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五百六十九章 游曲江池,偶遇杨炯

渭水之上,官船在河面上幽幽前行,官船三十米前方有一艘乌篷船,速度同样不快,似是在引领前路,但又似毫不相干。

乌篷船内,李绚看着翻阅李敬猷信帖的刘瑾瑜,忍不住摇头道:「三娘,盩厔县令这就是普通的一封问候信帖,每一位抵达终南镇的朝中权贵,他都会去信帖问候的。」

「那如此说来,这位盩厔县令可比他的兄长,那位嗣英国公,要更会做人。」刘瑾瑜仔细的阅读过每一个字之后,终于彻底的放心下来。

李绚平静的点点头,说道:「这是无可奈何之事,李敬业如今官任眉州刺史,可是李敬猷只是一任盩厔县令,一对亲兄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敬猷若不再勤快一些,和李敬业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

「这倒是。」刘瑾瑜点点头,这种事情在整个大唐都不少见,她侧身看了一眼探身玩水的五娘琼玉,低声说道:「四娘,小心点,别让五娘掉下水去。」

「知道了,三姐。」四娘刘舒璧随口应了一句,然而就连她自己都低下身去玩水。

好在此刻刚刚晨起,渭水上船只不多,水流不速,两个小娘就算有事,也能及时救援。

刘瑾瑜这才收回心思,看向李绚,说道:「郎君,此事还需谨慎,妾身听闻明年征伐吐蕃之战,朝中诸多权贵子弟都有想要加入其中,嗣英国公家学渊源,自然想在战场上再挣一番功业,这李敬猷,未必就不是英国公投石问路之举。」

「李敬业?呵!」李绚不屑的冷哼一声,李敬业究竟是什么货色,这个世界上比李绚更加清楚的还真没有多少。

当然,如果往早推,英国公李積活着的时候算是一个。

对于自家的这位长孙,英国公李積就曾有言:破我家者,必此儿也。

想起此事,李绚开口说道:「娘子有所不知,早年间,眉州蛮夷啸聚聚集为寇,朝廷数次出兵讨伐不利,陛下便任李敬业为眉州刺史,李敬业赴任之后,先是查察本地赋税黄册,又询问州内多人,最后单人只马前往贼寇巢穴。」

「哦?」刘瑾瑜一听就来了兴趣,同时看向李绚,诧异的说道:「这和郎君倒有几分相似。」

李绚摆摆手,说道:「李敬业抵达敌巢之后,对众人言到,他知众人乃是为贪官污吏所害,所以免去他们的罪过,令其回家务农,但最后离开之人,便是真正的盗贼,起兵谋反,夷灭三族,最后众皆去,只有最后一人,挨了十几板子。」

「这是诛心之法。」刘瑾瑜一听就知道这里面的玄机,随即她看向李绚,似笑非笑的说道:「这越发和郎君做事相类,如今之说,郎君岂非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非也。」李绚摇摇头,认真的说道:「为夫之法,看似与之相类,然则全然非是一事,若当年之事由为夫处理,或许会一样前往劝说,也或许会同样使用诛心之道,但为夫暗地里必早有所准备,即便是蛮匪不降,为夫也能将其制服,甚至全部绞杀,不动手则已,一动手,则必全掌握在手中。」

「还是郎君的办法妥贴。」刘瑾瑜立刻赞同的点头。

虽说李绚的手段没有李敬业看起来仁慈,但作为妻子,刘瑾瑜更希望李绚这样做事。

李绚人安,则全家皆安。

一直以来,刘瑾瑜都知道,自家这位郎君做事看起来常遇凶险,但实际上却是异常的稳妥。

他从来没有真正陷入生死危境的时候。

这才是一家之主的担当。

「当年,英国公曾言,吾不办此。说的就是此事。」稍作停顿,李绚认真说道:「英国王所言,并非是此冒险之事,而是说李敬业根本没有弄清事情最深层的原因,胡乱放人,之后一旦再有造反之事发生

倒追从来,势必牵连甚广,甚至会波及到英国公府。」

李绚忍不住的轻叹一声,李敬业处事总难周全,所能常易被人捉拿把柄。

这一点,放在为人处政事上都如此凶险,一旦落入到战场上,将会更加凶险百倍。

李敬业的头顶还挂着一个英国公的靶子,更不知道会吸引多少有心人的目光。

一旦李敬业在战场上出事,那么很容易牵连到方方面面。

李治和武后不可能不考虑,自然不会轻易放他上战场。.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现在就去曲江池,在曲江游玩半天之后,再回府准备收拾东西,为夫后日要收拾东西南下,今日是陪娘子游玩的最后时刻。」李绚的目光温柔的看向刘瑾瑜,刘瑾瑜同样目光温柔的看向李绚。

不知不觉,从他们大婚到现在,已经将近十天,李绚离开婺州也有将近一月。

这中间,帝后任命他为检校金吾卫中郎将,抓捕阿史那一族耗费了一点时间,不然的话,他早就已经该回婺州了。

官船朝着渭城东驿缓缓驶去,李绚则是带着刘瑾瑜,刘舒璧,刘琼玉,转折划船进了曲江池。

曲江池方圆广大,足有数千亩之多,亭台楼榭,宫殿林立,楼阁连绵,花树繁茂,景色绮丽。

如今即便非是节日之时,池上依旧有不少豪富之家的子弟泛舟游玩。

樽壶酒浆,笙歌画舫,优游池上,饮酒赋诗,岂不乐哉。

小船缓缓的北行,李绚躺在船首悠然自得,娇妻三娘躺在她的怀里。

突然间,一旁刚刚闪过的一艘船上,一个声音突然轻声朗诗:「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故而愚弟以为,这里用平比天好。」

十里天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李绚当初在岳丈家中写的这首催妆诗,在短短数天之后,就已经在整个长安传扬了开来。

甚至连带李绚的诗名,也在长安百姓那里几次三番的被念起。

李绚最早写的三秋诗,辞藻平实,之后又写了丈夫志,意气豪放。

如今的这首十里天湖,虽然诗风婉转细腻,与之前大不相同,但几首诗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那就是感情真情。

只羡鸳鸯不羡仙,怎不真挚。

不过即便是李绚也没有想到,竟然有人将十里天湖改回了十里平湖。

相比于十里天湖,十里平湖更加的容易让人代入。

一片称赞声立刻从船上传来,李绚有些想上船去认识一下里面的学子,但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

真要细弄下去,这一天,不知道要弄到多久。

他后日就要返回婺州了,在此之前,不仅要收拾东西,还有前往乐城县公府,韩王府,淮南大长公主府邸,还有,英王府,相王府,东宫,乃至于皇帝和天后辞行。

一大堆事,这时间真的耽搁不起。

乌篷船缓缓的朝北而去,刘瑾瑜站在李绚身侧,低声说道:「刚才那人,必定在诗词一道有着极深的造诣,此人,就算是今日不遇,他日也必可得见。」

「放心。」李绚拍了拍刘瑾瑜的手背,笑着说道:「为夫耳力很好,刚才那人的声音已经记下了,他日相遇必能认出。」

能将十里天湖还原成十里平湖,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文采灵光着实不俗。

乌篷船在曲江池上缓缓而行,清风吹来,莫名带起一丝冷意。

昨夜后半夜下过一场小雨,岸边还能看到下雨的痕迹。

一场秋雨一场凉。

小船

路过一丛枫林,坐在后面的四娘刘舒璧,看着前方依偎在一起的李绚和刘瑾瑜,戳了戳身边的五娘琼玉,低声在琼玉耳边说了几句。

琼玉憨憨的点头,然后抬头看向前方李绚的背影,憨声喊道:「三姐夫,你看这里风景正好,要不作诗一首,以应风时。」

坐在一旁的刘舒璧就看到三姐瑾瑜和姐夫李绚同时转头,两个人一脸诧异的看向五娘琼玉:「五娘,刚才那话是谁教你说的?」

琼玉眨着无辜的大眼睛,直接说道:「是四姐啊,四娘说三姐夫的文采很好的。」

一旁的刘舒璧顿时满脸羞红的捂住了脸,她喃喃的说道:「五娘,三姐!」

「哈哈!」一旁路过的船只上,一对夫妻刚好听到这番对话,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五娘琼玉不过是一个孩子,那样一本正经的话,哪是她这个孩子能说出来的。

李绚一时也有些好笑,他之前听过刘瑾瑜在刘家和四娘刘舒璧有些矛盾,但接触之后,才发现刘舒璧不过是有点小虚荣而已。

一个还没长大小女孩罢了。

刘瑾瑜没好气的白了笑起来的李绚一眼,对着两个妹妹她也没法说什么。

刘瑾瑜眼睛一眨,看向李绚,整个人一下子变得十分的柔媚:「郎君,妾身觉得四娘和五娘说的没错,郎君不妨来上一首。」

啊!李绚顿时一阵惊愕,他没有想到这事竟然真的牵扯到了他的身上。

一旁路过船上的那对穿着青绿绸衣的夫妻,忍不住的低笑了起来,同时带着一丝诧异和期待的看着李绚。

李绚无奈的苦笑一声,他能怎么样,娇妻开口,怎么也不能示弱是吧。

略一沉思,李绚开口:「宜秋西望碧参差,惯看京人禊饮时。斜倚水开花有思,缓随风转柳如痴。

青天白日春虽好,觉寒犹著旧生衣。曲江池畔时时到,为爱鸬鹚雨后飞。」

李绚的话音刚落,前方不远处,两只鸬鹚已经扑腾扑腾的水面齐齐掠过。

「略有不堪,失敬失敬。」李绚对着对面的夫妻微微拱手,然后才转头看向船尾:「李竹,我们回去吧。」

「喏!」穿着黑色劲衣的李竹微微点头,然后转身,推动竹杆,将乌篷船,划向更远处。

看着李绚离开的背影,那对夫妻当中的丈夫,终于忍不住的复吟道:「曲江池畔时时到,为爱鸬鹚雨后飞,写景写情,虽不算绝世,但也是佳作,可惜不知是谁。」

「长安城中这些天的新婚夫妻不多,郎君有心,可找叔父去长安万年县查阅!」

「算了,叔父身为雍州长史,为人当需谨慎。说不得明年春闱就能重见了。」

「夫君明年应的,是制举,和士子们的春闱不一样的。」

「制举之后,为夫就能大展宏图了,再不是常人口中的少年天才。」杨炯轻轻一笑,脸上满是自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