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五百三十三章 灭亡吐蕃,十年之期

蓬莱殿位于紫宸殿之后,太液池畔,清风拂动,带起阵阵轻思。

李绚轻步跟在王福来的身后,最后在蓬莱殿中央停步,然后毫不犹豫的俯身跪拜:「臣南昌王李绚,拜见圣人,圣人金福万安!」

前方软榻之侧,高宗皇帝李治穿一身黄色九龙袍,站在巨大的大唐地图之前,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听到身后声音响起,他微微抬手,李绚立刻站了起来:「臣谢恩。」

李治也不回头,随口问道:「婺州今年秋收,岁增三成,可有把握?」

「有!」李绚立刻躬身,沉声说道:「臣这数月时间虽然耽于天阴教之事,但亦曾亲自前往农间,指挥役丁,挖掘沟渠,疏通水道,架设水车,亲自安排稻谷布距,沤肥施料,今秋只要没有天灾,岁增三成,不成问题。」

「天灾。」李治忍不住笑了笑,终于转身看向李绚,说道:「二十七郎,你可知最近一段时日,弹劾你信奉巫蛊,假借风雨,欲行不轨的奏章有多少?」

李绚立刻肃然惶恐的拜身说道:「臣弟不知。臣弟不过是稍识天时,在风雨来临之前,稍作躲避罢了,何来假借风雨,欲行不轨之术,陛下,臣实在冤枉。」

「好了,朕还不知道你,你的那些手段,无非就是在算计人心罢了。」李治有些好笑的摆手,李绚的那些事情,他自己在奏折上都有提及。

如何巧妙的利用人心,勾底入陷,之后风雨来时,借力摧毁。

借用风雨,但都是明修之道,谈不上欲行不轨。

如果真要这么算的话,当然借助冬季苦寒,疾奔千里,击破东突厥的李靖第一个,就要被扣上欲行不轨的帽子。

但凡是怎么弹劾的,都是对军事一无所知的门外汉。

「多谢圣人体谅。」李绚立刻躬身,人却忍不住的长松了一口气。

他在婺州所做之事,虽然和朝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相干,但难免会有一些人觉得刺眼。

毕竟他的宗室身份在那里摆着,他要继续立功往上,难免会侵犯到一些人的利益。

现在别看仅仅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弹章,但如果不加警惕的话,这些弹章一旦累积起来,杀伤力绝对惊人。..

而且他还不能随便报复,因为写这些的人,都是各方摆在台面上的棋子。

他真要是动了这些人,立刻就会被人抓住小辫子,然后弹劾到死。

所以,要把后面的人抓出来。

李治走到了一旁的桌案后坐下,然后抬头看向李绚,说道:「你在睦州做的那些事情,朕还是比较满意的。」

李绚神色一肃,拱手说道:「陛下,睦州之地经过一番乱事,世家豪族大大减少,清查田亩,清剿赋税,都比较容易。」

「那么这些事情,在婺州做起来为什么那么难?」李治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冷色。

李绚赶紧躬身说道:「清查土地之事,本就容易引起世家豪族的反感,若是不能一开始就趁着他们被迷惑之际,快速的清查田地,那么一旦被他们察觉,想要强行动作,必然引起反弹。」

「所以便有了王方鳞被刺之事。」李治眼中的冷色越来越重。

王方麟在他眼里的确是一颗棋子,一个随意可以抛弃的棋子,但是有人想要在这个棋子发挥所用之前,就毁掉这颗棋子,这是李治不能容忍的。

「是的。」李绚直接认同,然后拱手说道:「吴越之地与北方不同,从秦汉时期开始,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吴越之地虽有动乱,但不伤根本,无数世家彼此联姻,沟通往来,早就形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络,动其一,便很容易引动所有,故行事不易。」

「你在奏章中有

写。」李治点点头,脸色有些凝重。

吴越天下繁华之地,即便是如今有着诸多之事,但吴越之地的赋税依旧在不停的上涨,早已过了可以随便去动却不伤根本的地步。

即便是李治想要做什么,都顾虑重重。

「可惜了,天阴教之事只有这一次。」李治有些叹声。

睦州之所以能够政治清明,就是因为天阴教之前将睦州的世家大族都犁了一遍。

之后只要继任者不凡蠢,那么不管是做什么,都要方便轻松的多。

李绚立刻拱手说道:「陛下,天阴教之事终究有伤根本,若是再来一次,真的要被野心家聚拢而起,难免会波及过广,若是真的将世家全部清除,则恢复之日长远不说,就是朝廷也同样会受创,短期不能恢复,长期之后,又难免恢复旧观,故而需要谨慎。」

「朕明白,不过难得,二十七郎竟然也能看透这一点。」李治抬头看向李绚,眼中带出一丝惊讶。

世家是清除不干净的,旧的世家被清除干净,用不了多久,新的世家就会代替崛起。

「臣不过是以一窥万罢了,婺州钱氏,便是臣此次处理棘手之处。」李绚沉叹一声,脸上带着一丝无奈。

婺州钱家,掌控着婺州最多的矿山和田地,整个婺州的私营兵器铺,其中八成都有他家的分子,除了在官场不显以外,他们才是婺州实际上第一家族。

此外,婺州钱家是吴越大族钱氏的别支以外,甚至还是越王府的姻亲。

这里面的种种关系,让人们明知是他们刺杀的刺史王方鳞,也不敢随便处置。

尤其是在天阴教动乱之时,如果真的将钱家也赶尽杀绝,谁知道会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真到那个时候,朝中究竟是会继续咬牙牙关平定钱氏,还是说反过来,对李绚下手,就很难说了,晁错就是先例啊。

李绚身为宗室,倒是想要看到他倒霉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两个。

「越王。」李治微微的眯起了眼睛,眼中带出一丝狠辣。

朝廷分封藩王于各地,无非就是希望借助藩王的力量来压制出各地世家豪族的野心,可如果藩王和世家大族相互勾连,反过来就会对朝廷构成威胁。

「陛下,越王之事不是大事,三代之后,越王府是否继续存在还是问题,世家豪族聚拢在越王四周,最终也会随之越王府的衰落而逐渐衰落。」李绚神色诚恳,丝毫不因为自己也是藩王的身份,而有任何的避忌。

「汉武帝的推恩令,的确是天下阳谋第一。」李治轻松了一口气,随即他抬头看着李绚问道:「钱氏之事,便是如此了结了吗?」

「钱氏婺州大族,想要对其下手,只需寻找另一家族,和钱氏有着不可解深仇的另一家族,将其扶植起来,让其与钱氏斗争即可。」李绚认真的躬身,对付钱氏,他是真的想了些办法。

别看钱氏在这一次李绚平定天阴教动乱的过程中做了不少的事情,但他们刺杀刺史之事,早已经触碰到了皇帝的底线。

如果不是皇帝不想现在在婺州大动干戈,那么恐怕钱家早就被百骑司直接踏平了。

「钱氏之事,你既然有数,就自己处理吧,有什么事情写奏折上来。」李治摆了摆手,将这个话题揭了过去。

李绚立刻拱手应诺:「臣弟遵令。」

「东宫之事,日后你每隔七日,写一篇奏本送到东宫,不得懈怠。」李治的声音突然转厉。

李绚赶紧再度拱手道:「臣遵旨。」

李绚心里立刻清楚,肯定是李贤在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让李治察觉到了。

之前李绚是每三日就要写一篇奏章,将自己沿途

的一切所见所闻全部送到东宫。

皇帝和武后偶尔也会查看,甚至皇帝还会借此对他下达密旨。

本来在婺州之事了结之后,一切告终,但现在既然还要继续。

只不过现在不用三日了,改成七日。

而且这些东西,皇帝一定会继续查看。

这件事不仅是对太子的一个考验,同时也是对李绚的一个考验。

皇帝对李绚的未来,明眼看的出来,也有更大的期许。

「朕听闻,你对如今朝中吐蕃开战的方略并不认同?」李治突然开口,看向李绚。

消息传的可真快啊。

李绚几乎可以完全肯定,他之前和武后对谈的那番话,只字不差的出现在了李治的案头。

甚至说不好不仅是他,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

这本身就是这一对夫妻统治整个大唐的手段。

这个大唐,本就是这一对夫妻的掌中之物。

李绚认真的拱手,然后说道:「臣弟不敢欺瞒陛下,臣对朝中对吐蕃开战究竟会用何种方略一无所知,臣只是从大非川一战中,检验得失教训而已。」

大唐要对吐蕃开战,这一点从年初吐蕃国使来朝请和不许之后,便已经是大唐吐蕃,乃至于天下朝臣都知道的事情。

至于说对吐蕃出兵朝中会采用何种方略,虽然有不少风声甚嚣尘上,但具体如何,只有皇帝和中枢几位大臣知晓。

看到李绚一脸认真的模样,李治点点头,说道:「你继续。」

「喏!」李绚深吸一口气,看着侧面整个大唐的地图,李绚认真说道:「吐蕃的首都在逻娑,距离甘兰陇右诸州,有两千五百里之遥,中间高原地带,城池稀少,环境险恶,补给困难,稍有不慎,便会有大军全军覆没之险,当年大非川一战就是如此战败的。」

李治直接摆手:「这不是理由,突厥也好,西域也罢,距离大唐更加遥远,可不还是一战而定。」

李绚赶紧拱手,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若是军将一心,稳扎稳打,绝不贪功冒进,费尽十年之功,也是可以灭绝吐蕃的。」

「十年?」李治眉头皱了起来,灭绝吐蕃需要那么长时间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