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五百四十一章 大理寺,狄仁杰

九月初八,距离李绚大婚只有一日,但已经有不少宾客开始登门。

彭王府大门前,欧阳幼明和李崇敬站在大门两侧迎宾。

宾客很快被引入到正厅,和彭王妃欧阳氏以及李绚见面打过招呼之后,被引到客房休息。

李绚的母族,从外祖父欧阳询开始,到舅父欧阳通,一直都是当朝儒学大家,人脉广博。

尤其欧阳通如今就任卫尉寺卿,同僚好友本就不少,登门之下,都需要欧阳幼明来接待。

至于李绚的本家,王室宗亲,自然不能让诸王世子出面,一般人也不够资格,所以便能由梁郡公李孝逸长子,淮安王李神通长孙李崇敬,来迎接。

李绚在千牛卫金吾卫,朝中都有不少同僚好友,李崇敬现任右千牛卫参军,他出面也合适。

李绚站在中庭,刚刚将淮南大长公主,千金公主,东阳公主和临川公主,四位公主送到后院正房,转眼就看到了霍王世子李绪,韩王世子李讷,嗣郑王李敬几个一起到来。

等将这些人安置妥当,秦俊,段怀昶,苏宝同,张环,周乾等一大批人也相拥着一起来了。

「奉大将军军令,属下等这几日,听凭王爷安排。」周乾和一众红衣金甲的千牛卫,站在中厅大院之前,强憋着笑,认真的对着李绚认真的拱手。

「多谢大将军,多谢诸位弟兄了。」李绚笑着拱手还礼,看向秦俊,说道:「等到午饭之后,景嗣兄带着众兄弟一起去相府迎奁,迎奁用的帐钱已经包好了。」

「二十七郎放心,愚兄一切给你安排的妥妥当当。」秦俊拍着胸脯保证,然后对着众人一招手:「都跟我来,我们去后花园,那里最清静。」

众人对着李绚拱手,然后笑着一起到后花园去了。

李绚轻叹一声,侧身看向跟在身边的余泽说道:「在左千牛卫任职多日,本王还算是留了点人脉,北平王兄,还有王大将军,都待本王不薄。」

李绚这个检校左千牛卫中郎将,本身在抵达长安的时候,就应该被免去。

虽说有皇帝特意照顾的原因,但左千牛卫上下无人阻碍,也是事实,所以才留到今天。

「王爷的人脉又岂止是不弱,看,大理何寺正来了。」余泽指向了门口,很久都没有见面的大理寺寺正何以求,从正门走了进来。

不过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的身边还有一名穿着黑色长袍的中年男子跟着。

中年男子身材消瘦,面色肃正,嘴唇上两撇精致的小胡子。

一双小眼睛眨动间,似乎有一股别样的气质,格外引人注意。

「何兄!」李绚对着何以求郑重的拱手平揖,然后说道:「本来日前就应该登门拜访的,但是一直有事,抽不开身,还请谅解。」

「王爷客气了,王爷送到府里的东西很贵重,何某无以为报,只能登门以供驱使了。」何以求同样跟着还了一礼,随后,他和李绚两个人同时坦然的大笑了起来。

「何兄,这边请,这位?」李绚看向了跟着何以求一起来的小眼睛中年官吏。

「并州晋阳人,狄仁杰,如今任职大理寺丞。」何以求话刚说完,就看到了李绚惊讶的瞪直了眼睛,但李绚随即回过神来,感慨的拱手道:「原来是怀英兄,那日在洛阳城外接子安先生的时候,怀英兄似乎刚走,仅差一步……」

「怀英见过王上!」狄仁杰为人肃正,对着李绚微微拱手道:「子安贤弟曾多次来信,多言王上在婺州所行,其他倒也罢了,但立永徽碑一事,着实让下官佩服,也让众多同僚佩服。」

听到狄仁杰这么说,李绚也顾不得他就是狄仁杰,赶紧问道:「此事大理寺已经知道了?」

「大理寺,刑部,陛下,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何以求伸手,三人才一起往里走。

进了里面的厢房,何以求才继续说道:「不过此事,张翁和刑部裴尚书将其都压下了,就如同王爷所做的那样,此事不宜过急。」

「如此便好。」李绚长长的松了口气,立永徽碑的事他一点没打算要张扬。

甚至即便是回到了长安,他也没有丝毫要跟皇帝武后说的打算,甚至就连李贤都没有提及。

「其实大家都打算效仿王爷,任职一地便在一地树碑,等到大理寺的官员,在整个大唐各州县都任职一遍,那么永徽碑的事情,也就成了。」狄仁杰一句话,让李绚不由得惊诧。

这种事情,一旦真的能够做成,那么对整个大唐朝野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甚至是某种思想上的革命。

李绚不由得一声感慨:「本王原本打算此事本王一点点的,哪怕穷尽一生也要完成的,如今有诸位协助,或许在本王瞑目之前,能够看到这一幕。」

当他试图强行去推动这件事的时候,还没有动,无穷无尽的压力,已经落到了他的身上。

而当他准备默默的去做这件事时,却有无数人看到了他的做法,并且准备效仿。

这种感觉,真的很冲击人心。

「怀英啊,你要记住,咱们这位南昌郡王,最擅长的就是低调。」何以求似笑非笑的看着李绚,说道:「如果不是这回张翁和黄少翁都托我来贺,恐怕我还不知道,王爷和黄少卿的关系竟然如此之深。」.

「小王和黄少卿不过是当年几面之缘罢了,早年间他在路过彭州时,对彭王封地内许多地方的水车感到好奇,就稍微和本王交流了一下。」李绚轻声一叹,说道:「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出使吐蕃的都水使者,竟然已经坐到了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

黄仁素,前都水使者,如今的大理寺的少卿。

当年出使吐蕃,多少也有让黄仁素窥伺吐蕃的山川地理的打算,而且似乎已有所成。

这才积功升任大理寺少卿一职。

「王上当初也是有机会直接坐上了大理寺少卿的,王爷忘了?」何以求有些好笑的看向李绚。

在狄仁杰诧异的眼神中,李绚赶紧摆手说道:「那不过是天后的一时之言,何能作数。」

「可是王爷现在已经检校鸿胪寺少卿了。」何以求声音突然低了下来,然后说道:「圣人可一点也没有要将王爷这个检校鸿胪寺少卿也一起罢免掉的意思。」

整个长安政坛,漏的就跟直接开个窗户,让人在窗户外近距离窥视一样。

什么消息都瞒不住。

李绚将要卸任检校左千牛卫中郎将一事,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知。

「那都是日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圣人究竟是如何安排的,如今最重要的,还是要处理好婺州政务,那才是本王的本职。」李绚对这一切看的很清楚,为人也格外冷静。

李绚刚刚将来遂送到了何以求和狄仁杰那边,回到正门之前,就看到表舅赵巩带着一名长相儒雅,短须飘飘,穿一身青色水波纹长袍,眼神明亮的中年高大官员走了进来。

武承嗣,周国公,秘书监,武后兄长之子,比武三思还有更加阴毒狠辣的人物。

李绚脸上突然间满是温和的上前:「阿舅,周国公。」

「王上。」武承嗣非常庄重的行礼,脸色郑重。

「大郎不用如此客气,都是自家人。」赵巩笑着点点头,说道:「你带我和奉先去转一转吧,马上就要到午时了,用过午膳之后,奉先就得回去上值了,再来就是明天了。」

武承嗣,字奉先,和吕布同一个字。

「遵令,奉先兄,请!」李绚伸手,武承嗣亲切的说道:「还是王爷先请……要不,表舅先行。」

李绚和武承嗣两个人同时都看向了赵巩。

赵巩是武后族姑侄之子,论辈分,也是武承嗣的表舅。

「你们啊!」赵巩率先而走,李绚非常坦率的先带着武承嗣拜见了母妃欧阳氏,之后又见了淮南大长公主和千金公主,然后是韩王李元嘉,韩王世子、霍王世子等等一系列宗室亲眷。

「四郎请坐,过会过喝两杯。」李绚对着一名身材高瘦,脸色略有些苍白的年轻人拱手,然后才带着赵巩和武承嗣出了偏房。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深入介绍道:「萧宪是驸马都尉宋国公萧锐的幼子,如今任职浔阳县令。」

「怪不的。」赵巩立刻就明白了,李绚带着武承嗣见的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表面客气,对于武承嗣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好感,只有萧宪的态度非常热切。

不过在听到萧宪是一名普通的州县县令的时候,赵巩已经没有了多少的兴趣,反而是武承嗣兴致勃勃的和萧宪多聊了几句。

兰陵萧氏也是天下名门,萧宪的母亲是太宗皇帝的长女襄城公主;祖母是独孤世家的嫡女,他的姑祖母更是当年杨广的皇后萧氏。

李绚往前走了几步,然后又推开一间房门,对着武承嗣介绍屋中众人:「这是大理寺寺正何兄,这位是大理寺寺丞狄兄,怀英兄是太原人,和文水很近。」

「武承嗣见过何兄,狄兄,来兄。」武承嗣温和的和众人打招呼,但他一眼就看向了狄仁杰。

「奉先兄明日可要多喝几杯啊!」李绚站在门口,声色温和的看着武承嗣摆手离开。

然后才重新进入了大院内,看向等在一侧的余泽,李绚无奈的叹声说道:「总算将这块黏皮膏药给甩下去了。」

「王爷似乎是在刻意引他去见萧宪和那狄仁杰?」余泽的声音在李绚耳边响起。

「本王不过是在帮他建立一个平台,至于最后能够走到哪一步,就看他自己的了。」李绚转身就走,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对李绚一贯非常了解的余泽立刻就明白,李绚这是在给武承嗣挖坑。

武承嗣如果真的一个不小心跌了进去,那么虽然不至于说倒霉到底,但足够让武后失望了。

狄仁杰是大理寺丞,武承嗣如果行差踏错容易出事,可萧宪有什么问题。

余泽有些不明白,还有,狄仁杰那小身板能经受得起这种风雨吗?

李绚没有回头,但心里却暗暗一笑。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如今这个天下,最欣赏狄仁杰的,就是武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