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五百九十三章 太子杀手,倒霉家族

书房之内,密密麻麻的满是官档,李绚和余泽两个人都在仔细的翻阅手中的官档,似乎要从中找出什么来。

一边翻阅,李绚一边随意的说道:」裴尚书既然敢动手,那么起码他手上已经有一定证据,甚至足够将一些人彻底钉死,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贸然表态,那么立刻就会落入他的算计当中。」

余泽翻阅档案的手不由得微微一顿,眼神带着一丝骇然,压低声音道:「王爷是说,此事……天后……」

余泽这话竟然都不敢说完。

李绚甚至没有抬头,很平静的回道:「天后绝对没有授意这么查,但绝不反对,无非就是看结果罢了。」

上位者做事历来如此,下面的人做的好了,他有统掌之功;下面的人做的不好,那么一切错误都是下面人的错,了不起上位者此时拉你一把,然后让你感恩戴德。

余泽眼睛一跳,神色顿时紧张起来:「王爷最初没有对始安郡公动手,会不会有所妨碍?」

「不会。」李绚一句话直接钉死,他手中的动作依旧不停,只是淡淡说道:「其实在始安郡公府的时候,本王就已经隐隐察觉到始安郡公有问题,但没有实证,又顾忌到同是宗室,所以略微留了个钩子,但没想到该钓的人没钓出来,反而将薛仲璋给钓了出来。」

「王爷也怀疑始安郡公有问题?」余泽心里顿时一惊,因为从目前所有一切情况来看,这些都只是李怀念一个人作为,和李袭志牵扯不上关系,而且李怀念已经死了。

「所以,薛仲璋也只是客气将始安郡公软禁,大家都是聪明人。」李绚嘴角微微露出一丝冷笑,随后说道:「裴炎手中有证据,但不会告诉薛仲璋。

薛仲璋也不过是一颗棋子罢了,裴炎想要钓鱼的是宗室,而如今,在这件事情当中,当先牵涉的便是本王,但他根本不知道,他真正招惹的,不是本王,而是他人。」

「他人?」余泽眉头一皱,小心的问道:「是太子。」

李绚轻轻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口说道:「大唐宗室,其实能放在台面的,一共分为四股势力:首先便是太子和英王,相王,他们这些皇帝嫡子了;其次便是以韩王叔为首,也包括本王在内的一众王室;第三,便是以淮南姑母为首,包括太平公主在内的一众公主,第四,便是并非高祖血裔,但却是陇西李氏嫡脉的一些人,其中尤以八公叔梁郡公为首。」

梁郡公李孝逸,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右千牛卫将军。

「始安郡公,便是八公叔一脉的人。」李绚看了余泽一眼,继续说道:「未来,本王的后裔也会归入这一脉,这一脉和皇室的血脉会日益稀薄,爵位也会越来越低,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反而会对圣人重用。」

因为对王位没有威胁。

余泽顿时心领神会,随即恍然说道:「怪不得王爷会一开始放过始安郡公。」

李绚平静的点点头,说道:「这一脉的宗室,大多在益州,并州,和陇西附诸州任官,一调入中枢,便是六部侍郎,九寺寺卿,乃至于十六卫将军这样的关键位置,虽然看起来并不显眼,但权利之大,令人乍舌。」

「裴尚书是盯上这些宗室,那……」余泽最后半句话收了回去,脸色已经是一片难看。

这件事情,一个不好,就会在中枢掀起一番巨大的浪潮。

李绚果断摇头,说道:「不是天后,天后虽然乐见裴炎找宗室的麻烦,但却绝对不会任由他在东征西伐这个节骨眼,和宗室胡乱开战,起码圣人不愿意乐见。尤其,这一脉宗室,他们背后真正后台,是圣人。」

李绚的抬头看向余泽,眼中满是幸灾乐祸的说道:「没错,这事如果爆开,裴炎最后

对上的人,必然是陛下。」

余泽脸上满是苦笑,赞同的点点头,说道:「这类人说到底,都是皇帝的亲信,王爷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都不敢轻易碰触,裴尚书这么做,一个不慎,就很有可能,引火烧身。」

「所以他在引而不发。」李绚一句话,直接点破了裴炎的心思。

这里面的玄机,甚至就连李绚都看的很清楚,更何况是裴炎。

这件事情在裴炎的手上就像是一颗炸弹,如果他不引爆,那么谁都没事,可如果他一引爆,除非,他将这颗炸弹扔出去,否则,这颗炸弹一旦炸开,第一个炸伤的,就是他自己。

「所以,是王爷!」余泽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顿时一变。

「不错,裴炎在这件事情想要破局,就必须拿人做手,始安郡公终究是不够资格的,而真正够资格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本王。」李绚忍不住的冷笑一声:「钓鱼钓鱼,本王也没想到钓出一条大蟒蛇出来。」

「所以王爷才和窦长史联手写了那本奏章。」余泽顿时恍然了过来。

「不,那只是给窦翁和薛仲璋看的,真正的杀手锏在这里。」李绚手里握着一本官档,目光中满是冷峻。

余泽走过来从李绚的手上接过官档,打开一看,满脸诧异:「麟德二年,扬州刺史府司马李安静!」

「麟德二年,前太子舍人,安陆郡公许善,在扬州落水身亡,全家六口人,同死。」李绚抬头,看向余泽,面色认真的说道:「当初我们查阅此案时,只查到了当年的扬州法曹参军朱利,案子就没法再查下去了。」

余泽郑重的点点头,说道:「没错,朱利出身吴中朱氏,吴中四家之一,时任扬州刺史府法曹参军,后来没待两年就调走了,朱氏和隐太子也没有多少关联,所以我们就放过了。」.

「吴中四姓,顾陆朱张,多年来历经仕途,虽然有子弟因隐太子之事受到牵连,但此中之事,两晋南北朝时他们经历甚多,不会因为而和东海王有所关系,所以我们就放过了,但我们忘了,当年,扬州法曹虽是朱利,但他的上官,扬州司马,却是李安静。」

李绚嘴角微微抽搐,轻声说道:「前太子少师李纲之孙,前太子中舍人李立言之子,前太子左庶子李安仁之弟,右卫中郎将李安静。」

余泽眼睛忍不住直直的瞪了起来,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大唐天下,凄惨者多不胜数,倒霉者同样多不胜数,但若是说到最倒霉的家族,无过于新昌县公李纲一家。

新昌县公李纲天下老臣,年少时曾任太子洗马,不过那位太子,名字叫做杨勇。

大唐立国之后,新昌县公李纲被高祖皇帝拜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后迁太子少保,教导太子李建成。

贞观年间,李纲又任太子少师,教导太子李承乾。

杨勇,李建成,李承乾,这就是新昌县公李纲的三位学生。

然而李纲不过仅仅是个开始,他的儿子李少言,太子中舍人,辅佐太子李建成。

李纲的孙子有两位,长孙李安仁,永徽年间,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辅佐太子李忠,然而仅仅三年,太子李忠被废;次孙李安静,早年旧任扬州刺史府司马,后任恒州司马,如今任职右卫中郎将。

李安静看上去似乎和他的兄长,父亲,祖父,没有任何关联,但别忘了,他在朝中,颇受皇帝信重,尤其现任太子是李贤。

只要李安静未来和李贤牵扯上半点关联,那李家就是名副其实的太子杀手家族。

「前隋废太子杨勇,隐太子建成,愍太子承乾,陈王李忠。」余泽的嘴角忍不住的微微有些抽搐,李纲家族似乎每一次都能在政治斗争中压错宝。

「安陆郡公全家灭门案,我等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我等所做所为,所行所查,却都可以禀告东宫,同时将这件案子的卷宗附送长安,以太子的聪慧,应当能够看出其中的玄机。」说到这里,李绚稍微停顿,脸色惊疑的说道:「裴炎手里的证据不会是和此事有关吧。」

「刑部尚书之事暂放一旁,但王上都能由此事猜测,就更别说是太子和圣人了,此书一上,就算太子和圣人想象不到,其他诸位舍人,侍从,也会帮助他们想到的。」余泽的面色凝重,他能够想象的到,一旦这件事情掀翻,最后会引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那就麻烦余叔执笔了,同时将始安郡公被薛仲璋软禁一事也写进去,同时请问,朝中是否已经对礼部侍郎李怀俨和禁军中郎将李玄嗣进行处置?」

李绚嘴角闪过一丝冷笑,冷冷的说道:「若是此事圣人和天后不知,裴炎明明已经对始安郡公动手,却不将禁军中郎将李玄嗣之事禀告圣人,那他就是放任圣人和天后陷入危险之中,其心可诛。」

一句「其心可诛」,余泽顿时感受到李绚对裴炎的凛然杀机。

刑部尚书在李绚和窦玄德积极准备东岛之事时,暗中下手捣鬼,一旦被皇帝做如此想,那么裴炎是天后亲信,刑部尚书,失了圣眷,也够他喝一壶的。

「礼部侍郎和禁军中郎将,这位裴尚书的心思可真够大。」余泽也有些感到震惊,走到了桌案之后,开始磨墨书写奏章。

「是啊,礼部侍郎和禁军中郎君。」李绚走到了窗口,吹着冷风,看着头顶的残月,眼神早已经是一片肃然。

如今朝中礼部尚书是陇西郡王李博乂,李博乂向来不负责朝事,礼部事务历来由两位礼部侍郎负责,裴炎如果想要将自己人推到礼部尚书的位置上,那么最好先一步就任礼部侍郎。

李绚和裴炎看上去,两人之间的矛盾源自于相互之间对吐蕃的战略态度不同,但实际上,双方真正的矛盾,就在那个礼部尚书的官位。

李绚现在检校鸿胪寺少卿,等到年底回京之后,这个检校二字就会被拿掉。

鸿胪寺少卿,再往上走一步,就是鸿胪寺卿,鸿胪寺卿再往上走一步,就是礼部尚书。

李绚和裴炎真正搏杀的,就是未来的礼部尚书之职。

至于禁军中郎将,围绕这个位置搏杀的,是武后和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