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 第195章:夏原吉:我的人生目标就俩字,搞钱!

“嘿…哈~嘿…哈~”

“哈哈哈,我的小乖乖,挥刀的时候要用力,气势要足,要在第一时间把敌人吓住,就像太爷爷这样…吼!”

贾夫纳的沙滩之上,清晨的阳光刚刚升起,士兵们就开始了一天的晨练。

一队队士兵排成整齐的队列,口中喊着号子,正在进行跑步热身训练。

在其中一块的沙滩上,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拿着木刀正在互相比划着。

老爷子一身劲装打扮,手拿着木刀,调教着小菜鸡。

而这个菜鸡,正是对面那个走路都不太稳,累的小脑瓜都是汗,拿着木刀向老爷子噼砍的小家伙。

不远处的一个遮阳伞下,朱瞻圭和妻子坐在一起,看着祖孙两人玩闹,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朝阳、海浪、沙滩。

如此美丽和谐的场景,简直是一副完美的画卷。

当然了,如果要是身边没有一个家伙喋喋不休,那就更完美了。

“殿下,你说咱们这次能弄到多少钱,得到的土地咱们是统一种植,还是从国内调拨百姓种植,又或者是买奴隶种植。”

“也不知道银山那里采的怎么样了,咱们当初商量的拉回宝钞价值,也不知道户部那边计划的怎么样了。”

“唉,早知道我不过来了,我要是还在朝廷那边,估计现在计划就开始执行第一步了。”

“送回国库的那些钱,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乱花!”

“太子爷太好说话,那几个老货稍微说的严重点,太子爷估计就要批了!”

“唉,户部难呀,守不住财,稍微不注意钱就没了。”

朱瞻圭掏了掏耳朵,无奈的看向喋喋不休的夏原吉。

“夏尚书,您是不是很闲,后勤那边你都弄完了吗?”

朱瞻圭的意思是,你要是有事就赶紧去忙,别在这里瞎唠叨。

夏原吉抬了抬头自信一笑。

“殿下,您这就看不起臣了,咱们大明那么多事,臣都能轻轻松松的弄的井井有条,这才十几万人我都要忙个不停,那臣这个户部尚书也不用干了,干脆回家养鱼种树算了。”

朱瞻圭无语。

夏原吉这话说的他竟然无言以对。

是呀,大明那么多事夏原吉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没有任何忙乱和错误。

十几万人的后勤管理,对于夏原吉这个经常处理国家政务的户部尚书而言,还真算不到什么。

见朱瞻圭不说话,夏原吉又唠叨了起来。

“早知道我跟杨学士一起去了,他这个人好说话的很,再加上为人仁义,对方要是卖一下可怜,那些条件他真不一定能说得出来。”

“唉,这都去了小半个月了,他那边也应该有信,不会被对方恼羞成怒给砍了吧。”

朱瞻圭听的是一头黑线。

他终于明白,在来的时候,老爷子为啥要把他和杨溥赶到别的船上了。

就这唠叨个不停的破嘴,搁谁谁都受不了啊。

夏原吉这家伙办事能力是很强,但这嘴巴说个不停的能力也是让人够呛。

一般人还真受不了,他这种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

注意到丈夫表情僵硬,赵灵儿捂嘴轻笑一声,起身端了一杯茶水,递给了夏原吉。

“夏尚书,天凉喝点茶水暖暖吧。”

“多谢太孙妃,臣正好渴了!”

夏原吉起身道了声谢,接过茶杯,美美的喝了几口,润了润喉咙后又开始了唠叨。

“这个地方挺不错的,一年四季温度都适宜,难怪一年三熟!”

“回头等臣老了,臣就来这里养老,这里的温度适宜,到这里养老,说不准能多活几年。”

“其实太子爷也应该来这里,多在这里休养休养,说不准身体就会好下来。”

“每天在海里游游泳,钓钓鱼修身养性,每天顺着沙滩跑一跑,估计要不了两年身体就好了!”

“唉,不行,好像太子爷不会水,其实也不难,学学也就会了,臣当初啊………”

朱瞻圭无奈的看了一眼赵灵儿。

你说你给他茶干嘛?他说的口干舌燥了,不就不说了吗。

现在倒好,喝了几口茶精神来了,又唠叨起来了。

“哈哈,你们在说什么?这么开心。”

就在朱瞻圭考虑着,要不要找个理由躲躲的时候,老爷子带着满头大汗的小家伙走了过来。

赵灵儿连忙起身,将一个毛巾递给老爷爷,然后小心的给儿子擦了擦汗。

朱瞻圭无奈的摊了摊手。

“我开不开心不知道,反正夏尚书说的倒是挺开心的!”

喝茶水的老爷子瞥了一眼旁边不以为然的夏原吉,给了朱瞻圭一个感同身受的表情。

“皇上,这杨尚书都去了这么久了,会不会他们那边没有谈妥,要不咱们先打几场,给他们一点威慑!”

老爷子走过来,夏原吉立刻转移了说话的目标。

老爷子将茶杯递给孙媳妇,拿起桌子上的一个水果,边喂着小重孙子边对夏原吉道。

“不要急嘛,这饭都焖锅里了,早晚都是咱们的口中食!”

“再说了,咱们提的那些条件,是个人都不一定能答应,哪怕就算答应了,估计也要一条一条的商量,没有10天个把月,估计商量不出结果。”

“慢慢的等吧,不过你的提议也不错,明天让张辅带着队伍出去熘达熘达,给那边一点压力。”

夏原吉想想也是。

这种事情如果放在大明,没有个半年是商量不出结果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谁敢跟大明提这样条件,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呜呜呜…”

海面上突然响起了一阵号角声,正在晨练的士兵们突然停了下来,纷纷做好了紧急战斗的准备。

“自己人,继续训练。”

很快观察哨那边传来了信号,在沙滩上训练的士兵们,继续开始训练。

“启禀皇上,杨学士回来了!”

很快,观察哨那边就过来禀报了,刚才发现的情况。

“呵呵,这说曹操曹操就到了,看来他那边有结果了。”

“走,我们过去看看到底是和还是打!”

将手中的最后一块果肉喂到了小重孙子口中,老爷子抱起小家伙,招呼朱瞻圭和夏原吉,去迎接杨溥。

“皇上,太孙殿下,臣回来了!”

船只靠岸,杨溥精神焕发大步的下了战船。

注意到杨溥的表情,老爷子和朱瞻圭对望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看来你这次去收获不小啊!”

心情非常好的老爷子,打趣了一句。

“辛苦杨学士了!”

朱瞻圭也拱手道了声辛苦。

“哈哈哈,太孙殿下客气了,为国办事,有何辛苦之说!”

随后又对着老爷子高兴道:“皇上英明,臣此次能成功,全仗皇上的龙威,太孙殿下指导有方。有强大的大明给臣做后台,臣这次要是无功而返,那还有何颜面面见皇上,面对太孙殿下和大明百姓。”

“哈哈哈,好…走,回去好好跟朕说说!”

老爷子爽朗的大笑一声,招呼着众人去会议厅商量。

在一旁等了许久的夏原吉,见到会议厅的路还需要一会儿,有些急不可耐的他,伸手拉了拉面带笑容的杨溥。

“杨兄,这次弄了多少钱。”

“什么多少钱?”

杨溥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见杨溥这家伙,现在还在卖关子,夏原吉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赔款啊,土地呀,他们给了多少!”

杨溥摇了摇头,神秘道。

“这次我没有要到一文钱一块土地。”

夏原吉瞪眼。

“不是说收获不小吗,你一个子儿一块地都没弄回来,这收获个屁呀!”

杨溥一声轻笑,小声地对夏原吉道。

“虽然我没要到一文钱和一块土地,但这次收获,比钱和土地更重要。”

夏原吉想了想,眼睛勐的一亮。

他记得朱瞻圭好像跟他说过,阿三国这里盛产宝石。

杨溥没有拿回来钱和土地,难道对方是拿宝石抵账的?

虽然宝石这玩意儿,多了以后就不值钱,但总比没有强。

“是不是宝石,拿回来多少,回头我计划计划怎么卖,一次性卖太多了,就不值钱了!”

杨溥再次摇了摇头。

他这故作卖关子的样子,急的夏原吉牙根止痒痒,如果不是老爷子在前面,场合又不对,他都想撸起袖子揍人了。

就在夏元吉忍不住的时候,杨溥终于缓缓开口道。

“既不是宝石,也不是美玉,是比这些庸俗之物,更更重要的东西!”

夏原吉皱了皱眉头。

“更更重要的东西?”

随后表情古怪的看向了杨溥,“人家不会拿皇后抵账了吧!”

杨溥和在一边看二人拌嘴的朱瞻圭,脚下一个踉跄。

朱瞻圭嘴角狠狠的扯了扯。

不愧是户部尚书,在他眼中万物皆有价值。

杨溥胡子哆嗦的指了指夏原吉。

“你好歹也是朝廷重臣,脑子里都想的什么东西啊!”

“算了,也不让你猜了,我告诉你,我这次拿回来的是无上的荣誉和名留清史的机会!”

夏原吉闻言愣了一下,盯着杨溥看了很久,突然吐了口唾沫。

“你干嘛!”

杨溥嫌弃的看了他一眼。

夏原吉哼哼两声,满脸不屑道。

“我还以为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呢,感情就是这些虚名啊,这些东西能当钱花,能当地种吗?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吗?能让咱们的国库充盈吗?”

“也就是你们这些臭酸儒,把这些东西看的非常重要。哼,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那所谓无上的荣誉和名留青史的机会,在我看来,还没有一个铜板重要。”

“一个铜板,最起码能让我买个馒头填饱肚子,无上的荣耀和名留清史管个屁用,能让人吃饱饭吗,能让大明的将士甲硬兵利吗,能让受灾的百姓吃饱肚子吗,能修水利,能建成修墙吗?能给文武百官发俸禄吗?”

“如果你觉得能的话,那行,以后你的钱,户部就不发了,天天给你送这些牌子,让你全家老小全部坐在门口喝西北风去!”

杨溥气竭,这老货掉钱眼儿里了,整天就想着钱钱钱,上辈子是穷死的吧。

哼,真是不可理喻。

杨溥被怼的气的一甩袖子,决定暂时不跟着老货说话。

哼,夏原吉你个老抠货,等待会儿我把我办成的惊天伟地的事情说出来,吓死你个老家伙。

“哼!”

杨溥生气夏原吉也不爽,气呼呼的道:“你们一个个自持清高,视金钱宝物如粪土。”

“你们清高,你们了不起,我是庸俗小人。以后你们有本事要用钱的时候,别问我伸手啊!”

“让你办个事儿,你看看你办的是啥,跑了半个月一文钱都没要到,以后你们内阁在向我们户部批条子要钱,你们一个子的都别想拿走。”

“抱着你们的至高荣誉和名留青史去花吧,看看那些灾民工匠们老百姓们买不买账!”

“好了好了,别吵了,杨学士还没有说结果呢,说不准得到钱更多呢。”

见到两人要吵起来,在一旁看二人斗嘴的朱瞻圭,连忙走上前拦下来二人。

夏原吉如此生气,朱瞻圭是能理解的。

别看他这几次搞钱弄了不少,但对于他和夏元吉商量的计划而言,这点钱不说九牛一毛,也是差了许多。

未来的大明朝宝钞价值提升计划,以及全国道路的修缮,和未来海军陆军造船换装备计划。

以及户籍改变政策,和新学百年策略。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国策,这些都需要钱开路。

根据他和夏元吉的估算,百年之内要把这些计划完成,大明国库至少要有10亿两白银的储备。

10亿两啊。

这个数字夏原吉这辈子都没想过。

可对于这些计划,老爷子十分看重,下达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执行下去。

可钱从哪里搞?

大明内部的百姓肯定不能收刮的。

石见银矿那里,虽然储量巨大,可开采炼制需要时间。

再加上未来朝廷可能要连续征战,打仗那花钱,可是比流水还快。

如果户部不多储备一点银子,还没有等计划实行,光军费都能把户部给搬空。

所以身为户部尚书的夏原吉,其他事情一点都不操心,现在满心思就是两个字,搞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