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 第128章:大明百年复兴计划。

第128章:大明百年复兴计划。

书名: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作者:荀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2:43:48

朱棣勐地坐正了身体,看向朱瞻圭道:“小崽子,你可想清楚了,这决定一旦下了,你知道你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吗?”

朱瞻圭认真的点了点头。

“我知道,新学会对儒门造成巨大的冲击,为了防止被取代,儒门会倾尽全力的打压新学。甚至为了防止新学崛起,我这个提议者,他们也会想尽任何办法,让我彻底的倒台。”

“既然你知道要面临的风险,那为什么还要选择这样做?”

朱瞻圭抬头看向朱棣。

“爷爷,儒门的势力太大了,上到三省六部,下到县令师爷,都是儒门弟子。灭掉一个孔家,对他们而言,根本算不到什么。只要他们的根还在,他们会一直屹立不倒。”

“朝堂之上,某个势力过于庞大,对于朝堂而言是件好事,毕竟这样办事效率加快了。”

“可对于君主而言,一势力过于庞大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现在朝堂上,有武将勋贵牵扯着他们,他们还会收敛一些。”

“可是战争早晚有一天会打完的,一旦打完了,武将勋贵集团的势力就会急速的萎缩,而文官集团的势力会越来越庞大。”

“甚至某天,武将勋贵集团在战争中大败,那帮文官们会毫不犹豫的借机会一举掌握朝堂。”

“如果咱们后面的皇帝,都是像太爷爷和您这样英明决断的,文官集团就算庞大了也能压制住。”

“可要万一出现一两个废物,朝堂风向,就极速像宋朝那样转变,变成了文贵武贱。”

“毕竟在那些文官的心目中,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才是最完美的制度。”

“宋朝是什么结果?您老人家心里比我都清楚。”

“甚至再夸张点,掌控整个朝堂的文官,对某个皇帝不满意了,他们甚至可以直接换皇帝。”

“手法也十分简单,比如说落个水,染个风寒。”

“以后那些在后宫养大的皇帝,被酒色掏空身子,随便动点手段都能要了他们的命。”

《仙木奇缘》

朱棣脸色越来越阴沉。

朱瞻圭说的这些话,如果换个人来说,朱棣会毫不犹豫的把说这话的人拉出去砍了。

这话不是在诅咒大明朝会跟宋朝一样走向灭亡吗?

可惜说这话的是他孙子,还是他最欣赏的继承人。

甚至他心中也是认同朱瞻圭这话。

这天下哪有什么万世的王朝。

上到朱元章下到朱棣,从来都没有想过大明朝会万世永存。

朱棣整天这么忙活,为的就是想让大明朝覆灭的时间,来的晚一些。

文官势力将来会越来越庞大,甚至掌控朝堂,这个说法朱棣是十分肯定的。

没办法,一个国家不能一直战争下去,早晚会有和平的那一天。

没有了仗打。

武将的影响力就会一点一点的被削弱,文官的控制力会一点一点的加强。

此消彼长下来,随着老一辈的武将离世,没有经历过战争,没什么朝堂经验的新将领,会慢慢的被文官压着打。

一但武将集团处于势弱状态,掌控欲极强的文官,就会把手伸向军队。

文官会打仗吗?

朱棣不可否认,从古至今有不少文人也是带兵打仗的好手,可这只是少数。

绝大部分还是一群纸上谈兵酒囊饭袋之辈。

想了许久,朱棣看着朱瞻圭问道:

“你打算恢复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朱瞻圭连忙摇头。

百家争鸣,开什么玩笑?

明朝真要搞百家争鸣,内部争斗都能把精力全部耗光了。

百家争鸣确实能让文化大兴!

可对于朝廷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一个朝堂上,有几十上百个思想势力,这他娘的每天也不用干正事了,天天听他们吵架弹劾吧!

好比西方的议会,不就是因为观念不同,天天干架骂娘吗。

“爷爷,百家争鸣是绝对不行的,要是真搞成这样了,那朝堂还不成了菜市场了。”

“我的想法是重新培养一个文人势力,让他们跟儒门站对台,就算将来有一天,武将勋贵集团没落了,新学派势力也能牵制住儒门势力。”

“当然了,万事没有绝对。有了新势力,不代表着大明就能万世永存了。我所做的这一切,目的就是想让大明朝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如果能有一个中兴之主出现,说不准还能涅磐重生,如果没有的话,那只能怨咱们老朱家时运不济了!”

朱棣微微颔首。

两人的想法其实都是一样,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想给将来的大明朝拖延一些时间。

“你打算怎么做?”

朱棣想听听朱瞻圭的规划,看能不能行得通,如果不行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相比于未来的大明朝延续时间,他还是更希望这个孙子能够平安的登上皇位,然后再大刀阔斧的改革。

朱瞻圭接过小鼻涕拿来纸墨笔砚,一边写一边为朱棣讲解道:“我的想法是,在各州县创立新学校。当然了,不是太爷爷那种,还叫儒家的人过来叫学生。而是找一批人开始教授新学,书籍资料是我从那里搞到的。”

朱棣自然明白那里是哪里。

“为了能在初期招收到一大批学生,并且确保底细干净,我打算从百姓和军户中挑选孩子。”

“这些孩子不但不收学费,我还会包他们的吃住。”

“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们学业有成后,无条件教后面的孩子三年。”

“这样轮换下来,我们就可以保证教授后面孩子的老师,都是新学派的人。”

“课程的安排我是这样规划的,上午的时候,教授新文学和算学杂学。下午的时候,让锦衣卫或者是派军中的军官,给孩子们进行军事训练以及战术讲解。”

“吃过晚饭后,将会有专人给这些孩子们讲忠君爱国,为国奉献的思想。”

“说白了就是给这些孩子们洗脑,让他们以忠君爱国为荣,让他们以为国为民牺牲而荣耀。”

“这样的好处,就是这些孩子加入军中后,可以防止武将集团的家族传承,不让国家的军队变成某个家族的传承军队,甚至最后成为个人的私兵。”

“我的计划是县学四年,府学三年,以及京学也就是大学三年。”

“经过十年的培养和训练,这些孩子们,不说各个都是名相将帅之才,担任一方县令和军中的低级军官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过十年的忠君爱国思想培养,这些孩子对皇家对皇上是有绝对的忠诚,哪怕他们后面被腐蚀了。当代的皇帝将他们全部处理了,新的一批孩子,会以最快的速度接替他们的位置。”

“如此周而复始之下。”

朱瞻圭对着朱棣伸出了食指。

“100年只需要100年的时间,我大明朝将人才济济。随着后面的教育扩大,我大明的孩子将会人人有书读,上大街上随便抓来一个人,都能识字算数。”

“随着人才大爆发,各行各业也会出现无数精英,商业、工业、民业、军队、朝堂,在这些精英人才的发展下,大明会快速的超越整个世界,我大明朝将会是这个世界第一强国。”

“只要后续的皇帝不是白痴,按照这样慢慢的走下去,我大明不说万世长存,超越周朝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千年王朝,还是没问题的。”

听着朱瞻圭画的大饼,朱棣眼神慢慢的痴了。

人人如龙,人才济济,传世千年。

这不就是他老爹幻想中的国度吗,也是他最想要的国度吗。

“咕冬!”

朱棣狠狠的咽了口唾沫,接过朱瞻圭写的秘密麻麻的那张纸,狠狠的用力的一锤拳头。

“搞,哪怕把咱们爷们几个都拼进去了,也要搞。”

“那帮臭书呆子要敢冒出来,朕亲自提刀砍了他们。”

朱棣是彻底的被忽悠了。

他现在脑中都是传承千年的王朝,人人如龙的大明景象。

完全没想过,按照朱瞻圭这个计划,会有多么大的花费。

朱瞻圭会做出这个计划,是因为他在这个月的抽取当中,获得了教学书籍全套。

而且超市还非常贴心的把会暴露历史,不存在的人物传记改了改。

比如说某某某化学猜想,原本是老外提出的,书上改成了华夏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甚至实在找不到人了,直接捅到了神话人物身上。

虽然看起来有点别扭,但一点也不影响知识的传播。

而且每本书上都有讲解和注释,可以让不懂的人,照着讲解和注释理解其中的含义。

当然了,对于皇家而言,知识传承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朱瞻圭讲出的最主要的教育核心,就是晚上那一节思想教育课。

教出来的学生,对皇家对朝廷没有忠诚度,那这个人完全就没必要存在。

所以教学的主要核心,就是忠诚。

对大明对皇权准确的说,对皇帝的忠诚。

朱瞻圭甚至都打算等将来学堂建好了,在学校里贴满朱元章,朱棣朱胖胖和他的画像。

好让学生明白,是谁给了他们这一切,是谁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甚至还有歌谣,戏剧等一类的加入在其中。

像什么,九州红大明出,华夏出了个朱元章,精忠报国,满江红,等一类的歌曲戏剧要不停的轰炸。

虽然这样有点俗套,可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效果是最好的。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

管他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只要能在学生心中注入忠君爱国的理念,朱瞻圭是任何套路都能用出来。

“皇上,太子求见!”

就在爷俩脑袋对脑袋,不停的指手画脚,补充着这个计划漏洞的时候,拿完纸墨笔砚就带人出去的小鼻涕,小心翼翼的探头说了一声。

朱瞻圭和朱棣同时抬头看向门口。

小鼻涕被吓了一跳,连忙把脑袋收了回去。

朱棣有些无奈道:“估计那帮酸书生去找你爹了,你爹这会过来,估计是给他们求情的。”

朱瞻圭撇了撇嘴。

别说他爹朱胖胖来了,就是这帮穷书生把朱元章从棺材里请出来,那些学子他也不会放的。

朱瞻圭可是打算拿这些人的头,震慑儒门的人,不让这帮穷书生打扰自己的新学计划实行。

当然了,更可能的是,如果朱元章真的蹦出来了,估计会第一时间把这些书生给杀了,然后喜滋滋的跟自己的重孙子商量新学的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