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永安,步步践行

睦州州衙门口,李绚抬头,迈入州衙之内,神色难有的轻松。

余泽跟在李绚的身后一起走进州衙,感慨道:「有了这块碑文,睦州的民心算是彻底定了下来,王爷的职责也算完成大半。」

李绚笑笑,走到中堂门前,抬起头,看着州衙大堂上「明镜高悬」四个字,他面色肃穆的说道:「一切不过是依律行事,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大唐可保千万年传承不衰。」

「可这何其难啊!」余泽摇摇头,天下有太多的权贵将律法视若无物了。

「所以那只是一个理想。」李绚低下头,转身,看着众人,声音坚定的说道:「若是天下州县府衙门前,都能有这样一块永徽碑,那理想就能成真,天下也能够永远的安定。」

天下州县,都立一块永徽碑。

在场众人下意识的想到那种情景,立一块永徽碑,人人依律而行,天下从之太平。

那是何等宏伟的一种惊人景象啊。

丘贞沐猛然一转头,诚挚的看向李绚:「那王爷为何不立刻上奏朝廷,建议中枢执行?」

李绚微微笑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他下意识的看向王勃。

王勃面无表情开口说道:「这块碑文一出,不知道要伤害到多少贪官污吏,豪门大族,谁向朝廷谏言,让这碑文放置在天下所有州县府城的门口,谁就将承受天下所有豪门世家集体的怒火……」

「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行者,必竟粉身碎骨。」李绚的神色肃然。

这件事情的反噬实在太大,远远不是他现在一个郡王能够施行的。

即便是有皇帝的支持,身为宰辅,最后的下场也绝对是满门抄斩,功绩毁灭。

后世的张居正,就是很好的例子。

「只有保全自身,才能更好的让天下百姓活得更好。」李绚转身,看向州衙大院上空的晴朗天空,轻声说道:「本王也希望能在天下所有州县府城门口立这样一块碑文,但本王不会急躁莽进……任职一地,就在一地凿刻这样一块碑文,总有一天,这样的碑文会遍及天下各处。」

若是真的能做成这一点,那么李绚即便是得罪所有的天下权贵,他也有把握保全自身。

低头,李绚看向众人,认真的说道:「回头,我们就在婺州立碑。」

婺州上上下下,基本都已经被李绚给摸透了,即便是新来一任刺史,也没法和他对着干。

「喏!」在场众人神色顿时坚定起来。

这个时候,李绚突然叹息一声,看向王勃,感慨的说道:「子安先生刚才所言,的确是缘由之一,但并非全部缘由,本王之所以不快速行事,就是因为不想,这块石碑太早的被天下世家和官吏针对。」

说到这里,李绚忍不住的摇摇头,说道:「这天下间,哪有什么能够让天下永安的办法,永徽碑这种东西,并非完美没有漏洞……

只要有人在凿刻的时候做点手脚,故意的错上那么几个字,百姓一旦奉若圭臬,出了差错,那这责任算谁的,百姓的损失又由谁来弥补。」

王安石就在失败在这里。

「况且永徽律有些地方,普通百姓未必能看得懂,还是需要官吏进行解释,只要解释的时候,刻意出点偏差,百姓一样要吃亏。」李绚摆摆手,认真看着众人说道:「所以这件事情一定不能太急,一定要仔细再三核对。」

在场众人顿时庄肃的拱手:「喏!」

「真正能让大唐天下延续万年的,是天下间到处都是精通律法的官员,这倒是可以写信给太子殿下,建议他和大理寺卿张翁一起,谏奏陛下,扩大律学馆,成立律学进修馆,选天下优秀法曹,县尉,司曹和司马,进律学馆进

学,同时增加法曹麾下郎中数量。」李绚说着说着,声音反而低沉了下来。

余泽和王勃相互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他们这位主上,经常会因为想到什么东西就陷入沉思,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也不知道他究竟想到了哪里。

而李绚刚刚提到的律学馆,从前隋时就有建,不过那时隶属大理寺,有博士八人。

到了武德初年,律学馆隶国子监,很快就被废除。

贞观六年律学馆又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大理寺。

到了龙朔二年,高宗李治又复置律学馆。

律学馆生以律令为颇为,兼习格式法例;即以政府颁布的律、诏令等法律文献为主。

其中就有《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

李绚明显是想在这上面做文章。

突然,一阵脚步声从州衙门外传来,随后一身黑衣的李竹快步而进,然后将一份通告公文送到了李绚的手上。

李绚看了一眼之后,交到了余泽的手上,然后转身对向众人说道:「就在两个时辰之前,淮都尉已经率军杀入了徽浙山道,各部间隔一里,分段而入,前线遇战,不利者退,后续清剿之后,再重新分段而行,稳扎稳打,清理山道内外的一切隐患。」

「还是杀入山中了。」余泽轻叹一声,将公文交到了王勃手中,然后才对着李绚说道:「王上,有段都督从后坐镇,淮都尉那样的悍将冲锋,攻陷天阴教总坛只是时间问题,我等还需做好我等之事。」

「嗯!」李绚看向一旁的丘贞沐,沉声说道:「丘兄,麻烦你去户曹,将户曹如今整理出来的账簿拿一份过来,本王要连夜审看。」

「喏!」丘贞沐立刻拱手,转身而去。

李绚重新坐于州衙正堂,开始处理方方面面提交上来的山道桥梁,河道水渠的整修报告。

没过多久,丘贞沐已经抱着一堆户籍档案走了回来。

阳光从东转到西,然后又彻底隐没,一夜过去,又重新出现。

清晨,李绚穿一身黑底金丝长袍站在州衙门口,翻身上马。

千牛卫一众骑兵分列两侧,还有余泽,王勃,彭文等人跟随。

今日,他们要去淳安查看百姓安置情况如何,之前在户籍档案中,找出了不少问题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

一名黑衣府卫,转眼已经从马上翻身而下,一份公文已经递到了李绚手上。

看了公文一眼,李绚这才对着众人说道:「淮都尉已经杀到了街口,和歙州都督府丘长史汇合,双方合兵,朝天阴教总坛杀去。」

淮进和丘神積,在街口汇合了。

街口位于徽浙山道中央,屯溪从山中而出,于这里汇入新安江。

街口往南往北,深入群山,常能见到群落所在,天阴教总堂也在群山之间。

而且很少有人知道,就在从北侧山道深入群山九十里的位置的一座大山中。

「根据朱泚所交代的天阴教总坛位置,正常行进,三日内,他们就将抵达天阴教总坛之下,然而……」李绚看向众人,面色肃穆的说道:「然而有一处地方,可能会阻碍脚步,这个地方,就是黑龙岭。」

李绚抬起头,望向西北群山的位置,叹声说道:「黑龙岭地形凶险,又被天阴教经营多年,且是前往天阴教总坛的必经之地,山高险峻,地势难行,如今这局势,怕是不付出些代价是过不去的。」

「好在,我等现在没有在群山之中。」丘贞沐从一侧跟上,面色复杂。

如今在群山深处的,是他的亲堂叔。

不过丘贞沐从来不为他的那位叔父担忧。

以他那位叔父善于算计人心的能力,到时候倒霉的恐怕还是那位淮进淮都尉。

被人当成了挡箭牌,还乐在其中。

「走吧,或许明日,我等就能听到更加准确的消息了。」李绚轻轻一夹马腹,下一刻,一行人已经开始朝东北而行。

淳安城北,一处村镇祠堂之前,红衣金甲的千牛卫已经将整个小镇里里外外全部都围住了。

黑底金丝长袍的李绚站在祠堂门口,看着祠堂面前跪着的一众人等,脸色难看的可怕。

「你们可真是大胆啊,大军尚未抵达,政令尚未颁布,就已经强行从百姓手中收缴他们手里的土地,人家不给,你们竟然还活生生的把人给打死了。」李绚说到最后,甚至是一个字一个字咬着牙说出来的。

「王爷,那本就是我家的土地,从二十年前开始,这一带就是我家的土地,这里有地契为证。」杨杨兴将手里的一沓子地契,赶紧递到李绚的手上,脸上带着一丝祈求。

李绚伸手接过地契,一张一张的翻阅,翻完之后,他猛然抬头,厉声喝道:「按着地契上所说,这附近五千亩良田都是你杨家的,可是为什么,本王从州县税薄中查出的,你家每年交税还不到两千亩。」

李绚直接走到了杨兴的身前,手里握着一张一张的地契,狠狠的拍打着杨兴的脸颊,咬牙切齿的说道:「你可知道,逃税三千多亩,殴杀数条人命,应该处以何种刑法?」

「绞!」一侧的彭文阴测测的说出一个字,杨兴的脸色立刻为之一变。

「还不止如此,本王看过这附近的舆图,整个杨家镇的土地,远不止账册上记载了七千亩。」李绚站起身体,看向众人,冷冷的说道:「若是让本王查出,你整个杨家镇,你整个杨氏,隐田超过千亩,那么你整个杨氏全族,就都将被连坐。」

连坐。

一句连坐,跪在地上的所有人立刻不由得一阵发抖。

李绚抬头,看向彭文,沉声说道:「彭参军,这里的一切就劳烦你盯着,一会余修撰和子安先生查出结果之后,按律进行处置,也正好杀一儆百。」

「喏!」彭文立刻拱手,看向杨兴等人,脸上露出一丝狞笑。

杨氏众人在淳安的风评历来不好,仗着背后有睦州扬氏的支持,多年来,他们在睦州横行霸道,不知道有多少人无辜的丧命在他们手上。

李绚转身走出了祠堂,站在小山坡上,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农林景象,心中的怒气怎么都发泄不出来。

杨家在天阴教掌权期间,一部分家人投靠了天阴教,一部分家人则是躲入到了附近的深山之中。

之后,天阴教分配土地,将整个杨家镇的土地,平均分给了这里的百姓。

然而一等天阴教撤走,杨家人立刻就从山里杀出,强行就将之前被分配给当地镇民的土地收了回来,有几个人不给,他们直接将人给打死了。

甚至还将事情隐瞒了下来,如果不是李绚这一趟来到这里,恐怕这些事情他根本不会知道。

关键是多少年来,他们还一直侵吞他人田亩,隐藏土地。

还将原本应该由他们交的赋税,转嫁到其他人身上,闹的民怨沸腾。

李绚那天在州城门口所说,都是事实。

而且这样的家族,在整个淳安,在整个婺州,光是查出来的远不是一两家。

能如何呢,查出一家,便杀一家吧。

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