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五百九十一章 刑部尚书的手令

明亮的中堂内,李绚缓步而入,长剑挂在腰间,神色肃然。

周乾跟在李绚侧后,手里捧着一只黑色的盒子,盒子里面装着的,正是妖僧无嗔的首级。

一侧正在禀报的薛仲璋看着那只盒子,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嫉妒,然后对着窦玄德拱手。

窦玄德挥挥手,薛仲璋便已经从侧门退了出去。

不仅是薛仲璋,在场的所有人等,在周乾将盒子放在桌案上之后,也全都躬身退了出去。

李绚站在堂前,看着周乾离开,然后才对窦玄德肃然拱手道:「启禀窦翁,逆贼无嗔已经伏诛,首级在此,请窦翁验看。」

窦玄德看了黑色的盒子一眼,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赞叹道:「贤侄动手果然迅速,彼辈不过是稍露破绽,便已经被贤侄锐利堪破,雷霆一击之下,逆贼授受,英武非常啊。」

「不敢当窦翁如此夸赞,此乃千牛卫和金吾卫诸将共同奋力,新林府和扬州刺史府上下全力配合,才有今日成就。」李绚稍微松口气,然后抬头看向窦玄德说道:「窦翁坐镇指挥,诸方全力配合,更是主因。」

窦玄德笑了,点点头,伸手志向一侧侧旁,说道:「贤侄请坐。」

「多谢窦翁。」李绚拱手,在一旁坐下。

窦玄德面色肃然的开口:「此番妖僧被诛,逆贼同伙亦被一网打尽,东海王和新罗联系亦被彻底切断,贤侄此行任务已完成大半,只是剩下的新罗方面和倭国……」

「窦翁放心,小侄已经安排妥当,一切正在进行。」李绚稍微解释了两句,然后看向窦玄德,面色郑重的问道:「窦翁,他事倒也罢了,只是这临海郡王之事该当如何了结,小侄离京之前,宫中也无任何旨意。」

临海郡王金仁问,新罗文武王的亲弟弟。

之前的时候,金仁问就曾经要求过,要跟着一起前往新罗。

李绚当时以中枢旨意不明为由给拖延了过去,但是如今,距离大军出发之日越来越近,如果不给金仁问一个说法的话,他身边的那些人,也会不安起来的。

窦玄德沉吟道:「朝廷大军后撤乃是根本,如此之下,临海郡王前往新罗就没有任何意义,况且没有圣人旨意,我等也不能让其空跑一趟,万一其在新罗有任何意外,你我都担当不起。」

「窦翁所言有理。」李绚认真的点头,他赞同窦玄德的说法,金仁问在大唐时虽一片忠心,但回到故土之后如何,就难以言说了,世易时移,更何况人心。

「没有圣旨,我等的确无法让其前往新罗,但出海一趟,倒是无碍的。」窦玄德抬头看向李绚,眼神中的味道十分强烈。

李绚一愣,随即微微低头,然后思索着说道:「窦翁,小侄在婺州之时,便有舟山海寇和天阴教勾连之事,若是大军出发之后,舟山海寇袭击杭州,窦翁下令,令杭州水师折返,临海郡王彼时若是在小侄船上,那么被小侄带回也是自然之事。」

「那么他手下那些僚属呢?」窦玄德认真的看向李绚。

「那些人……那些人真心如何,恐难预料,若是让其跟随返回,扬州虚实,怕难以避过其眼,可若是让其跟随大军前往新罗,则新罗局面,其恐有向新罗透漏之嫌,与其两方为难,不若在我等出发之前,就令其离开扬州,返回长安。」

这些人其实最好的针对之法,就是全部杀掉,但中间碍着一个金仁问,着实不好动手。

与其如此,不妨让其回归长安,回了长安,他们再想和新罗勾连就难了。

那个时候,如果那些新罗人真的察觉到什么不对的地方,那么想要传递消息,他们就只能去联络东海王……

李绚的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味道,窦玄德

满意一笑,说道:「贤侄既然心有想法,那就依照贤侄所想而行吧。」

「多谢窦翁。」李绚立刻拱手,眼底神色收起。

稍微停顿,李绚紧跟着说道:「窦翁,东海王和新罗关联已经切断,但吐蕃和新罗的关联却还有可能存在,小侄想要动手清查一下扬州所有的胡商。」

「可!」窦玄德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点头道:「不过贤侄只有明日一日时间,后日贤侄便要出发前往杭州了。」

「窦翁放心,小侄心中有数。」说完,李绚站起来,微微拱手,道:「窦翁,若是没有他事,小侄便下去安排了。」

「怎么,始安郡公之事,贤侄就不打算多问一句?「窦玄德有些好笑的看着李绚。

李绚微微苦笑,叹声说道:「因为小侄知道,那绝对不是窦翁之意。」

「不错,李重光迁居扬州多年,除了因为他那个不成器的侄子之外,还有我们一干老友也在扬州,相互照顾,也算慰藉,只是可惜。」窦玄德下意识的微微摇头。

李袭志,字重光,始安郡公,其父为前隋台州刺史、安康郡公李敬猷,其祖父为北周信州总管、安康郡公李迁哲,乃是陇西李氏嫡脉,列于宗室名册。

窦家和李家都是关中大族,多年来相互通婚,早已形同一体。

李袭志为人如何,窦玄德怎么可能不清楚。

当然明白李袭志根本不可能和李建成的后裔有所牵连。

虽然他的弟弟安康郡公李袭誉,当年因罪革职流放而死,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李袭志在皇帝心头的重用,否则也不会让其在数年前,以光禄大夫、汾州刺史致仕。

要知道那是汾州,整个大唐,除了雍州,并州,洛州,扬州和益州以外,最为重要的上州之一。

「小侄清楚其中厉害,薛秘书郎奉有秘书监之令,恐有天后之意,窦翁为难之处,小侄能够体谅。」李绚起身,诚挚的微微躬身。

薛仲璋是武承嗣的人,武承嗣是武后的外甥,若是有什么额外的授意,也是难免的。

「不,贤侄错了。」窦玄德直接摆手,冷笑着说道:「薛秘书郎手中所持并非秘书监之令,也非是天后授意,他拿到的,是刑部尚书的手令。」

「谁?」李绚整个人顿时不由一愣,随即就反应了过来,赶紧问道:「窦翁,为何如此?」

窦玄德嘴角微微露出一丝厌恶:「因为他是裴子隆的亲外甥。」

「薛秘书郎是刑部尚书裴炎的亲外甥?」李绚皱着眉头,万分不解的问道:「窦翁,随同小侄南下的一行人,不管何人,小侄都曾认真查过他们的底细,若是薛秘书郎真是秋官尚书的外甥,小侄不应该查不出来啊!」

「贤侄果然谨慎。」窦玄德看着李绚,脸上全是满意的神色,他伸手示意:「贤侄请坐。」

「喏!」李绚重新坐下,窦玄德这才面色肃然的继续说道:「贤侄所有不知,裴子隆早年娶妻乃是太原王氏女,后来王氏病故,其便将侧房,提为正妻。然而其侧房虽出身河东薛氏,但身份卑微,不过是颇有姿色罢了,和薛氏关系并不紧密。」

这哪里是不紧密,怕是除了不紧密之外,还有不少仇怨吧。

河东薛氏在朝中人数众多,薛万彻兄弟虽然亡故,但其后人仍在,还有平阳郡公薛仁贵,正谏大夫薛元超等人,都是河东薛氏佼佼者。

若是众人关系和睦,那朝中之事,岂非薛家影响之深,就令人乍舌。

「据小侄所知,工部尚书刘公所娶的,便是刑部尚书裴公的堂妹。」李绚谨慎的看向窦玄德。

工部尚书刘审礼,是刑部尚书裴炎的堂妹夫,而刘审礼还是阎庄的大舅子。

李绚在长安时查到这条线索时,立刻就明白,为什么作为李弘太子家令的阎庄会那么快的倒向武后,原因就在于此。

「只是恰好是堂妹罢了,刘审礼和裴炎的关系也很普通。」窦玄德很不在意的摆摆手。

朝中寒门官员倒也罢了,世家子弟,哪家不是姻亲往来勾连无数。

不说别的,堂中这两人,窦玄德是高祖李渊之妻太穆皇后的族侄,名分上,窦玄德还是李治的表舅一辈。

李治和李绚是一辈,只不过李绚的祖母出身龙门王氏,和窦玄德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可若是严格按照礼法而论,窦玄德也是李绚的表舅。

所谓姻亲关系,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真正能联络各方的,还是利益。

同样也是利益,能够让亲兄弟都直接翻脸,更别说是姻亲了。

李绚收回思绪,然后拱手道:「薛秘书拿的是刑部尚书的手令,若是如此,那他拿的就不是天后的旨意了?」

窦玄德点点头,说道:「不错,裴子隆虽然是天后亲信,但却和武承嗣关系普通,天后若是真要有旨意,千牛卫,金吾卫都可妥当处置,根本不用这位薛秘书郎,一切都是裴子隆个人授意;但,裴子隆是刑部尚书。」

一个刑部尚书,将李绚所有一切的后话全部都堵了回去。

查察逆案,本就是刑部之权,即便是金吾卫和千牛卫抓人之后,最后也都要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审核判刑之后,才得处置。

如今刑部直接派人抓人,程序是合法的,

哪怕薛仲璋不是刑部的人,他只需要随意检校一个什么刑部官职便可以了。

看着李绚,窦玄德认真的问道:「此时,贤侄打算如何处置,李重光毕竟是宗室之人?」

「窦翁,薛秘书郎手持的是刑部尚书的手令,之后又借用了都督府的人手,小侄即便是心中所有想法,但也难有作为,如今之局,唯一之法,便是将一切上陈中枢,由中枢裁定。」

李绚侧身看向一旁装着妖僧无嗔的头颅的匣子,轻声说道:「窦翁,你我二人的奏章,若是再加上这一颗头颅,足够动用五百里加急了吧。」

窦玄德眼前一亮,立刻点头道:「不错,刑部的快马即便是再快,也比不上兵部的五百里加急的。」

「李怀念之事已经处理妥当,眼下虽无实据证明此事和始安郡公有关,但是始安郡公教侄不严,乃是事实,我等请奏处理便是,毕竟一朝郡公,也不是你我二人随意能够处理得了的。」李绚抬头,看向窦玄德。

「贤侄果然精通官场三味啊!」窦玄德摸着颌下的胡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