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宿洛阳,刺杀突至

夜色之下,寒风冷冽,一支巨大的船队缓缓的抵行在洛阳码头之上。

码头火光顿时亮起,上下人等快速的沟通交流。

李绚站在窗前,目光从洛阳城高抬而上,最后落在黑夜钩月之上。

许久之后,他才轻声开口:“明月高悬,千古不变,但人间已是沧海桑田,自从当年大非川一败之后,大唐对吐蕃之复仇,准备已有数年时间,兵力,粮草,军械已经大半齐备,一旦开战,只要不轻敌冒进,那么想要败北很难。”

余泽从李绚背后的阴影中走出,站在月光下,目光谨慎的看着李绚:“那么吐蕃呢?”

“吐蕃高原,天时地利,只要吐蕃不蠢到和大唐正面决战,那么他们自然也就立于不败之地。”李绚看向西南方向,面色凝重。

吐蕃高原广阔无比,天气酷寒,但人烟稀少,城池零落,若是不能在关键位置立下城池,兴旺城邦,那么大唐即便是杀入高原深处,最终也只有败退而归。

“此番国战,大家都很谨慎,陛下必定不会再希望看到当年大非川之败,故而将领之间,即便是有所矛盾,也会暂时的压下来,如此一来,吐蕃便只有撤了,而且是大幅度后撤。”

李绚苦笑一声,然后说道:“大唐虽然占据吐蕃大量国土,但真正的收获却几近于无,如此情况,陛下必定不甘,可继续前进,又有被敌诱深之险,不甘无奈,也只有撤军。到那时,朝野上下,必然要有出气筒让陛下发泄怒气,而这个地方,便是新罗。”

“王爷三番四次的强调,新罗必定会在明年,大唐与吐蕃开战之时,出兵搅扰大唐。”余泽有些恍然的点头,他们这位王爷,从来没有打算要放过吐蕃。

“此中之事,与吐蕃开战之时,陛下所有关注都在吐蕃之上,新罗之事并不会太过在意,但在战后,新罗的这点小动作,一定会让陛下无比恼火,再度和新罗开战,几乎已成定局。”

李绚透过窗户,看向侧后的另外一艘大船,在那艘船上,所搭乘的正是新罗请罪使钦钝角干和倭国国使道真和尚。

这两个曾经的好友,如今就在同一艘船上,但几乎很少照面。

新罗倭国,眼下已经翻脸,没有当面拔刀,已经是极尽克制了。

……

“一旦大唐和新罗重新开战,倭国的价值立刻就能显露出来,到那时,或许才是真正平灭新罗之机。”李绚的眼神中,闪过坚定的神采。

大唐未来之敌,吐蕃也好,突厥也罢,都非是能轻易剿灭的。

对此,李绚比当朝任何人都有更清晰的认知,也更加深切的知道,该如何的小心经营。

所以,到时利用灭亡新罗之威,大唐正好可以威慑吐蕃和突厥,从而争取一定的休养时机。

如今,对新罗和倭国都非常熟悉的李绚,就成了大战之中的必要人选之一。

到了那时,吐蕃一战徒劳无功,李绚再参与的新罗之战,便不会有那么多忌讳了。

站在月光之下,李绚的神思已经跳到了一年之后,大局如此,即便是有心人再想阻拦,也难有所成,但很多事情,需要现在就开始布局。

“所以倭国国使前几日传信回倭国,便是相信了王爷所说,开始准备和新罗之战。”余泽恍然的点头,然后满是感慨的言道:“如此,新罗和倭国,便都在王爷的算计之中。”

李绚出乎意外的摇头,随后说道:“新罗也好,倭国也罢,都不乏聪明人物,只要两家相互沟通,那我朝优势便会急剧减少,所以维持东岛局面真正的要害,便是让新罗和倭国之间,永世仇怨,至于这其中如何操作,就要借助于眼前的这场谈判了。”

李绚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新罗请罪使,既称请罪使,如何能够不付出代价。”

在李绚看来,在大唐和新罗停战期间,新罗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试图解决倭国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倭国很难说不会主动退让,甚至于来年大唐和新罗开战之时退缩旁观,坐观虎斗。

虽然说有道真和尚这种人在积极的推动,但倭国国主天武王可没那么好应付。

如今想要让天武王心动,那么真正能拿出去的东西,便是利益。

当然,这利益需要从新罗出才是。

看到李绚眼中闪烁着算计的目光,余泽不由得为新罗和倭国感到一阵悲哀。

以他对李绚的了解,如果李绚真的算计到了什么地方,那么很少有会失手的时候。

除非新罗到时候,放弃一切投诚大唐,那么一旦让他们这位南昌王踏足东岛,那么距离新罗国灭之日不远了。

李绚侧身看了余泽一眼,见余泽有些愣神,李绚开口说道:“传信新罗请罪使,等到离开洛阳之后,本王就去见他。”

“诺!”余泽立刻拱手,然后抬头看向李绚问道:“王爷,大船要在洛阳停留半日,王爷要入城吗?”

“入城?”李绚抬起头,看向远处广阔的洛阳城,最后微微摇头,叹声说道:“遣人给代王妃送两份新年贺礼过去,再让人往上清宫上两柱香。”

“喏!”余泽应诺之后,缓缓的退了开去。

代王妃,便是孝敬皇帝李弘的太子妃裴氏。

自从李贤即位太子之位后,太子妃,便专指李贤的太子妃房氏。

裴氏自然不好再称太子妃,也不好称故太子妃,更不好称孝敬皇后,故而只好退一步。

李弘在成为太子之前,被封为代王,如此便称呼裴氏为代王妃。

如此将来,李贤,李贤和李旦的儿子过继过来,便是代王世子,而不是孝敬皇帝太子。

除非,李贤,李显,和李旦的儿子都死光了,这位代王世子,才有接替皇位的可能。

等到余泽离开之后,李绚这才望向了洛阳皇宫所在。

相比于长安,洛阳终究有所不足。

当皇帝和天后移驾洛阳之时,长安依旧是天下重心,中枢六部九寺五监视,依旧有一半留在长安;可当皇帝和天后移驾长安时,洛阳便再无处理天下政务之能,再无处理天下政务之责。

天下重心,一半在长安,一半在皇帝和武后身上。

……

夜色逐渐的散去,东方的天空中大日东升。

“噼里啪啦”的声音不停的在整个洛阳城响起,到处能够看到爆竹在火盆里炸开的情形。

腊月二十三,今日刚好小年,窦玄德下令在洛阳城停留半日,众人请命之后,可登岸半日。

李绚手下破有几个千牛卫是洛阳人,李绚索性便放假半日让他们归家。

其实说是放假半日,但也没有那么严格。

千牛卫只需要骑马在午时之后,能够跟上大队便可以了,其他的并无太多要求。

甚至只需和李绚一起抵达长安,那么就是再晚出发一点也没有关系。

冷风之中,李绚站在船首,看着忙碌的码头之上。

如今正值年底,各地上供朝廷的贡品在这个月都会陆续的送到长安。

李绚他们这一行人算是抵达长安比较靠后的,即便如此,也有不少人,在做他们的生意。

“王爷不打算上岸去转转?”邓良诧异的声音在李绚的身后响起。

李绚回身,微微拱手道:“子良兄。”

“王爷!”

李绚很平和的说道:“子良兄不也是没有下船去吗?”

“下官其实是在效仿王爷,王爷当日在扬州所说,下官一直谨记于心,虽然一路以来,并无遇到太大风险,但还是以谨慎为先。”邓良的语气很恭敬,但是他的话,总是带一些不大相信的意思。

李绚摇摇头,淡然的说道:“本王为人好管闲事,洛阳城,年底之时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小偷和人贩子,本王若是在城中碰到了,难免会将其打个半死,耽误启程时间。”

“贩人者,人人得而诛之。唐律,诸略人、略卖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部曲还好,但妻妾子孙,只徒三年,还是有些轻了。”邓良一句话,说的李绚刮目相看。

“子良兄,与本王所见相同!”李绚微笑着点点头,随即摆摆手说道:“律法已定,暂不可改,但律法执行,终究是因人而已,徒三年,亦有不同划分的,手段深些,便是生死两难。”

邓良眉头一挑,随后肃然的拱手道:“子良受教了。”

李绚平静的抬头,轻声说道:“愿天下百姓都能在今日得以团圆。”

……

船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李绚有些好奇的向前一步,赫然就看到一群五旬老翁,在官府差役的率领下,朝着楼船而来,更前面已经有人攀爬上船。

李绚侧身看向一旁的张环,皱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码头倒夜香的夜香郎。”张环指了指船下远处的一个牛车上的大桶,无奈的笑着说道:“洛州府为年老贫困的孤苦老翁找的活计,强行要求在洛阳过夜的大船倒夜香和交夜香钱。”

“但我们是官船?”

“所以,这笔费用是洛州府出的。”

李绚微微点头,然后说道:“传令,不容许他们上两位国使的船,另外,小年了,让人额外给他们一点赏钱,洛州府有善心,我们也不能被比下去了。”

“喏!”张环立刻下去传令了。

李绚转身看向一侧的邓良说道:“洛州刺史爱民如子,鳏寡孤独都能有所养……”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侧畔传来,李绚回头,一名头发苍白的老翁正在和同伴一起朝着船舱走去。

李绚没在意的就要回头,就在这时,老翁猛的抬起头,死死的盯向李绚,盯住了他的眼睛。

霎那间,老翁的眼中闪起了异常明亮的光芒。

光芒直接充斥在李绚的视线四周,霎那间,他就进入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当中。

还没有等李绚反应过来,一点金色的寒芒突兀的从白茫茫的世界深处直射而出,转眼间就已经射到了李绚的眼前。

就在这一瞬间,李绚的神色无比肃然。

右手指尖在眉心轻轻的一划,眉心裂开,一柄黑色的八面汉剑出现在白茫茫的天地之间。

对面刺来的金芒,李绚一剑直刺而去。

“呲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