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 第163章:千炮齐鸣,震撼云霄。

第163章:千炮齐鸣,震撼云霄。

书名: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作者:荀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2:43:48

永乐十三年,二月初三。

江浙宁波府。

“吴大人,这人都召集齐了,也该跟我说说要干嘛了吧?”

宁波府城外,一个千户卫所官兵集结在城外。

明朝初期,卫所制度还没有崩坏的太过严重。

再加上江浙之地靠近京师,士兵在训练缺额方面,还是比别的地方好上了许多。

昨天一大清早。

千户卫所就接到了府城的命令,要求在第二日天黑之前到府城集结。

刚得到朝廷恩惠的卫所子弟们,对于朝廷的召唤,自然响应积极。

在第二天还未到中午的时候,宁波府千户所的士兵就聚集完毕。

等点完了人数,确认没有缺额之后,宁波千户所千户找到了宁波府知府。

宁波府知府看了一眼眼前的糙汉子,犹豫了一下回道:“本官能说,我也不知道召集你们来干嘛吗?”

宁波府千户眼睛瞬间瞪圆。

这知府是不是嫌命长啊?把军队召集起来,竟然说不知道干嘛。

宁波知府见着千户要发飙,害怕这个憨货一个冲动揍自己一顿,连忙解释道。

“你别这样看我,不是我让你们召集的,是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

千户愣了一下。

知府点头确认。

“你应该还记得,前段时间朝廷下达的命令吧,现在江浙福建两广的所有的卫所官兵,全部归太孙殿下统领。”

千户翻了个白眼。

他虽然认识的字不多,但又不是白痴,前段时间刚发下来的命令,他怎么会忘记。

想到前段时间朝廷下达的命令,这千户似乎想到了什么,兴奋的询问宁波知府。

“你说殿下会不会是让我们打倭寇!”

知府犹豫了一下不确定道:“应该是吧,对面岛上有一波倭寇,我前段时间向朝廷报备了,虽然上面没有回信,但我估计太孙殿下这次召集你们,可能就是为了打那些倭寇。”

“太好了,终于有立功的机会了。”

千户兴奋的狠狠一锤拳头。

去年的北征,他的千户因为靠近海岸线要防备倭寇,所以并没有征调到北征队伍中。

这让一直想立功升职的千户,遗憾难过了很久。

后来北方打了胜仗,他都听说好几个调过去的千户所千户都升职。

这让他更眼红了。

那几个家伙资历比自己老,武力没有自己强,结果人家去北边熘达一圈就升职了,这怎能让他不羡慕。

去年6月份,一波倭寇去了对面的岛,他就一直向上申请,想要打这波倭寇。

结果全部石沉大海。

不知道是上面不同意,还是他的申请被人拦下来了。

就在他以为这辈子都要在千户这个位置上呆着的时候,老天爷终于给他送战功了。

“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召集船只,等太孙殿下过来了,直接就可以开打了。”

知府闻言白了千户一眼。

这家伙一直想打仗的事,知府也是知道的。

“你别高兴的太早,太孙殿下可是带着神机营和那支庞大的海军过来的。我估摸着把你们召集起来,不是为了打仗,而是让你在战线外面巡逻,防止百姓靠近和倭寇逃跑的。”

千户哈哈一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管他呢,只要能打倭寇有战功,让我收拾尸体都行!”

到了中午的时候,宁波府这边再次收到了命令。

朱瞻圭命令他们,在海边集结等待下一步命令。

跟预测的一样,果然是要打倭寇,千户兴奋的连午饭都不吃了,吆喝的众人赶紧出发。

宁波府这边的动静,有暗线的倭寇自然收到了。

舟山岛原名昌国。

洪武二年,朱元章命征南将军汤和处理东南防务。

汤和部下的两个指挥官在秀山岛干预当地居民的民事纠纷,被人打死。

汤和迁怒于舟山百姓,奏请朝廷说:“昌国居民外结倭寇,内多盗贼。”

是不可教化之顽民,执意要撤废县治,驱迁岛民。

朱元章听信了汤和的奏报,下诏撤废昌国县,所有岛民悉数驱迁到内地。

此乃舟山历的第一次海禁。

这次海禁以后,舟山人口骤减至8800口,到了永乐年,人口不足800户。舟山群岛沦为人烟稀少、满目荒凉之地。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岛上居民对明朝多有不满,这些倭寇们才进入了这里。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借助岛上居民的仇恨心,以及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朝廷进行隔海对持。

“大首领不好了,宁波府那边有动静。”

舟山群岛,某个大岛上的山寨中。

一群衣着破烂,手中拿着五花八门武器的人,正躺在地上晒着太阳。

这些人不时的揉揉肚子,茫然的看着天空。

自打被海军封锁之后,这帮倭寇们就无法得到岸上的资源。

别的还好一点,食物才是最要命的。

人数众多缺少食物的他们,如果不是靠着每天捕点海产填补肚子,都差点被饿死。

很多人都埋怨大首领,怎么选择了这个破地方?

这让被海军盯着的他们,想从海上跑都跑不了。

登岸抢劫,卫所官兵也不是吃素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他们离开了有利的海岛,海军那边会立刻占领他们的地盘,然后在岸上将他们围剿。

这就造成了他们进也进不了,退也退不了。

其实这帮小倭寇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大首领驻扎在这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朝廷招安。

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活不下去,谁愿意过这种刀口舔血的日子。

大首领驻扎在这里,目的就是想让朝廷知道他们的存在,然后跟朝廷的人打上几场,显示一下本方的能力后,跟朝廷谈条件,然后归复朝廷接受招安,过上官老爷的生活。

“什么事吵吵闹闹的,老天爷下刀子了吗,看把你急的。”

挂着聚义厅牌子的小屋子门被打开,一个书生一边系着腰带一边走了出来。

报信的人往屋中看了一眼,就见到前段时间一个被劫掠的大家小姐,正躺在屋里的一张木床上,茫然的看着房顶。

“咕冬!”

看成了白花花的一片,报信的小喽啰咽了口唾沫。

“啪!”

系好腰带的书生,抬手给了其一巴掌关上了门。

“朝哪看呢,那是你该看的吗,赶紧说什么事儿。”

挨了一巴掌的小喽啰反应了过来,揉了揉挨打的脸,委屈道:“刚才岸边传来消息,济南府的卫所官兵正往咱们这边来呢,而且岸边的衙门已经开始收集船只了,看样子要打咱们。”

“呵呵!”

“一群旱鸭子也想打我,真是白日做梦。”

书生不屑的笑了一声。

不是这书生傲慢,而是那些卫所官兵,他还真不放在眼中。

如果是前段时间经常在周围岛屿巡游的大明海军,书生还会畏惧三分。

大明卫所官兵。

他承认在岸上打仗很厉害。

可是到了这海上,谁强谁弱那就不好说了。

“兄弟们!”

书生大步的走到一颗巨石上,看着无聊晒着太阳们的倭寇们,高声大喊了一声。

正昏昏欲睡的倭寇们,转头看向了他们的大首领,也就是这个书生。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疑惑,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

等所有人看过来以后,书生清了清嗓子,说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

“是啊大首领,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

“对呀,如果我们还在以前的岛屿,现在的日子也不会过得这么惨,我已经三天没吃饱饭了,天天啃海货,我都快吃吐了!”

“大家稍安勿躁,听我慢慢讲来。”

书生压了压手,让喧闹的众人安静了下来。

等众人安静以后,书生高声道。

“咱们兄弟中,有很多都是在岸上活不下去才入伙的,当然了更多的人是想发一笔财,然后回岸上买几亩田过小日子。”

“可俗话说的好,当了贼想要洗白,那就难了。”

“在朝廷的眼中,咱们都是罪无可赦的人,哪怕就算挣到钱回到岸上了,早晚有一天也会被揪出来清算。”

下方的众人沉默了下来。

是啊,一旦当了贼,想要再过老百姓的日子就难了。

书生咳嗽了一声,把众人的视线再次吸引了过来。

“我正因为了解大家的难处,所以才想给大家找一条出路,平安的回到岸上,并且不但能过上好日子,而且还不会被官府刁难。”

众人一听,眼睛纷纷一亮。

当然了那些听不懂大明话的真正倭寇,却是一脸疑惑的看着周边的人。

能听懂的,则是脸色有些难看。

这些该死的明人。

你们能洗白我们怎么办?这帮家伙是打算抛弃我们。

没管下面形形色色的眼神,书生振臂高喊道。

“朝廷有一种方式名叫招安,意思就是说朝廷不想跟我们打,打算用官位和金银,让我们放弃抵抗,重新回到朝廷的管理当中。”

“大首领你说的招安,就是唱戏唱的那个。”

其中一个自以为明白的小喽啰,兴奋的大声询问。

书生微笑的点了点头。

“是这个意思,只要我们被招安了,我们就不是贼了,而是朝廷的官军,不但身上的罪名一笔勾销,还能吃朝廷的俸禄。”

书生的这些话说完,下方的人都激动的讨论了起来。

“这太好了,竟然还能当官军吃俸禄,回头要是打仗了再立点功,说不准能当大官。”

“就是就是,以后只要几天训练一次,每个月就能轻松的俸禄,这种日子想想都美。”

“我还听说今年朝廷下达了个新政策,军户子弟都能免费读书。要是咱们能当上官军,咱们的孩子就能读书出人头地了。”

“哎呀,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能娶大媳妇。”

“咱们在岛上憋了这么久,我都疯了,我现在看个母耗子,都觉的眉清目秀的。”

“嘿嘿,还是大当家舒服,身边有个千金小姐陪着。”

“都安静,都安静…”

书生再次挥手压下了下方的吵闹。

“咱们想要被朝廷招安,那就要拿出自己的实力。”

“只要我们打败几次朝廷的进攻,朝廷那边看到了我们的强大后,很快就会来招安我们了,到时候大家就能过上好日子。”

“哈哈,大首领你就瞧好吧,保证把他们打的屁滚尿流……”

想象着未来美好的日子,倭寇喽啰们,一个个兴奋的嗷嗷直叫。

“铛铛铛铛铛……”

就在众人憧憬着未来生活的时候,一阵鸣锣声从山顶上响起。

众人往锣声传来的方向看,就在山顶的哨岗上,一个人用力的敲着锣,另外一个人用力的挥舞着手中的旗子,提醒的众人有敌人来袭。

“哈哈,兄弟们那帮旱鸭子来了,跟我去收拾收拾他们,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书生以为是那些卫所官兵来了,大笑的拔起了挂在腰间的宝剑,往海岸边一挥,下令让众人准备战斗。

《剑来》

已经被书生忽悠的倭寇们,兴奋的挥舞着兵器,大喊着往海边而去,准备迎战那些卫所官兵。

“别去…别去,是大船是大船!”

在山顶上放哨的两个倭寇,见到下面的人听到警示,不但没有隐藏,反而兴奋的往海边而去,急的直跳脚,大喊着提醒下方。

可由于下面太吵闹,再加上距离又远,下面的人根本就没有听见他们喊什么,还以为他们是在为他们欢呼呐喊。

“臣宁波府支付吴严,宁波府千户钱宇,拜见太孙殿下!”

倭寇那边在集结的时候,朱瞻圭已经乘坐小船抵达了岸边。

朱瞻圭刚一登岸,宁波府知府和宁波千户所千户,连忙上前行礼拜见。

朱瞻圭微微颔首,表情平静看着二人问道:“这个地方出现了倭寇,而且就驻扎在距离大陆不远的海岛,为什么你们没有向上面汇报。”

朱瞻圭一上岸就责问,弄得二人心里一阵紧张。

吴知府连忙委屈道:

“回殿下,在倭寇到来的时候臣就向朝廷汇报了,并且申请了调动卫所官兵进行清剿的请求。”

“可一直在您来到之前,朝廷那边都没有给任何回信,臣无奈之下只能加强巡逻,防止这些倭寇上岸寻扰了。”

“如果您不信,可以问钱千户,他也曾给兵部衙门那边打过通报,结果也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朱瞻圭闻言皱着眉头看向了那个千户。

钱千户连忙点头。

“殿下,吴知府说的千真万确,如果俺们两个说假话,殿下可以随时砍了俺们的脑袋!”

吴知府瞪眼。

你这个混货拿自己的脑袋担保就行了,为啥还要带上我,我招你惹你了。

听完二人的汇报,朱瞻圭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

他在出发之前,老爹就把去年和前年关于倭寇以及沿海海盗的折子都给他看了,就是想让他多了解一下情况,省得到地方了无处下手。

朱瞻圭记得清清楚楚,去年和前年,江浙只有台州通报了一则倭寇袭扰的消息。

宁波这边,根本就没有收到这方面的通报。

吴知府注意到朱瞻圭皱眉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么,犹豫了一下,小声道。

“殿下,臣听说布政使大人,可能要调任京师为官了。”

朱瞻圭看了他一眼,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吴知府的意思,是在隐晦的告诉朱瞻圭。

布政使为了升职,故意压下了这方面的奏章,让朝廷以为他在浙江方面治理的井井有条,好平安的踏入中枢。

对于这种为了升官,不顾平民百姓死活的官员,朱瞻圭自然不会让他好受。

将此事记在心中,朱瞻圭对钱千户道:“你带着你的千户所封锁海岸,在接下来的时间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任何百姓下海捕鱼。”

“还有,如果海上有船只过来,没有我的手令一律扣押,有敢强闯者,无论是谁,一律格杀勿论!”

听到自己的任务只是封锁海岸,钱千户心里有些不甘心。

这好不容易碰到一次打仗,如果不上去砍几刀,他心里总有些不自在。

但看着朱瞻圭那面无表情的脸,想着这位太孙殿下的丰功伟绩,钱千户无奈的低叹一声抱拳领命。

等朱瞻圭坐船返回大船,钱千户冲着吴知府竖了个大拇哥。

“老哥你竟然敢打布政使大人的小报告,不怕他知道了弄死你。”

吴知府不在意的笑了笑。

“我没家世没人脉更没钱,干到知府这一步已经到头了,想要再往上爬爬,不冒点险哪有机会。”

“再说了,那家伙贪得无厌,当布政使这么多年,收刮了那么多钱,家里的亲族仗着他的关系胡作非为。前段时间本官惩戒了一个他的远房亲戚,他竟然把我叫过去,跟骂孙子一样骂一个多时辰。”

“他要是为民做主的好官,将地方治理非常好的朝廷栋梁,这顿骂我挨的心甘情愿。”

“可他娘的,他一个贪得无厌的臭老鼠,整天不干正事,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受贿,不把他搞倒,我心气难平!”

“哈哈哈…”

听着吴知府的抱怨,钱千户忍不住哈哈大笑的起来。

他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老学究,竟然有这么正直的一面。

“放心吧老哥,我看殿下刚才那表情,这家伙估计要倒霉了,说不准殿下欣赏你,把那家伙拿掉以后,把你升为布政使了。”

“以后老哥你要升官了,可别忘了老弟我呀!”

“呵呵,那就要看你小子的表现了,老夫可不会帮酒囊饭袋。”

“你这老头瞎扯,你看我一身腱子肉,哪有酒囊饭袋的样子。”

“这就不好说了,外强中干绣花枕头多的是。”

“轰轰…”

就在二人说说笑笑着,准备去命令官兵们散开,阻拦周围百姓,封锁外围的时候。

海面上做好准备的海军,向倭寇所在的岛屿开始了炮击。

“啧啧啧,怎么跟人家比,咱们一门火炮都没有,人家上千门放着玩,这就是差距!”

看着被硝烟笼罩的海面,钱千户感叹的摇了摇头。

吴知府安慰的拍了拍其肩膀。

“好好努力升职吧,有机会就调到太孙手下,地方卫所很难出头的!”

钱千户叹了一口气。

他也想呀,可也要有机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