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六百三十六章 吐蕃挑衅,唐皇宣战

含元大殿上,身穿红黄藏袍,满身佩戴念珠佛牌,面容棕深,长发高髻的吐蕃使者,面色庄重的从后方诸国使中走了出来。

双手高举,手中捧着一只棕色,布满梵文的盒子。

霎那间,无数的朝臣,无数的国使,无数的目光全都落在了稳步向前的吐蕃国使身上。

冷漠,肃杀,算计的目光多来自上方。

大唐无数中枢重臣,王公贵族,凶悍武将,还有诸边州刺史,一道道锐利的目光如同刀剑一样的扎在吐蕃国使身上,一时威压如山,让人呼吸不畅。

热切,戏谑,嘲讽的目光多来自后方。

东岛,西域,南洋,北疆,诸国使臣怀着种种不一样的心思,审视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李绚站在诸王之中,冷漠的目光落在了吐蕃国使的身上。

每年的正旦大朝会,所有人都在恭贺大唐皇帝万寿无疆,恭贺大唐国祚千秋万代,但总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向大唐皇帝挑衅。

比如当年的东西突厥,吐谷浑,高句丽,新罗,还有吐蕃。

这其中大多数国家,不是被大唐打的亡国灭种,就是奄奄一息,不敢再有蠢动。

如今唯一例外的,就是吐蕃。

大唐和吐蕃多年战事,有胜有负,但吐蕃每年朝贡大唐却从未停过。

毕竟大唐吐蕃翁婿之国,表面上的关系还是要维持的。

当年即便是大非川之败后,吐蕃依然新年朝拜,当然,少不了要阴阳怪气一番。

然后即便是现在,大唐积极准备西征,虽然不至于传的沸沸扬扬,但大军调动,很难完全瞒的过有心人。

这一次新年朝拜,吐蕃国使肯安分才是怪事。

众目睽睽之下,吐蕃国使满脸虔诚的走到了大殿中央,双膝跪倒,高举棕盒,尊敬诚恳的说道:“臣,吐蕃国使扎巴拉,叩拜大唐天圣皇帝,祝愿皇帝陛下万寿无疆。”

“国使请起。”李治微微笑笑,神态轻松,伸手一抬,吐蕃国使顺势起身。

手里棕盒平举,扎巴拉恭敬的说道:“为庆贺皇帝陛下新年嘉庆,外臣今奉上大僧鸠摩罗什轻手书写《金刚经》一卷,大僧鸠摩罗什顶骨舍利一颗,祈愿大唐吐蕃万年友好,共享太平。”

万年友好,共享太平……殿中诸臣,心中同时一声冷笑。

大唐和吐蕃之间的战争,哪一次不是因为吐蕃率先挑衅而起,从松赞干布开始,吐蕃历代赞普都要在大唐和吐蕃边境线挑拨几回,引发两国战事,这就是吐蕃。

“大僧鸠摩罗什,若朕所记不错,当年鸠摩罗什佛传东土之后,便返回了天竺,吐蕃又是怎样得到了他的顶骨舍利?”李治身体微微前倾,他的话虽然像是在问,但语气却让人知道,他已经知道了答案。

佛教传入中土,虽然在汉时就已经成行,但佛教在中土发扬光大,后来有三个人物最为重要。

首先便是东汉时期的天竺僧人明法,万里赶赴大汉,为汉明帝**,汉明帝为其修建了白马寺。

第二位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在大唐翻译了大量的佛法经书,为龙树学派在东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禅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成实宗、密宗、净土宗,中土八宗共祖便为龙树,鸠摩罗什传法之重,可见一斑。

第三位,便是法师玄奘,玄奘西行,大乘普传。

正是因为如此,扎巴拉拿出鸠摩罗什亲手撰写的经书不算什么,这东西在大唐境内就有几十本,但他拿出了鸠摩罗什的顶骨舍利就不一样了。

高僧过世之后火化得舍利,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然而舍利亦有不同,顶骨舍利为最重,其他肩骨,肋骨,脚骨舍利次之。

当年鸠摩罗什佛传东土之后,便返回了天竺,最后在天竺圆寂。

他的顶骨舍利,自然是重中之重,被天竺国王庄重供奉,可这样一颗如此贵重的顶骨舍利,如何会到了吐蕃手里。

吐蕃国使扎巴拉跪在殿中,低眉垂眼,轻声说道:“自然是天竺拉普其特国王亲手奉上,天竺国王奉送我王各类真传佛经三百部,大僧舍利数百颗,其中除了鸠摩罗什的顶骨舍利之外,还有一颗龙树和尚的顶骨舍利,如今被我王供奉在大昭寺。”

“所以说,中土诸派佛门祖师的顶骨舍利,被你王从天竺国王的手里抢了过去。”李治开口一句话,直接戳破了吐蕃国使话里真正的用意。

用心险恶啊!

李绚站在诸王之中,呼吸微微沉重。

他知道,如今这个消息一旦传扬开来,中土佛门各宗派恐怕会直接炸锅。

不要将佛门当成什么万事毫不挂心的圣人宗派,别忘了,当年太宗起兵之时,少林寺亦有十三棍僧出山相援,虽然在阵战之中没起到什么作用,但其在佛门之中的影响,在佛教徒心中的影响,对大唐平定天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如今,中土八宗共祖龙树的顶骨舍利,被吐蕃从天竺抢到了大昭寺,佛门不群起上书请皇帝帮忙抢回才是怪事。

吐蕃用心险恶啊!

……

“陛下,这些是天竺国王奉送给我王的。”扎巴拉微微俯身,面色惶恐,随后,他诚恳的拱手道:“今日,我王将大僧鸠摩罗什舍利奉于碧下,愿大唐和吐蕃两国永享太平,万世安康。”

“呵!”李治坐于龙塌之上,突然间笑了起来,随口开口说道:“若是朕想见一见那枚龙树菩萨的舍利呢?”

李治话音刚落,整个含元殿内顿时一片寂静,冷清。

随即无数凶狠的视线直接落在了吐蕃国使扎巴拉的身上。

如果这些视线化作长箭的话,一箭就能够将扎巴拉心口刺穿。

扎巴拉仿佛丝毫没有察觉一样,再度躬身,道:“陛下容禀,龙树菩萨舍利被我王随身携带,时刻保佑我王,陛下若是想见一见那颗龙树菩萨舍利,恐怕只能请陛下前赴逻些,去拜见我王了。”

“大胆!”无数声厉喝顿时从四面八方传来,如山一样的压向了扎巴拉,然而手里捧着大僧鸠摩罗什舍利的扎巴拉就像是什么都没有感受到一样,虽然跪伏在那里,但腰杆依旧笔直。

“不错,不错,胆子很大嘛!”李治没有丝毫的愤怒之色,反而依旧一副笑脸模样,但四周的无数众臣早已经深深的低下了头,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的这位皇帝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当年便是如此,西突厥,吐谷浑,百济,高句丽,都在他们这位有些娃娃脸的皇帝怒火之下,国祚毁灭,种族败落。

无数的鲜血,铸就了这位天皇大帝,震古烁今的强悍威严。

李治平静的侧过头,目光落在群臣当中,笑着叫道:“裴行俭!”

“臣在!”兵部尚书裴行俭从众臣当中恭谨的走出,站立在吐蕃国使扎巴拉身前三米的地方躬身行礼。

李治微微点头,然后随意的笑着说道:“朕命你检校三军,择日前赴吐蕃,替朕将龙树菩萨的舍利取回来。”

裴行俭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拱手道:“臣遵旨!”

……

李绚站在群臣之间,脸色肃然,眼神中带起一片骇然。

宣战了,大唐对吐蕃宣战了。

就如同当年汉武帝为了汗血宝马远征西域,如今高宗皇帝,为了菩萨舍利,同样远征吐蕃。

群臣之中,无一人出言谏阻。

因为众臣全都清楚,即便是没有今日之事,大唐和吐蕃之战也会在数月之内彻底爆发,如今现在不过恰好有了一个出兵的理由罢了。

而且还是吐蕃人自己送上的出兵理由。

大多数人都在为吐蕃人愚蠢而感到可笑,然少数人却已经敏锐的意识到了这其中的诡异。

吐蕃国使竟然主动递上开战理由,他真的有那么蠢吗,还是说,这本就是他原本所期盼的。

诱敌深入。

曾经某个年轻臣子说过的一番话,顿时在一些人的耳边响起。

就在这时,李治侧身,目光直接落在了李绚身上:“南昌王?”

“臣在!”李绚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群臣之中走了出来,肃正躬身。

李治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很随意的说道:“令你从即日起,筹备修建一座宫殿,为吐蕃赞普抵达长安之后,居住所用。”

修建宫殿,这不是工部的职责吗?

心中虽然有所疑问,但李绚还是没有丝毫犹豫的拱手道:“臣领旨。”

李绚微微低头,紧跟着,他就察觉到整个大殿之内的气氛骤然冷肃了起来。

大唐皇帝这是要将吐蕃赞普直接擒抓到长安囚禁起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李治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就让在场的无数臣工和外国使臣同时感到了大唐皇帝的天威。

然而在场当中,吐蕃国使扎巴拉的嘴角却微微露出一丝得意。

就在这个时候,李绚的声音再度响起:“陛下,臣请问,不知这宫殿是建大,还是建小?”

李治微微一愣,笑了起来,随即问道:“建大,建小,这其中还有疑问吗,吐蕃国主抵达长安,自然是要建的大一些。”

“回禀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臣只是不知,这宫殿,是为如今的吐蕃国主芒松芒赞所建,还是为吐蕃下任国主芒松芒赞之子所建,臣听闻,吐蕃国主芒松芒赞已有大半年未见外臣了?”

“哦,还有此事?”李治忍不住的哈哈笑了起来,抬起头,目光突然凌厉如剑一样的盯向扎巴拉:“国使,南昌王所言,可是为真?”

吐蕃国使扎巴顿面色平静的拱手道:“外臣久未归国,不知南昌王究竟从何处得来的妄信,竟然随便就信以为真,但国主半月之前,还有贺信送来,让外臣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南昌王,你怎么说?”李治转头就看向了李绚。

李绚微微侧身,看了吐蕃国使一眼,随后说道:“微臣听闻,吐蕃国内,国师鸠摩罗被国相论钦陵欺压过甚,甚至就连祖先骸骨,都被国相论钦陵抢出来送人,实情如何,一望可知。”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吐蕃国使扎巴拉手里鸠摩罗什的顶骨舍利之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