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五百二十六章 没有旨意,便是旨意

幽冷的别驾官廨内,装着媱后遗体的黑棺停放在大堂中央。

没有任何的香烛,没有任何的拜祭。

内室的长榻上,明崇俨和司马承祯面色认真的看着眼前的棋盘,仿佛棋盘上有无数的奥秘一样,谁都舍不得抬眼,偶尔棋子落下,隐约间,甚至能听到刀枪剑鸣和电光火石之声。

李绚小心的手里端着几盘素菜和一只酒壶从外面而入。

看了一眼棋盘,他立刻就收回了目光,脸色平静,眼神清亮,一副丝毫未受影响的模样。

「二位真人!」李绚将素菜和酒壶放在内室的桌案上,然后走到两人身前,拱手道:「听闻二位真人昨夜整夜都在此歇息,不知道是否是卧房安置的不大妥当?」

「没有的事,州衙卧房安置的挺好,只是我们两个须臾都离开不了这里。」司马承祯抬头看了李绚一眼,眼中满是深意。

媱后的神魂离体七日之期将至,她要么这两日回归,试图复活,要么这两日就根本不会出现,彻底死亡,故而这两日特别重要。

司马承祯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谈,转口问道:「王上何时返回长安啊,贫道也好搭个便船?」

李绚站直身体,拱手说道:「小王在等陛下旨意,若无陛下旨令,小王不敢轻动。」

明崇俨黑子落下,然后抬头看向李绚:「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从睦州到神都也得好几天,更别说,中枢回文就更慢了,来来回回起码十天……不过话说回来,正好赶上王上回长安成婚。」

明崇俨的话里似乎别有所指。

李绚一副完全没有听懂的模样,朝着神都的方向拱手说道:「小王一切听凭陛下和天后安排。」

说到这里,李绚再度对着明崇俨和司马承祯拱手道:「二位真人,小王明日要前往各县巡查各县秋种和县学诸事,须得三五日才能返回,今日特来奉告二位真人。」

「三五日?」明崇俨皱了皱眉头,看着李绚不解说道:「南昌王似乎自从回到婺州之后,就对媱后之事不再关心,不知何故?」

明崇俨的目光一瞬间锐利的如同刀剑一样。

李绚淡淡的笑笑,然后略带歉意的说道:「当初的一些事情,是小王做的不大妥当,这里向二位真人致歉了。」

「哦?」明崇俨微微挑眉,脸上露出了不解之色。

司马承祯落子抬头,有些若有所思的看向李绚,问道:「王爷身边有高人……不知王爷可否和贫道说说,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够妥当?」

「当初是小王胡思乱想了,彼时身上有命,不得不胡乱作为,还请二位真人恕罪。」李绚只是轻轻一点,并没有在那件事情上深谈下去。

「那么如今呢,中枢没有任何旨意降临,王爷如何确定自己错了?」明崇俨依旧死咬不放。

「没有旨意,便是旨意。」李绚对着明崇俨拱拱手,然后躬身,转身后退而走。

看着李绚离开的背影,明崇俨皱了皱眉头,说道:「看样子,南昌王是确定什么事情?」

「婺州刺史王方鳞虽然是那位的堂兄,但治政手段老练,而且对中枢之事也有自己的看法,或许是看出了什么,指点南昌王也说不定。」司马承祯一挥手,眼前的棋盘立刻被搅得一团乱。

明崇俨没好气的白了司马承祯一眼,随后脸色立刻肃穆起来,他略作思索,低声说道:「若是如此说,当初错了的,又何止是他,我们不也一样判断错了吗,也是到如今才反应过来的。」

司马承祯一摆手里的拂尘,坦然的说道:「我等二人不过是在守着唯一之望罢了。」

明崇俨挑了挑眉,眉头紧锁的说道:「难道说,她真的舍弃了这一切,去做

一个孤魂野鬼,安心等死?」

「仙道贵生,她既已不是仙道,自然便不再求生。」司马承祯捏起一颗黑子,然后看着明崇俨,轻声说道:「刚才你还说,是我等之前判断错了,为何就不能坚定这一点。」

明崇俨叹息一声:「不是我不愿意相信,实在是这个决定实在太过惊人了,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意味着,媱后不仅放弃了自己,甚至放弃了曾经拥有的一切,她究竟在图什么?」

「你还不如南昌王想的透彻。」司马承祯对着棋盘微微一扫,黑白子便各落在棋盒之内,他才继续说道:「还记得南昌王是什么时候,态度有变的吗?」

「睦州州城见到新任睦州刺史之时。」明崇俨记得很清楚,在见到秦明之后,李绚几乎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对媱后的事情关注度极具下降。

「不,那只是结果而已。」司马承祯淡淡的摇摇头,说道:「还记得南昌王在新安江上之时曾经问过的一句话吗,那个拿走了太子印的人是谁?」

「东海王。」明崇俨给出了断然的答案。

司马承祯轻轻点头,说道:「西域王的身份如今已经确定,你现在怕是已经在用手段对付他了,那么东海王呢,他的身份又是如何,你们查了这么多年,怕是现在才是离的最近的吧,但是偏偏媱后一死,所有的线索都石沉大海。」

「所以,你是说南昌王也觉察到了这一点,才会果断放弃对媱后的控制?」明崇俨刚刚说完自己的疑问,他自己立刻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聪明人啊!」司马承祯轻叹一声,看向明崇俨说道:「丘神積的事情,你若要对天后有个交代,就好好的请教一下南昌王吧。」

司马承祯说完之后,微微的闭上了眼睛。

明崇俨轻轻低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淡漠。

丘神積的事情处理,他自有他自己的处理方法,何须去请教他人。

丘神積的死,必须是一个谜。

微风轻拂,李绚站在船首之上,黑底金色的锦袍穿在身上。

前方就是东阳县城,过去了这么久,李绚终于再度回到了东阳。

「见过王上。」东阳县丞顾潭站在码头上,看着从船上走下的李绚,立刻沉沉的拱手。

身后的一干熟悉的东阳县官吏,同样拱手,齐声称道:「见过王上。」

「诸位请起。」李绚看着众人,声音温和的抬手,众人这才站直身体。

李绚带着余泽和王勃随着众人上了马车,然后一起前往县衙。

县衙大堂内,李绚坐在公案之后。

顾潭将这一段时间以来,东阳的的夏收秋种,修建县学,改善河道之事相继向李绚做了禀奏。

李绚微微点头,说道:「本王此次来,是为了永徽碑之事。」

「永徽碑!」顾潭的神色立刻就紧了起来。

关于永徽碑的传言,来自李绚向各县发文提及他自己在睦州所做的,修建永徽碑之事。

这样的事情,各地老辣的官吏一眼就看出了这其中的凶险。

「东阳县南门外立一块大的永徽碑,其他各乡立一块小的便可。」李绚的目光落在了顾潭的身上,顾潭脸上顿时一阵迟疑。

李绚随意的把玩着桌案上的令箭,看似很随意的说道:「诸位应当知晓,金华县令之位即将出缺?」

「是,下官听过一些风声。」顾潭微微低下头,看不见的地方他的神色顿时就是一紧。

李绚点点头,然后说道:「本王前几日曾经听到一些风声,贵县黄县令正在谋求金华县令之职?」

顾潭顿时抬起头,脸上有些惊喜的看向李绚:「县尊的身体已经完

全康复了?」

顾潭说到底,也不是东阳县丞而已,只不过数月之前,县令黄晋身体受创严重,这才给了他统管东阳县的机会,而且之前跟随李绚,顾潭也立功不少,正常情况下,晋升县令不成问题。

如今黄晋主动谋求金华县令之职,恰好给顾潭空出位置来。

「应该是吧,不过以目前的形势,黄县令谋求金华县令之职并不现实。」说到这里,李绚神色平静的说道:「金华县是上县,县令为正七品上,往前一步便可为州郡大吏,然而东阳县虽为中县,但在最近一段风波中,黄县令所出之力着实不多,平调已属朝廷恩典,如何还能奢求再上一步。」

李绚的一番话说的众人一阵愕然不已,一旁的县尉康尧忍不住的问道:「不是说黄县令和杜参军是联姻吗?」

「杜参军在平叛之中,的确立下大功,但立功的是杜参军,和黄县令又有什么纠葛?」李绚转过头看向顾潭,轻声说道:「若是黄县令,追求金华县令不得,那么说不得,他就会回来重新掌管东阳事务。」.

随着李绚的目光落在顾潭的身上,

现场的一众人等,立刻都听明白了李绚话里的潜台词。

一旦黄晋重新回来,那么东阳的大权,必然会重新落到黄晋的手里。

有黄晋在前面挡着,顾潭想要谋求东阳县令之职,那么需要过的第一难关的就是黄晋。

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众人立刻就听明白了李绚话里的含义。

霎那间,所有人的心情顿时不由得一沉。

在黄晋不在的这段时间,顾潭接替他行事,几乎成了东阳实际上的县令。

如今虽说在之前的平叛中,顾潭立了不小的功劳,但如果黄晋真的回来,他如果不想被堵死在县丞这条路上,那就只能够想办法去别的地方当任县令。

虽说以他的功勋和顾家的实力,绝对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也意味着他一直以来在东阳的耕耘全都白费了。

抬头看向李绚,顾潭非常果断的拱手道:「下官愿从王爷之令,立下永徽碑。」

李绚立刻松了口气,然后笑了笑。

婺州城的永徽碑已经在立,金华县和兰溪县也已经开始动工,如今再加上东阳,李绚轻松的又下一城。

抬起头,李绚看向众人,说道:「如今睦州初平,婺州五县县令空缺,黄县令体贴爱民,睦州未尝就不是理想之所。」

李绚三言两语之间,就已经将黄晋踢到了睦州。

看到众人脸色的惊骇,李绚淡淡的说道:「本王虽然不介意今日之言被黄县令所知,但为了避免风波,还是希望诸位能够稍微保密。」

李绚一句话说完,顾潭立刻凶狠的看向众人,在场众人的根底,再没有比他更清楚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