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五百八十四章 准备了十年的复仇

龙朔二年冬十月,右相许圉师子自然,猎犯人田地,田主怒,许鸣镝射之,右相家法责杖一百,并未上奏。

田主上告县衙,帝问,右相回答不慎,帝怒,诏令免官。

次年三月,贬官虔州刺史,后贬为相州刺史。

余泽很快就将当年的那桩案子翻了出来。

李绚仅仅是阅读一遍,就已经看出了其中的蹊跷。

放下手里的卷宗,李绚抬头看向余泽:「当年之事,右相既已家法杖责,其后必然重偿田主,赔偿封口,如此,田主为何还会上告县衙?」

这件案子里,许自然的狂妄自大,是造成最后悲剧的根本原因。

然而在李绚看来,即便是许自然再狂妄,权贵子弟捧高踩低的本性,也应该深入到了他的血液当中。

也就是说,这家田主的背景远不如右相许圉师,以许圉师宰相之能,亲自处置,怎么可能处置不好。

余泽苦笑着摇摇头,说道:「这背后之事异常的隐秘,又哪里是我等闲人能够知情的。不过当时传的最广的,是当初圣人殿前责问时,除了右相奏对不谨以外,中书令许敬宗曾进言:人臣如此,罪不容诛。」

「这话有点文不对题啊?」李绚有些诧异的看向余泽,儿子犯事,做父亲的虽然包庇,但父子相隐,也不至于到罪不容诛的地步吧?

「当年朝中的斗争激烈,李义府,许圉师,许敬宗相互争权,彼此打击罢了。」余泽叹息一声,然后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清楚楚。

龙朔二年,左相李义府渐失帝宠,右相许圉师渐被重用。

左相李义府和中书令许敬宗都是武皇后之人,寻机便打压右相,稍露破绽,立刻便是雷霆一击。

许自然的事是引子,许圉师被贬,就是结果。

李绚看着桌案上的案卷,忍不住的摇摇头。

许圉师被贬第二年,李义府就已经彻底倒台了,之后便是许敬宗上位。

只是许圉师明明是被许敬宗谗言弄下去的,但是三年后又开始试图勾连许敬宗,试图回归中枢,这其中的反差,着实令人乍舌。

许圉师被贬,幕后无非就是武后,和许敬宗勾连,无非就是勾连在武后,这当中被看不惯的,怕就是皇帝了。

「许圉师被贬相州已经十年了吧。」李绚忍不住的一声好笑。

「是的,许相龙朔三年被贬为虔州刺史,麟德二年又被贬为相州刺史。」说到这里,余泽看向桌案上的案卷,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都是麟德二年,所以这个落水案很蹊跷啊!」李绚一手按在了桌案之上。

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很像是皇帝察觉了许家的小动作,先是杀人警告,然后将许圉师暗按了相州此刺史位置上十年。

李绚微微的摇了摇头,李治做事,不会那么下作的。

略作思考,李绚沉声说道:「若是当初,皇帝并不知道这件事情,是有人弄了这场落水案,然后才让这件事情被皇帝所知,最后害的许圉师在相州刺史位置上一待十年……如果这样的话,那这人的手段就有些可怕了。」

李绚面色忍不住的凝重起来。

如果换作是其他时候,李绚或许将这件事情往朝堂争斗的方向去想,但如此涉及到了东海王,涉及到当年被隐太子李建成相当宠信的太子舍人许善,他就不得不多想。

「王爷的意思是说,这根本就是一件最简单的复仇案。」余泽说完之后,忍不住的倒吸了一口气凉气:「东海王不仅报复了安陆郡公许善,甚至就连整个安陆许家都因此遭受重创。」

「这很像是他的风格,不是吗,以一个小人物,撬动朝廷大局,

只是这个复仇,他恐怕准备了起码十年。」李绚想到几次间接交锋的东海王,心中满是忌惮,

如果东海王正是李绚想的那个人,那么那件案子发生的十年前,那个人刚刚从西域戍卫边疆而归。

到麟德二年,正好十年。

轻轻的敲了敲桌案,看向余泽说道:「将当年百骑司介入此事的秘档调出来,那人要设计这件事情,绝对不会那么简单,方方面面都要安置妥当,他动的人必然不少,仔细查,一定能找到手脚。」.

「喏!」余泽拱手,立刻转身出去寻找扬州都督府司马常御,联系百骑司。

余泽刚刚走出偏院,就看到对面一名府衙官吏快步走来。

府衙官吏看到了余泽,立刻拱手道:「余先生,临海郡王前来拜访,都督请王爷过去。」

「临海郡王来了?」余泽满脸诧异,金仁问这么快就上门了吗?

余泽下意识的朝院内看去,就见李绚这个时候,出现在了院门口。

「恭送都督!」李绚和金仁问站在官衙偏厅,然后拱手将窦玄德送走。

看着窦玄德背影消失,李绚转身,对着金仁问拱手道:「国主请佑谅,窦翁公务繁忙,只能先走,眼下只有李绚招呼国主,不周之处,敬请佑谅。」

「王爷不必如此客气,仁寿知晓局势紧张。」金仁问拱手还礼,然后和李绚在矮塌上坐下,一拱手,单刀直入的问道:「仁寿敢问王爷,中枢此次出军新罗,可需要仁寿一起前往?」

李绚神色顿时一顿,金仁问的这个问题,他不好回答啊!

表面上看起来,金仁问是在问他自己要不要参与到此次征伐之事中,但实际上,他在问的,是大唐此次东征新罗的规模有多大。

是灭国,是撤军,还是维持现在的局面。

如果是灭国,那么金仁问这个大唐册封的新罗国主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若是撤军,那么金仁问自然就没必要跟着去新罗了。

可如果是维持现状,那他去就有必要了。

「国主之事,非是本王能够过问的。」李绚端起放在桌案上的清茶,轻声说道:「大唐和新罗之战,内有圣人和天后,外有安东李使君,本王不过是一筹军副使,将兵力调往新罗,然后在李都督帐下受命,至于其他,国主还是上奏中枢。」

李绚一番话说完,金仁问顿时沉默了下来。

李绚一番话说的很多,但真正实在的,只有一句,那就是李绚也会跟着一起前往东岛,他这一去,大唐的决心自然清晰可见。

但其他的话,金仁问也不能说李绚说假。

金仁问当然想回国当国主,可如果新罗真的被大唐所灭,那他这个国主,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过大唐想灭亡新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新罗也还是一直都坚持了下来!

李绚说的没错,新罗最后究竟如何,一个要看皇帝的心思,一个要看前线安东镇抚大使李谨行的战略手段,现在在这里问李绚是没用的。

但李绚这个刚在江南立下大功的王爷被调往新罗,新罗局势如何一望可知。

「多谢王爷相告。」金仁问长叹一口气,站起身,拱手道:「仁寿告辞。」

「送国主!」李绚站起身,然后将金仁问一路送到了都督府门前,然后才返回了都督府中。

坐在马车里,金仁问看着李绚消失的背影,目光凝重。

车帘放下,一名四旬年纪,鼻子上长一撇胡须,穿一身绿色长袍的官吏,对着金仁问微微拱手,问道:「殿下,大唐如今究竟是何意?」

「何意,还不是被王兄给激怒了。」金仁问的脸色

一阵阴沉,随后他看向同伴说道:「崔中侍,发信询问朝中,王兄是不是真的不想当这个王了,不想当,那就干脆让给本王。」

「喏!」崔中侍立刻拱手应诺。

马车缓缓前行,车帘闪动之间,崔中侍抬头看向一侧的都督府院墙,目光紧盯所在,正是钦钝角干的别院位置。

别院之内,钦钝角干正坐在窗前,读着一本《春秋》。

孔子治《春秋》,相比于孔子弟子汇编而成的《论语》,孔子亲手编撰的《春秋》,更加为新罗上下接受。

「吱吱」两声突然从窗外传来,钦钝角干下意识的抬头,然后就看到一只翠绿的小鸟突然从窗外飞入,最后直接落在了钦钝角干的面前。

钦钝角干的眼睛顿时一亮,他飞快的将小鸟抓于掌心,以极快的速度,将鸟腿上绑着的小筒取下,从中拿出了里面的纸条。

仅仅看了一眼,钦钝角干就忍不住的松了口气,飞快的从袖子当中取出一张小纸条,塞进了竹筒当中,随即,翠绿小鸟已经快速的飞起,飞出了小院。

一名金吾卫的目光恰在此时落在了钦钝角干的身上。

钦钝角干平静的点头,然后又坐在桌凳上开始认真的读书。

仿佛刚才的那只翠绿小鸟根本不存在一样。

然而钦钝角干根本没有想到,那只小鸟飞出了小院,根本没有飞远,而是直接落在了对面小院内的一只胳膊上。

羽毛翠绿,头顶带一小撮朱红,这是一只翡翠鸟。

李绚轻叹一声说道:「新罗人真舍得,竟然用这样一只宠物来传信。」

「翡翠鸟价值不菲,历来为各家官眷所喜,就算是偶尔被人捕获,也会被当成是失落的宠物而放飞,用此作为信使,用心的确精巧。」余泽站在一旁,面色凝重。

李绚一边从翡翠鸟的腿上取下信件,一边说道:「临海郡王历来气度温雅,器识沈毅,无小人之细行,有君子之高风,如今看来,就如他本人性情一样,他并无真正的称王之心。」

「王爷所言极是。」余泽赞同的点头,随后说道:「临海郡王对我大唐甚至忠心,可新罗是其出身之国,国主又是其嫡亲兄长,以他的心情,若是有野心争夺新罗王位,恐怕也不会待在扬州这么长时间而没有一点动作。」

「大唐繁华,即便是在大唐随意任一官职,也好过回新罗那种偏远之地。」李绚忍不住微微摇头。

或许很多人喜欢在角落里的一亩三分地内称王称霸,或许有点人喜欢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些都是说不清的。

「正是因为此种心态,陛下才会放心,他也才会被人所趁。」李绚指尖一挑,竹筒里的小纸条已经被他直接打了开来。

「唐军征伐新罗,皆因东海王建成子之故。」

小纸条上仅有这么一句,李绚看完之后,忍不住的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