军!”姚志今日一直都在冷眼旁观。

今日谈判,袁晁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其实说的都是他自己。

想官留睦州,想侵占实职,还想和手下军卒聚集一处,想要朝廷下明旨意免罪,说的都是他自己。

兵曹参军,进位司马,还想拥有水师掌控权。

如此这般,即便是朝廷任命新的睦州刺史,拥有兵权的袁晁依旧是实实在在的睦洲王。

甚至未来还能够上窥刺史之位,他这个人,绝对是有这样的野心的。

想到这里,姚志忍不住的问道:“王爷,若是他真的攻破天阴教老巢,活捉天阴媱后,王爷真的会保奏他永镇睦州,封公封侯,世袭罔替吗?”

“这个自然。”李绚很干脆的点了头。

看着姚志想要劝解,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的表情,李绚摆摆手,说道:“此事司马不必担忧,他若真的能活捉天阴媱后,哪里还用的找本王保奏,陛下会亲自召他进京,当庭奏对的。至于他能不能说服陛下和朝中诸公让永镇睦州,封公封侯,世袭罔替,就看他自己的本事。”

“原来如此!”姚志忍不住笑了。

的确,对于袁晁的最终处置权,从来就不在东南之手,而在陛下指掌之间。

“对了,司马,他刚才几次三番的提到免罪,免罪,他该不会是做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了吧?”李绚突然间的一句话,让姚志的脸上的笑容抖消。

“死罪莫过谋逆,他人如今都已经在这里了,其他的,无非都是小事罢了。”姚志微微摇头。

在眼下的局面当中,只要能够让睦州快速安定,那么就算是有些什么,朝廷也会直接认下来。

更何况,朝廷本就有“八议”之制: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此八种人,“流”罪以下,减一等处理;十恶重罪,则由皇帝亲决。

皇帝不许,则依旧处斩,皇帝许之,流放千里。

李绚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如今看来,他是真的要降,不得不承认,这位袁参军的感觉真的很敏锐,他若是一直待在山中,本王可能的确奈何他不得,可若是他杀入婺州,本王绝对让他有来无回。”

“如此,已经是最好了。”姚志也同时放下心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